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漫谈《信心铭》 第二讲、心地法门的关键▪P3

  ..续本文上一页面目。《心经》说“不垢不净”,这里可以把“垢净”二字当动词讲。我们的真如本来就是不垢不净的,但我们经常在心里不是去“垢”就是去“净”。今天,我的戒律精严,可明天我这里犯规了,那里又犯戒了,不停地修理自己。你修来修去,没修好,反而把自己修得六神无主。不要去管那么多嘛!首先不要去垢,不要自我污染;同时也不需去净,也不要自我净化。真如是不受这些的。这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道理。善恶都莫思量!

  以上所说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学《心经》的人把《心经》背得滚瓜烂熟,但不知道这些都是基本功,只把它当成知见而已。换句话说,这些基本功都是心地法门的关键。一切法门都要扫归心地,扫归念头;一切都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在这个地方里使劲。不要在见地上玩花样,也不要理论上大闹天宫。玩完了,闹完了,依然故我,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还是一个业障鬼子。

  惟嫌拣择,你不要主动去生,也不要主动去灭,去生去灭就有拣择;不要去垢也不要去净,去垢去净也是拣择;不要去增不要去减,真如并没有因之而增多,也没有因之而减少。它是如如不动,动亦如如的。

  瞧瞧地球上多热闹

  最高的法往往是从最低处入手,最玄的法也是最平常的法,所以至道必须落实在我们日常的举心动念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常心是道,日用之为道。如果不落实在日常之用上,就是叶公好龙,说食不饱。一个人,只要他有道心,哪怕他做的是最低贱的工作,他都能在平常的生活中真正地潇洒起来。

  庄子笔下有很多这样的道人,他们是最贫贱的人,同时他们又是过得最自在潇洒的人。因为他们有道心,心与道相应,行与道相应。反过来讲,有些富贵中人,如《红楼梦》里的富家公子小姐,个个烦恼多多,麻烦多多。我们经常看历史剧,历朝历代的官不好当,皇帝也不好当,没有哪一天的日子过得安生,哪能像我们现在这样,坐下来自在无拘地喝茶摆龙门阵呢?如今有些老板当大了,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一会儿怕生意拓展不开,一会又担心金融危机来了,每天还得惦记着生意场上的敌人,防着公司里的内贼。所以,钱多有钱多的难处,权大有权大的难处,像我们这样逍逍遥遥、自自在在的,确实是神仙过的日子。

  十年前,李绪辉老师、杨光岱老师写信给南怀瑾先生,说成都的朋友们想做点事。南先生说,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这样好累好苦,哪能像你们那样喝茶聊天。我想求你们这种轻闲,是求而不可得啊!人为名累,人为事累,的确是不一样的。

  事情本身不分富贵贫贱,关键在我们的心上。如果把我们的心打点好了,虽贱犹贵。道人不等于是贵人,贵人也不等于是道人。《五灯会元》中的人物也好,庄子笔下的人物也好,如果真正是体道而行的人,即使是没有衣服穿,饭也吃不饱,但日子一样过得滋润、潇洒。相反,为富贵所累的人,为名誉所累的人,那个日子反而过得凄凄惶惶的。所以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把我们的心摆顺了,日子就过得高兴。依我看,乞丐讨了个热包子所得的欢喜心和老板做生意挣了一百万所得的欢喜心,没有什么差别。

  事业上的任何顺逆成败,都会转化为一种精神作用,即心理上的一种承担。这种承担更直接地说,就是人的喜怒哀乐。富贵人与贫贱人的喜怒哀乐是平等的,情绪没有贵贱之分。我曾在书上说,对人而言,世界上有几大平等:太阳是平等的,地球是平等的,空气是平等的,水是平等的,时间是平等的。就时间而言,它并不会因为你是皇帝一天就给你四十八小时,让你活够一万岁。那是不可能的。严格说来,这些都是平等的。

