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多附体求超度。
第三这是饿鬼道,「饿鬼道中,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第四,「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这就是色界四禅无想天。「言无想者,以其心识不行」,他没有念头。「如冰鱼蛰虫」,蛰虫就是冬眠的虫,冬天的时候牠冬眠,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修无想定,心里面他什么都不想,也很了不起,无想定在四禅天。四禅有四天,三种是四禅天里面正常的,另外一种就是无想天,无想天也叫做外道天,堕到这个里头去,他不能够见佛闻法,所以这是难。
第五就是北俱卢洲,「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这个地方天人福报大,其它的三洲都比不上,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叫南赡部洲,是南洲。「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也就是人的寿命是一千岁,没有短命的,没有夭折的,都能活这么久的寿命。「为着乐故」,他的环境自在享受,人贪图享受不愿意修行,这修行太苦,他不愿意修行。这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富贵学道难」,北洲的人富足,所以他不愿意修行。「是以圣人不出其中」,就是佛菩萨那个地方没有感应,佛菩萨不到那边去。韦驮菩萨护法神,我们看韦驮殿上的「三洲感应」,就是北洲他不去,那没有佛法。换句话说,生到那边去至少一千年中断,闻法机会没有了。
第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大法,亦不能闻。故名为难」。这个地方的中国不是我们中国,大乘经里面常说的中国,是指文化程度很高的地区、有佛法的地区,称为中国。这在大乘经里面看到的,我们要知道它到底指什么。不是指一处,只要是有文化水平高、有佛法的地方,这叫中国。中是代表中道,这个地方有中道,行中道,是这个意思。盲聋喑哑学佛困难多,盲者见不到佛像,聋者听不到音声,听不到佛号,喑哑有疑问没有办法提出来,纵然遇到佛出世,或者这个地方佛法很兴盛,他有困难,这是一种难。第七「世智辩聪难」,这是世间之人,「邪智聪利」,他也很聪明,他也有辩才,他不相信佛法,不能接受佛法,这也是遭难。这种人很多,多半仗他的才干、聪明、地位贡高我慢,他对于正法有批评、有辩才,这样的人很难教化,所以这也是一难。
第八「生在佛前佛后难」,他出生这个时代,这个时间没有佛法,前面的佛过去了,后面佛还没出世,这个很苦。我们今天生在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还是受佛的影响,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影响力,在空间,这影响整个世界,在时间是一万二千年,他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之后,他的影响不存在,也就是说佛法在这个世间灭了,要等底下一尊佛,弥勒佛出世,这个世间再有佛法出现。在这个当中就没有佛法,没有佛法,人很苦!我们读《地藏经》,《地藏经》上有一段,释迦牟尼佛嘱咐地藏菩萨,在他灭度之后,弥勒菩萨没有出世之前,希望他发大慈悲心代佛教化众生,我们从这里看到佛菩萨无尽的慈悲。为什么佛不出世?众生福薄没有福报,佛菩萨住世,众生有大福报。佛出现在印度,中国古代帝王有智慧、有福德,帕特使到西域把佛法请到中国来。佛法不是自动到中国来的,是中国帝王帕特使到印度去礼请,两位法师摩腾、竺法兰,汉明帝的时候带着经书、带着佛像到达中国,跟中国朝野一接触,真叫一见如故,非常欢喜。这什么原因?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传统文化是孝道,孝亲尊师,孝亲尊师的文化在中国至少都有一万多年。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这个大家就欢喜。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法,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向四面八方去宣扬,有些地方一、二百年没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没有了。我们看到像阿富汗的七百年没有了,爪哇岛上的佛法也是七百年没有了。唯独在中国这一支,一直到今天还存在,什么道理?中国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佛法生根、茁壮、开花、结果最理想的一块土地。这也就说明中国人有大福报。大福报的根源是孝养父母,中国人没有不孝父母的,祖宗再远,清明、中元、冬至都要祭祀,永远不忘记。远祖几千年的老祖宗都不忘记,眼前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特别是净宗,佛给净宗立下最高的指导原则,净业三福,《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第一福头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这两句代表了整个佛法。佛法讲什么?佛法讲孝亲尊师,跟中国传统文化千万年以前老祖宗所教的完全相符合。所以中国人喜欢佛法,跟我们自己老祖宗东西相应。佛法确实丰富了中国本土的文化,它影响了儒家、影响道家,儒跟道家的经典用佛法来解释,用大乘来解释,把它们提得很高,提升了。所以今天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离开儒释道中国就没有文化了。我们生在末法时期,生在中国,佛法在全世界宣扬,只有在中国根深蒂固,在中国的成就远远超过印度。将来佛法在全世界复兴,要靠中国这一支。世尊留下来经典,保存最丰富的是中国的汉译《大藏经》。这个使命现在都在我们身上,特别是年轻这一代要认真学习,发扬光大,智能、福报无量无边。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0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