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半夜三更别人睡觉,召见他在方丈室,对他一个人讲《金刚经》,当然是讲大意,这人上上根人用不着啰嗦,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怎么开悟?放下,真放下,放下就行了。这一放下,他就说了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报告,他的心得报告。「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听了这个,行了不要再讲,衣钵给他,立他为第六代祖,叫他半夜就走,离开道场。这是不需要经教的,除这个法门之外统统要经教。
禅宗根机一定要上上根人,我们这种根性没分,不是这根机,我们学一辈子也不会开悟。这是一定要晓得自己是什么根性,我们选择哪一个法门。上中下三根都要依据经教,离开经教是决定不行的。换句话说,释迦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是为我们这些人、这种根性人的,惠能大师例外,他不是为他讲的,是为我们讲的。我们要感恩,佛陀真辛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每天讲经不止八个小时,这个诸位一定要懂。八小时之外,多少人去问他问题,多少人去找他,他统统要接见,来者不拒,大慈大悲。所以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力用,帮助大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有金刚部。金刚有护法的意思在里头。
底下讲,「金刚界五部,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转迷为悟,一般只讲八识,这讲九识,九识阿赖耶再加一个庵摩罗识,阿赖耶是迷,庵摩罗是觉,迷悟不同。换句话说,阿赖耶要是觉悟就不叫阿赖耶,叫庵摩罗识,是一不是二,八跟九是一不是二。不能把它看作两个,那就错了,迷的时候叫阿赖耶,觉的时候叫庵摩罗识,成五种果智。「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这是真的,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出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说出来了,一切众生心里头本有清净菩提心。菩提是觉,清净菩提心就是清净的觉心、清净的真心,你有,不是没有,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怎么样?现在「在六道生死之泥中」。我们被染污,我们的菩提心没有了,有的是什么心?自私自利、七情五欲、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变成这个东西,这全错了。可是诸佛菩萨看怎么样?我们虽然在六道这个泥中,没有染,「不染不垢」。这就是惠能大师看到,所讲的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不是讲别人,讲六道众生。
那我们现在这个染、垢,垢是脏东西,这个染跟垢到底是什么?是阿赖耶的见分跟相分,不是自己的清净菩提心,不是。可是这样一染,染的时候迷了,我们现在只知道用阿赖耶八识五十一心所,只会用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当家,这就搞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也用这个东西,四圣法界用不染不垢的这部分,所以他叫圣人。我们今天用什么?我们就用染、就用垢。染、垢是什么?刚才说过了,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贪瞋痴慢我们用这个,这就是染,这就是垢,错用了心。怎么回头?净宗这个方法好,就用阿弥陀佛,你要把阿弥陀佛用成习惯,你就回头,自自然然回头,不知不觉的回头,妙!所以古人讲这句名号暗合道妙,就这个意思。你什么都不要管,就一直念下去,用这一句佛号把所有一切杂念打掉,因为杂念断掉那就成佛。断不掉,前念灭后念就生了,我想断,愈想断还愈多,不想的话好像没有,愈想愈多,你就断不了它。那怎么办?我用一句佛号来代替它,念头起灭全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样念成功叫带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作了阿惟越致菩萨,不可思议。
所以净宗这个法门,确确实实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排名第一,一切众生都能依这个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毕业就成佛,决定毕业,不会留级、不会退转。佛天天讲经说法,听不懂没关系,有很多人帮忙,阿弥陀佛的助教很多,这些助教都是补处菩萨、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在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教,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希望大家要珍重不要错过。我们现在要换心,现在这肮脏的心,把它换成阿弥陀佛清净的心。这一换那就不得了,一换你是真的弥陀弟子,你不是假的,天台大师称你为观行即的菩萨,不是名字。如果说换不过来,你是有名无实,将来这个寿命到了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这个不能不知道。下面说,「犹如莲华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莲花部是这么来的,莲花是比喻。
