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著其术。故世莫传焉。此虽知幻化为绝行。而不知幻化之所自出者绝对待为绝行也。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阿难。如是十种仙等。修门各别。操行总同。皆于人中。自炼其心。但不达本心真常。生死二非。舍正觉而不修。却在匡郭里别求长生之理。其寿亦至千万岁。岂知此长仅足胜短。此生终以待灭。虽修短不同。岂真不死耶。其所休止之处。不杂人居。亦非天上。乃在深山。或大海岛中。特人迹所不到耳。而世俗仙天不分。谓居天上者。谬矣。要而论之。斯亦在轮回妄想流转之中。以其不修楞严正定故也。若遇圣师。幡然改辙。亦可进入妙三摩地。若固守不舍。仙报一尽。依然改头换面。还来散入诸趣之中。则何益矣。夫万修不能一得。得之不出轮回。何如念佛求生西方。一生即得金身。浩劫不受流转。而无缘不信者。痛哉。痛哉。
○问。修仙者。妄谓释教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然乎。否与。答。彼所说性命。二俱非真。盖指身中神魂为性。身中气结命根为命。故说单修性者。但得阴魂鬼仙。无长生身形。兼修命者。方得轻妙长生之身。而夸形神俱妙也。岂知佛所说性。是人人本有真如性海。乃无量天地。无量万物之本体。证此性者。岂惟但能现无量妙身。兼能现无量天地万物。其所现者。岂惟但能令住百千万岁。虽尘沙浩劫。亦可令住。且欲收即收。一尘不立。欲现即现。万法全彰。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方是真如佛性。请阅前文显性处。自然悟彼无知而妄谤矣。
○诸仙趣竟。
○此下诸天趣也。与仙趣迥然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学仙者。滥附于天。且谓诸天皆彼祖仙。今略辨之。仙以人身而恋长生。最怕舍身受身。诸天皆舍前身而受天身。岂其类哉。又仙处海山。如蓬莱昆仑。皆非天上。四王忉利。尚无卜居。况上界乎。况色界乎。是知天趣最为界内尊胜之流。迥非仙与鬼神之类也。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鎣-(冗-几)]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此明欲界第一天也。阿难。仙趣之上。不有所谓诸天乎。诸天非他。皆从人道修来者也。诸世间人。以不求出世间。修本常理。但希世间有尽乐果。不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而以十善为本修因。此人虽持不淫戒。而但无邪淫。尚有正淫。未能舍诸妻妾恩爱。而非己之色。不外流逸。不但身不敢犯。而心亦不萌一念。以欲念有节。意多收敛。皎洁不污。心地光明。更兼十善精研。命终之后。舍肉身而受天身。所居报土。在须弥腰。邻日月宫。名四王天。以山腰四面。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各据一面。各护一洲。故名四天王天也。
○天者。颠也。首出庶物之义。天有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欲界天。自须弥腰顶。以至空居。共有饮食淫欲睡眠。具足三欲。故号欲天。其男女嫁聚妻妾。亦如人间。但诸天人。皆无骨肉。亦无大小便利不净。报得五通。形无障碍。是知天趣为界内极尊也。六欲天福。固总由十善而致。今惟约欲以分者。以此六总名欲天。而淫为上首。故约淫之重轻。以分下上次第。至于十善。乃三界总因。不待言也。不求常住四字。亦三界总因。句局于此。而义通于后也。人道之流而为地狱三涂者。淫习为首也。人道之升而为上界诸天者。伏淫习为首也。人道之又升而成圣成贤者。断淫习为首也。淫习之为害。不翅如怨贼毒蛇。戒之哉。戒之哉。问。诸天转生。何反胜于长生。答。长生如补浣旧衣。终无殊胜。转生如脱獘垢而换珍御。胜劣天渊。特愚人狃于恋身。鄙习颠倒。谓长生为胜耳。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此明欲界第二天也。又有一等人。不但邪淫不流。即自己妻房。亦不多流逸。而淫爱微薄。不淫。则净居时多矣。然间有淫念起时。不得净之全味。比之前人。已超一倍。命终之后。亦升一倍。超日月明处。居须弥山顶。以非空居。故犹称人间。如是一类。名三十三天。而为帝释所统也。
○此与前天。通名地居。犹未离地故。然此二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但风气一泄。欲漏便除。非若人间有不净流溢也。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此明欲界第三天也。又有一等人。不逢欲境。则淫念不起。即逢欲境。惟暂交一过。更无追恋。此于净居。已得全味。渐向定境。故动少静多。倍胜于前。命终之后。空居朗住。日月之光。上照不及。是诸人等。其身其殿。自有光明。互相照耀。但以莲华开合。而为昼夜。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此云时分天也。
○此天唯搂抱成淫。不交媾矣。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单指弥勒内院。以胜该劣。而外天但令人意得之也)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此明欲界第四天也。又有等人。一切时静。动静之间。全无淫念。已胜动少静多。又一倍矣。但有极得意之境。必可应之触。自来强逼。未能无心不应。犹顺从之。此等命终之后。上升总报天。邻于弥勒内院。其妙境精而非粗。微而难见。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灾不能及者。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此云知足天也。
○按此天有内院外院。总五十重。每一重。有五百亿天宫。内则四十有九。外则一也。弥勒菩萨大摩尼殿。居其中焉。二院之外。又有业报一天。乃有漏业果所成。是为总报天。修十善业者。得生彼处。以有漏故。三灾可坏。是虽俱同一天然以总报望外院。尚如仙凡之隔。况内院乎。今此所生。乃在外院之外。而统言精微。疑译者过于省文。分析欠详耳。不然。此天何幸以小欲劣功。而遽获超三禅之胜报哉。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此欲界第五天也。前之应触。尚有应心。此人即有应触横陈于前。亦无应心。任现前淫境逼拶。了无滋味。如嚼蜡然。此又胜前一倍。故命终时。生越化地。谓能超越下天。自化乐具也。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此天以笑为淫欲。乐其自所变化也。
○横陈。如司马相如好色赋曰华容自献。玉体横陈。古诗云。回眸百万横自陈。皆此义也。
无世间心。同世间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超出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此欲界第六天也。又有心希上界。不乐世间。但随世间权同妻室。至于交时。不但无味。而且神游外境。了不干涉。此又胜前一倍。故命终后。遍能超出第五化境。与下四天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此天以相视为淫欲。谁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也。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以还。名为欲界。
此总结六天也。阿难。世人为欲所鼓。若瀑流逸火。醉象狂猿。腾跃驰突。莫能控制。此六欲诸天。心渐节制。而向于静。如初天且止外动。二天内动亦减。三天遇境方动。四天境迫不违。五天交中无味。六天形合心超。皆能出动。然形虽出动。心迹尚交。前四天尚兼心交。以有味故。后二天但是迹交。以无味故。自此天以还。统名欲界。以三欲事同。男女相具也。夫淫欲乃坠缚根本。六欲以轻而渐升。四禅以绝而高举。是则不舍欲心。上界犹不可希。况望出三界。修三摩地耶。此所以阿难必缘是而起教也。
○天台云。十善外。前三天各兼功行。后三天各兼禅定。不但只轻淫欲。求生天者。不可不知也。
《楞严说通卷八(刘道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