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传到汉地的,唐朝时传过来的叫唐密。唐朝的密教。因为唐五宗毁法,失传了,中断了。但唐密一些单独的法门一直流传到现在,没有断,不过传承的系统不清楚了。这是唐密。
唐密以後传到日本的。传到日本有两个,一个叫东密,一个叫台密。传承的系统大致这样子。
〖CRMCSYT1,BP#〗
简单的说,在印度传的是印密,传到中国汉地的时候是唐密,由中国传到日本的是两支密,一个是东密,一个是台密。由印度又传到中国藏地的是藏密。密教总的来说这几支。
密教传到西藏以後的藏密,大概分五支,五大派,不祥细说了,每派的历史都很复杂。
藏密〖JB({〗宁玛巴(红教)
伽举巴(白教)
萨伽巴(花教)
格鲁巴(黄教)
苯 巴(黑教)〖JB)〗
藏密在历史的衍变过程中又分五大派;宁玛巴,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教”;伽举巴白教;萨伽巴,花教,格鲁巴,黄教,苯巴,黑教。苯巴是西藏民族原有的宗教,後来佛教传到西藏以後,苯教慢慢融合了佛教特别是藏密的一些东西,很多的东西密教把他改造了,他又形成了藏密的一个支派。大概密教的历史是这样子的,这方面的材料都不少,我就不多说了。
判教,密的判教,就是分为显教和密教。密教就自己本身来说,把密教以前释迦牟尼说的一切法门,开创的一切宗派,都叫做显教,把自己称为密教。这是佛教的一个分类,显教,密教。
那么显教和密教有很多地方不同,比如说,显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密教的教主是大日如来。这个就不同,教主不同。经典也不同,显教的经典,我们讲《华严》呀,《法华》呀,《般若》呀,密教的经典它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显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密教的教主是大日如来,所以它的经典不是历史上肉身释迦牟尼佛说的,而是法身佛大日如来说的,所以密教经典的结集跟显教的不同。显教是释迦牟尼佛涅NB231以後,他的弟子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对证,把释迦牟尼佛说的戒呀经呀,诵出来了,这样结集的。而密教呢,法身大日如来说了以後,这个法大日如来交给了金刚萨NC830,藏在南天铁塔,是龙树菩萨以七粒白芥子打开了铁塔,把密教的经典取出来。由于教主不同,说的法不同,结集的方式不同,所以密教跟显教有很大的区别。
我先讲东密,东密依的经典,是两部大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这是简称。两部经是两部法的系统,《大日经》的系统是善无畏传的,《金刚顶经》系统是金刚智传的,後来这两部经都传授归到不空,不空就把两部系统全部接受了,不空又传给惠果,惠果又传给弘法大师。这两部经,依据《大日经》的这个系统建立的法门叫做胎藏部,依据《金刚顶经》建立的法门叫金刚部,所以东密就是这两部大法,金刚部和胎藏部的两部大法。常常讲金胎不二呀,这是金刚界跟胎藏界两部法门不二,它们的本体是一个东西。
台密,传教大师传到日本去的,台密有些不同,台密的“传教大师”,他先学天台宗,後学密教的,他把天台宗跟密教结合起来了,所以他在依经方面加了一个《法华经》,台密很重视《法华经》。我们天台宗的基本经典是《法华经》。所以这个台密他很重视《法华经》,他认为《法华经》是始经,《大日经》是终经。台密认为以《法华经》开始,以《大日经》了结,所以是终经。这和东密不同,东密《法华经》他也重视,但不是他的依据,在东密看来《法华经》是不了义,而在台密比较重视《法华经》,认为《法华经》是《大日经》的开始,《大日经》是《法华经》的终了。所以台密跟东密就有这个不同了。
这样,台密除了《大日经》、《金刚顶经》以外,还有一个《法华经》,另外台密还加了一部经叫《苏悉地经》,《苏悉地经》就叫“苏悉地部”,所以台密三部:胎藏部,金刚部,苏悉地部。台密是三部,东密是两部。所以“苏悉地部”就说金刚界、胎藏界合起来的成为了一部叫“苏悉地部”,“金胎合部”,他成为第三部叫“金胎合”,这是台密跟东密不同的地方。
另外,东密始终认为密教的教主是大日如来,台密他不同意这个讲法。台密认为释迦牟尼跟大日如来是一个。大日如来的报身是释迦,大日如来的法身是大日如来,因此台密认为大日如来跟释迦牟尼是一个。东密强调大日是大日,释迦是释迦,不是一个,这就是台密跟东密最根本的分歧。
东密认为大日跟释迦是两个,台密认为是一个;东密认两部,台密讲三部;东密主张终经《金刚顶经》、《大日经》,台密加了一个《法华经》、《苏悉地经》。这就是东密跟台密最根本不同的几点,这几点不同在许多方面来解释,在修证上就不大同,产生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我简单讲东密、台密的差别、依经。
东密判教以“十住心”来判教,上次我举了弘法大师的一个偈子来讲,讲六大无碍常瑜伽,重点都是讲东密的。我们讲了东密跟台密的不同的地方。
