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彼有力。(此彼字指債主。言力謂保持人身之力也)兼有福德。則于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此彼字指畜生言)若無福者。還爲畜生。(債主反爲畜生也)償彼余值。(酬還彼畜生余剩之債也)阿難當知。若用錢物。(以過用錢物爲剩如馱腳售錢之類)或役其力。(以過用其力爲剩)償足自停。(言無難也)如于中間。(指當初酬債既了時)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爲高下。無有休息。(負債易償負命難償也)除奢摩他(法也。返妄契真之正定也)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複次阿難。叁塗業盡。則人趣矣。人之爲趣。來路非一。今且論其從畜中來者。夫鬼之爲畜。以六情四想爲潤生。酬償宿債。債畢即當兩無交涉。若使酬償越分。則此等衆生。複以情想均等爲潤生。複生人中。而反征其越分之余債矣。如彼受償之債主。或有善力。兼有福德。而處富貴。則即就人中。酬還其剩過之力。或遭竊取。成遭劫奪。皆酬也。若善業不勝。福德不兼。無所償地。則人轉爲畜。以償余值。所不免矣。然欠債易償也。欠命難償也。阿難當知。若所征之剩。爲過用其錢物乎。過用其力乎。則或以人償。或變畜償。償足自停耳。若不但過用錢力。而又于中。殺其身。食其肉。則生生世世。相殺相誅。遞相食啖。如汲井輪。互爲高下。無有了期。除是自己得道。及諸佛出世。方可停寢。否則終不能釋此怨對也。口腹傷生。其害如此。可不痛戒乎。
○此一科。頗似前趣余文。再四研之。當是警起人趣之文也。良以獄後諸趣。皆以複次爲發端。今談畜畢。而以複次起之。至下別無複次之語。意可知也。且夫地獄苦盡。鬼趣習終。而畜又債畢。今起爲人。將何以爲潤生之由乎。此文中征剩索命。正諸畜所以潤生而爲人, 也。則斯段經文。爲轉畜爲人之端明矣。言警起者。佛意欲人警悟。于諸畜生。仁心而不可過其力。止殺而不可殘其命也。
汝今應知。彼枭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試取由畜而人者列言之。汝今應知。貪物爲怪爲枭。彼枭倫者酬債既足。複得人形。生人道中。帶畜生之余習。而參雜混合于人。多爲頑類。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不仁不義。至惡至愚。不可化爲一毫之善者也)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咎征本于妖淫。余習複爲妖異。如小兒頂上口眼一切身根反常皆是也)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昔爲狐媚。雖複人形。惟是曲情飾貌。搖尾乞憐。以谄世求容。不能卓然自立。所謂因人成事。碌碌庸人也)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蜂目豺聲剛愎殘忍害物無慈者也)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蛔以衰氣附物。余習亦複微賤。雖親附人。人不齒錄也)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由傲物而爲人切齒。轉爲食類。雖複人形。無丈夫氣。委靡不振之徒也)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由宿生負重致遠仆仆不休。今亦被人驅役。作牛馬走動劬不息也)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文類。(由宿昔亦有聰明知見。但不得其真。故爲文類。只是小有才情。通文解義。風雲月露而已。非經天緯地之文也)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由乘明咒之力故。具世智辨聰。非輝天鑒地之明也)彼循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由宿昔久久依人故。今亦谙練世故。解曉人情。非能通達一切也)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複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爲可憐愍者(此總結可憐以警人也。阿難。是諸衆生等。往昔在人道中。作叁塗業。受叁塗報。由獄而鬼。由鬼而畜。皆要宿債畢酬。少有不滿。不得爲人。此皆從無始來。無明障心。煩惱障意。業計顛倒。不忘債命。爲征債而相生。爲索命而相殺。皆非好緣聚會。遇如來方與解釋。修正法。方得解脫。不逢此二。則生殺無休。人身不久。又入叁塗。蓋得之甚難。失之甚易。即幸得之。亦凶多吉少。苦多樂少。然則塵勞何日離。而輪轉何日止哉。興言及此。諸佛怆心。是故名爲可憐愍也)。
(○人趣竟)。
○此下明諸仙趣也。說文雲。仙者。遷也。老而不死。遷入山也。前叁塗業。皆以十習爲因。初得人身。猶帶十種余習。今此仙趣。則與十習無幹矣。夫仙道起于衆生厭懼無常。想身常住。妄設多途。無非志于長生不死。不知此身乃真心中顛倒錯認。與依草附木者。一等無異。今因怖死。而又妄修長生。是錯之又錯。展轉支離。迷不知返。可勝惜哉。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叁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人趣之上。複有一等從人道進修。但不依如來正教。以不生不滅元清淨體爲本修因。而妄執五蘊身。有性可修。有命可接。可令長生久住世間。是爲別修妄念。其種雖多。而存想固形。是其總訣。曰存想。便是用諸妄想。非銷落諸念者可比。曰固形。便是妄認色身。非究竟堅固之比也。妄修既成。則遊于山林人迹不到之地。如所稱名山洞府。福地清都中。如是之類。共計有十種仙焉。
