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七集) 2012/4/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6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我们学到「十乘之理观」,十条学过前面三条,今天从第四看起:
「四、破法遍。破法遍者,谓以三观能破之法,遍破诸惑也。」这是说前面第一条「观不思议境」,这一观成就了,就成佛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上根人。在这一观里面,我们没有办法观不思议境,在这得不到受用,那就得用第二个「发菩提心」,用第三个「善巧安心」。要把心安在什么地方?要安在法性上,也就是心要住在法性上,这也不是个容易事情。心要真正能安住在法性,也是初住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我们念佛的人是在一个相似的境界当中,但是这个相似会入真实,也是不思议境。我们的安住是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上,一心安住,念念不离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十乘观法不容易,把心安住在佛号上,这一生当中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是万修万人去,只要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功。所以净宗也是不思议境界,这个境界善巧方便、简单容易。
十乘观法前面三种得不到效果,再看第四种,试试看,破法遍。用天台家的三观,空假中三观,这个方法能破。破什么?「遍破诸惑」,就是无明、尘沙、见思,用三观能破。「藏通二教但用空观」,小乘阿罗汉他用空观,万法皆空,他用这个方法破见思烦恼。为什么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思惑里头贪瞋痴慢疑,合起来是十种,空观能破,我们为什么不能破?我们这个空观观不成,没有办法入三观的境界。也就是天台的三止三观我们纵然学了,学到它的一些常识,对我们不起作用,原因是我们的习气太深。克实而论,我们没有前面观不思议境的基础,对于事实真相了解不够透彻,菩提心发不起来。
我们通常讲菩提心,用十个字讲,大家很容易明白。真诚,真诚心发不出来,还是用虚妄的心,这个念头;清净心发不出来,心不清净,依旧被染污;不平等,迷而不觉;没有慈悲心,对人对事对物。这个没效,所以这个心也就无法安住。安住在哪里?安住在烦恼、安住在习气当中。所以我们这一回想,通身的毛病。安住在七情五欲,这是搞轮回,轮回心干什么都是轮回业,轮回心念佛还是轮回业,念佛不能往生,依旧是随业受报。不过无论你在哪一道受报,你这一生念佛,在受报的时候会恶的报减轻一些,善报会增长一些,得到的好处就是这些,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要真正发勇猛心,才能成就,不是真正发勇猛心不行,这个不能不知道。
所以,藏通二教虽然是小乘,他只用空观,不知道假观,不知道中观,他能破见思,他破烦恼不是普遍的,是局部的。局部也了不起,为什么?见思烦恼破了就脱离六道轮回,他们的果报在四圣法界。别教,别教是大乘,先以空观破见思,跟阿罗汉一样,再以假观破尘沙,最后以中观破无明。「无明未尽,不得言遍」,破法遍,遍这个字是无明破掉之后才算是遍,只要无明在不算遍。为什么?无明要是在,离不开十法界,就是四圣法界他离不开。无明破了,他就离开十法界,就证得圆教初住菩萨,住实报庄严土,这些标准我们都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哪个阶段,来生在什么个境界里头,自己清清楚楚,不必问别人。问别人,真正知道的人不给你讲;不知道的人他瞎说,他说的不是真话,恭维你、称赞你,让你增长贡高我慢。这些,我们学佛都要懂得。
见思破了,清净心现前,由此可知,见思是染污。尘沙惑破了,平等心现前。我们今天不平等,就是尘沙惑在起作用;我们今天心不清净,是见思惑在起作用;我们今天迷惑颠倒,无明惑在起作用。所以无明尽了,脱离十法界,证得圆教初住,往生实报土,这个才叫遍。这个地方的法就是指见思、尘沙、无明,这些障碍之法。现在天台所传的、所教的是「圆顿教三观」,成佛之道。佛门里面都说,成佛的《法华》,《法华经》是教人一生成佛的。依照它这些方法修行成不了佛、不能成就,那《华严》、《法华》还有一个办法,劝你念佛求生净土。所以《华严》《法华》皆是导归极乐,这个有道理,是隋唐这些祖师大德们说的。
「圆顿教三观,祇在一心」,所以修行,你能真正把握住重点,一个就是心,一个就是色。这个色是物质,不是指男女之色,指物质,物质有色相。色从哪里来的?色是心变现出来的。不思议境界里头首先教我们观这两样东西,你仔细看,一个物质现象,一个精神现象,心是精神现象,念头;物质是假的,是精神现象变现出来的。精神现象也不是真的,是法性迷了,突然出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佛教的名词叫阿赖耶,妄心,妄心是从真心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它的基础是真的,它的形相是虚妄的。什么叫虚妄?形相是生灭的。自性,就是它的理体,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法相宗经论上说,阿赖耶是真妄和合,它不生灭的那部分是真性,也叫做庵摩罗识,就是第九识,八识后头再加一个第九识。其实也用不着加这个东西,阿赖耶的本体是法性,不生不灭;阿赖耶的相分,就是境界相,境界相它有生有灭。这个是宇宙万有的源起,这从哪里来的。
