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持松大师年谱▪P35

  ..续本文上一页法利民群顽开。

  (二)

  探索生命祕奥义,穷究显密老坚催,

  大智大勇留日去,不入庄严誓不回。

  (三)

  孤身三渡高野山,学取唐密归国来,

  普设坛场宣教化,说法开示无暇差。

  (四)

  著述无数留后代,阐深密教舒高才,

  大慈大悲护和平,异国徒众齐膜拜。

  (五)

  法身事业满月美,晚年深入毗卢海,

  四身五智悉圆成,诸佛赞叹笑微微。

  (六)

  古寺重光法筵开,五轮莲塔耀霞彩,

  盛世*轮处处转,不动乘愿祈再来。

  上海静安寺内持松法师纪念堂基本建成(照片为纪念堂一角),大师生前部分著作、书法等物件,由弟子们共同奉献,经整理后均展于堂内,供后人瞻仰。大师众弟子中,梁惠慈居士的书法内敛、稳健,特别是蝇头小楷更是闻名于国内外,他将书写的《金刚经》、大师《自述》、《满月世界依正庄严颂》等作品全部捐赠给持松法师纪念堂。

  是年,大师著述《菩提心论纂注》由(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重新印行。《密教通关》、《住心品纂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阐秘》、《密教图印集》等陆续在台湾岛内再版。

  1990年,庚午,寂后18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静安古寺》一书,此书“附录三”系《持松法师年谱》,有一万字左右,这是第一部持松大师年谱。此外,还收录了若干持松大师及静安寺密坛的照片。

  1992年,壬申,寂后20年

  《行愿无尽》(《荆门文史资料》第八辑,主编:尹骐、张佳品)由湖北省荆门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赵朴初题写书名,并在序言中说,大师“是我亲近过的大德。二十年代初,持松法师不避艰险,为恢复和发展我国在唐代失传的密教,决意挽回千载绝学,梯山航海,三次东渡日本,获得日本东密五十一世阿阇黎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偕中国佛教团出国访问,我也参与同行。”此书有关大师的内容是:一、“赞德篇”,主要有《持松小传》、《在持松法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法会上的讲话》、《持松法师事迹》、《缅怀当代高僧持松法师》、《佛理满春秋 明德照万里──记著名大师持松》、《持松法师与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的交往》、《谆谆教诲 永志难忘》、《上海市佛教诸山护法居士暨静安寺两序大众公推持松法师为静安寺十方丛林首任住持启事》、《静安寺和改制选贤后的持松住持》;二、“文献篇”,主要有《自述》(持松)、《持松年谱》、《持松临终遗言》、《持松法师诗词摘抄》、《静安古寺简介》。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大师的部分资料照片20幅。

  行愿无尽.tif

  在大师示寂二十周年之际,吴企尧、武桐逊居士撰四言八韵以表尊敬怀念之忱:

  上人示寂,弹指年间,白云苍狗,世事万千。

  上人教导,深印心间,度人愿切,爱满心坚,

  仰师慈护,光照尘寰,神州奋发,盛况空前,

  改革开放,成绩斐然,十方赞叹,殊胜因缘。

  1993年,癸酉,寂后21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持松法师论著选集》,该书由赵朴初题写书名,真禅法师主编,收录了大师弟子杨毓华选录的大师著作《密教通关》、《菩提心论纂注》、《心经阐秘》。

  持松法师论著选集.tif

  同年,吴立民、方立天、林万清、阎之远诸大德主编的《佛藏辑要》由巴蜀书社出版,大师的密教专著《随行一尊供养念诵私记注》(上、下卷)被收录;

  弟子武桐逊撰联以纪念大师九十九周年诞辰:

  莲台升九九,

  妙谛醒芸芸。

  《法音》刊有纪念大师诗一首:

  经闻听法,入佛境界,

  慎终追远,极乐净土,

  施德于后,永安西方。

  1994年,甲戌,寂后22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持松法师纪念文集》,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书名、静安寺方丈真禅法师主编,主要内容为“持松大师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法会”筹备过程中所收到的诸多纪念诗词、对联、书画及缅怀文章,并收录了大量与大师有关的照片。

  持松法师纪念文集.tif

  吴立民在《佛学研究》第3期发表《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提要》说:“整个法门寺塔地宫,在其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所谓唐密曼荼罗,是指地宫为舍利供养的坛城,即唐密舍利供养曼荼罗。地宫的大部分法器和供养物上雕塑的图像,即曼荼罗图像。也就是说,地宫总体即为供养佛指舍利的大曼荼罗,佛指舍利为三昧耶曼荼罗,供养佛指舍利的诸种法器、供养物及供养法为法曼荼罗,如法供养即羯磨曼荼罗。三密相应,四曼相即,组成了法门寺塔地宫的唐密曼荼罗。这些曼荼罗图像,提供了研究唐密以及东密有关疑难问题的重要资料。”

  12月9日至15日,为纪念大师诞辰100周年和静安古寺修复10周年,静安寺启建水陆空和平吉祥大法会七天,并隆重召开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美、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及港台地区佛教界友好人士,国内诸山大德、学者专家、佛学院之学僧、尼众及护法居士等近千人与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真禅大和尚将《华严经》偈颂“一切如来同赞喜,十方众生悉慰安”亲笔书成巨幅楹联,献于大师像前。大师早年在日本修学密法时的同学──奈良大安寺贯主、九十六岁高龄的河野清晃长老专程率团,与福岗十轮寺藤本善光大僧正来沪参加纪念盛会。长老跪拜于大师灵前,亲自朗读祭文,修法回向,令与会者动容,河野清晃长老还赠送了香金和经书。

