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0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同一个自性,所以同一体,慈悲从这生出来的。因为是一体,所以佛家讲「同体大悲」,悲是怜悯心,因为同体,自然的,慈是爱心,没有条件的,无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极乐世界这八种苦都没有。

  「五、爱则欲合偏离。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六、怨则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欲求远离,反而集聚,是名怨憎会苦」,这意思都好懂。「七、求则欲得偏失,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圆中钞》里面说,「五阴,色受想行识。阴即覆盖之义」。这是什么?它障碍真性,所以称它作阴。阴覆盖真性,「不令显发」。盛是盛大。前面「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曰五阴炽盛苦」。五阴是根本,前面讲的七种苦那是枝末,根源是五阴,五阴意思说得深,五阴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从自性,自性是真心,一念不觉我们迷了,迷了真心起了个妄心,妄心叫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出了五阴,就变现这个东西。受想行识是念头,是阿赖耶的见分,色是色相、是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

  阿赖耶有四分,自证分是本体,自证分就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见相两分,它突然变出见相两分,这两分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见分是现在讲的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我们这个身体,肉身是色身,是色。我们有感受,我们有思想,我们这种感受、思想念念相续它不会断,不会断叫行。识,识里面就有记忆,过去的事情我们想能够知道、能够记住。所以识像个仓库一样,生生世世所造的这些业,无论是善业、恶业统统储藏在这里面,佛经上称它为种子,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种子。于是我们晓得,我们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种子样样具足,没有欠缺,哪个种子遇到缘就起现行。所以人死了之后,到哪一道去投胎不一定,都在遇缘不同。但是投胎里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你喜欢,你要不喜欢你怎么会去?喜欢有时候看错了,把地狱看成天堂,这不错,很好,这一进去才知道,进去就出不来,就上当了,这叫迷惑颠倒,业力在左右你。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培养正面的爱好,不要有负面的,负面的很危险。因为这个爱好就是你的能量,哪一个能量大就向哪个能量走。

  我们今天尽全心全力培养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爱好,培养这个,到临命终时这个爱好会现前,那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去,这很重要。如果还有别的嗜好超过我对净土的爱好,那个麻烦就大了,你这一生能不能往生未知数。这一次因缘错过,就真错了!这个缘分不容易遇到,古人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宗最难闻,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统统遇到。遇到了好好培养这个能量,我们中国人讲气分,培养这个气分,爱好极乐世界,爱好阿弥陀佛。这个培养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读经、听讲,每天读诵,每天跟大家分享,这个培养效果最殊胜。常常讲、天天读,愈讲愈清楚、愈讲愈明白、愈讲信心愈足,往生西方世界的愿望非常恳切,没有不生的,真的是万修万人去。极乐世界三苦八苦统统没有,永远离开了。

  下面「《疏钞》曰」,莲池大师的《疏钞》,「彼国莲华化生,则无生苦」。他不是胎生,莲花化生,这是事实,经上讲得很明白。我们这个世间有一个人真信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就生出一朵莲花,花苞没开。而且这朵花苞上面有自己的名字,一点都不会错误,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拿这朵莲花来接引你。莲花是自己念头变现出来的,这个花的颜色、花的大小、花的光明,那看你念佛的功夫,你的信心坚定,这花是金色的,放金色光明。愿心恳切,念佛不间断,花愈念愈大。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样样都平等,只有花不平等,花是个人自己功夫,不是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只给你设七宝池,花是你们自己念成的。多念佛,古大德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为什么?多念一声佛,你在极乐世界花就愈来愈大、愈来愈美。这是你真正带得去的,真正是你永恒的东西,你念佛功德的成就。在这个世间不要跟人竞争,要竞争什么?竞争念佛,竞争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大小、光色之美,要竞争这个。这个世间东西一样都带不去,所以有很好,没有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这就好。

  「寒暑不迁」,西方极乐世界的气候不冷不热;没有老苦,不衰不变,为什么?生到西方的身是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法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生到极乐世界寿命很长,看起来你都年轻,永远不会变,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身离分段」,没有分段生死,所以极乐世界没有病苦。「寿命无量」,没有死苦。「无父母妻子」,没有爱别离苦。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同会一处」,没有怨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这是前面我们刚刚学过,十七种庄严成就,最后一种那就是没有求不得苦。在极乐世界随心所欲,你想求的,阿弥陀佛统统供养,阿弥陀佛是大施主,有求必应。「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炽盛苦」,这就是所有一切的苦因极乐世界没有。生到极乐世界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从根本上转变,你苦的因、苦的缘、苦的果报全部都没有了,离苦得乐,称它为极乐世界。

