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說通卷六(劉道開)▪P3

  ..續本文上一頁暴。(縱有強暴亦不從也)我于彼前。現童女身。而爲說法。今其成就。(應求人趣竟。此皆菩薩調而應。偶而會。竿木隨身。逢場作戲。所謂同事攝也)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此下八部。阙迦樓羅。乃譯文略之也。今但七部。此七趣者。雖皆具神通福德威權。然均名惡趣。各有苦惱。故多欲脫去爲人。以希進修也)我現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上樂入故令其成就。此樂出故亦令成就也)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如龍樹化五百龍衆俱受具戒之類)若有藥義(此雲輕捷即夜叉也。有叁種。一在地。二在虛空。叁在天也)樂度本倫。我于彼前。現藥叉身(菩薩亦現身者。以菩薩面夜叉心不隔一線故)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此雲香陰。帝釋樂神也)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乾闼婆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羅(此雲無端正。以女美而男醜也)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阿修羅身(菩薩亦現身者。以嗔化嗔也)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緊那羅(形似人而頭有角。天帝絲竹樂神也)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伽(大蟒腹行者)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如迦毗尊者爲蟒受叁皈。聽訖現老人素服而去。足顯菩薩龍蛇混雜無定名亦無定相也)(應現八部身竟)若諸衆人。樂人修人。(此現在人中。而求舍身之後。複得人身世世進修者)我現人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休咎精明等)無形(空散銷沈等)有想(鬼神精靈等)無想(精神化爲土木金石等)樂度其倫。我于彼前。皆現其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問無想既屬土木金石矣。爲說何法而得度耶。答菩薩應化神妙莫測。別有方便。說亦非以口說。而聽亦不以耳聽也)(按叁十二應。無越十界。于十界中。獨無菩薩並地獄身者。或曰觀音已是菩薩。何須更現。地獄苦重不可度也)是名妙淨叁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叁昧聞薰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結名也。上來如是應現即不無。染汙即不得。是名妙淨叁十二應。入國土身。所以然者。皆以叁昧聞薰聞修。若朝曦散彩。明鏡現形。不勞精力。不費心思。緣對自現。初無作爲。故曰無作妙力。逐浪隨波。泛應曲當。故曰自在成就。無所往而不可現矣。

  ○釋成上與諸佛同一慈力竟。

  ○叁十二應。比普門品微有不同。然本體是同。不妨互有阙存耳。依正法華。具現菩薩界身。准釋論。亦化地獄也。

  世尊。我複以此聞薰聞修金剛叁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衆生。同悲仰故。令諸衆生于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此標承叁昧名字及悲仰爲無畏之本也。無畏。約衆生言。蓋遭難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脫。即無畏也。功德。約菩薩言。救生脫怖。實菩薩最妙功德也。世尊。我今以上同慈力。獲叁十二應矣。又複以此聞薰聞修。金剛叁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衆生。同悲仰故。證得衆生同體大悲。故衆生悲苦仰樂。我即拔苦與樂。若有遭苦難。處怖畏。而一稱我名。即蒙救脫。不生怖畏。令諸衆生。于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如此方所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也。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衆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一苦惱難。八難之中此一爲總。下七爲別也)二者知見旋複。令諸衆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叁者觀聽旋複。令諸衆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衆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五者薰聞成聞。六根銷複。同于聲聽。能令衆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動搖。六者聞薰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衆生藥叉(夜叉見前)羅刹(可畏)鸠槃茶鬼(厭魅)及毗舍遮(啖精氣鬼)富樓那(熱病鬼)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如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主事僧是也)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衆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衆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此令衆生得八難無畏也。何謂十四。一者。由我不隨聲塵所起知見。惟旋倒聞機。反照自性。是不自觀音。以觀觀者。我既與衆生同體。當我如是觀時。即攝衆生以同觀。故能令十方苦楚其身惱亂其心之衆生。一心稱名。即各各隨其音聲而得解脫。是雖我觀其音聲也。即謂以衆生觀衆生可也。以衆生一我也。是則苦惱總難無畏矣。二者。見爲火因。故見業父。則見猛火。當旋聞聲脫時。見亦旋而與色脫。是謂知見旋複。不複召火。故能令一心稱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火燒難無畏矣。叁者。聽爲水因。故聽業交。則見大水。今以觀爲聽。而聞根旋複。不複召水。故能令一心稱名者。設爲水漂。水不能溺。水溺難無畏矣。四者。殺害是鬼因。今返聞時。內滅妄想。外除殺業。心無殺害。便不召鬼。故令稱名衆生。入鬼國而鬼不能害。則鬼害難無畏矣。五者。當反聞時。全以本覺真聞。內薰妄聞。而成就真聞性。故令六根銷複。皆同耳根。所謂一根反源。六根解脫也。既六根同于聲聽。聲聽無形。即是全身泯于無形。無形豈複有受刃處。故能使稱名衆生。臨當被殺。彼人之刀。段段自壞。即使揮其兵戈。亦如割水吹光。于我不受刀兵之本性。纖毫無動。所謂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也。而刀兵難。又何畏乎。六者。聞薰功極。內瑩發光。光遍法界。則諸鬼神陰隱幽暗之物。以向暗背明爲性者。豈能堪此光耀而自全乎。故能令稱名衆生。自藥叉以至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菩薩攝身光所掩。如枭鳥夜視晝盲。羅刹向日不見也。而鬼見難。又何畏乎。七者。當反聞時。音性圓銷。塵泯矣。觀聽返入。根滅矣。根塵兩銷。則內無所系。外無所縛。離諸塵妄。以此妙力。加被衆生。能令枷鎖不能羁系。而枷鎖難。惡足畏焉。八者。當反聞時。滅音而解脫聲塵。圓聞而證極根性。塵滅。則無複外敵。性圓。則鹹歸內融。故一切處。遍生慈力。以此慈力。加被衆生。能令碜心毒人化爲慈悲眷屬。無複惡心相向。故雖經險路。而賊不能劫。而盜賊難。又何畏焉。衆生所得八難無畏蓋如此。

