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象,哲学家所描述的因果现象,都包括在内,它是全体的。这杯水并不因为你是常人,你是化学家,你是物理学家,它会给你来分别,它是个全体的东西,但是我们说出来不是全体的,我们或者看它是饮料,或者看它是化合物。所以,你看,我说这是一杯水,我只说了这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我并没说出事物的全面,这是一杯水吗,岂只是一杯水,它确实是化合物H2O,它确实是物理现象,确实又是因果现象,确实是文学家借以描绘的一个素材。所以可见得我们说话的时候,语言是有限的。语言的局限性,反映了我们思想的局限性。所以同一个事物,因立场观点不同,我们现在的语言,很难反映事物全面。
华严讲法界,讲境界,他一讲,就讲全体的,全面的,讲这杯水,包括这杯水是饮料、这杯水是化合物、这杯水是物理现象、这杯水是因果现象、这杯水是文学家描述的对象,重重无尽的意思都在内,这样的描述是全体的。我们的语言,没有这个办法完成这个任务,电脑打都打不赢一个词汇,其实这一杯水的含意,把它研究出来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所以看事物互入互摄的关系,我们看事物的时候,用我们常识的思惟是表达不了的,也理解不到的,因为这个东西,是全体,包括这杯水是饮料、是化学式、是物理现象、是哲学原理,等等在内,全体的。正是全体的,所以才无碍。所以华严宗他讲法界的时候,他是互入互摄,又是全体,又是无碍。
世界上所有矛盾的东西,它都可以相容,通过相反相成的作用它相融,所以讲法界之前把这互入,互摄,全体,无碍四个东西的道理讲一讲。
事物法界是无限的。无限大,无限小,学数学的比较清楚,无限大是一个∞,无限小也是个∞,都有空性。那么无限大,我们能够想象的无限大,那怕数学家所想象的,我们对天体上想象的无限大,无穷大,或者无限小,无穷小,但是我们能够想象的都总还是有个极限,还有个程度。但想象的东西无限大、无穷大,都是线性的,不是圆的。华严宗讲的无限是圆融无限,是圆通的无限,圆满的无限。你最聪明的画家,最聪明的数学家,画一个圆,你用各种方法,你可以用经纬线,精确度可以把这个圆画得极准确,但是你画出来的圆,再怎么圆,也是个有限的圆,我要你画个无限的圆,这圆怎么画
你没办法画,你着笔就是有限了,你这个圆怎么画,圆都有个中心,有个半径,我要你画个无限的圆,你这个圆心在哪里,半径好长
你讲找到圆心,找到半径,你这个圆本身就是有限的了。华严讲的无限,就是这样的无限。我所能讲的,是我们还能想象到的,实际上我们讲的,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所以思路更扩大。
再一个东西,我们看得到的一面和看不到的一面。常讲密宗是秘密,那是看不到的一面。秘密,实际上要懂得,什么叫密,什么叫显,什么叫隐,什么叫现
比如说,这是什么东西呀
你说,这是一杯水。好,你说是一杯水,这杯水是饮料,但是这杯水的化学式H2O、这杯水的物理现象、这杯水的因果关系,这些东西隐了。所以我们本身说这话的时候,就突出了一门,显了一个,必然其他的就被你隐了。隐了,并不是不存在,比如,你说是水,没说它是H2O了,但它还是H2O,不过你只显了它是饮料的这一面,它的其它的面都隐了,这是语言的局限,只能说出它的一面。人们能不能够说出它全面的东西呢
现在没有这种语言能够把所有的东西全面地显露出来。我们说一个东西的时候,必然是显一门隐一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显的肯定的话,隐的否定的话,任何语言,既是肯定句,又是否是句,就是这个道理。他显了一面,他必然隐了一面,开显是肯定,隐了是否定。我说隐的并不是不存在,它不明显。同样的,密教讲的密,他就是通过法界,实实在在很明显的东西,他能显出来,并不是什么别的密,是现成的,并不神秘的。密教并不神秘的。不懂这些东西,隐密具显啊,密教的东西就很难懂。
六祖慧能讲,“密在汝边”,密就在你的身边,密就在你旁边。密怎么在你旁边呢
你看呢,显的一门显了,不显的一门隐了,不显的一门并不是不存在,但你只是用显的一门,没用不显的一门,而隐显的关系俱存,是同时存在的。当然,有这种情况,一隐俱隐,一显俱显,隐显俱存,相互交着的情况。一般来说,隐的时候,显了一面;显的时候,隐了一面,初八的月亮照出来,半边明,半边暗,所以我们的语言都是隐一面,显一面的。我们语言本身是局限的,思路是局限的,因为我们搞惯了,总是X等于Y,某某就是某某,不晓得这里头还隐藏很多,所以我们总是片面的,不是全体的。因为是片面的,不是全体的,所以到处是阻碍;如果是全体的,他就无碍呀,说什么都有,你只说一面,那一面不说,他就有碍。所以全体和无碍是相联的,事事无碍,一定从全体上来讲才事事无碍。