显教,声闻缘觉讲四谛、十二因缘,菩萨讲中观、讲唯识、讲空性、讲六度。这一层比一层高,但在藏密来看,显教这是下三乘。
到了密教,有作部、行部、瑜伽部,这叫中三乘。我们刚才讲的东密的胎藏部、金刚部和苏悉地部,在藏密来看这些都是属於瑜伽部里头的。
藏密,他所传的呢,认为是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里头也分三部:大瑜伽、随瑜伽、极瑜伽,这三部都是上三乘。
这个要说清楚,一般的人,唉呀,藏密高,无上瑜伽,不但比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的三乘要高,就是比东密、台密修的作部、行部、瑜伽部还要高,因此学藏密的或教藏密的,就把无上瑜伽吹得很大,这么一宣传,一吹呢,就造成一个很坏的结果,什么结果呢
他就不知道,你这个无上瑜伽哪里来的,这个无上瑜伽部,是由作部、行部、瑜伽部演进来的。作部、行部,瑜伽部哪里来的
又是从声闻缘觉、菩萨乘演进来的。比如你学会了微积分,把加、减、乘、除丢掉不要,那行不行呢
如果真的把加、减、乘、除丢了,不要了,那个微积分也算不出来了。一样的,你把无上瑜伽部下面的瑜伽部、作部、行部,以及菩萨这些丢了,结果你的无上瑜伽呢,架不住,是空的。所以为什么有些学藏密的人,好像很高,却很少有成就,搞不出名堂来,因为什么呢
他没基础,加、减、乘、除都没有学,就搞微积分,你说怎么搞得通呢,是这么个问题。禅宗也是这个毛病,一讲禅,唉呀,就是六祖惠能偈子:“本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高得很——一切皆空,但是结果呢,虚无飘渺,他为什么呢
他把南禅神秀的那一部分丢掉了。一个宝塔,这个塔尖子建立在塔基的基础上,你把这个塔基不要了,塔尖放到哪里去
无上瑜伽部是塔尖,作部、行部是塔基,你把塔基毁了,塔尖称放到哪里
六祖慧能的禅高是高的,作一定有神秀的塔基,没有神秀的基础,没有渐悟的基础,哪儿来顿悟啊!我常常讲的东西,你要有作部、行部的基础,要有声闻缘觉、菩萨乘的基础,学密教一定要学好显教,不学好显教你密教没基础,你连四谛、十二因缘,连空性、中观、唯识都不懂,你还入密呀
你一般事相都不懂,你怎么个无上瑜伽呀
现在有些教藏密的,或教无上瑜伽部的,把基础的东西都丢了,一家伙好像能登堂入室一样,其实呢,都没把塔基的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不做好,成就就不会大。所以西藏他们学藏密的规定,要入密的话,一定要先学显教,先通教义、打好基础才能够入密,不能随随便便就这么入密了。因为确实,真正学密了,我不说要你显教全通,但至少你在显教方面,四谛、十二因缘、中观、唯识,这些方面得有个基本的认识、基本的行持了,你再学无上瑜伽部,才会有成就,因为说到底,无上瑜伽部,离不开前面的基础,你看无上瑜伽部,拿藏密的几个大教来讲,比如宁玛巴红教,最高法门大圆满,噶举巴白教,最高法门大手印,萨伽巴花教,最高法门大圆胜慧,格鲁巴黄教,最高法门大威德。宁玛巴最高的法门大圆满一定要大圆满见,噶举巴的大手印一定要俱生智见,萨伽巴的大圆胜慧是唯识见,格鲁巴的大威德是中观见,想想看,没有中观的基础,中观见怎么成呢,同有唯识的基础,你唯识见怎么成啊!没有法性的基础,俱生智见怎么成呢,没有华严法界观的基础,你大圆满见怎么成呢,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一点,千万不要因为我学藏密,我修无上瑜伽部了,就轻视那些东密、台密,或轻视那些菩萨乘,我再三讲,不要轻视大乘,不要轻视小乘,佛教是圆满的,佛法是圆满的,应该互相尊重。
我们讲一个法的时候,讲他法门的特点,突出他的好的方面,是为了说的方便,但千万不要以为绝对了。否则,就是执着,本来是好的也变成坏的了。我们说什么法门都是药,都是当机,都是对症,我们千万不能执着。你问我是东密好,还是台密好,还是藏密好啊,我说都好哇!你说哪个高啊,我就很难答复你,我说藏密高,无上瑜伽高,但不是绝对的,一个,无上瑜伽还是以瑜伽为基础了,再一个,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当机,假设你的机不对头,无上瑜伽一点没用,还不如四谛十二因缘,对你有用。你问镰刀跟菜刀哪个好些
你切菜的时候,当然菜刀好,你割麦的时候,当然镰刀好。所以这个东西,为什么在研究佛学的时候,或者是在修持的当中,往往因为这些问题起分别心,结果把一些好法门搞糟了,在分别心上用这些法门,好多地方,本来能够有成就的,结果搞得没成就了。我再三讲这点,就是这个道理,不要以为一讲到密教,你讲得越高越好,忽视、轻视下乘的。我们世法上都是这样子,总统是最高的官吧,但是一定要接近老百姓,官也是从老百姓来的,离开了老百姓,你这总统也没用了。
上次,我讲了一个例子,“六大无碍常瑜伽”,我们讲了华严无碍的意思,大家都…
《密乘讲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