○鍾雲。比天爲劣。比人爲優。仙趣是也。世俗不察。即以仙爲天矣。
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十種維何。阿難。彼諸衆生。別修妄念者。或有堅固服餌。如秋石紅鉛之類。炮煉和合。爲丸作餅。服食不休。至于食道圓成。百體康健。壽年延永。而未得輕舉。名地行仙。
○若西域之阿私陀。此方之彭篯是也。豈知甘露漿。禅悅食。金牛飯。雲門餅。一飽可以忘百饑哉。
豎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又有堅固草木。如紫芝黃精。菖蒲松柏之類。久服身輕。行步如飛。乃至升高越壑。無不迅捷。名飛行仙。
○若毛公毛女是也。豈知阿伽陀藥。觸之則根結解消。隨往無礙。服之則萬苦盡除。壽命無量也哉。舊以飛行爲飛舉非是。以空行在後也。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又有堅固金石。如煉五金八石。養砂接汞。九轉大還之類。變丹砂而爲黃金。化凡身而爲仙骨。名化道圓成。色身輕妙。瞬息萬裏。周行不怠。名遊行仙。
○若呂洞賓何仙[女*占]是也。豈知打開自己寶藏。證此不壞之身。遊戲神通。淨佛國土。無處不在。豈待化道成而遊行哉。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又有堅固動止。如撫摩搬弄。運氣調身。動靜以時。起居必慎之類。久而不息。氣精圓成。所謂煉精還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于是羽化飛升。虛空遊行。名空行仙。
○如旌陽拔宅。列子禦風是也。殊不知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地水火風者。是真空行也。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又有堅固津液。如吐故納新。鼓天池。咽玉液之類。久而不休。能令水升火降。而結內丹。精既完固。形亦光潤。肌膚若雪。顔貌如童。超空行而至天上。名天行仙。
○若姑射神人是也。殊不知自己性水真空。周遍法界。貫徹十方。其津液涎沫。皆與香水海一脈流通。不待固津而後成也。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此後行字去聲)仙。
又有堅固精色。如朝閉目以向東方。而采日精飲之。夜采月華。乃至服五星。餐雲霞等。吸之既久。粹氣潛通。渣滓日去。清虛日來。故能貫金石。蹈水火。略無妨礙。名通行仙。
○若五通仙。及莊伯微是也。殊不知自己光明。照天照地。六根門頭。隨處貫徹。不待吸粹而後通也。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又有堅固咒禁。如咒棗書符。以愈疾病。禁毒驅魅。以利群生之類。持咒既久。凝神不動。亦得成道。以其有濟世道心。名道行仙。
○若于吉張道陵是也。豈知悉怛多。般怛啰。是轉凡成聖之咒心。不以此爲道。非正道也。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又有堅固思念。如系心臍下。透尾闾。升夾脊。乃至達泥丸。沖頂出神之類。久而不息。思憶圓成。彼亦謂之回光反照。名照行仙。
○若張紫陽。魏伯陽是也。豈知不思善。不思惡。圓明清淨之體。圓照法界哉。
堅固交媾。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又有堅固交媾。如嬰兒姹女。配合陰陽。取坎填離。以結仙胎之類。久而不息。兩相感應。便能産藥而成丹。蓋人身有一點真精。即先天太乙之元精。老子所謂其中有精。廣成所謂無搖爾精。一得此精。立時成道。名精行仙。
○世傳呂洞賓亦好采戰是也。殊不知識精元明清淨之體。一受成形。同行同止。不曾相離。乃棄而不顧。而別求太乙之元精以交媾。非妄想而何。至于用女子爲鼎器。而采助淫穢。內教固辟爲魔論。而仙道亦鄙爲下品。此爲投人之欲。狂迷若多惑之。正人君子不爲也。然道教末流。順人之欲。故人易從。內教本來。奪人之欲。故人難奉。今夫財色長壽。人之大欲也。道者以鉛汞鼎器。投其財色之欲。又以精氣內丹。順其戀生之心。誰不樂從。至于內教檀度梵行。逆其財色之心。又令觀身如毒蛇。棄身如涕唾。苟不達其深。孰從而信之。嗚呼。何怪缙紳富貴之士。談燒煉者比比。而持齋念佛者。百無一二哉。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又有堅固變化。悟通化理。能大幻化。久而不息。覺悟圓成。移山倒水。妙絕一世。名絕行仙。
○如劉根左慈是也。此中覺悟。如莊子觀化。譚子達化之悟。非正覺中真悟也。昔老成子學幻于尹文先生。先生告之曰。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終者。謂之生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幻化。知幻化之不異生死。始可學幻矣。吾與汝皆幻也。何須學哉。老成子歸。用尹…
《楞嚴說通卷八(劉道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