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上师瑜伽(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大圆满法分前行引导和正行引导。现在已经把前行部分讲完了,主要包括四个共同外加行和五个不共同内加行,一共九个加行。
一、对“共同”和“不共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大乘和小乘的共同和不共同。共同是指与小乘共同,不共同是指与小乘不共同。
共同四外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这些是大乘、小乘共同的学处。无论是修大乘佛法还是修小乘佛法,都要学修这些内容,都要修出离心。若是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无论修什么法都是世间法。“我修的是无我、大空性、大光明、大圆满,这些怎么能是世间法呢?”这些法本身是出世间法,但是到你这里都变成了世间法,因为你的相续不成熟,没有成为这些法的法器。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你所修的法都是世间法,所做的善根和所积累的功德、福德只能成为世间一些福报的因,还是轮回的因,只能得到一些人天安乐,不会有其他任何成就。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也一样,都是求从六道轮回中解脱的,他们修的是解脱法,所以也必须要有出离心。要有出离心必须要学修四外加行,这是大乘、小乘共同修的法,所以叫共同外加行。
五内加行都是与小乘不共同的:第一、小乘也有皈依,但是小乘里没有我们主要讲的上士道的皈依,也不用修上士道的皈依;第二、发菩提心。小乘也发利他心,但它求的是自我解脱,还有自私自利心,所以不发真正的菩提心,也没有究竟的利他心。除皈依和发心外,还有三个加行:金刚萨垛除障法、供曼茶罗、上师瑜伽。小乘行者也要消业,也要积福,也要证悟无我,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方法,不学修这三个加行。这三个加行都是以菩提心为前提条件的,小乘无法学修这些。所以,这三个加行也与小乘不共同。这五个内加行叫不共同加行。
还有一种理解,即指与显宗的共同与不共同。共同指与显宗共同,不共同指与显宗不共同,是密宗所特有的。
显宗里无论是声闻乘、缘觉乘,还是菩萨乘,若是没有出离心的基础,都不能成就。四外加行是修出离心的方法,是佛法的基本理念。佛所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因果观、轮回观的基础上的。若是没有通达这些道理,没有这些理念,不会有佛理。这是佛法的根,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修内容,是必须要经历的学修过程。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波罗蜜乘),这三个都属于显宗,都是要逃脱三界、了脱生死的。要解脱,出离心是必须要具有的,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不可以,根本无法逃脱三界,无法了脱生死。所以都要学四外加行,这是显密共同的修法。
为什么说不共同五内加行呢?皈依和发心,显宗里也有,但是有些方法不相同。显宗里虽有上士道的皈依,但主要是皈依三宝;而密宗里讲的是四皈依,而且是以上师为主的,观皈依境的时候,中间是师宝,主尊是上师,这是密宗里特有的窍诀。这是皈依的不共同之处。显宗菩萨乘也发菩提心,但是密宗里有一些特有的发菩提心的方法,也有一些不共同之处。在积累资粮、净除业障方面,只有密宗才有金刚萨垛除障法这样殊胜、极具加持的消业方法,显宗没有这样的方法。显宗里也讲了很多积累资粮的方法,但是只有密宗才有如三身曼茶罗等这样极为殊胜、最迅速积累资粮的方法。上师瑜伽也是密宗特有的。虽然显宗也讲精通佛理要靠善知识的指导与窍诀,但是显宗没有上师瑜伽这样的修持方法,它也不强调把善知识视为佛。前两个加行——皈依和发心里有一些主要的修持方法和显宗不共同,后三个加行是全部不共同。
二、加行是通向大圆满的唯一之路
加行共有九个。前面共同四外加行是修出离心,去掌握佛基本的理念,去修持最基础的法要。在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皈依、发心。
皈依是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前提条件,就是进入佛门。我们曾经讲过,谁都可以得到戒体,但是未皈依三宝的人得不到戒体。发菩提心,尤其是受菩萨戒,要得到戒体,必须要先皈依上师三宝。皈依上师三宝就相当于正式进入佛门,入门后还要入道。道有近道、远道和捷径道。若选择的是捷径道——阿底瑜伽,即无上瑜伽,即身成佛的道,这属于大乘,所以要发菩提心,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才是进入大乘妙道。