  下面说『诸难』,「诸难」一般讲「八难」,八种,难是什么?「见佛闻法有障难」,这是真正的障碍,真正的灾难。一个人在一生没有见到佛,没有听到佛的名字,这一生到世间来白来,人身难得,白来一趟,为什么?没有办法提升,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只有闻佛名、接触佛法,你才有机会脱离六道轮回。纵然这一生不能脱离,阿赖耶里头种了因,不一定是在什么时候,来生后世再遇到缘你就会提升,你决定有一天可以出离六道轮回。所以世间的喜事无过于见佛闻法,世间的盛事、无比殊胜的大事也是见佛闻法。见佛闻法的人,阿赖耶里头确实落下真实智慧、真实之利的种子。所以我们要学佛、学菩萨,时时刻刻帮助一切众生见佛闻法,用什么方法?我们出门到外面行走戴一串念珠,或者戴一串手珠都好,人家一看到,他就想到佛,你看把他阿赖耶这个佛拈起来了,牵起来了,好事情。我们跟人家谈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本行就是阿弥陀佛,谈话当中常常把阿弥陀佛插在里面,无量功德,大好事。所以机会教育可别忘记!小佛像、小念珠口袋多装几串,遇到有缘人送他结佛缘。这个世间,人间天上无比殊胜的法缘,我们要多做,这个事情帮助阿弥陀佛接引苦难众生。

  这个八难,就是见佛闻法有障碍,「又名八无暇,谓无有闲暇以修道业」。他把时间、把精力全浪费了,没有用在修道,没有用在念佛,这真可惜。「八难者,《圆中钞》」,这是从幽溪大师《圆中钞》里面节录下来的,第一个「地狱难」,最苦的地方,「地狱之中,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这又难了,地狱不算严重灾难,见不到佛、听不到法,这是大难。这桩事情知道的人少,只有佛知道、菩萨知道。世出世间什么样的灾难都是小难,没有缘分闻佛法,这是大难,为什么?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没有了。这个东西多可贵,只有这桩事情能够帮助众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并不是说堕地狱就是灾难,这说得好。

  第二,「畜生难。畜生道中,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这畜生有大难。在现在我们学佛这么多年,常常接触到超度法会当中,有地狱众生来接受超度,有地狱众生往生极乐,这个缘太殊胜了。凡是从地狱被超度到极乐世界,都是过去生中修学过佛法,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只是在临命终时一念错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临命终时最后那一念,关系你到哪一道投胎,最后那一念要是发脾气,就到地狱去了,瞋恚堕地狱。所以送往生要特别留意,这个人断气了,八个小时之内决定不要碰他。为什么?神识没离开,就是说人断气了灵魂没走,这个时候碰他,他会生气,那就等于说把他送到地狱去了,所以送往生要特别留意。八个小时是一般说的,最安全的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韩馆长往生的时候,我们念了十四个小时,再给她穿衣服,八个小时怕她没走,大概十二个小时离开了,十四个小时就肯定离开了。所以关系在最后一念,念佛一生天天发愿求生净土,临终那一念发个脾气就完了。临终一念贪心起来,饿鬼道去了,临终的时候胡涂、愚痴、迷惑颠倒,畜生道去了,你看临终一念,关系那么大。所以佛门送往生是非常庄严肃穆的一桩大事情,是一味大功德。

  送往生只有一句佛号,不要讲开示,讲开示他听不懂,在那个紧要关头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要讲。除非他看到了,他告诉你,看到什么人,我看到了,都是死的,过去认识的人、家属,他在门口,我看到他了,或者看到什么佛菩萨来接引。提醒他:不要理会,老实念佛。就这样开示就行了。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决定不要受他干扰,不理他就没事。临终开示就是这些话,其它都不要讲,保住他不受外头境界影响,平平安安的念佛往生。这样他会走得很安详,你能从他面貌看得出来就像睡着一样走了,身体柔软。临终走的时候有恐惧、有害怕,身体僵硬;走得很安详、很自在不惊不怖,身体柔软。所以有断气的时候身体很硬,帮他助念,念了八个小时之后身体软了,你就晓得走的开始他有一点害怕,慢慢慢慢他定下来,不怕了,他又恢复柔软。这些都在送往生的时候可以看到,让我们了解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每一道,阿弥陀佛慈悲,无论堕在哪一道,都有往生的机会,但是比较上困难。为什么?他迷惑,他执着,三恶道的执着比人执着严重,他不肯放下。可是现在这些年奇怪,度人难,度鬼还容易,说明现在人的这种妄想执着超过这些饿鬼、畜生,超过他们。所以我们要留意,我们不能说连鬼、地狱都不如,那就错了,他们都来求超度。附体求超度的,那我们都很清楚、很明了,我们看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