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格言宝藏论释(上)▪P21

  ..续本文上一页抢先拾起掉落的宝剑,挥舞、冲杀,幸许会反败为胜。因此,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对谁有利也是不一定的。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不一定的情况有很多,作者在此仅例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用来比喻愚者的诳语利害不定,有智者应谨慎对待。其它的就希望读者举一反三地去推理,道理都是一样,凡事都应以智慧观察抉择。

   无智愚者再众多,亦会被敌所制服,

   成群具势大象众,亦被一兔皆驱逐。

   没有智慧的人即便聚集得再多,也很容易被敌人制服。具有势力的大象虽然成群结队,却被一只具有智慧的兔子驱逐出境。

   通过前面的分析、观察,我们知道愚者在各方面都不善巧,尤其是缺少正确的辨别能力。这样的人聚集起来非但没有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就可以把他们制服。譬如:古时候有些牧民曾因地盘纠纷而发起一场战争,炉霍和色尔坝的人各占据一个山头相对开火。色尔坝的军队战局了有利地形,火力猛烈,炉霍军队伤亡惨重,渐渐抵挡不住了。这时,炉军中有一位叫卓玛江的人出谋献策,他绕到阵地附近的一个森林中,乔装色军,用色尔坝的口语大喊:“炉军的大队人马从这里包围过来了,你们快来助阵。”色军信以为真,纷纷冲出战壕,向他喊叫的方向赶去,使身体完全暴露。趁此机会,炉军发起猛攻,最后击败了势力强大的色军。诚然战争不是件好事,它使交战双方都造下了很大的恶业。在此仅仅借用这个事例说明愚者聚集再多也只会一味地傻作蛮干,做任何事情都会惨遭衰损的道理。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山里有个很好的水池。池水清澈透底,水味甘美香醇,四周果树环绕,青草铺地,鸟语花香,宛如一幅人间仙境的美丽画卷。一群小兔子便在这里悠闲地生活着。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几头大象为了躲避烈日的炙烤东奔西窜。无意中它们发现了这悦意的水池,便迫不急待地跳进去,池水被搅得浑浊不堪。继尔青草伏地,花朵折腰,顿时人间仙境变得凌乱不堪,触目惊心。兔儿们强烈地要求象群离开,而蛮横无礼的大象丝毫不把这些软弱的抗议者放在眼里,索性把兔儿们通通赶走霸占了水池。兔子们愤愤地离去,不甘心受屈辱便聚在一起想办法,其中一只特别聪明的兔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它让几只兔子重叠起来,把自己送到水池边一颗大树上。晚上大象又来喝水时,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怒呵:“站住!不准你们再进水池!”象群有点惊讶,就问是谁在说话。那个声音说:“我是月亮派来的使者,天上天下的兔儿都是他的眷属,如今你们欺负地上的兔子,月亮非常震怒,命令你们将水池交还兔儿,马上离开此地。否则他今晚就要放出比太阳还要炽热的光把你们都热死!”大象本来怕热,又听说月亮发脾气要让它们晚上也得不到清凉,更加害怕起来。抬头一看月亮上果然有个兔子的形相,还有一棵树,接着那声音又响起来:“现在月亮缺了一道口,已经开始收回凉光了,以后月亮会一天比一天小,最后就要发热光!”大象们仔细一看,可了不得,月亮真缺了道口子,于是惊慌失措,纷纷求情,愿意马上离开,誓不再犯。那个声音又说:“我这就去回禀月亮,请他明天把缺口补上。”大象为了表示决心,在水池边一刻也不敢停留,全部离开这片森林。第二天正好是十五月圆之日,大象们见月亮“恢复”了圆满,个个欢喜不已,从此再也不敢侵犯那个水池了。

   就这样,聪明的兔儿以善巧方便,赶走了成群具势的大象,夺回了自己美丽的家园。

   无智光有财富者,多半对自无益处,

   犹如奶牛之乳汁,牛犊能喝极罕见。

   缺乏智慧仅仅拥有财富的人,多半对自己没有很大的益处,就好比奶牛身上的乳汁,牛犊能尽情地喝到那是极其罕见的。

   愚者拥有众多的财富,却不会正确使用。自己不享用又舍不得上供下施,整天患得患失,担心财产被他人劫夺或骗取。他们食不知鲜,寝不能安,死死地抱住这些财产,心甘情愿地当个守财奴。现在的一些老板虽然挣了很多钱,但却整日为保护财产而担惊受怕。他们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买保险柜,安防盗窗、防盗门,把自己“囚禁”在铁笼中,不得喘息,却仍然心神不定。然而“梁上君子”又技高一筹,轻而易举地破坏他们所设置的机关,将其财产一扫而光。家中无人还算幸运,否则定是凶多吉少。常言道“树大招风”,钱多了必然会引来许多麻烦,非亲非故的人也千里迢迢赶来认亲戚;沾亲带故的人看在钱的份上更是亲上加亲。他们几句甜言蜜语便会让你心花怒放,再加上阿谀奉承,讨好卖乖,便成为你最器重的人。然后他们以种种方便将你的财产名正言顺地据为己有,当你发现时已为时晚矣。即使报案打官司也于事无补,非但不能给仇敌治罪,反而会赔上所有的财产。比如一个愚笨的商人,他借给别人半个钱,很久都没有得到偿还,于是前去讨债。路上有条大河,要花两个钱才能摆渡过河。到了讨债的地方,竟没有找到债主,回来时渡河又花了两个钱。为了讨半个钱的债结果却用掉了四个钱,路上往返人又非常疲劳、困乏。他借去的钱很少,而讨债花费的钱却更多。没有智慧的人拥有财富又有何用呢?徒增痛苦!

