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此明因殊果别也。上科但明地狱因以习成。果以交报。已知大分因果。俱是如此。然地狱数有多少。苦有重轻。各各差别。未审何等因。入何等狱。故又分析之。若诸众生。于此六根。十因具足。于一切时。无不同造。此则极重。入阿鼻大地狱。经无量劫。而受苦为极长矣。其次六根各造十因。但前后异时。及彼所作。或兼一根一境各造。或兼二根二境各造。乃至三四等。此罪次重于前。入八无间狱。而受苦差短矣。若身口意三根。唯造杀盗淫三因。余不兼涉。其罪稍轻于前。入十八地狱。而受苦稍短矣。又若三业不兼。或为一杀一淫。或为一淫一盗。具二缺一。此又次轻于前。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而受苦又短矣。若能见所见。只是一根。单犯一业。各缺于二。或身杀身盗身淫。或口杀口盗口淫。或意杀意盗意淫。此又次轻于前。是人则入一百八狱。而受苦极短矣。夫恶业不同。有此五等。由是众生。别作别造。造作是别。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地狱是同。汝前疑为有定处。为各私受。入同分地。同非私受矣。是等皆属众生妄想。无端发生。非是本来一真上所有。汝前疑为本自有。为生妄习。妄想发生。则非本有矣。呜呼。地狱之苦。比之人间牢狱。何啻万亿倍。乃恬不知畏。而甘心造业。自堕其中。何愚痴之甚也。或谓虚谈三世报应。妄说六道轮回者。不亦可怜愍哉。
○贺云。曰同分地。可见境界历然。曰非本有。可见当体空。不知同分。即堕断见。不知本无。即堕常见。
○发明地狱竟。
○此下明地狱罪毕而入鬼趣也。鬼与诸趣。并列为七。世俗不知。乃合中阴及地狱。一概悉谓之鬼。今与拣明。有二不同。一者与中阴不同。盖人之初死。罪福皆劣者。未即受生。倏然有身。名曰中阴。此无而忽有之化生也。其状裸形三尺。六根皆利。去来迅疾。无所隔碍。他观如影而已。七日死而复生。长寿者。不过七七。短者二三七。即受生矣。俗谓鬼魂。非鬼也。二者与地狱不同。若谓地狱中即皆是鬼。何故分为二趣。且论明地狱纯是化生。而鬼具胎卵湿化。间有父母兄弟等眷属。但其胜者称神。劣者名鬼。神即福德之鬼也。论分鬼为九品。惟上二品。谓之多财。即诸名神。上中以下。皆即不堪。若从上趣堕者。多在上上。今从地狱出。必参中下。应非上上也。
○问。此并论七趣。应取鬼之全分。何得只取从狱出者。答。佛急欲人之厌苦。故从地狱顺序而谈。一期之论也。如论畜偏取从鬼。论人偏取从畜。而全分则以意中该之。余趣不然。不应为例。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细玩文势。非字贯下三句。谓除了此三重罪永不出狱。若诸余杂业罪毕。皆受鬼形也。旧说似未得旨)。
复次阿难。地狱之上。不有所谓鬼趣乎。鬼非他。即受罪既毕之众生也。是诸众生。惟破坏律仪。与犯菩萨戒。及毁佛涅槃者。犯谤交恣。戒乘双绝。其罪量重。此方地狱既坏。复入他方地狱。永无出期。若非此三重罪。谓之诸余杂业。如十因之类。则入狱受罪。原有毕时。只俟劫火洞然。地狱业空。即受鬼形。而为鬼矣。是知地狱受苦者。尚非鬼身。乃众生业识身。随识变现。直待此业识身尽。方受鬼身。而入鬼趣也。试取鬼趣而详列之。
○地狱既以十习为因。今出为鬼。亦应不离前习。以为种性。环师谓其不必局配。是违背佛旨也。
若于本因(此四字贯下)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此贪之余习也。若余本因能感地狱者。贪物为罪乎。轻身爱物。而贪畜珍异吝著不舍。是人罪毕。附奇物而成形。如金银剑镜等为精为怪。故曰怪鬼也)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此淫之余习也。原因贪美色而造业。骄阳用事。伤害和气。故余习为风魃鬼能令亢旱也)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此诳之余习也。诳者改形变幻。迷惑于人。故为鬼附于妖兽怪禽。如伥鬼附虎及鸡鼠成精等是也)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蛊成形。名蛊毒鬼。(此嗔之余习也。南方有妖术。养蛊害人。皆此鬼主之也)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厉鬼。(此冤之余习也。冤者。追想宿憾不忘。伺衰求报。故为疫厉之鬼。散瘟行疟等是也)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此慢之余习也。傲者。虚骄恃气。故乘饥虚之气为饿鬼也)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此枉之余习也。罔即诬枉。逼压良善。故为魇鬼。犹在暗里压人也)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此见之余习也。私作聪明。而无正慧。执邪见尊邪思。所谓贪明也。由彼见地不真杳冥恍忽。故其余习。附精灵而成魍魉鬼。其形似有如无也)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此诈之余习也。谄诈诱人。图成己私。故曰贪成。此因中专以诈术牵制驱使于人。故为鬼亦被人咒术役使。不得自在也)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此讼之余习也。讼者结党朋证。故曰贪党。以因中传递人隐暗之事而讦露之。故为鬼亦附人发泄传说吉凶。环师所谓附巫祝而传吉凶者是也)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按前文独阿鼻为纯情。此外八情二想生有间。九情一想生无间。今言皆纯情者。举重以该轻也)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情属水。业火烧干情水。则地狱因穷果尽。故生鬼趣也)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此等皆是妄业所招。悟菩提者。如从梦醒。何法可得。妙则不受业缚。圆则不容他物。明则了无幽暗。诸趣皆空。何况鬼趣。故曰本无有也。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此之谓与)。
