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九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佛祖在哪里?佛祖是自己,不是别人。我们的自性就是佛,我们的智慧就是祖,自性具足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不在外头。「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这个话说得好。你心目当中所求的,全在你自己身上,离开自己无有一法可得。这里讲到六道神光,《临济慧照禅师语录》里头说的,「心法无形」,起心动念你看不到、你听不到,手也摸不到,「通贯十方」,在眼就叫见,在耳就叫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这把你说穿了。我们在前面学过十乘观法,天台大师教人用功的方法,怎样才能明心见性?天台家用止观。首先教你观不思议境界,此地讲的就是不思议境界。不思议的境界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色,一个是心。《心经》上讲得就很清楚,心是能生能现,色是所生所现。给你说穿了,色从心生,所以全体是心。心就是佛,心就是真正的自己,心就是宇宙,心就是万物。所以,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什么关系?一体,为什么?一个心。禅宗祖师所谓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意思是什么?你要是把心搞清楚你就圆满了,究竟圆满,什么都没有。这个意思是说你就成了究竟佛果,妙觉如来。

  心在哪里?心法无形,心不是物质,也不是念头,也不是自然现象;换句话说,三种现象统统不是。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所以说它空,说它清净寂灭。大般涅槃就是心,印度人称为大般涅槃。高等佛法所修学的就是求这个东西,你只要搞清楚、搞明白就成佛了。它包含一切法,它不是三种现象,但是它能现三种现象,所以不能说它无;说它是空,空不当作无讲,它能生万法。它在哪里?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我们今天问,释迦牟尼佛在哪里?就在此地;阿弥陀佛在哪里?就在此地。体!它能现,有缘它就现相,没有缘不现相;现相不能说它有,不现相不能说它无。在这个境界里头,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古人所说的,开口就错,动念就乖,不可以起心动念,也不能言语宣说,没法子说它。它是纯真无妄,一切时一切处它都存在,你就是见不到它。哲学、科学都在找,能不能找到?找不到,绝对找不到。要怎样才能找到?放下就找到了。你看,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见到了,就成佛了。科学、哲学为什么找不到?他没放下,他要放下他也成佛了。你只要知道它不难,只要放下,马上就知道了,你就证得。你证得了你也说不出,你也无法想象,你跟它合而为一。这个境界真正不可思议!

  临济禅师说这段话是说它起用。体你不知道,心法无形,通贯十方,这体。可是它起作用你就晓得了。起什么作用?在眼它起见的作用,在耳它有听的作用,在鼻它有嗅香的作用,在口它有言说的作用,在手它能够执捉,在脚它能够行走。这就是什么?你看,真如自性就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叫六道神光。这个作用是什么?这个作用是真心。真心,它的作用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今天这个作用太小了,隔一张纸就看不见,这什么原因?你有三种障,《华严经》上说的,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这三种障碍。障碍你,你的见不能见到遍法界虚空界。你本来可以见到的,你应该见到的,现在因为你有障碍,你见不到了。本来你能够听,遍法界虚空界所有音声你都听得见,你都能听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听了。手,捉手,譬如说握手,你手伸出去可以能够握到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所有诸佛菩萨你都跟他握手,现在不能了。全是障碍,障碍要放下,佛法没有别的,千经万论就是教我们放下障碍。为什么你不肯放下?不了解事实真相,不肯放下。不是放不下,是不肯放下,麻烦在这里;你要肯放下,没事。

  大家都晓得,贪、瞋,烦恼!贪让你心不安,患得患失;瞋恚,你脾气多大,知道发脾气很难受。为什么还要贪、还要发脾气?不了解真相,要了解真相自然放下。为什么?你所贪的,能贪、所贪都不是真的,假的,一场空。你要知道统统是空的,不是真的,一笑了之,不再贪、不再瞋,全放下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是什么?帮助我们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放下是自己的事情,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自然放下,那个不要他教了。所以他只教看破,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

  这一段意思非常之深,这禅机,你如果从这个地方一下觉悟、醒过来,就开悟了、就成佛了。我天天求明心见性,性在哪里?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的这是性,真性!妄心不能见,真心能见、真心能听,六根的作用是真心,就在这里。你看,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精明是什么?真心是一个,就是觉,叫本觉。在眼,那个觉就是见;在耳,这个觉就是听。就好像我们今天用电,电是一个,电器不同,作用就不一样。你看在录象机里头,它能把我们的音声、画面都录下去,在灯上,它能放光。实际上它一个东西,器不一样,它作用就不一样,实在是一个。要晓得六根里头,见、闻、嗅、言,这个东西,理这是一个,就是你的真心在起作用。

