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集会品第二
昨天我们讲一第一品,我再把它概括一下。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从“如是我闻”起,计了六成就:如是,即信成就;我闻,即闻成就;一时,即时成就;佛,主成就;忉利天是讲法的地方,即处成就;从为母说法一直到皆来集会,即众成就当机来说地藏菩萨的经,是法成就。
序分在《地藏经》中,在科判上,有的把第一品整个算为序分,也有它的道理。但确切的应该在:“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为止。底下“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起,应是正式的正宗分。序分是一部经的开头语、前言,就是讲佛是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说了什么话等等。正宗分以下就是正式说这个法门的内容。最后的就是流通分。所以第一品中,正宗分也开始了。从第一品中,我们已提到地藏经是教愿、教信、教孝、教修福报之“五教”。这经中第一品讲了文殊菩萨问地藏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何行、立何愿而成就这些不思议的事,解答了这个问题。经中“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何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当得到师子奋迅具足万利如来所告之后,“因发愿言:我今生今世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同时在这一品最后“立弘誓愿”,这两个愿,一个是在师子奋迅具足万得如来那个佛时发的,一个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佛的时候发的愿,这就是他的本愿。这两个愿的原文,我们应该记下来。这是地藏菩萨因地的本愿。那么,地藏菩萨因地作了什么修行呢?如前所述,即为教孝、教施等“五教”。比如经中地藏菩萨教他母亲信佛,这就是教信。他母亲不信佛,后来命终了,他想念母亲,担扰母亲必因不信三宝,堕入恶道。他想知道母亲的什么地方,后来在佛的教导下,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办供养,这就是教施。佛告诉他要证得佛身须广修福报,如是就发愿,即教愿,教修福报。修福报的内容很多,《地藏经》中教修福报的方法是超度亡者。经上,地藏菩萨因在庙里为母亲设供养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不但他母亲得到解脱,那个无间地狱里的罪人,在那一天都得受乐,俱同生讫,都超度了。所以《地藏经》教修福报,不但包括了对生者的造福,更着重度亡,为亡者造福。所以我们在盂兰盆法会里讲《地藏经》,做“地藏七”,拜地藏忏,都是比较合法的。
下面讲第二品“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亿不可思议、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以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获至宝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为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辇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子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五身,工现宰辅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穷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裟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这一段的标题叫“分身集会”。我们对身,要有一个了解。我们读经,佛经中一个“身”,一个“土”都要把它弄清楚。差不多每部经都要牵涉到这个问题,每一个佛以什么身来讲经说法,以什么身来现什么境界,在什么净土里讲经说法。这个身,它的本意即“聚集”,“蕴藏”。
我们人的身体,有身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身根。身根里有胜义根,也有不净根。《阿含经》中讲我们的身根里由三十六种不干净的东西构成。我们人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但这个身体里应也有宝藏,也有胜义的精华的东西。人的宝贵,在于有身体,但出问题的地方也是因为有身体。有了身体,就把人从整个法界隔开了,就有了界限。没有身体就没有界限,有身体就有了界,故说“身为界分”。身体为界,由此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界分,“法界法身,色界色身”。老子讲“吾的民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人最大的患在有身体,有了身体就什么问题都来了。这是讲人身体真理的一面。但人的身体也最宝贵,三德秘藏都在这个身体里头。