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格言寶藏論釋(上)▪P21

  ..續本文上一頁搶先拾起掉落的寶劍,揮舞、沖殺,幸許會反敗爲勝。因此,掉落在戰場上的寶劍,對誰有利也是不一定的。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不一定的情況有很多,作者在此僅例舉了兩個比較典型的事例,用來比喻愚者的诳語利害不定,有智者應謹慎對待。其它的就希望讀者舉一反叁地去推理,道理都是一樣,凡事都應以智慧觀察抉擇。

   無智愚者再衆多,亦會被敵所製服,

   成群具勢大象衆,亦被一兔皆驅逐。

   沒有智慧的人即便聚集得再多,也很容易被敵人製服。具有勢力的大象雖然成群結隊,卻被一只具有智慧的兔子驅逐出境。

   通過前面的分析、觀察,我們知道愚者在各方面都不善巧,尤其是缺少正確的辨別能力。這樣的人聚集起來非但沒有用,反而會弄巧成拙,一個聰明能幹的人就可以把他們製服。譬如:古時候有些牧民曾因地盤糾紛而發起一場戰爭,爐霍和色爾壩的人各占據一個山頭相對開火。色爾壩的軍隊戰局了有利地形,火力猛烈,爐霍軍隊傷亡慘重,漸漸抵擋不住了。這時,爐軍中有一位叫卓瑪江的人出謀獻策,他繞到陣地附近的一個森林中,喬裝色軍,用色爾壩的口語大喊:“爐軍的大隊人馬從這裏包圍過來了,你們快來助陣。”色軍信以爲真,紛紛沖出戰壕,向他喊叫的方向趕去,使身體完全暴露。趁此機會,爐軍發起猛攻,最後擊敗了勢力強大的色軍。誠然戰爭不是件好事,它使交戰雙方都造下了很大的惡業。在此僅僅借用這個事例說明愚者聚集再多也只會一味地傻作蠻幹,做任何事情都會慘遭衰損的道理。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前,山裏有個很好的水池。池水清澈透底,水味甘美香醇,四周果樹環繞,青草鋪地,鳥語花香,宛如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畫卷。一群小兔子便在這裏悠閑地生活著。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幾頭大象爲了躲避烈日的炙烤東奔西竄。無意中它們發現了這悅意的水池,便迫不急待地跳進去,池水被攪得渾濁不堪。繼爾青草伏地,花朵折腰,頓時人間仙境變得淩亂不堪,觸目驚心。兔兒們強烈地要求象群離開,而蠻橫無禮的大象絲毫不把這些軟弱的抗議者放在眼裏,索性把兔兒們通通趕走霸占了水池。兔子們憤憤地離去,不甘心受屈辱便聚在一起想辦法,其中一只特別聰明的兔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它讓幾只兔子重疊起來,把自己送到水池邊一顆大樹上。晚上大象又來喝水時,忽然聽到空中傳來一陣怒呵:“站住!不准你們再進水池!”象群有點驚訝,就問是誰在說話。那個聲音說:“我是月亮派來的使者,天上天下的兔兒都是他的眷屬,如今你們欺負地上的兔子,月亮非常震怒,命令你們將水池交還兔兒,馬上離開此地。否則他今晚就要放出比太陽還要熾熱的光把你們都熱死!”大象本來怕熱,又聽說月亮發脾氣要讓它們晚上也得不到清涼,更加害怕起來。擡頭一看月亮上果然有個兔子的形相,還有一棵樹,接著那聲音又響起來:“現在月亮缺了一道口,已經開始收回涼光了,以後月亮會一天比一天小,最後就要發熱光!”大象們仔細一看,可了不得,月亮真缺了道口子,于是驚慌失措,紛紛求情,願意馬上離開,誓不再犯。那個聲音又說:“我這就去回禀月亮,請他明天把缺口補上。”大象爲了表示決心,在水池邊一刻也不敢停留,全部離開這片森林。第二天正好是十五月圓之日,大象們見月亮“恢複”了圓滿,個個歡喜不已,從此再也不敢侵犯那個水池了。

   就這樣,聰明的兔兒以善巧方便,趕走了成群具勢的大象,奪回了自己美麗的家園。

   無智光有財富者,多半對自無益處,

   猶如奶牛之乳汁,牛犢能喝極罕見。

   缺乏智慧僅僅擁有財富的人,多半對自己沒有很大的益處,就好比奶牛身上的乳汁,牛犢能盡情地喝到那是極其罕見的。

   愚者擁有衆多的財富,卻不會正確使用。自己不享用又舍不得上供下施,整天患得患失,擔心財産被他人劫奪或騙取。他們食不知鮮,寢不能安,死死地抱住這些財産,心甘情願地當個守財奴。現在的一些老板雖然掙了很多錢,但卻整日爲保護財産而擔驚受怕。他們采用一系列的措施:買保險櫃,安防盜窗、防盜門,把自己“囚禁”在鐵籠中,不得喘息,卻仍然心神不定。然而“梁上君子”又技高一籌,輕而易舉地破壞他們所設置的機關,將其財産一掃而光。家中無人還算幸運,否則定是凶多吉少。常言道“樹大招風”,錢多了必然會引來許多麻煩,非親非故的人也千裏迢迢趕來認親戚;沾親帶故的人看在錢的份上更是親上加親。他們幾句甜言蜜語便會讓你心花怒放,再加上阿谀奉承,討好賣乖,便成爲你最器重的人。然後他們以種種方便將你的財産名正言順地據爲己有,當你發現時已爲時晚矣。即使報案打官司也于事無補,非但不能給仇敵治罪,反而會賠上所有的財産。比如一個愚笨的商人,他借給別人半個錢,很久都沒有得到償還,于是前去討債。路上有條大河,要花兩個錢才能擺渡過河。到了討債的地方,竟沒有找到債主,回來時渡河又花了兩個錢。爲了討半個錢的債結果卻用掉了四個錢,路上往返人又非常疲勞、困乏。他借去的錢很少,而討債花費的錢卻更多。沒有智慧的人擁有財富又有何用呢?徒增痛苦!