   同样,夏天的母牛生下小牛以后,也为牛犊准备了丰足的乳汁,然而这笔“财富”小牛却很难享用到。狠心的牧民把母牛和刚生下来的小牛分开各拴一处,等牛奶挤完才把小牛放一会儿,晚上又将它们分开。牛奶本是母体的精华,牛犊命脉的根源,不幸的是这一切都被残酷地剥夺了。强壮的母牛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掠夺,小牛便被活活地饿死,或者一出生即死于屠刀之下。幸免于难者,也是瘦弱饥馑,行步萎顿,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真是惨不忍睹!而母牛也只能暗自垂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被掠夺,自己毫无挽回的能力。(想想我们视为最佳营养品的牛奶和酥油完全是从小牛口中抢夺而来的啊!)再看看那些光有财富没有智慧的人不正如母牛一样可怜吗?

   学者处于愚者前,亦不一定会尊敬,

   犹如阳光虽明灿,岂非魔鬼皆逃避?

   愚者对于来到自己面前的学者,不一定会去尊敬和供养,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时虽然光芒四射,明亮灿烂,但魔鬼难道不是都纷纷逃避开了吗?

   愚者本性恶劣,没有智慧学问却又骄傲自大。学者虽然具足无量功德,圆满各种法相,但愚者仍然对此无动于衷,不知学者的高贵,不起信心,也不恭敬。相反愚者对于自己却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满足于无德无能的现状,绝不会“屈驾”到学者跟前恭敬闻法。好心的人也许会劝他:“某某大德很了不起,讲经时听众暴满,座无虚席,我听了几次也觉得感受深刻,明天我们一起去听吧!”然而他立场坚定冷冷地回敬:“听经能填饱肚子吗?现在的时代,有钱才是好事,无钱寸步难行,少去跟人瞎起哄。”好心人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劝了。又如一位初中未毕业便辍学的小青年,家庭虽然富有,但他在家闲不住,跑到社会上结交了一帮狐朋狗友,依靠父母的钱财当上了“大哥”,到处惹事生非,搅得街坊四邻不得安宁。父母无耐只好出高价将他送回学校,没到一星期,他又从学校跑回家。后来他家一位当大法师的亲戚回到故乡,开办道场,讲经说法,摄受了许多弟子。他的父母皈依佛门后,也希望宝贝儿子弃恶向善,便将法师请到家里应供。父母又开始循循善诱:“好儿子,去学佛法吧!你看大法师多受人恭敬。你不是一直想驾驶父亲的小卧车吗?只要你皈依学佛,小车就归你管。”没想到他却一跳八丈高,指着父母和大法师劈头盖脸一阵乱骂:“哼!你们串通一气,想让我当和尚,没门儿!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我偏要过我的独木桥,打死我也不学佛!”说完头也不回地跑掉了。可见,不尊敬学者的人往往都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愚者。

   愚者就象魔鬼见不得阳光一样逃避学者。当阳光普照大地时,为世间带来光明和温暖,大多数众生都会觉得舒适,都向往光明。但是魔鬼却惧怕太阳强烈的光芒,纷纷躲进不见阳光的阴暗角落。经中也说:魔鬼白天很少行动,黄昏以后夜行魔鬼、死魔、病魔等种种魔鬼就开始出来活动、伤害众生。所以许多人在晚上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而白天这种恐惧感就会自然消失;又如一些病人,往往在晚间会病情加重,痛苦呻吟。无垢光尊者对出家人教导说:“何行长夜者,岂非是魔鬼。”即是说修行人不要象魔鬼一样夜里行走。又如猫头鹰也只在夜间活动所以称为“鬼鸟”。

   懂得这些道理后,切不可明知故犯自甘堕落,应恭敬一切学者和善知识,勇敢地追求光明。

   愚者唯顾积财富,此人怎有亲友念?

   苦罪积财如老鼠,终于人死财留世。

   愚者唯一顾念的便是积累财富,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亲朋好友的概念呢?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们既受痛苦又造罪业,就象老鼠一样,最后死的时候,财产全部留在世间。

   无论何时何地,愚者的欲愿即是积攒财富,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想从中捞一把大发横财。甚至在梦中也盘算如何才能挣得更多的钱财,或到手的财物怎样才不会损减等。他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永时不得满足,坐在钱堆里还想钱。有的人珍爱财宝胜过自己的生命,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舍弃财富,宁愿为财宝献出宝贵的生命,即如世人所呵斥的“要钱不要命”。这种人怎么会顾及亲情呢?为了得到钱财,他们不择手段,不分对境,就算是父母兄妹等亲友的财产也会强抢豪夺,有的居然会杀害父母、妻儿以谋财产。更有甚者会把妻子、儿女也秘密地卖给人贩子而换取几个充满罪恶的铜钱。

   五十年代初,有一户两口之家,妻子非常富有,头上装饰的珊瑚、玛瑙等少说也值几万元人民币。丈夫一直想将这些财富据为己有。一日,他骗妻子说:“我带你到某某地方去参加集会。”妻子…

《格言宝藏论释(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修心八颂略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