第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这就是《华严经》上佛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就这个意思,真有不是假有,而是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我们自己都以为智慧没有了、德相没有了,不敢跟佛比,站在佛菩萨边上感到很难为情。其实不然,佛菩萨看我们跟他没有两样,只是一时胡涂没省悟过来,真正省悟过来,我们跟他没有两样。省悟过来你就放下,智慧现前。智慧现不现前最明确的现象,就是他放下,放下就是智慧现前。没有放下,他讲得再好,智慧没现前。讲得再好那是什么?那是别人说的,他读得多,他听得多,他会讲,他做不到,他也没讲错。这就是过去天台智者大师所说,智者大师有两句话名言,我们要常常记住,「能说不能行」,说得没错,天天在读经,在看古大德的这些讲解,说得一点没错,「国之师也」,他可以当老师,可以教化众生;「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那是国宝级的。能说不能行是国师级的,不是国宝,他的知见也正,就是烦恼习气太重,还是没有办法放下。
我们要知道,国师级的将来果报在人天,来生人天福报,他不会堕三途,因为他不会做坏事;国宝级的来生作佛去、作菩萨去了,不在六道。我们要发心当国宝,不能当国师,记住,国师也不错,来生福报很大,但是人一享福就迷惑、就颠倒,又干坏事,坏事干完之后就又堕三途了。你能保来世,保不住后世,所以很可怕。这样说起来这放下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放下,常常想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连身体都不是我的,身体都带不走,何况身外之物!这些东西常常放在心上,那就是严重的过失。心上决定不能有,事上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执着,对人、对事、对物都要用这个心态,你是真学佛,无论在家出家你都是宝,比师高出很多。
后面第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没有显示出来,未显不能说没有,他有。「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这个理智,理是清净寂灭,智是真实智慧,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惠能大师第二句讲「本不生灭」,这就是理,本不生灭是涅槃,涅槃是寂灭的意思。他第一句说清净,第三句说「本自具足」,那就里头有智、有德、有相好。所以入果位,证得法身菩萨的地位,这是果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分证即佛,是真佛,这不是假佛,他不在十法界,他住在实报庄严土。十法界的四圣法界是方便土,六道是同居土,这些都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他们能够契入,就是住在实报庄严土,涅槃、智慧统统显现出来,觉道圆满,这叫佛部。
第四个「宝部」,宝是什么?「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成佛功德圆满,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知道积功累德,这一部经《无量寿经》讲得很多,要不要做?要做。希望大家做,做的是功德,不是福德。功德跟福德,在事上讲没有两样,是一样,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着相就是福德,离相就是功德。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着相,这是功德,不能不做,不做的时候你的功德不能圆满,一定要做,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做。成佛之后,你看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那个应都是修积功德,永远不断,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转凡成圣,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觉,一念不生,这叫圆满功德。凡夫做了好事情都记着,我做了多少好事情天天还要记,像袁了凡功过格一样每天还要记,那是什么?那是修福德。修福德世间人愿意干,修功德说他不要记这些东西,修了、做了等于没做,那算了,我还是别做好,他不做!功德不容易,福德容易,功德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是三轮体空,那是提升自己的境界,凡夫看不到,佛菩萨知道。所以说功德宝,这宝部是功德宝,我们要懂得学。
最后「羯磨部」,羯磨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悲愍,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作业就是什么?作业就是做事业,建立事业。正在进行这称之为事,事情做完之后,这就有业。业也是一股很大的能量,你看善的业力,人死了以后在六道里头受生,头一个叫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没有别人引,是自己的业力引导你。善业,善的业力引导你到三善道,恶的业力引导你到三恶道,这个一定要懂。人心善,临命终的时候看到天神来接引他,那个天神是自己业力变现的,或者说业力感应的;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起感应,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同样一个道理。造恶业,看到有鬼来引导他,把他带到三恶道去,全是业力变现的,自己不认识,很喜欢就跟着他走,他带你去了。特别是恶业,恶业带你走的是什么?都是冤亲债主。冤亲债主现他的样子,你决定不会跟他去,他现什么?现你家里亲属的样子,现你最喜爱的人,他变现那个样子来诱惑你,你跟他去了,结果你上大当。那个时候你没有智慧你不能够辨别。这种现象人在没死的时候就看到,病重的时候,快要临终前二、三天,你看他在病床上告诉人:我看到什么人在门口。他所说的都是死去的家亲眷属,我看到他在门口。不是家亲眷属,《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都是冤亲债主变现家亲眷属的样子来诱惑你,这些事情是真的。
