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彼有力。(此彼字指债主。言力谓保持人身之力也)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此彼字指畜生言)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债主反为畜生也)偿彼余值。(酬还彼畜生余剩之债也)阿难当知。若用钱物。(以过用钱物为剩如驮脚售钱之类)或役其力。(以过用其力为剩)偿足自停。(言无难也)如于中间。(指当初酬债既了时)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负债易偿负命难偿也)除奢摩他(法也。返妄契真之正定也)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复次阿难。三涂业尽。则人趣矣。人之为趣。来路非一。今且论其从畜中来者。夫鬼之为畜。以六情四想为润生。酬偿宿债。债毕即当两无交涉。若使酬偿越分。则此等众生。复以情想均等为润生。复生人中。而反征其越分之余债矣。如彼受偿之债主。或有善力。兼有福德。而处富贵。则即就人中。酬还其剩过之力。或遭窃取。成遭劫夺。皆酬也。若善业不胜。福德不兼。无所偿地。则人转为畜。以偿余值。所不免矣。然欠债易偿也。欠命难偿也。阿难当知。若所征之剩。为过用其钱物乎。过用其力乎。则或以人偿。或变畜偿。偿足自停耳。若不但过用钱力。而又于中。杀其身。食其肉。则生生世世。相杀相诛。递相食啖。如汲井轮。互为高下。无有了期。除是自己得道。及诸佛出世。方可停寝。否则终不能释此怨对也。口腹伤生。其害如此。可不痛戒乎。
○此一科。颇似前趣余文。再四研之。当是警起人趣之文也。良以狱后诸趣。皆以复次为发端。今谈畜毕。而以复次起之。至下别无复次之语。意可知也。且夫地狱苦尽。鬼趣习终。而畜又债毕。今起为人。将何以为润生之由乎。此文中征剩索命。正诸畜所以润生而为人, 也。则斯段经文。为转畜为人之端明矣。言警起者。佛意欲人警悟。于诸畜生。仁心而不可过其力。止杀而不可残其命也。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试取由畜而人者列言之。汝今应知。贪物为怪为枭。彼枭伦者酬债既足。复得人形。生人道中。带畜生之余习。而参杂混合于人。多为顽类。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不仁不义。至恶至愚。不可化为一毫之善者也)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咎征本于妖淫。余习复为妖异。如小儿顶上口眼一切身根反常皆是也)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昔为狐媚。虽复人形。惟是曲情饰貌。摇尾乞怜。以谄世求容。不能卓然自立。所谓因人成事。碌碌庸人也)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狠类。(蜂目豺声刚愎残忍害物无慈者也)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蛔以衰气附物。余习亦复微贱。虽亲附人。人不齿录也)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由傲物而为人切齿。转为食类。虽复人形。无丈夫气。委靡不振之徒也)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由宿生负重致远仆仆不休。今亦被人驱役。作牛马走动劬不息也)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由宿昔亦有聪明知见。但不得其真。故为文类。只是小有才情。通文解义。风云月露而已。非经天纬地之文也)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由乘明咒之力故。具世智辨聪。非辉天鉴地之明也)彼循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由宿昔久久依人故。今亦谙练世故。解晓人情。非能通达一切也)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此总结可怜以警人也。阿难。是诸众生等。往昔在人道中。作三涂业。受三涂报。由狱而鬼。由鬼而畜。皆要宿债毕酬。少有不满。不得为人。此皆从无始来。无明障心。烦恼障意。业计颠倒。不忘债命。为征债而相生。为索命而相杀。皆非好缘聚会。遇如来方与解释。修正法。方得解脱。不逢此二。则生杀无休。人身不久。又入三涂。盖得之甚难。失之甚易。即幸得之。亦凶多吉少。苦多乐少。然则尘劳何日离。而轮转何日止哉。兴言及此。诸佛怆心。是故名为可怜愍也)。
(○人趣竟)。
○此下明诸仙趣也。说文云。仙者。迁也。老而不死。迁入山也。前三涂业。皆以十习为因。初得人身。犹带十种余习。今此仙趣。则与十习无干矣。夫仙道起于众生厌惧无常。想身常住。妄设多途。无非志于长生不死。不知此身乃真心中颠倒错认。与依草附木者。一等无异。今因怖死。而又妄修长生。是错之又错。展转支离。迷不知返。可胜惜哉。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人趣之上。复有一等从人道进修。但不依如来正教。以不生不灭元清净体为本修因。而妄执五蕴身。有性可修。有命可接。可令长生久住世间。是为别修妄念。其种虽多。而存想固形。是其总诀。曰存想。便是用诸妄想。非销落诸念者可比。曰固形。便是妄认色身。非究竟坚固之比也。妄修既成。则游于山林人迹不到之地。如所称名山洞府。福地清都中。如是之类。共计有十种仙焉。
