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很简单的方法,问题就是没有杂念才行;如果有杂念,他心要专注,不能专注,有妄想、有杂念就不能成功。跟我们念佛一样,我们念佛要求净念相继。他那个净念,「我爱你,请原谅」,完全对自己,把自己治疗好,对方就好了,就没事。他在全世界各国去访问,在香港讲了一天,听说下个月在台湾讲、在日本讲。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有理论依据。所以生老病死固然是业力,如果我们把业力转变,生老病死苦可以大幅度的减轻。寿命能不能延长?能。虽然命运是定的,这个定每天有加减乘除,不是完全不变的,诸位读《了凡四训》就明白了。
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这孔先生是真有本事,算他的流年。十五岁给他算的命,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批终身流年,每年都算得很准,一丝毫都不差。这是个读书人参加考试,每年参加考第几名,每年国家给你多少俸禄,也就是生活费用,一点都不少。所以他知道了人命运是一定的,他什么都不想,想了没有用,命运定了,二十年跟命运完全正确。三十五岁这一年,二十年!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禅三天三夜,云谷禅师看他三天三夜没有起个妄念,很佩服,就问他,你用的是什么功夫?在哪里学到?凡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很难,太少了。了凡先生告诉他,我没有功夫,我只是命给人算定了,起妄念也没用处,不如干脆不起妄念。老和尚听到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他听了这个话很惊讶:为什么我还是个凡夫?他说你二十年被人家算这个命,命运主宰了你,一点变化都没有,你不是凡夫,谁是凡夫!他说命运可以改变?可以,告诉他可以改变,你做好事你的命运上升,你做坏事就往下减,就这么个道理。他才恍然大悟,努力断恶修善。
第二年去参加考试就不准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先生算他考第三名,他考第一名。这就真相信了,二十年没有改变,这一下真的改变了,一生拼命行善,全家修善。寿命延长,没求寿命,七十四岁走的,你看延长二十一年,没求寿命。他求功名,因为他参加考试只能够到秀才,他命里头没有举人的命,没有进士的命,他求,被他考中了。做官最高的地位,是四川一个很小县里面的知县;命运改了之后,他还是做个知县,但是很大的县,宝坻知县,宝坻直接归皇上管的,就好像是个特别行政区一样。一生做好事,命里没有儿子,求儿子,真的有个好儿子。儿子给他养了六个孙子,这家庭旺起来了,六个孙子都有成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了凡先生的后人我们没有见过面,他给我写过信、给我打过电话。好人一定有好报。
所以「生老病死」,我们都可以解决,老,老要健康那才是福,老没有健康还是受罪。死没有病痛、没有病苦,走的时候自在,预知时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站着走、坐着走,你说多自在。这些我们在古书里头看到,我们在这个世间也亲眼看见、也亲耳听到,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做出来给我们看。除这四桩事情之外,有「爱别离」,你喜欢的人不常居住在一起,工作的关系、其它的因缘必须要别离;你所爱的东西,你也不能常常看到它,这是苦事情。「怨憎会」,冤家对头,不喜欢的人,偏偏天天都碰头,在学校念书同学,讨厌他,偏偏排座位排在一起,这都怨憎会;「求不得」,想求的东西得不到。
「与五阴炽盛」,五阴是讲你身体里面的烦恼,五阴第一个是身体,第二个是念头,受想行识是念头,善的念头还好,不善的念头很痛苦。所以修.蓝博士告诉我,人要身心健康,必须把负面的记忆要把它清除,清除就是放下,负面是不好的记忆,不要放在心上。不好的记忆常常放在心上,对你身心健康有很大障碍,要清除。然后再好的,好的记忆也要清除,你的身体就非常健康。这个跟我们念佛道理是一样,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净念相继」,净就是干净,心里头、心里面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只有一个念头,佛,除佛之外没第二个念头。比修.蓝博士那还高明,他没有佛,我们有佛,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我们心里头有佛,佛可不得了,无量智慧、无量福德。那我们读了这部《无量寿经》,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前因后果,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的愿力、心量,念念为一切众生,真正不可思议,比夏威夷土著的方法更高明,我们应当把它开发出来。首先自己得受用,自己得受用之后,就可以帮助别人。大乘教里面讲得很多、很透彻,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本来就是一体,所以我们的观想比他容易。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心里面肮脏的东西,就是妄想杂念要把这东西清除掉,恢复清净心、恢复平等心,我们就有能力做这治疗的工作,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心里头不能有东西,善恶都不能存在,只存阿弥陀佛,你是一切吉祥,万事如意,真做得到!