我们常讲,凡夫贪执于肉身,将身体执意为我,“我的身体”、“我的,我的……”贪恋这个身体不放,因此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贪着身体不放,使身体造各种业,以致于轮回生死。声闻缘觉二乘的人,为了修道,使自己能够证入寂灭,就厌弃这个身体,认为它就是烦恼源,视自己身体为臭皮囊,看得不值钱,因而灰身灭智,就修苦行。这个也是不圆满的。当然,小乘的人厌弃这个身体,比凡夫执著这处身体的境界高得多。但厌弃身体,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只有菩萨对自己身体的处理是万德庄严,庄严自己的身体,既不是凡夫的贪着,也不是二乘人的厌弃,而是自己修功德,利益众生,使自己的功德来庄严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能象佛在世的时候那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将来最后成佛的时候,能够也象佛涅槃时那样,成就法身、解脱、般若三德秘藏。所以只有菩萨对人的身体处理得最恰当、最圆满。我们学佛,生菩萨道,就要象菩萨那样来处理自己的身体,既不要贪执,也不要糟蹋、厌弃,而要以功德、修行来庄严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能很好谐调,得以发展。
地藏菩萨地量劫的修行及最初的发愿,我们已在第一品中看到了,他就是看到师子奋子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想要佛那样的身体,千福庄严,所以他才发愿,来度尽众生。因此,地藏菩萨发愿修行,他所证得的身体不是一个身体,而是有分身。因为六道,实是业力形成,故又称业道。业道的众生无尽,地藏菩萨自己的愿也无尽。地藏菩萨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比如第一品忉利天宫大会中来了那么多菩萨、神鬼,甚至于释迦牟尼佛问文殊,你数得尽吗?文殊说数也数不尽。佛讲我以佛眼来看,也数不尽。哪里来的这么多呢?这些来的神、鬼、都是地藏菩萨已经度的、正在度的、还没有度完的,甚至包括我们在座的都在内,都在忉利天宫。没有度的都在里面,不可能漏掉了我们,只不过你我都不记得,到过忉利天宫啊!已度、未度、当度,已成就、未成就、当成就,地藏菩萨都给他办了。地藏菩萨怎么能度过这么多无穷无尽的众生呢?你看看,“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这些分身的地藏菩萨都来到忉利天宫了,这许多的地藏菩萨,都是分身的地藏菩萨,不这样,他就有再大的神通也不能是这个度法。地藏菩萨的度法,就是分身千百万,你不多少众生,我就有多少地藏菩萨。这就是说每个众生里,地藏菩萨都与你在一起,这就是分身。每一个地狱里,都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分身到六道,包括地狱的各个处所。地藏菩萨为何能分身呢?就是由于他的悲大愿大。他的慈悲的力量,他的誓愿的力量,悲深愿重,悲愿形成了力量,以地久远劫来的悲愿修行、无量修行,使地藏分身到六道,分身到地狱的各个处所。
关于身体的分法,佛教中有法身、报身、应身或者叫化身的说法。应身与化身意义有区别,但又有联系。佛教对这个身体的分法有各种说法,有三身、四身,有五、六、七、八、九乃至十身等各种分类的方法。但三身说讲得最多。就算是三身里面的说法也有十几种。通常概括地分不是法、报、应三身或法、报、化三身和化身主要是讲变化之身。地藏菩萨的分身就都是应、化之身。地藏菩萨的法身是不可见的。他的报身因地之时,体现为师子奋迅万行具足如来时的“长者子”,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时是婆罗门女,乃至我们现在所谓九华山的金乔觉、金地藏,这个报身是有肉体的。但地藏菩萨真正的报身人有一个,现在所现的,又都是他的应身、化身。所以金乔觉又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因为他的愿力,他可以随每个众生而去,分身到每个众生的身上。因此,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地藏菩萨,如果你修行,学地藏法门,你慢慢就会感觉到。当然不学你就感觉不到。
地藏菩萨虽未成佛,还在辟支佛地,但实际上地藏菩萨他的愿力、他的修持,很多都是佛的境界。所以他的神通,他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连释迦牟尼佛也赞叹:“我以佛眼来看,也数不尽。”所以地藏菩萨有很多境界是现出“佛”的境界的。佛的境界一般来说都是佛果,都是华严的境界,都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华严世界都是重重无尽的世界。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法界是重重无尽的。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佛的法界、境界都是全体的、无碍的。无碍就是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阻滞,是大自在的,是绝对脱的,没有任何东西限制它、妨碍它。所以佛的境界是圆融无碍的。文殊菩萨说,我得了无碍智。此无碍以即没有妨碍,正因为无碍,才能跟佛证得圆融无碍,才能跟众生、跟法界互信互容、互入互即。
什么叫互入?就是互相摄入、互相容摄、互相涵摄,就是你中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分身集会品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