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0集▪P3

  ..续本文上一页神通力里头,「中有之业通力最强」,这个很少人知道,这句要记住,神通力量最强的是什么?中阴身。人死了之后,中阴身还没有投胎,他那个通比什么都强。「此五力亦不能遮止」,这五种力都障碍不了他。「故谓之五力不可到」,这五种力量到不了,这个中有我们得要多了解一下,中阴身。

  《俱舍论》里头说,我们这一段是节录《诸经要集》,所引用《俱舍论》的话。「《俱舍论》云:若人舍命」,这就一个人死了,他的神识离开身体,离开身体就叫做中阴,他还没有去投胎,我们一般俗话叫灵魂。「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这句话重要,为什么?极乐世界是在无量世界外。佛经上说的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这就是无量世界外,我们到那个地方去投生,有没有东西能够挡住?没有,连佛的力量都挡不住。这个给我们信心,我们临命终一剎那的时候就到极乐世界去。「此中阴识神」,我们叫灵魂,「游空而去」,他从空中就过去了,「俄顷」,俄顷是很快,好像立刻他就到了,「即到所生之处」,这是什么?「皆由业力所持」。这个业力是什么?念佛是业力,这个力量太大太大了。他造的是念佛的业,信极乐世界,信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愿意亲近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行。为什么?它太快了,一念念完人就到那里去,什么力量都障碍不住,这个要懂。「虽禅定神通等力」,前面讲的五种,「而不能遮其不往」,就是没有办法妨碍,这个遮就是障碍他叫他不能去,做不到,什么力量都做不到。「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也不能够把他改到别的方向去,他就那个目标,你没有办法移动他,你也没有办法阻止他。这个对我们念佛往生净土的信心会增长,所以说「力不可到也」。

  下面这五种力,统统就这个问题上来说,第一个「定力,定力者,即诸佛大定之力」,佛的定力。「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大定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你看多厉害,一切诸佛都不能障碍你,那何况其余的,其余的定力都比不上佛。定力不能障碍你,是由你自己那个念力,这个力量强大。第二个「通力」,神通力,「通力者,即诸佛神通之力」。意思是说这个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神通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是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任何力量能障碍你。如果你造的是恶业,五逆十恶这个业力,这个业力它牵引你到阿鼻地狱,也是这样子,佛的定力、神通力也拦不住,你自己去了。所以说通力,中阴身的通力能量最大,随着你的业力走。

  这个业力是什么?我们的爱好,我们的嗜好,你喜欢什么就往那里去了,连佛的力量都不能障碍你。所以人在六道受生,尤其是堕落在三恶道,真的责任自己负,自作自受,佛能救得了你吗?救不了。你的方向目标决定你就是那条路,你不会改;只有你自己改,你自己终止可以,什么力量都挡不住,而且时间太快,真叫一剎那之间他就到了。这个事实真相,如果不是佛给我们说,没人知道。由此我们也知道,佛不是不慈悲,挡不住,无法给你改变。你这个目标是在阿鼻地狱,佛想把你这个改变一下到饿鬼道,做不到,没有办法改变,完全是自己的业力。我们要把目标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佛不可能把你搞到东方琉璃世界,也不能拦阻你不到极乐世界,这不能不懂得。通力不行!

  那愿力,「三、大愿力,大愿力者,即诸佛大誓愿之力。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大愿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所以说不可到。阿弥陀佛慈悲都希望我们到极乐世界,你中阴业力决定你,阿弥陀佛不能拉你到极乐世界去,没办法。你往地狱,阿弥陀佛不能叫你改道,改到极乐世界,他是想这么做,他做不到。从这个地方我们想起佛在大乘经教里头所说的,业力之大能敌须弥,能够敌住须弥山,能够深入大海底,这么强大的力量。又让我们想起,佛经上常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说这个力量是平等的。心是自性,这个能量大;佛就是讲的这五种力,这力量很大;众生是指我们念头。我们的念头如果能跟心相结合,跟真心相结合不就成佛了吗?太快了。惠能大师能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什么?我们知道,他的念力跟自性结合了,所以他成佛,那一念之间什么都挡不住。我们的意念跟佛力结合,我们成菩萨、成阿罗汉去,也在剎那之间;如果我们跟负面相结合,就到三恶道去了,这个念头多重要。从这个地方才让我们真正觉悟到,为什么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我们一心专念,就是这个道理。你只要一心专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真的万修万人去。就怕你有杂念,杂念把你的念力破坏掉,你的念不专、不一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心里头有好多处,这就不行,只能有一处。于是我们明白,学东西只能学一种,经只能学一部,法门只能学一个,别搞太多。禅净双修,禅净密三修都是靠不住的。