  去年,我在梅州千佛塔遇见一个美籍华人,他是专门回国参加千佛塔水陆法会的。这位师兄是学密宗的。晚上,我们住在一个房间一起摆龙门阵的时候,他十分热情地送给我一个转经筒,还有一些活佛的开示。看他满怀着教化、普度众生的情怀,我便一一笑纳了。然而听他不停地说法教化,显摆自己的功德,于是后面的龙门阵,我也开始不客气了,说了点“调皮话”,说得他恍兮惚兮的。

  说到藏地修行的喇嘛,他说,他们曾迎请在喜玛拉雅山岩洞里修行的喇嘛出来在美国传法。一切供养圆满之后,在万人的盛大法会上,喇嘛说:“我哪里有什么法,你们非得让我传,那我就把最要命的法传给你们:嗡嘛呢叭弥吽!这个六字真言,你们回去好好修持就行了。”说完便下了讲台回去了。这位师兄说,当时求法的人个个听得目瞪口呆。

  我对他说:“真正的法的确是那么回事,对于真正有修行的人来说,法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多余的话。”我话题一转,问他:“你晚上看星星吗?”他反问我这话什么意思?我说:“我们在地球上看金星、木星、火星只有针尖那么大,如果我们站在火星上看地球,可能地球也是如此大小。你再看看如此小的地球上有多热闹,有飞机、原子弹,有“9·11”、“非典”,还有活佛在传法、在灌顶,你说热不热闹?”他一听毛骨悚然,嘴上还是忍不住说:“冯老师,你这两天说的话让人听起来最顺!”我说:“没什么顺不顺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倒是每个人都该想一想,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了,释迦佛成道才两千多年。在无穷无尽的时间中,在无边无际的世界里,我们的心到底该怎样放?话说得再热闹没有用。你是美国人,见过克林顿也见过许多活佛,了不得;我只是四川蜀地来的山里人,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只能说说自己的想法。”他听我正话反说,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其实不管正说反说,说得多么热闹,关键是要看自己当下的心理感受。你觉得一个人了不得,是你自己心里有个了不得的东西;你要觉得一个人没名堂,也是你自己心里觉得他没名堂。你觉得大象很大很大,这是一个念头;你觉得蚂蚁很小很小,这也是一个念头。念头是平等的。活佛与凡夫、圣人与众生,作为念头是平等的。关键是不要自己哄自己,自己骗自己。如果今天我要给大家传大手印、大圆满,说不定眼前的供养都要把我淹死了。可我说,今天给大家讲这个“至道无难,惟嫌拣择”,肯定就有人心里犯嘀咕了:“冯老师卖的是什么狗皮膏药,这也是法?”

   那么,佛为什么说万法平等?平等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其依据就是我们的心念平等。释迦牟尼佛离不开当下一念,最蠢的人也逃脱不了这一念,最卑贱的人也逃脱不了这一念。只要有了这个本钱,万法建立,学什么成就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后得智。而建立万法的本钱即所谓的根本智、无师智。如果看经书,对它的阐述可能有几百卷上千卷了,然而一句说破了,它就是这个!人人本具啊!为什么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其依据是什么?依据的就是这个!这个说穿了,就是根本智,也叫无师智,就是本觉。

  “1+1=2”这个道理小孩子知道,就是爱因斯坦来得出这个结论,也是“1+1=2”。开水是烫的,冰糕是冷的,这个还需要别人教吗?有了这个根本智,一切因缘而起的都是后得智。后得智就要学,需要花费时间、功夫,还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因缘具足了什么法都可以学,当皇帝、做活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这些都是缘起的,有生就有灭,有成就有坏,不可靠。

  根本智、无师智这样的“本觉”,才是最可靠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总觉得自己什么本钱都没有,只能像乞丐一样,今天这儿去求法,明天那里去求灌顶,觉得自己很可怜。这是不知自家宝藏,舍家乱走啊!

  

《漫谈《信心铭》 第二讲、心地法门的关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