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23

  ..续本文上一页之执着,要放得下,更要懂得如何用自己愿力、定力和智慧去转化烦恼成为菩提功德资粮。”

  又曰:“要把世间无常众苦之法,转化为常、乐、我、净之法身受用。佛教不是悲观消极、逃避现实的,对一人或初学者讲无常、苦、空、无我,因他们尚不明烦恼当体即是菩提(佛教名词,指断绝世间烦恼,而成涅槃之智慧),被世间诸多及自身烦恼所缚,故先需如此引导。当然,烦恼转化成菩提般若,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砥砺磨练,利根者悟性快些,但决非虚说。因为菩提佛心本来人人具足,心佛众生之法身真如三无差别,只因“迷”(烦恼)而流转生死为众生,“觉”(悟、明)即菩提而成佛。”

  由于高僧云集,“祝愿世界和平水陆道场讲经法会”期间早晚参谒者如潮涌至,远达湘、鄂等省,皈依者有数万之众。大师与诸法师商定,此次法会结余悉数拨送各名山大寺供养。

  六十岁至六十二岁(1953-1955)

  

  1953年,癸巳,60岁

  元旦,大师邀请雪烦法师担任静安寺都监,且把私章交其掌管,负责对全部经济收支进行核批。对于大师的信任,雪烦法师深感荣幸。

  4月,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师于静安寺内建立真言宗坛场,此为大师从日本取回密宗,回国弘传此千年绝学之又一标志性成果,又具特色的是,大师新义、古义融会,东台二密并弘。

  设立如此庄严布置,及那些形象生动而内容繁多、寓意深奥的真言宗坛场,大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密教之事相一向非常精细严格,若有规模地兴建正式修法坛场,必须循序如法进行。于是,大师先凭借多次传法、修法之记忆,夜以继日地查对资料,继而又一丝不苟地求购法器,并请著名画家共同商讨绘制曼荼罗诸尊像。那栩栩如生的大日如来及左右二明王、金刚萨埵和如意轮观音、护法诸天、八大祖师菩萨等尊像,均出自张大千弟子亦即大师弟子之手,然后再依图雕刻成像。

  大师还从以前由日本购置之法器法物中(时存放于陈承辉家)精选部分如法供奉,其中特别珍贵的是“十二天”画像及日本国宝即金、胎两部巨幅曼荼罗。此外,坛场还供奉有镏金南天铁塔和明代所绘佛像等。

  经过一番努力,静安寺真言宗坛场终于建成。坛场设于寺后大厅楼上,共分五个坛:大坛、护摩坛、圣天坛、孔雀坛、诸天坛。中间主坛称“大坛”,是修法时主要坛场,中央供奉毗卢遮那如来(密教称毗卢遮那如来为法身佛,卢舍那如来为报身佛即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为应化身佛,三位一体,同一自性身,简称四身)、左侧不动明王、右侧爱染明王三尊塑像。左坛称“护摩坛”,是修法时焚烧乳木、乳香等,作为供养祈愿的坛场,供奉金刚萨埵(即显教普贤菩萨),后壁悬挂“金刚界大曼荼罗”。右坛称“圣天坛”,供奉如意轮观音,后壁悬挂“胎藏界大曼荼罗”,圣天坛之上中央置金塔,塔内供奉圣天菩萨。坛场东西两壁悬挂真言宗传承的八大祖师画像,分别为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善无畏、一行、惠果、空海。大坛东边一室为孔雀坛,中央供奉孔雀明王,室内门口两侧悬挂密迹金刚法像,东壁悬挂真言宗历代祖师法系表三长轴;大坛西边一室,左供奉大黑天,右供奉诃利帝母,两壁悬挂十二诸天画像:东壁为月天、地天、毗沙门、风天、水天、罗刹天;西壁为日天、梵天、伊舍那天、帝释天、火天、炎摩天。

  真言宗坛场开光之日,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等均到寺祝贺,欢喜非凡。

  其后,大师经年如日,坛场入定,修持密法,前列幢幡,宝灯阑珊,行峻律严,功力非凡。且修法内容多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祯祥瑞应,在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自此后的十五年中,在此受结缘灌顶者不下数十万人。

  自是年起,每逢春秋两季,即春于释迦佛浴佛节(阴历四月初八)、秋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阴历九月十九),静安寺各举行三天修法大会,并传法灌顶。以后又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佛菩萨圣诞日,都举行密教修法,即使大师出国访问期间,弟子们照例上座修法。

  至此,失传千余年之唐代密宗基本得以恢复,大师多年夙愿亦得以实现,遂书一对联悬于大厅:

  信仰自由成政策,

  爱国传统是优良。

  是年,在真言密坛举行佛母大孔雀明王和平法会三天。法会圆满后未久,众人发现静安寺后厅中央悬挂着大师撰书的魏碑体大字对联:

  听经来舍卫,

  付法得维摩。

  有人问大师为何如此写?大师心系大法传承,其时已了知内在因缘。大师之根本上师金山穆韶阿阇黎早在授记时即云:“汝一生为法操劳,一生成佛迟,得有法缘之传承弟子亦迟,且世事变化多端,岂只可得僧而授之?”对弟子之疑问,大师末作言语。对联之意实是暗示世人:想听真言密教法义,请来静安寺(以佛讲经达二十五年之久的舍卫国代指静安寺);而真言密教的受法者,为居士也(以《维摩诘经》主角维摩诘代指在家居士)。