  后面,「法威德力者,即佛法威德之力」,这个也不可思议。「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这个地方要加个法字,「虽诸佛法威德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这是诸佛法威力不可到。后头还有个「借识力」,这个排得好,借识力摆在最后这个有道理。「借识力者,即二禅已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假初禅之识而为己用也」。后头有小注,「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借识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这讲得清楚,统统都是对中阴来讲的,这个说法,就是说明一切众生信愿往生西方净土,任何势力都不能障碍他不生,任何势力都不能改变他的方向。增长我们的信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地方引用得好。

  我们继续往下看,「现约今经」,现在我们就本经所说的,「法藏大士」,阿弥陀佛因地,「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德如普贤。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令一切众生皆得真实之利。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此地特别就强调不可思议这个境界,本经法藏比丘住真实慧,真实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到,智慧不从外来,外面来的叫知识,不叫做智能,智慧是从里面发出来的,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具足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出来,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本具的。一切众生皆有,没有一个没有,像如来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德能、一样的相好,自性本具的不从外来,外面来的全是知识,我们今天求学学什么?学的是知识,不是智能。知识解决问题有局限,不圆满,而且有后遗症;智慧解决问题,圆满没有后遗症,这妙在此地。

  东方圣者求智能,不求知识,所以不重视记问之学。那为什么教小孩要教他背书?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将来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你要晓得,教小孩背书是副作用,不是正的目标。正的目标是什么?不让小孩胡思乱想,他不念书,他小头脑会胡思乱想。用背书这个方法把胡思乱想打掉,这才是真正的目标。背那么多书,那是副的,让他记那是副目标,不是正的,我们要懂这个意思。小时候记忆力好,熟背之后一生都不会忘记,将来自己应用的时候真的是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有这个方便,这是第二个目的,真正目的是智慧,不让你从小这个妄想养成习惯。那个麻烦大了,那个到后来想把它消除的时候,非常非常困难,习惯成自然。这就是说减少他的妄想,把妄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那有一个办法,就是一门深入,就叫你背一部书,背熟了还要再背,这是什么?保持他心地的清净心,愈清净愈好,古人这些法子妙绝了,我们现在人想不到。我们学了佛,明白这些道理,对古圣先贤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有许多人根本不能理解,所以他不赞成让小孩背这些古书,这是无知。

  所以法藏他用智慧,他不是用知识,这就是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无量劫,是指阿弥陀佛久远劫就已经成佛,这一次在西方极乐世界做的是示现。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一样,是一期的应化。我们在《华严》、《法华》上看,哪止十劫!无量劫前他就成佛了。《梵网经》上,佛自己说他无量劫前就成佛,这一次到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他是第八千次。这在佛法叫本迹因缘,他的根本久远劫成佛,从迹象上看,三千年前在我们地球上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现在才知道是舞台表演。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上成佛十劫,也是八相成道的表演,不是真的。真的久远劫就成佛了,这个表演值得我们学习。

  四十八愿从哪来的?不是凭空在那里想象的,不是,实地考察。世间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师,让他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去考察、去学习。他用了多少时间?五劫,五个大劫这么长的时间,遍历一切诸佛剎土。考察的结果,诸佛世界里面好的全收,我统统都要;不好的,不好的不要。这样建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一切诸佛剎土美好的集大成。这经是会集本,极乐世界也是会集,是诸佛如来剎土的会集,不好的都不要,好的全要。所以这个世界成就了,它的美好一切诸佛世界都不能跟它相比,它超越了。《无量寿经》这个会集本成就,五种原译本,过去三种会校本都不能跟它相比。经的批注,都用会集,黄念老批注这个经也用会集,你看他引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批注里面也没得比,也是第一,会集。经为什么要会集?是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不是一次,多次宣讲!说…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