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体,就好像我们人和我们的身体是完全一样似的,我们甚至不能想像有这样的事。这个被与生俱来的意识视为是一个有自性的个人的这个“我”,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既非完全和身心五蕴相同,也非完全和五蕴不同。一个看来似乎是自足我的表象,还是可以并且必须被看到,为了要摧毁这个概念,要先认出这个概念。它将被人只是名言假立地依于身心的这个正确概念取代,人在身心之内或身心之外,都是找不到的。
相似地,一具自足身体的表象被描写成一具“整个的、朦胧的身体”,这里“朦胧的”是指感觉到在黑暗中有个大大的东西,结果什么也没有。带骨带肉的这个身体也被描写成像“水泡”一样,意思说是像水泡看起来好像是个实有的现象,但马上就被摧毁了,骨与肉也是这样。同时,就像水泡自水中生出,骨与肉也自团块中长出。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具有部分的一些东西本身只是部分的集合呢
或是它只有依此集合而被命名称呼而已
再者,既然每个部分自身都是一个整体,看起来,部分也是名言假立的存有而已。这个理论是说有关事物本质的所有庸常性认知都是错误的,事物好像自己存在着,但事实上并不以那种方式存在。经由熟悉空性,这些误解和虚假的认识就可完全地被除去了。
事实上,修行者会变得很善巧,对表象的认识有助于空性的了解,因为他们知道事物只是施设性的存在,非是有自性的存在。无自性就是空性。而且对空性的反省有助于我们了解表象,因为空性只是对自性的存在的否定,而不是对名义的存在的否定。因此,表象令其避免掉入存在的极端,空性令其避免落人不存在的极端。这表示从空性的角度来看需要高度的善巧,才能界定什么是要拒斥的——只有自性的存在,而非名义的存在。
空性是究竟谛或最高义谛,因为它们是最高智慧所缘的对象,因为他们如其所如地出现在直接的认知中。其他的现象,不管是常与无常,都是世俗谛,因为它是一种无明意识,经由把事物认识成自性的存在而隐匿了空性的事实,假定他们就以它们表现的方式而存在。换句话说,除了空性以外,所有直接认识的事物都虚假地显现为一种自性的存在,不只是一种无法找到其施设基础的名言假立性存在。此地,无明特别是指对事物本质的错误了解,把这些表象视为是正确的。因此,世俗谛中的事物被视为是真实的,事物如其所如的显现,这只能从无明的角度来说的。
这是指无明错误地建立事物的自性存在,它并不是说无明建立了事物的存在。因为所有的现象都只是世俗有效地存在,它们存在的形态被错误的诠释,这也是为什么全宇宙的现象被分成二谛的理由,是要表明对未成佛的人而言,世俗谛中的事物,除了空性之外的每件事物是事实,这完全是无明的作用,这些事物并非如其所现那样地存在。靠着这个术语本身,我们才被召唤去探求空性——这个最高智慧的对象。
一坐禅修的结束
禅修以回向一坐修法的功德做为结束。修行者经由回向祈求,将来不会背离密宗二次第的修习和大乘四轮。
密宗二次第为:
1.生起次第:促使心识种子自庸常的状态提升至崇高认知状态的阶段,这可经由将自己观想成本尊(显现智慧与慈悲的理想人物),以及将自己的环境观想成本尊的所居处。
2.圆满次第:圆满空乐不二智慧的阶段,以及自己真正修成本尊。
大乘四轮为:
1.住善处:住在容易找到修行大乘所需种种之处。
2.依善人:依止于修行与教导大乘的圣人。
3.自发正愿:发大心修大乘行。
4.宿植善根:过去世已累积很多功德。
祈求不离大乘四轮的目的,是经由大乘四轮的修行可以成佛,以及具有佛力之后,才可以帮助其他众生。因此,一坐禅修结束时行回向,其目的是为了一切众生之故,自己要早日成佛。
关于此禅修手册的作者
班禅喇嘛的转世世系是从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时旺罗桑嘉措(Nag-wang-lo-gya-tso,1617—1682)开始的,第五世达赖喇嘛曾宣布他老师中的一位罗桑秋吉迦赞(Lo-sang-cho-gya-gyel-tsen)会在死后转世成一个被认出的灵童。罗桑秋吉迦赞因而被视为是第一世班禅喇嘛,他是拉萨西部醅日喀则札什伦布寺的住持,此寺在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So—nam-gya—tso)时,就交代给一系列的成年喇嘛(非转世喇嘛)管理,这些喇嘛被视为是班禅喇嘛的前世。
在一七二七年八年间,也就是在第二世班禅喇嘛罗桑耶喜(Lo-sang-ye-shay)的时候,西藏发生了内战,因为第七世达赖喇嘛被怀疑支持失败的一方作乱,被雍正皇帝流放到西藏东部的噶塔(Car-tar)达七年之久。在藏人中,由波拉索南多给(Po-hla-so-nam-dop-gyay)所领导的这方赢得内战的控制权,雍正皇帝把藏省和西藏西部的统治权交给了班禅喇嘛,以平衡达赖喇嘛的力量。就如斯内尔格若波(Snellgrove)和理查生(Richardson)所.说的②:
班禅喇嘛很谨慎地只接受供奉的一部分,而达赖喇嘛及其继承者从不曾把它视为高过任何地方世袭统治者的臣属地位。
班禅喇嘛像这样地在西藏成为重要人物,例如当择选第八式达赖喇嘛时,由于五大神谕在三位灵童中要选谁,无法达成共识而造成僵局,第三世班禅喇嘛贝滇耶喜(Bel-den-ye-shay)做了选择。(他选了出生于自己省内的灵童。)
因此,在本文的作者第四世班禅喇嘛之时,此一世系的喇嘛在西藏的中部地区,已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本文的跋中,他的名字叫罗桑贝滇丹培尼玛丘雷南迦(Lo-sang-bel-den-den-nyi-ma-chok-lay-gyel)。他也叫罗桑丹培尼玛丘雷南迦和班禅丹培尼玛。他从一七八一年活到一八五二/五四年,在他有生之年写了五百八十一篇文章(许多为短文),收在他九卷的全集中。
关于本文
这里所译的这篇文章是第四世班禅喇嘛所写的《圣道三要教授:一切经典心要、助人精髓》。它是在全集的“乍”(Ca)卷中找到的,共29页。因为本文中许多祈祷词的部分并不完全,只引第一行或最后一行,我们把未引的祈祷词都加入译文中,并把增加后的文章复印一分,同时为初学藏文的学生依个人的基础附上术语词汇,也恢复被班禅喇嘛省略的二道颂文,对此文的每一处修正都会在注中说明。
注 释
①此书有陈玉蛟中译本,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
②Culture History of Tibet,P.220 Snellgrove,D.L.and Richardson,Hugh New York:Praeger,1968.
(二)圣道三要实修
一、一坐禅修的准备
om svasti(嗡 吉祥无病恼!)
我顶礼及皈依于具大悲至高无上的大师足下!
我祈求一切时中能被怜悯地照顾着!
这是一本关于指导实修圣道三要的书,这些非比寻常的教诫,事 实上是由估主妙音(文殊菩萨)授与三界法王——伟大的宗喀巴。它包含所有佛陀所说经典及其注释的根本要义,集成个人修行的次第。它详述两个体系:在一坐禅修中要怎么修,在禅修与禅修之间要怎么修。
预备
例如修六加行:首先把你修行所在的房间整理好。第二,诚实无欺地将供品漂亮地安置好。第三,在一个舒适的坐垫上,以大日如来七支坐法的坐姿坐好。接着要从一种非常良善的态度,生起皈依之心并先将皈依处清楚地观想于自己之前:
你的面前,有一由八大狮子所举起的高大宽广严饰珠宝之法座,亲切的根本上师之真实身,坐于其由杂色莲花、日轮、月轮所成之垫上,但以具金身顶髻的释迦牟尼佛之形体出现。他右手按地(召唤地神前来亲睹他的成就之手印),左手是入定印,上有一装满甘露之钵。他身穿红色法衣,从他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且由净光所成的身上放出大量光芒。他结金刚坐,坐于大量光芒中间。你的直接上师、传承上师、本尊、诸佛菩萨、勇父、空行和护法都绕他而坐。每人之前各有严饰的桌子,上有放光的经书,内含每人所教之法音。
这皈依境上的诸尊都心悦于你,心住于大信心中,谨记皈依境上诸尊的德与慈爱,心想:
我与如母的所有众生,无始以来至今,在整个轮回特别是在下三道中受苦,但仍然无法了解苦之深度与限度。现在我得到了这个难以获得的闲暇福满人身,一旦得到了,是非常有意义。如果这次得闻佛陀宝贵教法,而不能成就佛果、去苦的殊胜解脱,我必须最少得再经历总的轮回之苦,也许会再受个别的下三道之苦。
有力量保护我免予这些痛苦的,只存在坐于我之前的上师和三宝。为了所有如母的众生,我要成佛。为了成佛,我要皈依上师与三宝。
我皈依上师。
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
诵皈依短颂:
直到成佛为止,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观想:
从所皈依的诸尊身上,一股五色甘露(白、红、蓝、黄、绿)混合着光流下,进入我自己和别的所有众生的身上。它净化了所有的疾病、心狂、恶行和无始以来所累积的业障。它会增长功德、寿命与聪明智慧,特别是它也清净了与上师、三宝相关的潜在恶行、障碍与违逆因缘。愿我及他人等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上师与三宝的庇护。
相信全部都已得到三宝的庇护。
之后,发起为了所有众生愿得菩提之心,诵下文:
愿以我所做所施等等之功德,为一切众生故,成就佛果。
同时心想:
由我所修、或教他人修、或随喜他人所修之布施、持戒、禅定等等所生之善根,为了一切众生之故,愿我能…
《绽放心中的莲花(伦珠梭巴格西、杰弗瑞霍普金斯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