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10

  ..续本文上一页。弟子超晔不敢虚说,赘述于此。

  是年春,朱庆澜(子桥)将军与奉天省政府主席翟文选(熙人)请大师赴东北讲《仁王护国经》,遂于夏日启程,途经金陵,在古林律寺为程潜(颂云)将军授戒。6月26日,大师与常惺法师等至北平,北平僧界及朱庆澜居士等于东车站迎至柏林寺,当日大众恭备午斋。居寺月余,编《仁王经阐秘》四卷;《仁王经》自来注疏最多,而《仁王经阐秘》依真言宗理而为之解,用浅略、深秘二种意义,解其秘要,实未之见。朱庆澜将军十分钦佩大师之博学高风,因其所請,大师为朱授灌顶皈依,赐法名“超愿”。大师又至北平居士林演讲,说信、慧、施、戒四种法门,并灌顶传法,受请任居士林最上导师。

  7月,大师抵沈阳。25日(阴历六月十九),“仁王护国法会”开始,张学良将军偕翟文选入坛护摩受戒。法会期间,大师每日上午八时至十时,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并为信众灌顶传法。法会毕,道出榆关,为奉直战争枉死者施食回向。

  随后,朱庆澜将军等发起北戴河暑期讲经会,大师与常惺法师赴会轮流讲演,达半月之久,并游北戴河避暑,复至联峰山观音寺与信众结缘。

  秋八月,大师偕朱庆澜将军谒五台,所过之处,随宜开示。于五台山设千僧斋,为信众结缘灌顶。

  中秋月,五台山普济佛教会重刊《释迦如来一代记》,该书由辽宁关东印书馆承印。1943年,哈尔滨佛经流通处又将此书再次刊印。朱庆澜将军跋曰:

  “己巳之秋,同人等发起东北和平法会,于辽宁省城启建密坛,宏开讲筵,礼请持松法师敷座宣演《仁王护国般若经》,种菩提之净因,消弥漫之浩劫,一时间者,皆大欢喜。法师于讲经余暇,著述《释迦如来一代记》一书,览斯编者于世尊应化事迹可悉知悉见,实学佛之梯航也。五台山普济佛教会愿出资印送,以公同好。爰记数言,俾著述与印送之功德,同我佛事迹而并传焉。”

  是年,兴慈法师于上海吉安路271号创建的法藏寺殿宇全部落成,此为当时上海地区唯一的天台宗道场。自创建始,该寺以讲经作为弘法利生的主要方式,寺内设特邀法会,分别邀请海内高僧大德来寺讲经,如应慈老法师来宣讲《华严经》,圆瑛老法师来宣讲《楞严经》,持松大师来宣讲我国失传已久的密宗,弘一律师来宣讲南山律。这种集禅、律、密、净于一堂的讲经弘法,真是殊胜因缘,四众赞叹,成为一时盛景。

  李凤歧先生夫妇古稀双庆寿,其子荣祥居士(法名圆净)为大师灌顶弟子,故大师赋诗以申祝赞,诗中有“父在儒宗承本立,子于佛学悟真常”之句。全文刊于《海潮音》。

  大师常教人读《普贤行愿品》,以普贤十大愿行持,为每位学佛者必知必作也。此即教理联系实践,佛法即在世间。后大师对弟子云:密宗关于《行愿品》及《心经》,另有深秘解释之义。大师又云,所谓秘密者,实非秘密,明白后即不秘密了。因众生根器不同,故有浅密、深密、秘密、秘密中秘密不同之诠释。

  1930年,民国19年,庚午,37岁

  1月,湖北省佛教会欢迎太虚、持松两高僧摄影载于《海潮音》(见下图)。

  春,大师受邀于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蔡元培(孑民)先生率男女生徒十余人入座听经,叩哲学与宗教大意,及以美术代宗教之利弊等。大师作《哲学与宗教》贻之,后以“入入金刚”署名刊于《佛学半月刊》。文之大意是说,哲学、美术等与佛教均有相通之内涵,但却都不能替代佛教,因为整个佛学是研究人类在宇宙法界中之正确位置的。

  4月,宝通寺传三坛大戒,礼请大师为得戒大和尚。时湖北新洲报恩寺沙弥本焕由其剃度师传圣法师推荐,赴宝通寺从大师受具足戒。大师对其开示曰:“要领悟到佛的真谛,须经过一番苦行修炼的功夫,亲自体验,渐入佛心,没有捷径,只有苦修行,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并着重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刹古寺,多参拜高僧大德,特别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焕法师现年已104岁高龄,每忆及受戒之时况,总是感叹持松大和尚的栽培恩德。

  5月25日,中国佛教会于上海觉园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圆瑛法师、太虚法师、王一亭、关絅之等36人为执行委员,让之法师、持松大师、赵朴初、简玉阶等18人为候补执委,谛闲法师、印光法师等12人为监察委员,江味农等6人为候补监委。圆瑛法师继续当选为会长,并通过了《中国佛教会各省县佛教会组织大纲修正草案》等。

  朱庆澜将军发愿恢复西安大兴善寺密宗道场,函电交促,礼请大师前往西安就住持位。适汉口大水,车轨被淹,以致未果行。9月4日(阴历七月十二),大师复函朱庆澜、康寄遥二居士:

  “连日预备动身,而平汉路轨屡被大水冲断,中途折回者若干次。津浦、陇海亦时有阻隔之虞,故拟今晚暂先回汉,俟有机会再来亲教。此次之所以失信于座下,半由于天灾,半由于人事。松亦自感有愧,但亦无可奈何之举。子老屈候多日,尤令人惭作无已。所幸来日方长,忏悔当不至于无地。”