  ○問。菩薩見聞旋複。與衆生何預。而令彼稱名者即脫水火何耶。答。昔蔡順之母齧指而順心痛。豈非母子同體而相通乎。凡夫尚能如此。況證同體大悲者。而疑其不能如是耶。

  ○心無殺害。雖鬼國可入。可見鬼所得而乘者。皆好殺人也。世人有爲鬼所著。而遍信師巫邪說。多殺牲以祈禳者。其能免于害乎。

  ○賀雲。不自觀音者。不存一毫我見。即上文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等也。以觀觀者。以圓通之觀觀之。即上文如幻金剛叁昧。下文圓融清淨寶覺也。

  九者薰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十者純音無塵。(音但诠于耳家所對之境。未诠諸過。塵則诠于染。蔽二過。故純音無塵。謂音雖不壞。而已離染蔽之過。即心境一如也。或音字是聞字之誤)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此雲無善心)永離癡暗。

  此令衆生得叁毒無畏也。九者。反聞離塵。迥脫于色。故能隨色現色而色不能劫。如水現影。如鏡現像。影像安能劫水鏡哉。以此無貪妙力。加被衆生。能令多淫衆生。遠離貪欲。而貪毒無畏矣。十者。純一圓音。了無染蔽塵相。根塵融爲一法。既無能對之根。亦無所對之塵。夫嗔生于敵對。無對所對。則嗔恚無由而起。以此無嗔妙力。加被衆生。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而嗔毒無畏矣。十一者銷昏翳之妄塵。旋精明之妙覺。故外而法界。內而身心。如淨琉璃。朗徹無凝。以此無癡妙力。加被衆生。能令一切具足見惑之昏。具足思惑之鈍。具足無明之性障。及諸阿顛迦。癡之最重者。皆永離癡暗。而癡毒無畏矣。

  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叁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此令衆生得二求無畏也。夫求男女者。有何所畏。畏其終不得也。菩薩遂其所求。即脫其不得之畏矣。十一者。融形複聞渾身成一圓融清淨寶覺。若身相不融。則此身非彼。彼身非此。安得不起而遍。如月印千江乎。由身相既融。故能不動道場。遍一切處。供養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紹繼法王。有男之道。又福慧兩足。有男子德。故能令無子衆生。于我求男者。即誕生福德智慧之男。而求男者。無畏其不得矣。十叁者。反聞功極。六根圓通。眼如耳。耳如鼻。皆可互用。而明照無二。含育十方如來妙寶王刹。由明照無二。故立大圓鏡。以顯無像不現。由含十方界。故立空如來藏。以明無物不容。唯含。故能承順法門。惟明照。故能受領無失。承順即坤儀也。受領即女德也。故能令無子衆生。于我求女者。即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爲衆人愛敬有相之女。而求女者。無畏其不得矣。

  十四者。此叁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衆生。隨順衆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衆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衆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此令衆生得稱名無畏也。持名者何所畏。而說無畏。蓋持名者。或恐其功德不勝。而懷尤豫。或遇持名多者。而懼其不及。皆畏相也。今持菩薩名者。迥脫此二畏。故亦曰無畏矣。十四者。此叁千大千世界。總有百億日月。今現住此世界中諸法王子。共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之多。其隨自實行。…

《楞嚴說通卷六(劉道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