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松大師年譜▪P3

  ..續本文上一頁

  1913年,民國2年,癸醜,20歲

  1月26日(陰曆壬子年十二月初八)爲釋迦成道日,于寺受具足戒。戒期畢,進禅堂,冀有所澈悟,豈知終日仍碌碌,爲人營齋事,于身心修省,無措意者,至是乃大悔。又念及家門慘事,尤悲痛不能自持,遂決志返家鄉沙洋,作還俗計。

  夏,師自歸元寺返沙洋關帝廟。是時,因襄樊騷亂,旅長王安瀾奉命堵剿,適亦駐符關廟。王君雖武人,然于軍事旁午之際,研求佛理,誦《法華經》爲恒課。此時聞其歸,以爲寶山初返,解行必勝,特具威儀來訪。既見師,知其猶啞羊也。然王君匪唯不存輕慢,且轉以知識難遇相勸,極言:“回俗非計,當勇猛精進,周谘博訪,固不妨易地而參,惟不可見異思遷,虛度韶華,雖學無常師,然必函蓋相投,汲引始易,故擇師須慎于始,而印證叩請,亦不可無也。”師得此開導,如雲開見日,感激至于泣下。

  1914年,民國3年,甲寅,21歲

  春,師返歸元寺。聽可安法師講《楞嚴經》,不能盡解。適座間有人傳示簡章,知南嶽下臨濟道者月霞和尚創華嚴大學于滬上哈同花園——愛俪園,遂欣然束裝投試,被取。同期學員有常惺、戒塵、妙闊、慈舟、了塵、智光、霭亭、惠宗、體空、海山、性澈、慧西、遠參、朗然、周仲良、黃覕子等八十余人。

  華嚴大學是月霞法師應狄楚青、康有爲之請而創辦,“以提倡佛教,研究華嚴,兼學方等經論,自利利他爲宗旨”,學習期限分正班叁年、預班一年,課程分讀經、講經、講論、講戒、修觀、作文、習字等七科,學員僧俗兼收,要求“文理通達,能閱經疏”,年齡須在“二十歲以上至叁十五歲”之間;出家人須“住過禅堂,品行端嚴,無諸嗜好者”,在家人須“具有居士資格者”。

  9月,華嚴大學開學,教師除月霞自授華嚴教義外,還有應慈法師、霞山法師、程演生等。師入甲班受教,與同宿舍之常惺法師相善,更同幾硯,放參後,攜手于水邊林下,縱論古今,同學感情深厚。孰料開學不足叁月,恰至愛俪園主哈同夫人羅迦陵慶五十壽辰,因聽信佞人蠱惑,迫令師生于朔望日行跪叩禮,並以不再提供經費相威脅。因此舉有違佛製,月霞老人歎曰:“吾之培育僧材,豈爲一日溫飽!”遂絕食抗議,幾瀕于危。遇此情景,師心急如焚,隨侍月霞不離。後由康有爲居士以汽車接出,始免于難。滬上留雲寺(原爲杭州海潮寺下院)住持應乾法師亦聞訊趕來,接師生至寺暫住。冶開老和尚聞迅後不忍此弘法大業受到摧殘,又邀杭州海潮寺住持虛孔法師及熱心辦學的居士至滬共同計議,決定由海潮寺提供房舍,留雲寺提供經費,將華嚴大學遷至杭州。于是,月霞法師偕全體師生來到海潮寺新校址,繼續講授華嚴教義兩年多,學員們遂終得卒業。作爲我們近代首創的第一所佛教大學,華嚴大學影響深遠。後來,畢業的學員分散到全國各地,弘揚華嚴,創辦了各種各樣的華嚴大學、法界學院、清涼學院等,推動了華嚴宗在各地的發展。