下面这一桩一桩给我们解释,第一「生居胎狱,是生苦」。你来投胎,住在母亲的胎胞里面十个月,这十个月他有感觉,他不是没有感觉,只要入胎他就感觉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母亲喝一杯凉水,他的感受就像在寒冰地狱;母亲喝一杯热汤,他就像在八热地狱。所以中国古代妇女怀孕,有怀孕之礼,老祖宗有教诲,怀孕的时候,做母亲的人要心平气和,不能有忧愁、不能有忧虑,为什么?影响小孩。真的要常生欢喜心、思想纯正,负面的东西决定不去想它,母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影响胎儿。历史上记载的,周文王的母亲懂得胎教,怀孕的时候「目不视恶色」,就是不好看的东西不看,不好听的东西别听,言语柔和,没有傲慢,举止端庄。小孩生下来好养,他完全禀受的是母亲的正气、正念,这个小孩好养。所以养成的儿女都是圣人,大圣大贤,孔子一生最仰慕的文武周公。这是生。「二、老厌龙钟,是老苦」,人老了,年轻人都讨厌,行动都不方便,别人轻视你,苦。如果是老而不衰,精神体力正常,大家尊敬你,你看统统与自己修养身心有密切关系。
「三、病受苦痛」,这是病苦,生过病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如何让自己不生病,得病的原因要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五种原因,贪瞋痴慢疑对应我们的身体,佛经里面把这五个字看成病毒,叫五毒。我们把它转过来,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我们身体就健康。情绪要用德行去修养,遇到事情心平气和,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要和睦,决定要避免怨恨恼怒烦。贪瞋痴慢疑是病的因,怨恨恼怒烦是病的缘,人常常发脾气、常常烦恼、常常不高兴很容易生病,他的生理跟心理都不正常。贪瞋痴慢疑是心理,怨恨恼怒烦是生理,非常容易接受外面病菌的侵入,你很容易得病,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病苦可以减轻。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得病确实大多数的原因都是饮食里面有问题。特别是现在,饮食不干净,连医药都靠不住,很多是假药。
科学技术把农作物的基因改变,看起来好像长得很好看,很大、很好看,其实营养成分大幅度的降低,被破坏。所以现在人讲求要吃有机的农作物。甚至于还有些专家学者,像英国汤恩比博士,提倡用过去古老的方法来农耕,不要用科学技术,有道理。人要回归大自然就是最健康、最幸福的生活,违反了大自然,灾难就来了。现在有很多蔬菜,看起来好看,又肥又大,吃起来没有味道,所以逼迫着我们得自己种菜、自己种粮食。现在我在澳洲自己种粮食,澳洲的土地便宜,十方供养我们买土地,买土地是什么?种稻粮。我们买的土地合中国亩来算,差不多到一万亩,一万多亩。我们种稻米、种麦子、种小米,都种粮食,我们自己不会种,我们请农民给我们种,我们给他工资,一天多少钱,给他工资。收成我们把自己要吃的留着,多余的卖掉,那些钱付工资还有赚的,还有利益,这是好办法。所以我想道场的经济要有保障,这样就有保障。
古代中国寺院庵堂都有农田、有山地,那是租给农民去做的,分,收成来分。我们现在在国外,这个方法比那个还好,我们请农民来耕种,一天多少工资给你。收成之后除了自己需要的之外,拿到市场去卖,市场真欢迎,为什么?我们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他们吃我们东西非常安心,有机的食品。施主供养那些钱财放那里会贬值,我们这买土地好,买土地让我们这个道场生活有了保障,出家、在家可以安心办道,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身安则道隆」。我们不愁,这个生活不愁了,身心安稳才能真正办道,才能真正修行。道场经济没有固定的来源,心定不下来,安不住,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妨碍。所以在澳洲这方面很容易解决,澳洲地大人少,土地面积差不多是中国百分之八十,那么大的土地,人口两千多万,中国一个大都市就超过它的人口。所以我们这样做,让道场经济有固定的收入,能做到不求人。
「四、死悲分散」,这死苦。「自身四大,与今世眷属悉皆分散」。这佛法讲得清楚,缘聚缘散,有缘的时候在这个世间聚会几十年,缘尽就散开了,不再有这种念头。藏密所讲的中阴,他们对于中阴的状况知道得很多,告诉我们,中阴身真有。人死了以后他对于生前留恋有,不是没有,少数;大多数死了之后,对于这些情感就很淡薄了,甚至于不愿意再联系。跟他在世的时候不一样,不像在世的时候那么深的感情,淡薄了,毕竟他是到另外一个空间去了。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人并没有死,生死是身体,确实没死,活动的空间很大。如果死了怎么会去投胎?你要晓得投胎,人就没死。修行人能成菩萨、能成佛,那怎么是死?死了还能成佛吗?所以确确实实如惠能大师所说的,我们的灵性不生不灭,真的,不是假的。他的原话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没有生灭,自性才是真正的我。可是自性是共同的,佛在大乘经上把它比喻作大海,自性像大海一样。那我们一个人,像大海里起个水泡。大海是自己的本体,水泡没有离开大海,水泡很多,就像很多人一样…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