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海的海眼(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P2

  ..续本文上一页别的、特殊的现象中得到全部的显现。既然“微尘”有这样无边的性能,那么“一切法”同样有这样的性能。如一张小木桌,必是某株树木被人砍伐后加工做成的,这株树有其漫长的种类发展演变史,其光合作用可以与太阳乃至宇宙群星搭上关系。而木匠则是社会的人,有着全部的社会关系的信息,如木匠的斧锯刀尺可以联系到无穷的关系,木匠的衣食住行也可以联系到无穷的关系。而从购买使用这张小木桌的人也可以联系到无穷的关系,等等。

  四是“通局无碍门”。通局是万有的联系,这种联系,如同宇宙中群星辉映,在虚空中没有半点障碍。每一个星球的光辉都照耀着宇宙,同时又接受其它星球光辉的照耀,于是形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光网”,互交互融,并成为一体。

  五是“广狭无碍门”。事理之间,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既然“通局无碍”,“事理互融”,那么形态上的大小、广狭、深浅、远近、是非、善恶、一切差别就没有绝对性。何况以相对论而言,如庄子所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大有大的有限性,小有小的无限性;大小、有限无限的统一就是这个广狭无碍门。

  六是“遍容无碍门”。一可以进入无穷之多,无穷之多可以归摄于一。无穷多的每一个单一个体又同时含摄了无穷之多,所以称之为遍容无碍。

  七是“摄入无碍门”。遍容无碍偏重于多与多之间的“遍容”与“无碍”,这个摄入无碍则专指一与多的那种“摄入”和“无碍”。

  八是“交涉无碍门”。前面均就性能而言.这里专就动态而言。有“无碍”的那种互摄互融的性能,当然必有能够互融互摄的“交涉”关系,这种“交涉”同样是“无碍”的。正因为有“交涉无碍”,那种种“事事无碍”才能得以成为事实和真理。

  九是“相互无碍门”。我中有他,他中有我,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我他彼此互融互在。一就是一,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相互无碍。

  十是“溥融无碍门”。溥者普也,包括一和一切,同时互融无碍,无须在时间和空间中加以论证,融会了前面那九门。

  以上是对《华严法界观》所作的极为粗浅的介绍,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华严教观。严格意义上的华严教观要严密和深入得多,而且与专门的修行有关。《华严法界观》也是一种心法,是华严宗人禅修时所作的一种系统性的、以华严教义为宗旨的思维修,而且是落实在具体的意念或念头之上。如圭峰宗密大师在对《华严法界观》所作的注解后面,有一段有趣的偈颂,叫“漩澓颂”:

  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

  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只用一念观一境,一切诸境同时会。

  于一境中一切智,一切智中诸法界。

  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

  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

  帝网就是印度神话中的帝释天王的宝网;这张宝网的线如激光束,网线是钻石珠宝结成。网线与网珠光辉映,每个珠宝都映现出宝网的全体。华严宗和佛教其它宗派都爱用这个故事来比喻宇宙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归根到底是念头与念头的关系。华严宗的法藏大师在讲这个“事事无碍”、“圆融无碍”和“缘起无尽”时,曾用了十面镜子分十方安立,在这十面镜子中间放了一尊佛像,并点了一支蜡烛。于是这十面镜子“互影交光”,佛像和烛光重重叠叠,使那些学者们立即领悟到了法界缘起、圆融无碍的道理。

  法藏在为武则天讲“十玄门”时,武则天不懂,他以殿前金狮子作为譬喻,从心念、金和狮子的关系上反复喻说,百余句话,就使武则天“开悟其旨”。

  杜顺大师的三法界后来又被扩充为四法界,就是在前面加了一个事法界。后来还有十法界之说,就是事法界、理法界、境法界、行法界、体法界、用法界、顺法界、达法界、教法界、义法界这十种,不外是四法界的引伸。

  华严宗的“圆融周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把人们狭隘的眼界引向了总体宇宙的这个“华藏世界海”之中,把个体的认识活动纳入了星光辉映的群体智慧的海洋中。以往佛教讲智慧,大多是着重于当事者个人——离开了当事者个人,一切就无法谈起。但佛法毕竟是面向众生的。有无穷无尽的众生,又有无穷无尽的佛菩萨,如何使这种种差别的精神世界得到统一,华严宗的这个“圆融无碍”、“法界缘起”的学说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宇宙现象的差别性和统一性,人们主观精神和认识的差别性和统一性在华严宗的教义中都得到了圆满的解释,而且归摄在人们的那一念的心中,统一在无穷的精神网络中。

  再如法藏大师的十玄门,仅就题目就十分有趣,稍有哲学常识的人也不难理解,这十玄门分别为;一、同时俱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即帝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无不与心理和思维认识有关,并可使认识和思维开窍。

  不论唯识、天台、华严、净土和禅宗;其理性成份都相当重。从上面唯识学、《大乘起信论》、天台和华严的教旨中看不到什么神异和荒诞,里面唯有纯精神的力量在其中运行。 它们都是充分运用理智之光,来观照我们这个世界,观照我 们这个心灵。特别是中国佛教,如天台宗和华严宗所设立的各种止观,已经没有印度文化中的那层神秘色彩,给人以现 实的、智慧的精神力量。

  

《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海的海眼(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