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见如法师)▪P12

  ..续本文上一页陀,若有人纔称念此摩诃-摩由──哩佛母明王名字者,便护自身,及护他人。或结线索,身上带持。如其此人,应合死罪,以罚物得脱。应合被罚,轻杖得脱。应合轻杖,被骂得脱。应合被骂,战悚得脱……一切苦难悉皆消散。

  

  这段经文有二种含义:一是小有称念,便可自护及护他人。二是或有人心昏,未能忆诵,或是不会念,只要结线索,或者佛牌,身上带持,也能重罪轻报,真实不虚。

  

  有法耀法师者,未出家前,由二手烟波及而不知,致患肺气泡,又是气喘。长期治疗而药物中毒,不能再用任何注射或药物,祇有忍受病苦等待死神降临。结果称念摩诃──摩由──哩佛母明王圣号,仅九千余声,药毒全消!师住宜兰孔雀山开成寺。

  

  阿难陀,若天旱时,及雨涝时,读诵此经,诸龙欢喜。若滞雨即晴,若亢旱必雨。令彼求者,随意满足。

  

  这段经文。提供我们求雨止雨的简便,而且有效率的管道,我们应生珍惜与感激心。珍惜善加利用,感激归投佛法僧,受持五戒,广行十善。孝顺父母。敬事师长。如此方能增益天威,依时风雨。否则多行不义,恣任放逸,修罗凶恶势增,非旱即涝,或恶星变怪,世人不能不知。

  

  祈雨止雨能办到吗?且看历史的记载:

  

  公元三一七年晋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佛图澄祈雨。

  公元五八六年至德四年开皇六年,隋文帝请昙延等人祈雨并授八关斋戒。

  公元六○○年开皇二十年一月,百济国法王创建王兴寺度僧三十人,夏,王临幸漆岳寺祈雨。

  公元六九一年嗣圣八年二月,日本天皇为求止雨,诏令公卿忏悔。

  公元六九二年嗣圣九年,周则天武后敕令全国禁止屠钓祈雨。

  公元七十六年开元四年(玄宗)六月,新罗居士理晓祈雨。

  公元七四六年天宝五年,不空三藏于长安宫内修孔雀法祈雨。

  公元七六二年,宋太祖于相国寺祈雨。

  公元七七二年大历七年八月,日本风雨不顺,规定每年正月诸国国分寺举行吉祥悔过法会七日。

  公元九○八年日本方面醍醐天皇延喜八年夏,天旱。七月十九日,圣宝率三十二僧在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

  公元九六○年五月十三日以后,日僧宽空,及仁海数次修孔雀法祈雨。

  公元九七○年开宝三年四月,宋太祖临幸建隆观祈雨。

  公元九八六年雍熙三年十一月,祈雪。

  公元九九二年淳化二年九月,宋太祖临幸诸寺观祈霁。

  公元一○○○年咸平三年十二月,祈雨。

  公元一○○二年咸平五年七月,真宗临太平兴国寺及上清宫祈霁。

  公元一○四三年庆历二年七月,宋仁宗于开封相国寺内殿祈雨。

  公元一○四七年春,仁宗至隋州太洪山祈雨。

  公元一○五九年九月,仁宗于相国寺祈雨。

  公元一○七三年三月,神宗于瑶津亭祈雨。

  公元一○八二年八月一日,僧觉信于东寺,修孔雀法祈雨。

  公元一三七二年三月,道士修请雨法。

  公元一四七三年成化九年八月,明宪宗洪景相祈雨。

  公元一九七七年民国六十六年三月十一日,美西海岸旱灾,三藩市中美佛教会举行祈雨法会。

  公元一九八四年中华民国七十三年六月,台北华严讲堂见如法师修孔雀法四十九日祈雨。一年六个月旱象,阅六日解除。(六三大雨,中和市成灾,许兆麟居士亦修孔雀法止雨。)

  公元一九八八年七月,台湾中部缺雨,见如法师于埔里玉佛寺修孔雀法祈雨。

  公元一九八九年民国七十八年三月,见如法师于苏澳南光寺祈雨。

  公元一九八九年民国七十八年十二月六日,华盛顿四日美联社电,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今天报导地球臭气层破洞,已于今年补合。孔雀法每修皆求复原,今果复原。

  公元一九九○年民国七十九年九月八日,台湾大甲豪雨成灾,见如法师于宜兰开成寺止雨。

  公元一九九○年民国七十九年九月,卫星云图显示有三们台风,呈一字形东西排列,分别是杰鲁得、芙瑞达、郝丽,尤其杰鲁得,最接近本省,可能造成灾害。结果幸免于难。迄目前八十三年以还,十多年来无台风灾害,已肯定孔雀法护国护家的威德不可思议。

  公元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七-二十九日,于马来西亚马六甲佛教居士林,见如法师修孔雀法三天,一年半的干旱解除。

  据中央地震测报中心云,本年有感及无感地震共二千三百多次,是历史绝无仅有的纪录。每年修孔雀法请求「地震台风幸勿侵损」很有成效,化解了一次周期性的大地震。

  公元一九九四年民国八十三年元月,于本省桃园印心寺修孔雀法,为中南地区祈雨。

  公元一九九四年,民国八十三年五月四日起于台北县双溪大观寺见如法师修孔雀法廿一天,祈雨顺风调。(出《佛教史年表》、《密宗史》、《明王经感应录》)

