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自我教言浅释▪P5

  ..续本文上一页一样美,象龙王一样富有,实际全是无常的,不可靠的,只有修持正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确实,对于修行人来说,地位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你的相续调伏得怎样,往往大成就者都是默默地潜修才有所成就的。一个修行人没必要追求高贵的地位,在家人也没有这样的必要,若没有利益他人的心,则官越大造恶业就越多,对自己也只是有害无益。

  三是"不求华丽之衣饰",修行人天天着重打扮,一般来说他的修行肯定不好。藏地除了极少的大德外很多高僧都是穿着十分朴素。嘎单派的高僧大德们很多都是穿粪扫衣,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一双罗汉鞋穿五年,一件衣服穿十几年。专注于闻思修,把自心调伏得象莲花一样柔软,要比仅在外面穿花花绿绿、细软昂贵的衣服好得多,《遗教经》中也讲过:最胜的衣服是细柔的心。所以,修行不要装饰外表而要严饰内心。

  17、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

   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我善知识。

  对诽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俗显现上无中生有的诽谤,一种是将离戏本体说为实有的诽谤,如《涅槃经》云: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则名为谤佛法僧;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无佛性,则名为谤佛法僧。此处是从世俗显现方面讲的。

  "不谤众望所归者"。就是对众人都恭敬的大德不能诽谤。因为,大德们无论显现什么样的言行,其中的密意我们不可能都领悟,当然就不能妄加诽谤;再者有威望的大德有众人诸天护持,若妄加诽谤只有自招违缘--以前藏地有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由于对我们的上师的行为看不惯而作了诽谤,后来,渐渐地他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就象成了一位普通的人一样;从因果方面来讲也不能诽谤,恰美仁波且说过:若诽谤一位菩萨,其罪过超过杀害三界的众生。另外,如果依靠教证理证如理地澄清见解上的疑惑这不是诽谤,如果是以嫉妒或贪爱之心而否定他人便成了诽谤。所以,大家头脑要清楚一点,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能说的千万不要妄说。

  二、"不谤他人买卖物"。一个修行人除了自己购买生活必需用品外,其它时候不要这个商店转转那个商店看看,无聊地评价商品的真假贵贱。本来跟买主讲了半天价,卖主眼巴巴地盼望买主能买,却因为你乱说,买主就不买了,东西没有卖掉因此很失望,是很可怜的。修行人时时处处要有一颗饶益众生的心。可怜的众生受业报所感无奈地生活,大商店大市场的服务员卖主们,可以说与监狱里囚犯没有很大差别,整天守着柜台摊头,坐的凳子也没有,看到顾客来时特别高兴,想方设法抓住顾客的心理,讲来讲去总希望能买自己的商品,但若中间有人插一句不好的话,买卖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应当做个本本分分的人,不要多管闲事诽谤别人买卖的物品。

  三、"不谤慈我善知识"。因为在三界中没一个人比善知识对自己的恩德更大,如果对自己的善知识诽谤,不仅传承上得不到加持,将来也必定会堕入恶趣受无量痛苦,故千万不能诽谤,应该象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重自己的善知识才是。

  18、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

   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

  平时我们应常常赞叹诸佛菩萨及高僧大德们的功德,麦彭仁波切说过:如果赞叹高僧大德、菩萨,能圆满自己一生中很多功德。但有些对境却是不能赞叹的,主要是:

  一、"不赞众夫所指者",就是对一个众人都指责的人不能赞叹,这样会招来无谓的诽谤。戒律中和其他圣者言教中也这么说过。即便对自己的上师也不能以大妄语来赞叹,何况对那些众夫所指责的人呢?

  二、"不赞自大愚昧者",对那些自高自大的愚昧者不能赞叹。比如一个人自己说自己成就了,可是连皈依的心和简单的教言都不能如理地讲解,你若去赞叹他定会贻笑大方的。

  三、"不赞幼稚之孩之童",对幼小不懂事未成熟的孩童不能过份赞叹,小孩子如果得到一点赞叹,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什么事都敢去做,越来越调皮,任性放纵很难束缚。麦彭仁波切说过:对待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要象怨敌一样天天打。严师出高徒,小孩从小不严加管教,长大后,既没有教养又没有学问,自己也空虚别人也讨厌。

  19、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属,

   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

  此偈讲不赞叹也不诽谤的对象有三种:

  一、"不赞不谤自亲属",对自己的亲属自己作赞叹难免有自诩的嫌疑;若自己诽谤自己的亲人,别人会认为你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薰习,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会认为你的人格不好。每个人的习气都不同,有的人与生俱来喜欢夸大地赞叹,有的人则喜欢诽谤,如果有这样的习惯,应该慢慢地改掉它。我们说话要说实话,既不过份褒扬也不过份贬低。

  二、"不赞不谤陌生师",对陌生的上师作赞叹未免有点草率轻浮。若自己根本不知道他是位什么样的修行者,而一见面就赞叹他是很不负责任的,很可笑。同样,对陌生的上师的言行方便根本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妄加批评,则显得狂妄自大,轻浮无知。

  三、"不赞不谤一切人",总而言之,对一切人都不要轻易地诽谤或赞叹。一方面无谓地赞叹一切人没有很大的必要;另一方面不能诽谤一切人,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往往都对自己的修行有益,有时见别人的缺点过失能提醒自己注意,见别人之苦能令自己生起大悲心和出离心,见别人的精进能令自己发起精进心和信心,确实生活中的一切人对自己的启迪很大,不能诽谤。这个窍诀教言极为殊胜!

  下面两偈是结束语。

  如此窍决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

  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

  华智仁波且说:象这样的窍诀还有很多很多,总而言之,时时刻刻中自己观察自己非常重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不外于此窍诀中。世间上尚且推崇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等,出世间的大德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观察自己,才能对治烦恼和避免过失这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如是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

  为调自心而宣说,此乃极深当修持。

  这样简略宣说的教言,是具有无垢智慧的瑜伽士我(华智仁波切)为调伏我自己的相续而宣说的,是非常深的窍诀,修行人应当好好依之修持。象华智仁波且这样瑜伽士尚鞭策自己,我们这些后学之辈何需多说呢?

  自我教言有外内密的甚深意义。以上为大家略解外义的部分,以此善根回向一切有情,愿他们离苦得乐,早证菩提!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

  

  

《自我教言浅释》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解脱道总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