在医院里面服务的医生、护士,他们统统相信,为什么?好多人亲眼见过的,只要看到这个病房有这些现象,这病人不会超过三天他就过世了。佛经里头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所以作业要不要作?要,不能少。作业在今天讲就是服务,为众生服务,我们这个道场里面讲做义工,很多事情他们都要做,这些事情都是利益大众的,都是为大众服务,让这个道场一切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道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是讲经,一个是念佛,讲经是解门,念佛是行门,解行相应,这就有成就。我们道场小没有念佛堂,万姓先祖纪念堂虽是个念佛堂,容纳人不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偏重在讲学,修行?个人经听明白了自己去做。师父领进门,领导你入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成就是你自己负责。所以释迦牟尼佛没有领导大家念一天佛,没有,也没有领导大家去坐一天禅,也没有,佛在生就是讲经教学。我们要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听懂了我们就肯放下,我们听懂了我们就会真干。不善的事情,我们绝对不但不会去做,念头都没有,不会起这个不善的念头。好的事情有机会就做,没有机会不要去找,随缘不攀缘。我要去找这个机会是攀缘,随缘有机会我们要做,没有机会老实念佛。
现在听经方便,这就说现在人这方面的福报比古人大,古时候听不到讲经。现在讲经的人虽然不多,你能听到,有电视、有网络。我看现在他们做的随身听,这个东西太好了,我们年轻学教的时候不敢想象,怎么有这么好的东西!一个小机器像一包香烟盒那么大,装在口袋里头,我们一年讲的经全在里头,一千二百个小时都在里头,这还得了,一部完整的《大经解演义》。两个星期之前,有个同学送给我一个手电筒,晚上用的手电筒,上面有一块,我就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说太阳能,太阳能充电。这个好,没有电源的时候,太阳能可以充电,还用手摇也可以充电,这个好。在没有电源的这个地区,中国大陆很多,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电,没有自来水,那这个东西可以管用,手摇充电,太阳能充电,他就可以听经。这个科学技术要用在传播佛教上,那是无量无边功德,价钱也不高,比读书更方便,所以这个东西要大量流通。我们讲到这里作业,做这个业是善业当中的第一位,这个东西送给亲戚朋友是最好的礼物。念佛机现在流通量很大,那是带你念佛的,这是给你听经的,有这两个宝,这叫真正是法宝,这两个宝我们这一生就得度了。我们要像佛一样怜悯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帮助他觉悟、帮助他离苦、帮助他得乐。
我们再看经本,我们把这个文念一遍,大概的意思前面都讲过。五百九十五页第四行最后一句念起,「又阿字佛部义,示理智不二,法界体相故」,它表法界的理体就是真如自性。「弥字,莲华部义。妙观察智,生法二空」,这生空、法空。「实相本来不染六尘,如莲花」,莲花代表在染污而离染污,你看莲花的根生在泥土里头,花开在水面上,染净都不染,泥土代表染,水代表净,花开在水上面,代表染净都不染,取这个意思。「陀字金刚部义。如来妙智,自性坚固,能破一切妄想怨敌」,这是把自性本具的智慧比喻作金刚般若。「又阿字,空义」,这是讲三谛空假中。「一心法体本自虚妄相空无故」,万法皆空,《般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是讲这个意思。「弥字,假有义。一心平等,诸法如幻假有故」,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是假的,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用什么样心态来对它?就是用一心平等,一心是真心,平等待人,平等接物,对一切人事物要用真心、要用平等心,清净平等来对待。
「陀字,中道义。一心平等,诸法离二边,无定相可得故」。这是真正的意思,我们一定要了解,就是事实真相。一切法确实没有定相,弥勒菩萨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一秒钟波动的频率,无论是物质、无论是念头,波动的频率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这就是说,相不可得。你所看的相是幻相,不是定相,没有定相。定相只有常寂光,只有自性,明心见性你看到有定相,自性本无动摇,它定相,自性本定。明白这个道理,这自性本定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所以佛法无量法门全是修禅定,绝不是说禅宗修禅定,搞错了。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统统修禅定,念佛也是修禅定。我们真能把心里一切杂念统统换成阿弥陀佛,这就是净宗所说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还是自性本定。行门重要,解而不行不能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五0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