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七集▪P2

  ..续本文上一页,阿弥陀佛是将他自己四十八愿、五劫修行的功德加持给你,让你也得到这个相。不但相好如此,得到佛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所有世界里找不到,这还得了吗?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此地想证个初果都那么困难,到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一点都不难。不难的原因,原因是我们每一个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因,只是遇缘不同,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到西方极乐世界,缘就同了,缘是什么?缘是阿弥陀佛。这个缘无比的殊胜,因加上缘,下面果报现前,人人到那边都成佛,成佛一定跟阿弥陀佛一样。因太殊胜了,无与伦比的因缘,问题是我们认不认识、我们相不相信,我们肯不肯把这个机会抓住?

  在现前这个环境里面,尤其这几年,四面八方传来的信息很多很多,这些信息多半是讲灾难的。灾难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不要去管它,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这些信息?我们信息再多,我们只用一种心态,提升我们的警觉性,必须完成我们这一生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具足真信、切愿、老实念佛。灾难如果有,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没有,我们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好事,不是坏事。我们决定不会被这些灾难信息迷惑,那就错了。什么人迷惑?灾难来了,找什么地方去避难,这就被它迷了,这就错了。这个地方有灾难,这一方的居民不是统统死掉,存活的不少。日本311的海啸死了人不少,活的人比死的更多。所以,命不该绝,灾难在你面前你也没事,何必那么紧张!所以念佛人念佛要紧。我这一生知道这个信息,这个信息是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信息,我只把这个认真,其它的不去管它,不要去理它,这桩事情重要。

  欲爱断不掉,一定要淡薄,这个功夫要做。真正要做到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我们过一点简单的生活,每天能吃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非常快乐了。快乐从哪里来?你不争不求就快乐。烦恼从哪里来?于人争,于世有求,你就烦恼。为什么?求不得苦,得到了又怕丢掉,患得患失,这很痛苦。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这么一点点,我也不积蓄,我也不储存,你多快乐!我在这个世间活一天算一天,明天不去想它,我们就得自在了!除了提升自己的境界,还有一点能力、还有一点时间,帮助别人。帮助他什么?帮助他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是因,果,果是离苦得乐,迷带给你痛苦,觉带给你快乐。所以,我们要帮助别人离苦得乐,那就得落实破迷开悟,用什么手段?用教学。

  教学不拘形式,我们自身做出来给大家看。有多余的财物,布施,不必据为己有,常行布施。我好像有一天讲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免费供养三餐的膳食,日夜不间断。因为有人告诉我,说我离开新加坡之后他们就停了,我没有详细去调查,没有去问一问。昨天我看到一个信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免费供养三餐膳食,一直到现在没有断过。好事情!还继续在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不仅是供养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只要去吃都受到欢迎。这居士林一桩大好事。道场要这么做,我们个人也要这么做,有能力一定要帮助别人,财布施愈施愈多。你不肯布施,没有人供养你;你肯布施,供养就愈来愈多。法布施果报是智慧,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干?真正学佛人,对于四摄、六度、普贤十愿乐此不疲,这个生活真的快乐。你不去干,这个快乐你体会不到,你享受不到;真干,真干你享受到了,不但体会,真的享受到。

  所以,断四住惑,属方便道,为什么?只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外头还有十法界四圣法界,你还不能超越,所以方便道。无明未尽,在三种烦恼里面你只断了见思,尘沙没断、无明没断,所以讲无明未尽,这叫有余。阿罗汉证的涅槃,有余依涅槃,有余涅槃。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到佛法界,把无始无明断掉,无始无明放下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叫无明破了,这个时候就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十法界不见了,十法界是无始无明变出来的。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变出来的,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六道就没有了;无始无明没有了,破了,放下了,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为什么它叫一真?真是对十法界说,十法界不是真的。为什么?十法界是无常的,三种现象都是无常,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剎那生灭。说剎那,时间还是太长,实际上就是弥勒菩萨所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个生灭,叫无常。一真法界没有这个现象,无明破了之后,你所证得的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实就是真实,真实的报土。除这个之外,是假的报土,不是真实的。今天这种现象被量子力学家看到了。