  大兴善寺,在陕西西安,创于晋初,初名遵善寺,隋文帝重建,赐名“大兴善寺”。唐开元年间,“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驻锡于此,翻译大量密教经典,为唐代重要密宗道场,后虽经多次劫难,然历代均有重修。《长安古刹提要》载:“寺在西安永宁门外五里,东南距大慈恩寺三里许,毗罗笈多曾译经其中,诏僧徒二十万实之,招提之盛,甲于海内!”由此可见,大兴善寺不愧为当时海内首刹,亦可窥隋唐佛法鼎盛之一斑。

  8月,《募建大勇阿阇黎灵骨塔捐启》载于《海潮音》。大勇法师于1923年自东瀛归国后,半年间先于上海传法,继至杭州开坛灌顶传法,又至武汉,再赴北京,后又决意入藏融合东密藏密,遂组织人员西行求学,因受阻滞留于四川甘孜,于1929年逝于此地,终年三十七岁。闻大勇病逝噩耗,大师等发起并撰此文,向信众劝募。

  秋初,为之东先生书“节录诗话总龟”扇面一幅,下押“师奘沙门持松”朱文印。此大幅墨宝近由沪上某长老于拍卖会上拍得,其内容摘自宋代阮阅编著的《诗话总龟》卷之三。

  10月1日,《佛学半月刊》创刊,大师题写“愿开秘密藏,广为众生说”以贺,墨迹刊于头版。

  阴历十月,大师讲《仁王经》于武昌莲溪寺。

  由谢铸陈先生发起,中国佛学会发函邀请大师前往南京演扬密宗法要。大师在汉阳用电报回复,答应于11月前往南京弘法。11月25日,大师自汉阳搭乘“襄阳丸”轮船启程,于27日上午抵达南京下关,出席觉林欢迎会,入住毗卢寺。自12月1日至10日,大师每晚7时至9时讲《大日经住心品》,四众听者如云;应四众所请,分期在毗卢寺、居士林及觉林三处结缘灌顶,一时与会者莫不欢喜踊跃,叹为希有。14日上午,南京佛教界于觉林举办欢送会,下午护送大师出城至下关火车站,转赴无锡弘法。

  1931年,民国20年,辛未,38岁

  2月24日(阴历正月初八),大师复函康寄遥居士:“长安古道场寺塔,得诸大居士次第修复,实非常之盛举,德业广大,不可思量,因之叹赞不已。密宗固应恢弘,学院亦当务之急,甚愿早观,顾咸承召,既符私愿,敢不乐从。徒以武汉宁沪各地,尚坚约讲经传戒,既已前诺,未便贸然置之,种种羁绊,西行之期,遂不得不稍展时日,容俟可行,即便辇发。至邀延弘一师,俟得晤,当代为致意,再函奉覆可也。”

  是时,朱庆澜将军入陕赈灾期间,筹集资金,以工代赈,对慈恩寺、塔进行修葺,并实行丛林制度,上殿过堂,使弘法活动走向正常化。在此基础上,朱庆澜与康寄遥等诸善长缁素,共同发起于慈恩寺内创建慈恩学院,成立慈恩学院董事会,并延聘持松大师、太虚法师、妙阔法师主持学院教学工作。为此,康寄遥专门发函请求大师慈悲支持。

  阴历四月,大师至湖北沙市章华寺讲《维摩诘经》,期间为信众授皈依并灌顶传法。又往宜昌居士林四日,讲《心经》、《大乘起信论》,说密乘法要,并应邀为200余人授皈依三昧耶戒,灌顶传法。

  7月,大师所著《华严宗教义始末记》开始连载于《佛教评论》。大师早年从月霞尊者深研华严教义,又从应慈法师受记莂,嗣为法子,一肩承系临济、华严两脉,自思:唐译《八十华严》以来,各种疏钞、玄谈甚多,清凉国师之《华严文钞》文广义繁,学者心力有所不及,或不能深入,或对《华严》之全经、观行、境界不能演然于心目,也无所解悟,以至于不能进入华严海会,实乃一大憾事,于是自撰《华严宗教义始末记》六卷。此书对华严之四法界、六相特别是十玄门及五教作了详尽整理,并准确予以发挥说明,对贤首教理作了全面的梳理,因而成为近代以来研究华严宗之重要典籍,也因此奠定了大师在华严宗之地位。

  阴历十月,大师应请至杭州昭庆寺传戒,任教授阿阇黎。其间,编《因明入正理论易解》及《三昧耶戒义释》各一卷。《因明入正理论易解》一书是大师对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所著《因明入正理论》的诠释论著,采用的底本是玄奘三藏的译本。对于《因明入正理论》,历来注疏颇多,其中以唐窥基法师的《大疏》最为著称,然而此疏早年流入日本后,在国内就湮没无闻了,后亦有诸家疏解者,然未达深意。大师在日本时得以看到原疏,因其深奥,故撰《因明入正理论易解》,为研究者提供方便之门。

  自11月7日起,大师在沪上功德林讲演《仁王护国经》。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军侵华战争的序幕。此举激起了全国各族民众护国浪潮的兴起,佛教界同胞也以自己的形式展现了他们护国爱国的情怀。《威音》杂志载有《沪上仁王护国法会之发起》一文,曰:

  佛法中有《仁王护国经》,并仁王护国…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