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严说通卷六(刘道开)▪P3

  ..续本文上一页暴。(纵有强暴亦不从也)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今其成就。(应求人趣竟。此皆菩萨调而应。偶而会。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所谓同事摄也)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此下八部。阙迦楼罗。乃译文略之也。今但七部。此七趣者。虽皆具神通福德威权。然均名恶趣。各有苦恼。故多欲脱去为人。以希进修也)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上乐入故令其成就。此乐出故亦令成就也)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龙树化五百龙众俱受具戒之类)若有药义(此云轻捷即夜叉也。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也)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菩萨亦现身者。以菩萨面夜叉心不隔一线故)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此云香阴。帝释乐神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此云无端正。以女美而男丑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菩萨亦现身者。以嗔化嗔也)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形似人而头有角。天帝丝竹乐神也)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大蟒腹行者)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迦毗尊者为蟒受三皈。听讫现老人素服而去。足显菩萨龙蛇混杂无定名亦无定相也)(应现八部身竟)若诸众人。乐人修人。(此现在人中。而求舍身之后。复得人身世世进修者)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休咎精明等)无形(空散销沉等)有想(鬼神精灵等)无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问无想既属土木金石矣。为说何法而得度耶。答菩萨应化神妙莫测。别有方便。说亦非以口说。而听亦不以耳听也)(按三十二应。无越十界。于十界中。独无菩萨并地狱身者。或曰观音已是菩萨。何须更现。地狱苦重不可度也)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结名也。上来如是应现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所以然者。皆以三昧闻薰闻修。若朝曦散彩。明镜现形。不劳精力。不费心思。缘对自现。初无作为。故曰无作妙力。逐浪随波。泛应曲当。故曰自在成就。无所往而不可现矣。

  ○释成上与诸佛同一慈力竟。

  ○三十二应。比普门品微有不同。然本体是同。不妨互有阙存耳。依正法华。具现菩萨界身。准释论。亦化地狱也。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标承三昧名字及悲仰为无畏之本也。无畏。约众生言。盖遭难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脱。即无畏也。功德。约菩萨言。救生脱怖。实菩萨最妙功德也。世尊。我今以上同慈力。获三十二应矣。又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证得众生同体大悲。故众生悲苦仰乐。我即拔苦与乐。若有遭苦难。处怖畏。而一称我名。即蒙救脱。不生怖畏。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如此方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也。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一苦恼难。八难之中此一为总。下七为别也)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夜叉见前)罗刹(可畏)鸠槃茶鬼(厌魅)及毗舍遮(啖精气鬼)富楼那(热病鬼)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如土地不见洞山。鬼使不见主事僧是也)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此令众生得八难无畏也。何谓十四。一者。由我不随声尘所起知见。惟旋倒闻机。反照自性。是不自观音。以观观者。我既与众生同体。当我如是观时。即摄众生以同观。故能令十方苦楚其身恼乱其心之众生。一心称名。即各各随其音声而得解脱。是虽我观其音声也。即谓以众生观众生可也。以众生一我也。是则苦恼总难无畏矣。二者。见为火因。故见业父。则见猛火。当旋闻声脱时。见亦旋而与色脱。是谓知见旋复。不复召火。故能令一心称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火烧难无畏矣。三者。听为水因。故听业交。则见大水。今以观为听。而闻根旋复。不复召水。故能令一心称名者。设为水漂。水不能溺。水溺难无畏矣。四者。杀害是鬼因。今返闻时。内灭妄想。外除杀业。心无杀害。便不召鬼。故令称名众生。入鬼国而鬼不能害。则鬼害难无畏矣。五者。当反闻时。全以本觉真闻。内薰妄闻。而成就真闻性。故令六根销复。皆同耳根。所谓一根反源。六根解脱也。既六根同于声听。声听无形。即是全身泯于无形。无形岂复有受刃处。故能使称名众生。临当被杀。彼人之刀。段段自坏。即使挥其兵戈。亦如割水吹光。于我不受刀兵之本性。纤毫无动。所谓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也。而刀兵难。又何畏乎。六者。闻薰功极。内莹发光。光遍法界。则诸鬼神阴隐幽暗之物。以向暗背明为性者。岂能堪此光耀而自全乎。故能令称名众生。自药叉以至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菩萨摄身光所掩。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也。而鬼见难。又何畏乎。七者。当反闻时。音性圆销。尘泯矣。观听返入。根灭矣。根尘两销。则内无所系。外无所缚。离诸尘妄。以此妙力。加被众生。能令枷锁不能羁系。而枷锁难。恶足畏焉。八者。当反闻时。灭音而解脱声尘。圆闻而证极根性。尘灭。则无复外敌。性圆。则咸归内融。故一切处。遍生慈力。以此慈力。加被众生。能令碜心毒人化为慈悲眷属。无复恶心相向。故虽经险路。而贼不能劫。而盗贼难。又何畏焉。众生所得八难无畏盖如此。