○钟云。比天为劣。比人为优。仙趣是也。世俗不察。即以仙为天矣。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十种维何。阿难。彼诸众生。别修妄念者。或有坚固服饵。如秋石红铅之类。炮炼和合。为丸作饼。服食不休。至于食道圆成。百体康健。寿年延永。而未得轻举。名地行仙。
○若西域之阿私陀。此方之彭篯是也。岂知甘露浆。禅悦食。金牛饭。云门饼。一饱可以忘百饥哉。
竖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又有坚固草木。如紫芝黄精。菖蒲松柏之类。久服身轻。行步如飞。乃至升高越壑。无不迅捷。名飞行仙。
○若毛公毛女是也。岂知阿伽陀药。触之则根结解消。随往无碍。服之则万苦尽除。寿命无量也哉。旧以飞行为飞举非是。以空行在后也。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又有坚固金石。如炼五金八石。养砂接汞。九转大还之类。变丹砂而为黄金。化凡身而为仙骨。名化道圆成。色身轻妙。瞬息万里。周行不怠。名游行仙。
○若吕洞宾何仙[女*占]是也。岂知打开自己宝藏。证此不坏之身。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无处不在。岂待化道成而游行哉。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又有坚固动止。如抚摩搬弄。运气调身。动静以时。起居必慎之类。久而不息。气精圆成。所谓炼精还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于是羽化飞升。虚空游行。名空行仙。
○如旌阳拔宅。列子御风是也。殊不知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地水火风者。是真空行也。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又有坚固津液。如吐故纳新。鼓天池。咽玉液之类。久而不休。能令水升火降。而结内丹。精既完固。形亦光润。肌肤若雪。颜貌如童。超空行而至天上。名天行仙。
○若姑射神人是也。殊不知自己性水真空。周遍法界。贯彻十方。其津液涎沫。皆与香水海一脉流通。不待固津而后成也。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此后行字去声)仙。
又有坚固精色。如朝闭目以向东方。而采日精饮之。夜采月华。乃至服五星。餐云霞等。吸之既久。粹气潜通。渣滓日去。清虚日来。故能贯金石。蹈水火。略无妨碍。名通行仙。
○若五通仙。及庄伯微是也。殊不知自己光明。照天照地。六根门头。随处贯彻。不待吸粹而后通也。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又有坚固咒禁。如咒枣书符。以愈疾病。禁毒驱魅。以利群生之类。持咒既久。凝神不动。亦得成道。以其有济世道心。名道行仙。
○若于吉张道陵是也。岂知悉怛多。般怛啰。是转凡成圣之咒心。不以此为道。非正道也。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又有坚固思念。如系心脐下。透尾闾。升夹脊。乃至达泥丸。冲顶出神之类。久而不息。思忆圆成。彼亦谓之回光反照。名照行仙。
○若张紫阳。魏伯阳是也。岂知不思善。不思恶。圆明清净之体。圆照法界哉。
坚固交媾。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又有坚固交媾。如婴儿姹女。配合阴阳。取坎填离。以结仙胎之类。久而不息。两相感应。便能产药而成丹。盖人身有一点真精。即先天太乙之元精。老子所谓其中有精。广成所谓无摇尔精。一得此精。立时成道。名精行仙。
○世传吕洞宾亦好采战是也。殊不知识精元明清净之体。一受成形。同行同止。不曾相离。乃弃而不顾。而别求太乙之元精以交媾。非妄想而何。至于用女子为鼎器。而采助淫秽。内教固辟为魔论。而仙道亦鄙为下品。此为投人之欲。狂迷若多惑之。正人君子不为也。然道教末流。顺人之欲。故人易从。内教本来。夺人之欲。故人难奉。今夫财色长寿。人之大欲也。道者以铅汞鼎器。投其财色之欲。又以精气内丹。顺其恋生之心。谁不乐从。至于内教檀度梵行。逆其财色之心。又令观身如毒蛇。弃身如涕唾。苟不达其深。孰从而信之。呜呼。何怪缙绅富贵之士。谈烧炼者比比。而持斋念佛者。百无一二哉。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又有坚固变化。悟通化理。能大幻化。久而不息。觉悟圆成。移山倒水。妙绝一世。名绝行仙。
○如刘根左慈是也。此中觉悟。如庄子观化。谭子达化之悟。非正觉中真悟也。昔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先生告之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终者。谓之生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幻化。知幻化之不异生死。始可学幻矣。吾与汝皆幻也。何须学哉。老成子归。用尹…
《楞严说通卷八(刘道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