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3

  ..续本文上一页

  1913年,民国2年,癸丑,20岁

  1月26日(阴历壬子年十二月初八)为释迦成道日,于寺受具足戒。戒期毕,进禅堂,冀有所澈悟,岂知终日仍碌碌,为人营斋事,于身心修省,无措意者,至是乃大悔。又念及家门惨事,尤悲痛不能自持,遂决志返家乡沙洋,作还俗计。

  夏,师自归元寺返沙洋关帝庙。是时,因襄樊骚乱,旅长王安澜奉命堵剿,适亦驻符关庙。王君虽武人,然于军事旁午之际,研求佛理,诵《法华经》为恒课。此时闻其归,以为宝山初返,解行必胜,特具威仪来访。既见师,知其犹哑羊也。然王君匪唯不存轻慢,且转以知识难遇相劝,极言:“回俗非计,当勇猛精进,周谘博访,固不妨易地而参,惟不可见异思迁,虚度韶华,虽学无常师,然必函盖相投,汲引始易,故择师须慎于始,而印证叩请,亦不可无也。”师得此开导,如云开见日,感激至于泣下。

  1914年,民国3年,甲寅,21岁

  春,师返归元寺。听可安法师讲《楞严经》,不能尽解。适座间有人传示简章,知南岳下临济道者月霞和尚创华严大学于沪上哈同花园——爱俪园,遂欣然束装投试,被取。同期学员有常惺、戒尘、妙阔、慈舟、了尘、智光、霭亭、惠宗、体空、海山、性澈、慧西、远参、朗然、周仲良、黄覕子等八十余人。

  华严大学是月霞法师应狄楚青、康有为之请而创办,“以提倡佛教,研究华严,兼学方等经论,自利利他为宗旨”,学习期限分正班三年、预班一年,课程分读经、讲经、讲论、讲戒、修观、作文、习字等七科,学员僧俗兼收,要求“文理通达,能阅经疏”,年龄须在“二十岁以上至三十五岁”之间;出家人须“住过禅堂,品行端严,无诸嗜好者”,在家人须“具有居士资格者”。

  9月,华严大学开学,教师除月霞自授华严教义外,还有应慈法师、霞山法师、程演生等。师入甲班受教,与同宿舍之常惺法师相善,更同几砚,放参后,携手于水边林下,纵论古今,同学感情深厚。孰料开学不足三月,恰至爱俪园主哈同夫人罗迦陵庆五十寿辰,因听信佞人蛊惑,迫令师生于朔望日行跪叩礼,并以不再提供经费相威胁。因此举有违佛制,月霞老人叹曰:“吾之培育僧材,岂为一日温饱!”遂绝食抗议,几濒于危。遇此情景,师心急如焚,随侍月霞不离。后由康有为居士以汽车接出,始免于难。沪上留云寺(原为杭州海潮寺下院)住持应乾法师亦闻讯赶来,接师生至寺暂住。冶开老和尚闻迅后不忍此弘法大业受到摧残,又邀杭州海潮寺住持虚孔法师及热心办学的居士至沪共同计议,决定由海潮寺提供房舍,留云寺提供经费,将华严大学迁至杭州。于是,月霞法师偕全体师生来到海潮寺新校址,继续讲授华严教义两年多,学员们遂终得卒业。作为我们近代首创的第一所佛教大学,华严大学影响深远。后来,毕业的学员分散到全国各地,弘扬华严,创办了各种各样的华严大学、法界学院、清凉学院等,推动了华严宗在各地的发展。

  月霞法师(1858-1917),名显珠,湖北黄岗人,俗姓胡。十九岁投南京大钟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后于金山、高旻、天宁等道场参学;入终南山,专究《华严》;登九华山,安禅三载;后主持安徽佛教会并办僧学校于迎江寺。出访东瀛、南洋、印度、西欧诸国考察佛教。丙午(1906年)与应慈法师等同于天宁寺冶开老和尚门下得授记莂,赐法号显珠。洪宪复辟时期(1916年),月霞应邀至北京开讲《楞严经》,日数百人往听,当时帝制诸臣听者颇众。一日,月霞法师反复讲欲念一章,针砭时事。当局污为“借口说法、讥诋当今”,勒令离京,此即“月霞方丈公案”,一度被广为传颂。月霞以“教弘贤首,禅继南宗”为己任,被尊为华严教主,为近代弘扬华严的大家,民国以来弘扬华严者,大都出其门下。

  1915年,民国4年,乙卯,22岁

  2月,师随月霞老人抵杭州海潮寺,继续于华严大学修学。乃潜心佛典,浸润大小乘经论及各宗教义,日省月试,深有所得,始如大梦方觉,知一向醉心丹汞、耽恋长生者,俱属谬见,痛湔除之。

  4月,师闻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之要求,并有来华传布佛教之说,闻之不胜怀疑:我国千余年来,佛教虽迭有兴废,而大乘教理,绵延未绝。日本佛法,为中华之末流,有何特殊之点,转欲传布于我国?然其自明治维新后,或亦不无可采之点。尔时即欲往东,一探其究竟。奈时机未熟,殊失所期。

  1916年,民国5年,丙辰,23岁

  秋,卒业于华严大学。旋返湖北沙洋故里扫墓,伏茔前祝告曰:“幸儿遇正法,捐邪见,从此当藉佛力,报四恩,稍慰尊灵于泉下矣。”