只抓住一个,不可能事事无碍,只有全体才能事事无碍,这个全体很要紧。华严宗讲的全体,更高层次的全体。我们常识讲在一个层次里头,第一层的东西不适用于第二层,但第二层的东西能够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的东西不适用于第三层,但第三层的东西能够包括第二层……这是很多学科都证明了的,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如果只就一个层次来讲,不是全体,所有层次都包括了,这个才叫全体。华严宗讲的法界就是包括所有的层次的。
佛的境界如果是全体的话,那么佛的境界不光是佛,而是全体都有的境界,佛的境界里头就包括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也包括地狱的境界、饿鬼的境界、畜生的境界、人的境界、天的境界在内,他才全体啊!不然的话,就一个佛的境界而没有其他,那他只有一个层次,只有一个层次他跟众生怎么感应啊!所以佛,讲圆满啊,他是全体的,没有一样东西不包括的。没有东西不包括的,就是我们常识所想象的东西,在不在那里头
在那里头。不然,他不圆满了。
不晓得说清楚了没有。互入,互摄,全体,无碍,要把这些想宽点,因为这几个东西常常是我们自以为有,自以为是,常常障碍的东西,不大容易想得通的,所以我这里讲了,你们回去要消化,想一下,不然的话,不那么容易理解。所以这样子,因为他是互入、互摄、全体、无碍,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晓得,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不然的话,什么叫一
就是一切啊,一切就是一呀。我通过摄一切入一,举一全收,我举一,把他全部包括了,收了。
华严的境界,举一全收,怎么能够举一全收呀,他互入、互摄、全体、无碍,他才能够举一全收,能够一入一切,一切入一,这样大能入小,小能够入大,大进到小里头,小进到大里头。此与彼,彼与此,前与后,后与前,空间无碍,时间无碍,过去进入现在,现在进入过去,未来进入现在,现在又进入未来,他这才能融通,空间融通,时间融通。你把这法界道理弄清楚了,你在看佛经时候,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维摩诘经》讲维摩诘给诸菩萨让座时,一方丈的房间,那么多菩萨怎么装的,如果用常识的思惟,那个想不通,你要用华严的法界观来看,融通无碍、全体,那个房间确实大得不得了,再装,还可以装,它融通无碍呀。小与大,大与小;此与彼,彼与此;前与后,后与前;今与古,古与今;中与外,外与中,我们说中西交流,用法界观不得了。到这个程度了。所以这个佛的境界、华严的境界,就是法界的境界,可以无限大无限小,这个无限是全体的无限,无碍的无限。全体的无限,无碍的无限,也就是全体的空性的无限。这个无限啊,它才能起不可思议的种种神通作用,才可能“须弥一芥子”,华严的话,须弥山可以在一个芥子里头藏着,芥子可以藏须弥啊!芥莱的籽是很小的,像一枚芥子可以藏须弥山。这个我们讲到人,人对于宇宙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哎呀!宇宙太大了,我们人呀,拿人体来比宇宙确实太涉渺小了。但是,对我们自己本身的一个细胞来讲,人是庞然大物,细胞自己会感到,唉呀!我是很渺小。就像我们对宇宙的感想一样。你看,相对的,我们对大的来讲,我们很小;我们对小的来讲,我们又无限大,可见得我们是个无限大与无限小的统一,人就是在这个无限大、无限小的统一中间,这个一般的人观察到了,是不是就这样子了呢
不是。但一般常识,也就是观察到此为止了。佛教他进一步,你这个人,如果你是无明的话,老是介于前不知头、后不知尾。就无限大来讲,你不晓得你的头前是什么;就你自己的无限小来讲,你不晓得你后头是什么。你不明白这些,这是人类似乎永远解不开的谜。这个就是轮回,一但弄清楚了,法界,圆融的、无碍的、全体的、互入的、互摄的,我就彻因皆果,彻始彻终。无限大跟无限小,无限小与无限大,这样子就穷理尽性,你无始无终,可以知道他原始要终,生死之故呀,知鬼神之形状啊。
所以华严的境界啊,我再进一步说明一下。华严呢,他一定讲全体、讲圆融,所谓圆融呢,就是全体无碍。我们华严讲,大小乘要圆融;显密要圆融,世法出世法圆融——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圆融。怎么样圆融呢
在从全体来看,无碍如果有碍了,就不能圆融,那么华严讲万事万物,事事无碍,万事万物都是互相摄入的,互相融通的,就应该无碍了。那么这样是不是万事万物就绝对地存在呢
华严宗讲,万事万物互相融通,互相摄入,互相无碍,我们不要忘记前面讲的空性,正是这样一切最后归根结底,还是毕竟空的,也是无自性的,这一定要弄清楚,不然我讲这么半天,华严讲“有”了,华严讲法界,好像实实在在在那里,就变成万法实在论,那不是华严的所讲的法界。要看到华严是在更高的一层来讲般若,在更高一层来讲空性。我们前面破了好多“有”啊,破了好多“空”啊,破了好多无明,不但破了凡夫的、破了小乘的,从华严…
《华严讲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