佛在经上把这个真相给我们说出来,现代的物理学家证明了、证实了。他们研究发现,物质的起源,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念头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跟佛经所讲的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肯定佛经是科学,最高的科学,把整个宇宙万事万法的真相说出来了,它到底怎么回事情,搞清楚了。但是科学家的报告还不如佛经上讲得透彻,为什么?佛用什么方法?跟科学家用的方法不一样。佛用禅定的方法,用放下的方法,这都教给我们了。放下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执着,不执着了,把执着真从心里放下,见思烦恼就断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毫无执着的人,这个人是阿罗汉、是辟支佛,他们的境界。无论出家在家,只要放下了,统统证阿罗汉。阿罗汉不是说完全是出家人,在家人有;菩萨,在家也有;佛,在家也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还有一尊在家佛,维摩诘居士,在家佛。所以,出家能成就的,在家也能成就,你想成佛不一定要出家。
为什么古人要劝人出家?古时候出家修比在家容易。为什么?在家有很多琐事,所谓人情世故,这些东西都是扰乱。所以出家比较清净。现在出家人不如在家人,出家人的事情比在家人还多。在家只管一个小家,你的亲戚朋友也不过十几二十个人;这一出家,信徒千千万万,可不得了。所以黄念祖老居士说,现在修行成就的,成就最多的是在家女众,其次的是在家男众,再其次的是出家女众,出家男众排到最后,不容易成就。为什么不容易成就,我们下面会讲到。这些事实真相,佛全看清楚了。出家人修行不错,戒律很严,智慧开了,讲经说法,名出去了,知名度出去了,供养来了,利来了,这一下就迷惑了。沾上了名闻利养,很容易沾上,说是不沾名闻利养的,那个太难太难了。那是什么?那佛菩萨再来的,绝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决定做不到。所以现在,里面烦恼重,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大,出家修行就没几个了。这些我们都要高度警觉,一不小心就堕落了。
圆顿教的三观,祇在一心,「心空故一空」,因为一切法不离心想,心要空了,一切法就空了,空观成就。阿罗汉跟辟支佛入这个境界,我们入不了,知道有心空这桩事情,我们空不掉,心里面东西太多太多了。所以我们今天实实在在说,只有把心里头装一个阿弥陀佛,其它东西统统舍掉,只有这个法门能成就。这是阿弥陀佛的善巧方便,独一无二的一个办法,能令业障习气深重的众生也能在一生成就。
「一切空即诸法皆空」,这个法在不在现前?在现前。你怎么看空?你知道这一切法,一秒钟里头已经更换了一千六百兆次。譬如这个身,这个身相一秒钟已经换了一千六百兆,哪一个是我?我就没有了。我只能一个,我不能在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我,那我就变成无量无边了。哪一个我成佛?哪一个我去受罪?所以念念不可得,《般若经》上所说的,要常常念这一句、想这一句,「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什么原因?就是每一秒钟里头它有一千六百兆个生灭。这个生灭,物质现象、念头现象都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念念不可得。这一念不可得,念念都不可得,所以一切法空。遍法界虚空界全是阿赖耶,阿赖耶的真相就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生灭。我们今天看到这些境界相,全是这么多的念头,佛法讲五蕴,这么多个五蕴纠缠在一起,让我们感觉得有物质现象,有这个念头现象。你一定要晓得,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以前的电影,幻灯片,连续放映产生的幻相,一秒钟二十四次。一秒钟二十四个幻相纠缠在一起,我们就看到电影画面好像是真的。现在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所以说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是真的。这就心空,明白这个道理了,知道万法皆空。
「空则三惑俱破」,既然空了,哪来的无明?我们讲起心动念。既然空了,还有起心动念吗?还有分别吗?还有执着吗?全不在了。由此可知,阿罗汉所观的这个空,只破见思,尘沙、无明没破,他不知道一切皆假,不知道一切皆中。一切是假,菩萨知道,知道体空,相是假的,所以能在相上不着相。知道中,真假是一不是二,法身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知道,十信位的菩萨不知道。通教、别教都没有出十法界,圆初住才出十法界,别教要到初地。通教成佛了,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说「相似即佛」,不是真的。
「心假故一假,一切假即诸法皆假,假则三谛皆立」,这个三谛是佛法,所以佛法也是假的,佛法不是真的。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那个法是佛法,不能执着、不能分别;法都不能够…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