  ○问。菩萨见闻旋复。与众生何预。而令彼称名者即脱水火何耶。答。昔蔡顺之母啮指而顺心痛。岂非母子同体而相通乎。凡夫尚能如此。况证同体大悲者。而疑其不能如是耶。

  ○心无杀害。虽鬼国可入。可见鬼所得而乘者。皆好杀人也。世人有为鬼所著。而遍信师巫邪说。多杀牲以祈禳者。其能免于害乎。

  ○贺云。不自观音者。不存一毫我见。即上文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等也。以观观者。以圆通之观观之。即上文如幻金刚三昧。下文圆融清净宝觉也。

  九者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音但诠于耳家所对之境。未诠诸过。尘则诠于染。蔽二过。故纯音无尘。谓音虽不坏。而已离染蔽之过。即心境一如也。或音字是闻字之误)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此云无善心)永离痴暗。

  此令众生得三毒无畏也。九者。反闻离尘。迥脱于色。故能随色现色而色不能劫。如水现影。如镜现像。影像安能劫水镜哉。以此无贪妙力。加被众生。能令多淫众生。远离贪欲。而贪毒无畏矣。十者。纯一圆音。了无染蔽尘相。根尘融为一法。既无能对之根。亦无所对之尘。夫嗔生于敌对。无对所对。则嗔恚无由而起。以此无嗔妙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而嗔毒无畏矣。十一者销昏翳之妄尘。旋精明之妙觉。故外而法界。内而身心。如净琉璃。朗彻无凝。以此无痴妙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具足见惑之昏。具足思惑之钝。具足无明之性障。及诸阿颠迦。痴之最重者。皆永离痴暗。而痴毒无畏矣。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此令众生得二求无畏也。夫求男女者。有何所畏。畏其终不得也。菩萨遂其所求。即脱其不得之畏矣。十一者。融形复闻浑身成一圆融清净宝觉。若身相不融。则此身非彼。彼身非此。安得不起而遍。如月印千江乎。由身相既融。故能不动道场。遍一切处。供养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绍继法王。有男之道。又福慧两足。有男子德。故能令无子众生。于我求男者。即诞生福德智慧之男。而求男者。无畏其不得矣。十三者。反闻功极。六根圆通。眼如耳。耳如鼻。皆可互用。而明照无二。含育十方如来妙宝王刹。由明照无二。故立大圆镜。以显无像不现。由含十方界。故立空如来藏。以明无物不容。唯含。故能承顺法门。惟明照。故能受领无失。承顺即坤仪也。受领即女德也。故能令无子众生。于我求女者。即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而求女者。无畏其不得矣。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亿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此令众生得称名无畏也。持名者何所畏。而说无畏。盖持名者。或恐其功德不胜。而怀尤豫。或遇持名多者。而惧其不及。皆畏相也。今持菩萨名者。迥脱此二畏。故亦曰无畏矣。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有百亿日月。今现住此世界中诸法王子。共有六十二亿恒河沙数之多。其随自实行。…

《楞严说通卷六(刘道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