  

  贪欲、瞋恚、痴,是世间三毒,诸佛皆已断,实语毒消除;贪欲、瞋恚、痴,是世间三毒,达磨皆已断,实语毒消除;贪欲、瞋恚、痴,是世间三毒,僧伽皆已断,实语毒消除。

  

  有人电话问我:「《孔雀明王经》是个什么经?」上面三行经文就是画龙点睛,告诉我们这部经是消除贪欲、瞋恚、愚痴三毒的;这毒很利害,小则伤身命,损健康,断善根,大则影响环境及至地球生态,及杀害法身慧命。正觉世间的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祂们都以「法宝」消除了三毒;祂们的身心获得安稳,环境生态,常得离灾危。我们每个人也应正视这问题。

  

  毒者毒害也。谓贪、瞋、痴能破坏出世善心故名为毒。

  

  (一)贪毒者,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名贪毒,《涅槃经》谓之贪病。其病当以不净观为药而对治之,令其观于自他之身一一不净,何所可贪,此观若成,此病即去而心寂矣。

  

  (二)忿怒之心名之为瞋。若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瞋毒。《涅槃经》谓,对一切违情之境,热恼于怀是为嗔病,当以慈心之观而为药对治之。令其观一切众生皆吾眷属,应予其乐,何可所瞋!此观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清凉矣!

  

  (三)痴毒者,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是名痴毒。《涅槃经》谓之痴病,当以因缘之观为药而对治之,令其知生死轮转,因果相续,循环无际,何得而离此因缘!若此观成,此病即去而心明了矣。因缘观即十二因缘也: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出《法界次第》)

  

  对治贪欲之毒,尚有九想观;即对人体丑恶形相,作九种观法,行之可断除我人对肉体之执着与情执:

  

  (1)青瘀想,梵Vinilaka-samjna,于死尸观想风吹日晒,死尸变黄赤色,复又发黑青。

  (2)脓澜想,Vipuyak samjna,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

  (3)虫啖想,梵Vipadumaka-samjna,观想蛆虫、鸟兽之食尸。

  (4)膨胀想,梵Vyadhmataka-samjna,观想死尸膨胀。

  (5)血涂想,梵Vilohitaka-samjna,观想死尸之脓血溢涂。

  (6)坏烂想,梵Vikhaditaka-samjna,观想皮肉之破裂,腐烂。

  (7)败坏想,梵Viksiptaka-samjna,观想皮肉烂尽,仅存助骨,七零八落。

  (8)烧想,梵Vidagdhaka-samjna,观想死尸,烧为灰烬。

  (9)骨想,梵asthi-samjna,作枯骨想,观想死尸,成为一堆散乱之白骨。(出《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把贪欲的热恼心,引导换个想法;写字、绘画、打球、帮做家务,当义工……都可以,总之要脱离贪欲之引诱联想。万不可说为「适度」或者说,「这是年轻人正常的行为」。尚有呵欲偈一首,常为背诵亦可移转邪思。

  

  「欲欲我知你,本从心想生,我今不想你,你即不得生。」

  

  否则常念「摩哈──摩由──瑜佛母明王」圣号,当属上上之方便也。

  

  或问:「陀罗尼多令人有所希求,不亦反损众生乎?」

  曰:「此问是离求外别取无求,全同断见外道。今佛教说,终日求之不见有能求所求之相,是真无求。非同木石,全不希求。《观音钞》云:『虽念念求,而无能求所求之相。』又况诸佛大悲,岂可反损众生耶?」

  

  或问:「善知识讲经说法,莫不指归『南芜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求生净土,不亦可乎?」

  曰「甚善,甚善。」然北宋有慧照法邻法师者,尝谓徒众曰:「三十以前未可念阿弥陀,少不知进。七十以后不得持《消灾咒》,老不知止。」昔台中李老师尝谓门人,佛法如水里的葫芦,不按不转,一按就转。古德云,说法若落一边,佛法亦魔法矣!华严经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劝诸后学,若显若密,或性或相,行则任在一门,信须回通无碍,勿同盲人模象……。」「偈云:大圣亲宣五教文,千门万户入天真。遍观受一非余者,尽是佛家不了人。」

  

  或问:「二十八宿者,道教不亦云乎哉?」

  曰:「《佛名经》云,若色若声,俱是咒心,或见或闻,莫非佛法。况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宿曜岂在心外耶?密教谓『一法界』即『一大曼荼罗』也。」(详见入文略释一二九、一三一页)

  

  本经下卷,与具寿阿难陀,俱诣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住,是属于正宗分的经文。尔时世尊,告阿难陀,至随所住处常安乐,属流通分了。

  

  丙、流通分

  

  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分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不滞不壅,流通不已。

  

  遗憾的本经已壅塞不传千四百余年矣!再不流通法宝殆将永不见天日,若长眠于龙宫海藏,有劳护法龙天,常散天香守护了。

  

  一经流通分之判别,古人见地不一,如《金刚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见如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