   同樣,夏天的母牛生下小牛以後,也爲牛犢准備了豐足的乳汁,然而這筆“財富”小牛卻很難享用到。狠心的牧民把母牛和剛生下來的小牛分開各拴一處,等牛奶擠完才把小牛放一會兒,晚上又將它們分開。牛奶本是母體的精華,牛犢命脈的根源,不幸的是這一切都被殘酷地剝奪了。強壯的母牛也承受不起這樣的掠奪,小牛便被活活地餓死,或者一出生即死于屠刀之下。幸免于難者,也是瘦弱饑馑,行步萎頓,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真是慘不忍睹!而母牛也只能暗自垂淚,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財富”被掠奪,自己毫無挽回的能力。(想想我們視爲最佳營養品的牛奶和酥油完全是從小牛口中搶奪而來的啊!)再看看那些光有財富沒有智慧的人不正如母牛一樣可憐嗎?

   學者處于愚者前,亦不一定會尊敬,

   猶如陽光雖明燦,豈非魔鬼皆逃避?

   愚者對于來到自己面前的學者,不一定會去尊敬和供養,猶如陽光普照大地時雖然光芒四射,明亮燦爛,但魔鬼難道不是都紛紛逃避開了嗎?

   愚者本性惡劣,沒有智慧學問卻又驕傲自大。學者雖然具足無量功德,圓滿各種法相,但愚者仍然對此無動于衷,不知學者的高貴,不起信心,也不恭敬。相反愚者對于自己卻是“自我感覺良好”,他們滿足于無德無能的現狀,絕不會“屈駕”到學者跟前恭敬聞法。好心的人也許會勸他:“某某大德很了不起,講經時聽衆暴滿,座無虛席,我聽了幾次也覺得感受深刻,明天我們一起去聽吧!”然而他立場堅定冷冷地回敬:“聽經能填飽肚子嗎?現在的時代,有錢才是好事,無錢寸步難行,少去跟人瞎起哄。”好心人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勸了。又如一位初中未畢業便辍學的小青年,家庭雖然富有,但他在家閑不住,跑到社會上結交了一幫狐朋狗友,依靠父母的錢財當上了“大哥”,到處惹事生非,攪得街坊四鄰不得安甯。父母無耐只好出高價將他送回學校,沒到一星期,他又從學校跑回家。後來他家一位當大法師的親戚回到故鄉,開辦道場,講經說法,攝受了許多弟子。他的父母皈依佛門後,也希望寶貝兒子棄惡向善,便將法師請到家裏應供。父母又開始循循善誘:“好兒子,去學佛法吧!你看大法師多受人恭敬。你不是一直想駕駛父親的小臥車嗎?只要你皈依學佛,小車就歸你管。”沒想到他卻一跳八丈高,指著父母和大法師劈頭蓋臉一陣亂罵:“哼!你們串通一氣,想讓我當和尚,沒門兒!你們走你們的陽關道,我偏要過我的獨木橋,打死我也不學佛!”說完頭也不回地跑掉了。可見,不尊敬學者的人往往都是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愚者。

   愚者就象魔鬼見不得陽光一樣逃避學者。當陽光普照大地時,爲世間帶來光明和溫暖,大多數衆生都會覺得舒適,都向往光明。但是魔鬼卻懼怕太陽強烈的光芒,紛紛躲進不見陽光的陰暗角落。經中也說:魔鬼白天很少行動,黃昏以後夜行魔鬼、死魔、病魔等種種魔鬼就開始出來活動、傷害衆生。所以許多人在晚上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懼,而白天這種恐懼感就會自然消失;又如一些病人,往往在晚間會病情加重,痛苦呻吟。無垢光尊者對出家人教導說:“何行長夜者,豈非是魔鬼。”即是說修行人不要象魔鬼一樣夜裏行走。又如貓頭鷹也只在夜間活動所以稱爲“鬼鳥”。

   懂得這些道理後,切不可明知故犯自甘墮落,應恭敬一切學者和善知識,勇敢地追求光明。

   愚者唯顧積財富,此人怎有親友念?

   苦罪積財如老鼠,終于人死財留世。

   愚者唯一顧念的便是積累財富,這樣的人怎麼會有親朋好友的概念呢?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他們既受痛苦又造罪業,就象老鼠一樣,最後死的時候,財産全部留在世間。

   無論何時何地,愚者的欲願即是積攢財富,遇到任何事情,他都想從中撈一把大發橫財。甚至在夢中也盤算如何才能掙得更多的錢財,或到手的財物怎樣才不會損減等。他們追求財富的欲望永時不得滿足,坐在錢堆裏還想錢。有的人珍愛財寶勝過自己的生命,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舍棄財富,甯願爲財寶獻出寶貴的生命,即如世人所呵斥的“要錢不要命”。這種人怎麼會顧及親情呢?爲了得到錢財,他們不擇手段,不分對境,就算是父母兄妹等親友的財産也會強搶豪奪,有的居然會殺害父母、妻兒以謀財産。更有甚者會把妻子、兒女也秘密地賣給人販子而換取幾個充滿罪惡的銅錢。

   五十年代初,有一戶兩口之家,妻子非常富有,頭上裝飾的珊瑚、瑪瑙等少說也值幾萬元人民幣。丈夫一直想將這些財富據爲己有。一日,他騙妻子說:“我帶你到某某地方去參加集會。”妻子…

《格言寶藏論釋(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修心八頌略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