  冬,赴湖北当阳玉泉寺,依祖印老法师究天台宗大意,于天台教观谙熟于心。

  玉泉寺,传东汉建安年间,僧普净结庐于荆楚名山——玉泉山,此为玉泉寺建寺之始。该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成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出自玉泉山。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英魂荡荡悠悠直至玉泉。其时,普净法师于此结庐修行,忽闻空中大呼“还我头来”!普净认得关公,遂曰:“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关公大悟,稽首皈依。后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乃于山中建“天下第一关庙”——显烈祠,四时致祭。自此,关羽成为佛教护法伽蓝菩萨,海内外供奉关公,自此而始。隋智顗大师住持浙江天台山前,卓锡于此,玉泉寺亦接崇此门。智顗大师宗《妙法莲花经》,得法华三昧,以地名而实际创立天台宗,以五时八教判教,立“一心三止三观”之说,及后阐发《法华经》精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及“六即佛”——即从初理具即佛历次至究竟即佛。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顗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智者大师曾于该寺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初南岳思禅师语智顗曰:“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所谓法华三昧前方便,即六妙法门等乃至见性为始,以明心见性为究竟即佛(即心义),乃法身佛。见性后方入般若波罗蜜慧门。所谓初旋陀罗尼者,即见性后,再入真言陀罗尼门,庶计悉地相应住三摩地而成就四身五智(即身义),由陀罗尼总持门功德,方圆满成佛,而识之、礼之。在玉泉寺弘宗演教的高僧有唐神秀国师、五代齐己禅师、明代无迹禅师等。迨及清末民初,祖印老法师于此广阐天台教观。

  1917年,民国6年,丁巳,24岁

  月霞老人至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师拜别祖印老和尚前来听讲。月老讲经圆满,师随侍月霞赴江苏宜兴磬山崇恩寺主持法会。师性沉静寡言,敏悟勤奋,师事月老,不离左右。月老见其好学不倦、德才兼备,深悟所授各宗经旨及临济妙明真心、般若真空妙有之体性,而又心地清净,尊敬长老,暗自喜之。

  6月,江苏常熟虞山兴福寺施主、耆绅钱鹏年(博夫)等以虞山兴福寺为萧齐古刹,近因住持乏贤,致寺产质卖殆尽,胜迹荒凉,遂迭次公函并专程至常州天宁寺,参拜该寺方丈冶开清镕老禅师(曾任中国佛教总会会长),礼请冶老莅临兴福寺主持法席,规划中兴。时冶老因赈灾法务冗繁,遂命法徒月霞法师分灯兴福寺,并以另一法徒应慈法师相佐。

  兴福寺,位于江苏常熟城北虞山北麓,青嶂叠起,古木参天,初创自南齐,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为寺,名“大慈寺”。此寺又称“破山寺”,相传唐贞观年间有龙化人形入寺听经,遭揭谛神驱呵冲破山梁飞升而去,寺前尚留有破龙涧等景址。唐懿宗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额,因名兴福寺。后又因大雄宝殿内西北角有一盘石如桌,石纹自然形成“兴、福”二字,故其名益昭;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咏,驰誉千载(见照片)。至于常住教乘,明末有天池僧明昱,阐扬“慈恩法相”。清代光宣之际,法灯和尚严净毗尼,开堂说戒,专弘“南山律”。

  兴福诗.tif

  8月18日(阴历七月初一),天降大雨,月霞显珠禅师奉冶开老禅师之命,于兴福寺方丈升座。月霞老人秉拂伊始,即以振兴教法、培植僧材为急务,决定续办华严大学,筹建华严学院,院址选择在山门东侧之救虎阁及龙神堂内,并赴杭州办理迁校事宜(华严大学已于1914年由上海迁至杭州海潮寺),并亲手制订《预科简章》,命应慈法师主其事。师亦随侍月霞老人至寺,受命掌书记职兼督工役。师平时手不释卷,长幼见之皆赞。

  月霞老人受诸方邀请,为法勤劳,不及半载,胃疾复发,叹曰:“三次疾发,吾将不复药也!”老人向应慈法师及诸学子交代说:“破山予无功,将至西湖玉泉寺灭焉。吾死后,勿念佛号,勿营斋事,勿学俗人齐衰,但结七诵《华严》题号而已。惟吾弘三部《华严》之愿,但毕其二,有志者当弘大经,勿兴小志!”即携一二随侍至杭州玉泉寺养疴。月霞老人于玉泉寺休养期间,与狄楚青、高鹤年及诸上首学者,往来酬唱警策偈语,曾说:“死非吾所畏,纵牛胎马腹、三途火聚,吾此弘法一念,不忘也!”月霞老人将虞山兴福寺之规划、管理方案向应慈法师详作安排,弥留之际又执应慈手曰:“应弟!善弘华严,莫作方丈!”应慈当即允诺,遂以终身弘扬华严为务,一生确未作方丈。

  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1918-1922)

  

  1918年,民国7年,戊午,25岁

  1月12日(阴历十一月三十),众弟子围侍病榻之前持诵《华严经》题号,月霞老人于念诵声中安祥圆寂,世寿六十,僧腊四十二。

  1月20日(阴历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月霞老人荼毗,得舍利百余颗,有彩色。师及虞山山主钱鹏年等以净琉璃瓶盛遗骨,迎奉于常熟,于兴福寺后山之狮…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