  月霞法師(1858-1917),名顯珠,湖北黃崗人,俗姓胡。十九歲投南京大鍾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後于金山、高旻、天甯等道場參學;入終南山,專究《華嚴》;登九華山,安禅叁載;後主持安徽佛教會並辦僧學校于迎江寺。出訪東瀛、南洋、印度、西歐諸國考察佛教。丙午(1906年)與應慈法師等同于天甯寺冶開老和尚門下得授記莂,賜法號顯珠。洪憲複辟時期(1916年),月霞應邀至北京開講《楞嚴經》,日數百人往聽,當時帝製諸臣聽者頗衆。一日,月霞法師反複講欲念一章,針砭時事。當局汙爲“借口說法、譏诋當今”,勒令離京,此即“月霞方丈公案”,一度被廣爲傳頌。月霞以“教弘賢首,禅繼南宗”爲己任,被尊爲華嚴教主,爲近代弘揚華嚴的大家,民國以來弘揚華嚴者,大都出其門下。

  1915年,民國4年,乙卯,22歲

  2月,師隨月霞老人抵杭州海潮寺,繼續于華嚴大學修學。乃潛心佛典,浸潤大小乘經論及各宗教義,日省月試,深有所得,始如大夢方覺,知一向醉心丹汞、耽戀長生者,俱屬謬見,痛湔除之。

  4月,師聞日本對中國提出“二十一條”之要求,並有來華傳布佛教之說,聞之不勝懷疑:我國千余年來,佛教雖疊有興廢,而大乘教理,綿延未絕。日本佛法,爲中華之末流,有何特殊之點,轉欲傳布于我國?然其自明治維新後,或亦不無可采之點。爾時即欲往東,一探其究竟。奈時機未熟,殊失所期。

  1916年,民國5年,丙辰,23歲

  秋,卒業于華嚴大學。旋返湖北沙洋故裏掃墓,伏茔前祝告曰:“幸兒遇正法,捐邪見,從此當藉佛力,報四恩,稍慰尊靈于泉下矣。”

  冬,赴湖北當陽玉泉寺,依祖印老法師究天臺宗大意,于天臺教觀谙熟于心。

  玉泉寺,傳東漢建安年間,僧普淨結廬于荊楚名山——玉泉山,此爲玉泉寺建寺之始。該寺與浙江天臺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岩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天下四絕”,成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出自玉泉山。相傳,叁國時蜀將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後,英魂蕩蕩悠悠直至玉泉。其時,普淨法師于此結廬修行,忽聞空中大呼“還我頭來”!普淨認得關公,遂曰:“今將軍爲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顔良、文醜,五關六將等衆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關公大悟,稽首皈依。後于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乃于山中建“天下第一關廟”——顯烈祠,四時致祭。自此,關羽成爲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海內外供奉關公,自此而始。隋智顗大師住持浙江天臺山前,卓錫于此,玉泉寺亦接崇此門。智顗大師宗《妙法蓮花經》,得法華叁昧,以地名而實際創立天臺宗,以五時八教判教,立“一心叁止叁觀”之說,及後闡發《法華經》精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及“六即佛”——即從初理具即佛曆次至究竟即佛。隋開皇十四年(594年),楊廣敕封智顗爲“智者禅師”,並親書“智者道場”匾額。智者大師曾于該寺講《法華玄義》和《摩诃止觀》。初南嶽思禅師語智顗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叁昧前方便;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所謂法華叁昧前方便,即六妙法門等乃至見性爲始,以明心見性爲究竟即佛(即心義),乃法身佛。見性後方入般若波羅蜜慧門。所謂初旋陀羅尼者,即見性後,再入真言陀羅尼門,庶計悉地相應住叁摩地而成就四身五智(即身義),由陀羅尼總持門功德,方圓滿成佛,而識之、禮之。在玉泉寺弘宗演教的高僧有唐神秀國師、五代齊己禅師、明代無迹禅師等。迨及清末民初,祖印老法師于此廣闡天臺教觀。