(○诸鬼趣竟)。
(○按饿鬼备数七趣。今独取出狱鬼者。一期之论)。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冤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此明诸鬼趣尽而入畜生趣也。畜生亦有上趣贬坠。及修带嗔杀者。如龙王迦楼罗王等。今亦顺序而谈。惟取从鬼来者。余以意该之耳。复次阿难。鬼趣之上。不有所谓畜生趣乎。畜生非他。即酬还宿债之诸鬼也。盖鬼业既尽。则阿鼻之纯情。与无间之九情一想。有间之八情二想。饿鬼之七情三想。皆被业火烧干。但留六情四想为润生。而生毛群羽族之中。与元负他债之人。冤对相值。而为畜生。以酬其宿债焉。试取畜生而详列之。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如物怪之鬼所著之物销坏。彼鬼随亦寿终生于世间。多为枭类。生食父母及其养雏。亦遭雏之食啖。盖怪鬼原由贪习。而贪习重者。多相倾夺。互为坑杀。故为雏所啖。以酬斯债也)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如鼯鼠呼人商羊舞水之类。旱魃为灾。而变畜仍以兆灾。固其余习也)一切异类。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一切异类。如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魅鬼。原于诳惑之习。而转为妖惑之狐。宜也)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蛇蝎蜂虿等也)衰厉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原由冤习作疫厉入人身中为病。今乃囚闭人身中。与之消食。同其安危习使然也)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猪羊等皆食类也。慢习骄吝。负欠必多。作鬼受饥。为畜充食。偿负欠耳)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绵著也。幽暗也。枉魇之习。暗中魇著于人。故为蚕虫供人衣服。为牛马充人服乘。酬其逼压于人之债也)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明见之习作鬼。和诸精灵。故为应类。能知节序。如塞鸿社燕是也)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役使之鬼于明咒呈灵验。故曰明灵。咒以持力发灵。力尽无验。鬼亦报终而生为休征之畜。如嘉凤祥麟是也。问此鬼何幸为此吉善美庆之畜耶。答此鬼由业力故。虽被咒所使。而或遇三宝咒力资薰。销其恶习罪苦故。得参预祯祥善类也。问如来总标酬债。此等萧散之物。酬何债耶。答或被网罗售卖笼系以为玩好。或如西狩获麟而折其足。或递相吞啖。何者非酬债耶)一切诸类。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附巫之鬼。亦自多种。所附巫死。鬼亦报终为循类者。如猫犬等驯扰可畜也)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旁为畜生。(旁者横行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言亦皆者。准上文而言也)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结妄接无准上可知)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三涂已毕。将入善趣。故此总申结之意。欲塞断三涂之路也。总而言之。三涂恶业地狱为先。如汝所问。堕狱之人。如是恶业。皆是自己发明非天造地设。亦非人与。元是自作自受故知实无一法外来。皆是妄想凝结所成。如水之成冰耳。彼韩欧等。谓佛自私造。恐吓于人。何曾梦见斯旨耶。由是应悟。不但三涂。现今目前所对世间山河大地苦事乐事。皆是妄想凝结。住此悟境。则万法本空。岂待造作。但须时中不昧而已)。
○(贺云。若是从他所授。便可向阎老子讨分上矣。说到自作自受。真教人无逃避处)。
(○畜生趣竟)。
○此下明人趣也。此趣来处。除圣人示现。诸趣皆通。以此趣为进修通途。诸趣皆愿为之。求转身之速也。故诸佛但于人中成佛。裴公圆觉序。勉劝详矣。来处既多。今此亦由顺序而谈。故偏取从畜来者。余并意中该之也。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指酬债之畜生也)分越所酬。(所偿过于本债也)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索还所过之数也)…
《楞严说通卷八(刘道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