  大师的灌顶弟子难以数记,得十八道法、一尊受明灌顶及金、胎二部大法者有百数十人,于各处法会助修者前后百余人次,其中武汉之易霭如、上海之陈承辉被誉为大师之左右手,能代师传法和接引后学,而尤为突出的是陈承辉居士,他1933年起即跟随大师学法,且好学精进,智德忠谦,深为大师所器重。

  静安寺度寰法师乃龙华寺方丈惠宗法师之法徒,亦依大师修密,密坛修法一应事宜均由其料理,虽于事相则能,然于教相义理却未甚深研。度寰六十年代诣龙华寺任监院之职后即离开静安寺,但凡遇春秋修法期间,仍回静安寺协助料理坛事。“文革”后静安寺修复,度寰法师亦曾任方丈,不久即圆寂。

  大师弟子许华瀚回忆说:一日,静安寺僧维参法师向大师求学“十二天法”,大师即吩咐在场的许华瀚去教他。许华瀚请大师先为维参灌顶。大师说:“你可以代我为他灌顶呀!”遵阿阇黎嘱咐,许居士遂穿好法衣上座,给维参法师灌顶授法。

  5月30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圆瑛老法师当选为会长,应慈老法师、持松大师当选为理事。大师在大会发言中说:“这次会议参加的代表包括七八个兄弟民族,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各种问题,真像一家人,称为中国佛教协会,诚可当之无愧的。”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全国代表会议期间,上海佛教界开展的抗美援朝爱国行动,受到了全国佛教界的高度赞扬。国内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佛教界成立“上海市抗美援朝分会佛教支会”进行爱国主义活动。大师与其他佛教界高僧大德一道,通过举行各种座谈会,逐渐使爱国思想明确而一致,于是展开了实际爱国的行动,如普遍订立寺庙爱国公约、捐献慰问袋、优抚烈军属等。

  6月7日,大师等上海佛教界出席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的代表十四人由京返沪。10日上午七时,上海市佛教界在静安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传达会,大师任会议执行主席。

  7月,大师应邀前往常乐精舍为四众弟子作开示。常乐精舍乃藏传宁玛派根造上师之道场,原址位于上海黄陂南路,杨毓华初曾为根造上师之弟子,得法名“莲颖”。杨在一法本上看到莲花生大士左臂挟一幻化无自性之骷髅仗,就请教根造上师,何谓无自性?得到的回答是:“无自性就是无自性”。杨仍不得其解,后读持松大师所撰《摄大乘论义记》至“各各自性,各各无自性,各各皆是,各各皆非”时,豁然开朗,高兴之至,又读至“诸佛涅槃,非永涅槃”句时,悟解了佛之涅槃(寂灭),非只自利,更为利他,解除众生诸苦恼及生老病死问题,此远非世间医生只解决病痛可比,遂进一步发心,深入研习佛理。

  阴历七月十三适为大势至菩萨圣诞,亦为大师生日。是日,政府及四众弟子为大师庆祝花甲寿诞。静安寺内喜筵盛开,宾客盈门,时超晔亦同往庆贺。晚宴后,为答谢宾客,大师于庭院中表演猴拳,起伏跳跃,矫捷灵活,手脸动作,形态逼真,逗得众人皆捧腹大笑,至今难忘。

  9月19日(阴历八月十二),圆瑛老法师于浙江宁波天童寺圆寂。赵朴初居士及应慈老法师等赶赴天童寺,应老为圆瑛老法师封龛说法。圆瑛曾于天宁寺冶开老禅师座下参禅,与大师有法门之谊,长期以来,在各方面相互支持。惊闻此讯,大师代表上海静安寺敬献挽联,联文曰:

  公岂微菌可奈邪故示缠绵令人尽知身是苦,

  我非私怀而惟也乍惊噩报举世皆痛众无依;

  10月8日至11月7日(阴历九月初一至十月初一),上海圆明讲堂举行圆瑛老法师圆寂佛七法会,恭请持松大师、大悲法师、静权法师(天台宗,乃杨毓华初入佛门的皈依师)、妙真法师等轮流宣讲法要,大师为圆瑛老法师遗像作赞词,后此墨迹被收录于《圆瑛法师年谱》内。赞曰:

  巍然末世善知识,真俗双融乘愿来。

  四相十玄研妙谛,千如百界契神荄。

  毗陵寺里狂心歇,太白山头正眼开。

  一吼诗文垂楷式,三求志满澄莲胎。

  自10月8日起,静安寺每日下午四时至六时恭请应慈老法师宣讲《六祖坛经》,这是静安寺禅学讲座的一个内容。自静安寺密坛建成后,大师又将寺中前厅辟为讲堂,每周三、日下午举办禅学讲座。胡厚甫居士先受邀于此讲《指月录》,后据此编成《指月录节本》二册,大师亲为题签,并与应慈老人分别作序。继又请应老于10月8日(阴历九月初一)起开讲《六祖坛经》,沪上各界人士闻讯前来,五台山亦有僧侣专程赶来听经,大家讨论踊跃,四众甚感喜悦,一致对大师交口称赞。因静安寺地处闹市,佛事应酬兴盛,能将前厅辟为讲堂,实在是难能可贵!如此维持达十余年,甚是不易,由此可见大师不拘佛教门派,维护佛教之心殷切可鉴,并以此培养出一批弘扬禅学之英才。

  大师曾从其皈依弟子陈微明(著名拳师,有著作)老居士习杨式太极拳,每天全套练习,坚持数十年。其拳路善于动静开合,升降自如,形随…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