  昨天美国夏威夷,也是老人,他今年七十三岁,修兰博士。他写了一本书叫《零极限》,用夏威夷土著的方法来治病,非常有效,几千个案例都是成功的。他治病这些原理我们很清楚,在佛经里头,我们没去运用。他们老祖宗留下来这套东西,他们应用,他做到了。真正的原理就是爱,他这个爱不是佛家讲的慈悲,他爱里头有情,为什么?他没出六道!六道里头,我们看四住烦恼里头,你看有欲爱,欲界的,色界的有色爱,无色界的有有爱,他就用这个爱心。这个爱心要把念头集中在一点,专注,它就起作用。把病人跟自己想成一体,就观想我跟他是一个身体,我们两个人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身体。他哪些地方有病,那就是我有病,我现在用意念,专注,把我有病的这些细胞、器官恢复正常。对方那个人的病就好了,就没有了,自然好了,他没有任何感觉,自然就好了。这个道理我们懂。

  昨天我们在一起谈了很久,特别强调爱心,爱心确确实实是法性的核心,性德里头的第一德。我们中国老祖宗知道,「父子有亲」,这亲爱。这个亲爱要集中在一点,就产生很大的效果,疗效。我们的爱心是分散的,像灯光一样,向四面八方发射,分散了。如果把灯光集中在一点,就变成激光,激光力量很大,钢板都可以穿透。分散的光,一张纸都能够把它障碍住;但是变成激光的时候,钢板都能穿透,有那么大的力量。把念头集中到一处,也就是佛门讲的禅定功夫。所以,他是怎么帮人治病?入定,在定中把自己带病毒的细胞统统恢复正常,问题就解决了。这种方法好,不需要用医药,不需要打针吃药,不需要任何医疗设备。

  跟他学的人不少,我昨天问他,你有没有开班教学?他有。香港没有,台湾有,日本有,好像一个星期只上两天课。可是里头基本的一个条件,必须把自己要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对一切众生都有爱心。对于树木花草也有爱心,昨天讲了,对桌椅、对地板都有爱心,要培养这个。没有爱心,这种疗法你就做不成功,一定要有爱心。常常想着,「我爱你、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对一切人事物都用同样的态度来养自己,完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他这四句口头禅,也就是四句密语,第一个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请你原谅我。这种心态对人对事对物,然后当治病的时候,这就是进入禅定的境界,功效就现前了。昨天到这边来,很多同学都看到,我听说他是昨天下午就离开香港了。

  这是三乘圣人所居的,方便有余土,三乘圣人是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就是说,圆教十信位的菩萨,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住方便有余土。别教的初地等于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住实报庄严土。所以三乘圣人所居。「四曰,凡圣同居土。是四圣六凡之所共居」。这是《弥陀经》上讲的四土。四圣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叫四圣,也就是十法界的。十法界四圣六凡,六凡是六道凡夫,他们所共居的,我们通常叫十法界,凡圣同居土。「凡是凡夫,圣指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同居一处,故曰凡圣同居土」。众生有感,圣人有应,应化在六道,他也就住在六道。我们是真住六道,他不是真的,他在六道里头是属于化身,应身也属于化身,叫应化身。

  「今娑婆世界亦名凡圣同居,但此土浊重多恶」,这四个字说得好。浊是什么?染污。现在这个世界严重的染污,地球被染污了,水被染污了,大地被染污了,乃至于空气被染污了。所有居住在地球上一切众生,有情众生身心都受到染污,非常严重。多恶,恶是指十恶业,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接下来要慢、疑,到了饱和点!这个状况就非常严重,所感得的就是灾难,我们一般说天灾人祸。从哪来的?这四个字就说尽了,浊重多恶。「不净充满」,没有一样是干净的,充满了这个世间,下面这是比喻,「荆棘瓦砾,丘陵坑坎,是乃同居秽土」。秽就是严重染污,荆棘这八个字是现象,也是比喻,含义很深。我们生活在这么一片土地上。

  反过来我们看极乐世界,「至于极乐同居」,也是同居土,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极乐世界「池流八德」,这是讲极乐世界的水,八功德水,没有一点染污。「树盈七珍」,七珍就是七宝,极乐世界的树是七宝成就的,有纯金、纯银,一宝,有二宝、三宝,甚至于七宝统统具足。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阿弥陀佛对所有往生的人供养,他功德成就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供养这些往生的人,希望你到那边去修行,没有一丝毫障碍,一生很快圆满成就了。「宝莲佛光」,生处,莲花化生,光明世界,没有一样不放光明,美不胜收,不需要日月光明,「遍满国土」。

  「水鸟树林,演说妙法」,这就更妙了。前面说的是物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情与无情它统统说法。这一句里头含义很深,你想成佛,你想帮助别人,没有演说拿什么帮助?演是做出来给别人看,叫表演。度化众生,自度度他,演摆在第一位,就是你自己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