  「一心既无,随处解脱」,这个心叫妄心,这一心是妄心。只要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处处解脱。在见里面解脱了,解脱是放下,不放下怎么能解脱?脱是什么?永远脱离贪瞋痴慢,永远脱离愚痴迷惑。凡圣差别在此地,佛菩萨不迷惑,凡夫迷惑,问什么都不知道,佛菩萨什么都晓得、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了。心法无形,通贯十方,这一个心,真心、妄心都在里头,真心、妄心都是无形,都是通贯十方。后面这个一心既无,这个一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能说无。妄心就是阿赖耶,这个确实本来没有,一念不觉这个东西才起来。随处解脱就是把阿赖耶摆脱了,妄心真正放下,真心现前。这是六道神光,禅宗所说的。未曾间歇,那就是真的,永远不会间断,就是自性里面见闻觉知永远不灭。

  现在科学发现了。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我去参观过两次,在他实验室里头,他做给我看,真的不是假的。证明了水,水是物质,水会看、会听,它也能闻,它还能知道我们起心动念。我们一个善念对它,对这个水,我喜欢你、我爱你,它知道;我起个恶念对它,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它都知道。反应出来在结晶,画面,正面的,画面都非常之美,负面的很丑陋,最美的是爱、感谢。所以他问我,爱跟感谢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诉他,一点都不错,那是性德的核心。佛家讲慈悲,每个宗教都讲爱。那个爱里头,没有起心动念才是真的。我们凡夫讲这个爱,里头夹的有情在里头,所以叫情执,不是真爱,是假的,它会变,爱会变成恨。自性里头那个爱永远不变的,所以它是真的。我们前面提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对一切众生的爱是真的,歌利王割截身体他都没有怨恨,他还是爱他,那真的!从自性里流出来是真的,从阿赖耶识流出来是假的,那个爱不是真的,会变化;真的是永远不变。于是我们就晓得,明心见性之后一切都是真的,没有明心见性之前都靠不住,不要上当,不要被骗了。要追求永恒,永恒就是明心见性,要把自己本来面目、要把自己真心找出来,这是永恒的。

  「可见众生之日用与境界」,就在平常日用生活当中,我们所遇的一切境界,「均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我们现在是全堕落在妄的这边,虚妄这边,所以不晓得。如果是个明眼人看,你跟佛菩萨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佛菩萨也能见、也能听,你也能见、也能听,有什么两样?两样,就是佛菩萨见闻觉知里头没有情执,这个东西放下了,六道凡夫见闻觉知里头加上情执。好像佛菩萨是原味,我们现在加了调味,加料在里面,不是它的原味,就这个意思。尝到原味,那就是性德,我们在性德里头加了贪瞋痴慢疑、加了自私自利、加了名闻利养,加这些东西进去,所以不是味道。

  「又《法华经》曰」,《法华经》这四句经文好,你看,「若人散乱心」,这就是普通人,心里头胡思乱想,他到寺庙里去,念了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念一声佛他就成佛了,为什么?这一声佛就是性德,他在念一声佛的时候,他的性德现前,真成佛了,不是假的。可是第二念他又胡涂了,他成佛就是那一剎那成佛,他如果能保住,不就永远成佛了吗?可见是一念觉悟,第二念就迷了,迷得太快了。这个意思要晓得。如何能把这个觉保住?这个境界很深,一念境界很深。「一称南无佛」,这就是世尊所说的「心有所念」,我们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这是世尊问弥勒菩萨的。弥勒菩萨告诉世尊,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很短,一弹指里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就是微细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混合在一起,才成我们普通这一个念头。

  现在人说,现在人讲都用秒做单位,一弹指,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我相信,我一秒钟能弹四次,我相信有比我快的,可以弹到五次。如果弹到五次,那一秒钟里头多少个细念?一千六百兆。现在科学家也很了不起,居然观察到这个念头,一千兆分之一,看到了。但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他没看到,现在看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学发现了这个。这个发现对于整个科学界会起很大的影响,知道什么?知道一切法都不是真的,都是念头组成的。就好像我们看电影,是幻灯片组成的画面,它不是真的。一个一个,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它的连续是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是完全相同,它是念念都不相同,所以说是相似相续相,这事实真相。知道一切万法是相似相续相,你的心清净了,不再执着。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觉悟就有指望。清净、平等都是定,清净是刚刚得定,平等那是有相当定功,会大彻大悟。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九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