  四众弟子满怀感恩心情,作诗述文,挥毫泼墨,缅怀大师。

  时任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住持的慈舟法师撰联敬贺:

  道德名久扬,宏法不忘爱国,今逢百年,风范感人时景仰。

  经营修殿宇,后贤继承遗志,岁历十载,艰辛使寺复光辉。

  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贺联曰:

  无上金刚王,

  狮吼留遗音。

  大师法孙、虞山兴福寺住持妙生法师赞词曰:

  法界宗师持操似江汉之濯;

  佛门泰斗松柏知岁寒后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在研讨会上朗读了纪念祝词:

  大日如来义烛天,明王孔雀踵前贤。

  远溯开元三大士,金刚胎藏两钻研。

  三次东渡探玄秘,两上高野志行坚,

  得大阇黎即归国,住持静安逾十年。

  坛场一辟千灯吐,似雨天花不着肩。

  华严天台首讲习,真言绝学重兴焉。

  一生爱教爱祖国,闭门拒敌义凛然。

  大江南北纷请示,显密兼弘悲智先。

  春风讲座次第开,育才著述两翩翩。

  大师诞生今百年,佛法应运道屡迁。

  静安恢复忽十稔,古刹重光赤乌前。

  海上人文荟萃地,中外观瞻意拳拳。

  济济多士今齐集,仰慕高躅日月悬。

  愿师乘愿再来时,拈花示众一笑嫣。

  研讨会主办方将《持松法师论著选集》和《持松法师纪念文集》赠给每位与会者,受到了与会法师、专家、学者的欢迎。佛学院的学僧们更是欢喜无量,在讨论中,一致表示将这两本书仔细研读,并在以后的修学中,以持松大师为楷模,为弘扬佛法贡献毕生。此次活动声势浩大,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超晔在纪念大师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辛勤努力,静安寺专程发信表示感谢。

  12月15日中午,法会圆满之日,静安寺山门上空,于太阳中心表面不断涌出各色云霞,呈大圆圈状虹环,绚丽灿烂,其外又呈现更大之白色圆形光环,静安寺内百多人同时伫立仰观,众皆啧啧称奇,仰望圣境约半个小时,颈脖已酸,仍留恋瑞相,叹未曾有!寺内法筵盛开,碧空大日华台圣众亦共庆贺也。瑞景希有,因以志记。

  佛光.tif

  1995年,乙亥,寂后23年

  大师之舍利塔建成,位于虞山兴福寺云栖塔院中心最高处。舍利塔由大师之弟子许华瀚负责设计,形为五轮塔式,总高约3米,全部用金山石雕刻而成,依下而上分别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相叠,五轮代表地、水、火、风、空、识(附于五大),为六大之体性,构成世间万物之本质;六大体性相互涉入,重重无尽、事事无碍,心、佛、众生同具,故此六大法尔之体性,周遍法界。五轮塔又是胎藏界的标识、大日如来三昧耶印,塔之基座呈复合千叶莲花型。大师之舍利由常熟虞山公墓内迁来,供奉于底座千叶莲内。塔体之方型石上正面镌刻塔铭:

  “佛门耆宿密宗大德上持下松大阿阇黎之塔”;

  另三面为出水莲图案;墓塔周围建有石制围栏,塔正前方安置石供桌,塔后石制围壁呈半月形,中嵌长方形石碑,镌刻着大师之生平简传及碑铭,碑铭曰:

  山光潭影 三密永宗

  华严性相 临济家风

  修持一贯 显密融通

  海内海外 咸念师功

  碑塔相依 如岱似松

  垂范千秋 大德竑竑

  下刻:静安古寺都监 德悟 监院 慧明

  灌顶弟子 许华瀚 梁惠慈 杨毓华 顶礼

  碑记和碑铭文字均由大师之弟子梁惠慈居士书丹。

  大师之舍利塔庄严肃穆,又别具一格。毗邻有月霞老法师、惠宗法师、潭月法师、淦泉法师、震华法师、苇舫法师等高僧的灵塔,后来又陆续建有白圣法师、真禅法师等灵塔。

  真禅法师主编的《持松法师纪念文集续篇》与读者见面,此书即1994年12月14日在上海静安古寺举办的“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资料汇编。

  香港、台湾佛教界团体及国内外人士常来静安寺敬香礼佛。

  1996年,丙子,寂后24年

  春节后,大师之弟子许华瀚,时年九十一高龄,正卧病在床,以电话约见超晔,郑重商议一事。原来在抗战期间,大师被邀至许华瀚宅中为其密坛开光时,亲手将一颗佛真身舍利交托于他,并着重交代:“此舍利,乃国外佛弟子供奉,珍贵异常。”此颗佛舍利如米粒大小,白中泛黄,晶莹光洁。大师用数层纸将舍利包裹严密后,装入一个玻璃小瓶中,并将玻璃小瓶放入坛上塔内,并一再叮嘱:“你要…

《持松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经阐秘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