  1917年,民國6年,丁巳,24歲

  月霞老人至漢陽歸元寺講《楞嚴經》,師拜別祖印老和尚前來聽講。月老講經圓滿,師隨侍月霞赴江蘇宜興磬山崇恩寺主持法會。師性沈靜寡言,敏悟勤奮,師事月老,不離左右。月老見其好學不倦、德才兼備,深悟所授各宗經旨及臨濟妙明真心、般若真空妙有之體性,而又心地清淨,尊敬長老,暗自喜之。

  6月,江蘇常熟虞山興福寺施主、耆紳錢鵬年(博夫)等以虞山興福寺爲蕭齊古刹,近因住持乏賢,致寺産質賣殆盡,勝迹荒涼,遂疊次公函並專程至常州天甯寺,參拜該寺方丈冶開清镕老禅師(曾任中國佛教總會會長),禮請冶老莅臨興福寺主持法席,規劃中興。時冶老因赈災法務冗繁,遂命法徒月霞法師分燈興福寺,並以另一法徒應慈法師相佐。

  興福寺,位于江蘇常熟城北虞山北麓,青嶂疊起,古木參天,初創自南齊,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爲寺,名“大慈寺”。此寺又稱“破山寺”,相傳唐貞觀年間有龍化人形入寺聽經,遭揭谛神驅呵沖破山梁飛升而去,寺前尚留有破龍澗等景址。唐懿宗鹹通九年,敕賜大鍾及“興福寺”額,因名興福寺。後又因大雄寶殿內西北角有一盤石如桌,石紋自然形成“興、福”二字,故其名益昭;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一詠,馳譽千載(見照片)。至于常住教乘,明末有天池僧明昱,闡揚“慈恩法相”。清代光宣之際,法燈和尚嚴淨毗尼,開堂說戒,專弘“南山律”。

  興福詩.tif

  8月18日(陰曆七月初一),天降大雨,月霞顯珠禅師奉冶開老禅師之命,于興福寺方丈升座。月霞老人秉拂伊始,即以振興教法、培植僧材爲急務,決定續辦華嚴大學,籌建華嚴學院,院址選擇在山門東側之救虎閣及龍神堂內,並赴杭州辦理遷校事宜(華嚴大學已于1914年由上海遷至杭州海潮寺),並親手製訂《預科簡章》,命應慈法師主其事。師亦隨侍月霞老人至寺,受命掌書記職兼督工役。師平時手不釋卷,長幼見之皆贊。

  月霞老人受諸方邀請,爲法勤勞,不及半載,胃疾複發,歎曰:“叁次疾發,吾將不複藥也!”老人向應慈法師及諸學子交代說:“破山予無功,將至西湖玉泉寺滅焉。吾死後,勿念佛號,勿營齋事,勿學俗人齊衰,但結七誦《華嚴》題號而已。惟吾弘叁部《華嚴》之願,但畢其二,有志者當弘大經,勿興小志!”即攜一二隨侍至杭州玉泉寺養疴。月霞老人于玉泉寺休養期間,與狄楚青、高鶴年及諸上首學者,往來酬唱警策偈語,曾說:“死非吾所畏,縱牛胎馬腹、叁途火聚,吾此弘法一念,不忘也!”月霞老人將虞山興福寺之規劃、管理方案向應慈法師詳作安排,彌留之際又執應慈手曰:“應弟!善弘華嚴,莫作方丈!”應慈當即允諾,遂以終身弘揚華嚴爲務,一生確未作方丈。

  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1918-1922)

  

  1918年,民國7年,戊午,25歲

  1月12日(陰曆十一月叁十),衆弟子圍侍病榻之前持誦《華嚴經》題號,月霞老人于念誦聲中安祥圓寂,世壽六十,僧臘四十二。

  1月20日(陰曆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月霞老人荼毗,得舍利百余顆,有彩色。師及虞山山主錢鵬年等以淨琉璃瓶盛遺骨,迎奉于常熟,于興福寺後山之獅…

《持松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經闡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