发菩提心进入大乘妙道,这是世俗菩提心。靠世俗菩提心不能达到最究竟的果位,因此还要发胜义谛的菩提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入道,才能最终成就,真正到达目的地。胜义谛菩提心是有空性的智慧,有大光明、大圆满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属于远道,大光明的智慧属于近道,大圆满的智慧属于捷径道。
你刚才已经选择了捷径道。要证得大圆满的境界应具足三个条件:第一、消除业障;第二、积累资粮;第三、获得上师的加持。消除业障最殊胜的方法是金刚萨垛除障法,积累资粮最殊胜的方法是供曼茶罗。其实金刚萨垛除障法里也有积累资粮的方法,但它主要的功德是消业;供曼茶罗里也有消业的方法,但它主要的功德是积累资粮。最后修上师瑜伽,通过上师的窍诀与加持,能够把自己的心直接安住于大圆满,就是佛的境界,佛的果位。因为通过逻辑推理,无法能够真正地进入大圆满的状态,无法将心安住于大圆满的境界。真要进入大圆满的境界,唯一的方法就是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和窍诀。这样的加持和窍诀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就是对上师生起了具足的、坚定的信心之时。能发自内心地把上师视为佛,坚信上师就是佛,这才是具足的信心。这种信心是不动摇的,这个时候才会得到真正的加持,才会得到真正的窍诀。之前,给你窍诀你也得不到。
现在,很多人都在求窍诀。实际上,上师的言谈举止,所做的一切,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窍诀。但是因为你还没有具足的信心,你的相续还没有成熟,所以你领悟不到、不明白。求窍诀不着急,相续没有成熟,对上师没有生起真实无伪的、具足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前,不会得到真正的加持,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窍诀。也许有时候也能得到一些加持,但那是水,还不是真正的甘露。当你真正是从心坎里、从内心深处对上师具有了那种说不出的、坚定的、真正无与伦比的信心的时候,才能得到加持。这种信心不是装的,不是心里特意作意的。以前也讲过,当你真正能把上师视为佛的时候,才能得到如甘露般的加持。之前得到的只是白开水般的加持和窍诀,那不是殊胜的甘露,不稀有。一般普通的窍诀都不是什么。能直指人心,把你的心安住于本觉当中,才是真正的窍诀,才是如甘露般的加持。
真正要领悟、证得大圆满法,就要靠消业积福。消业积福也是为了对上师生起具足的信心。通过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只能明白相似的,不会明白真正的。“于此犹如以指标示月”,顺着手指能看到月亮,但那只是一个模糊的、大概的月影,不是真实的、真正的月亮。只有对上师具足了信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加持和窍诀,才能彻底领悟、证悟大圆满的境界,才能在那种境界中保持不动,这是一个过程。
大圆满分前行引导和正行引导。这九个加行都属于大圆满前行引导,后面还有正行,正行也有正行的加行。
三、大圆满法的三种传承方式
九乘之巅——大圆满法,属于密法。密法分外密和内密,内密有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阿底瑜伽(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不用说显宗,密宗其他派别也没有,只有旧译宁玛派才有。
前些时候阿炯仁波切虹化了,趋入涅槃后没有留下身体。他本来是格鲁派的一位大成就者,在他没虹化之前,藏地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很多大德判断,他一生中主要修的是大圆满法,因为他是虹身成就,即身成佛了。虽然格鲁派也有殊胜的密法,他也修密集金刚、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等法,但这些法最快的也只是临终时成就,没有活着时即身成佛、虹身成就的。
大圆满法是旧译宁玛派特有的法。它从佛界传到了天界,由天界传到了人间,是通过三种传承方式传下来的。
第一、如来密意传。如来密意传是佛与佛之间,在这里指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垛佛之间的传讲方法。我们的第一代传承上师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他只有觉,从未迷过,所以叫本初佛。其他的佛都是先迷后觉。大圆满法主要是普贤王如来的法,普贤教指的就是大圆满。所谓的“佛”、“觉”,实际上就是法界,就是我们的自性光明,它是不会迷的。其实,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的佛性,
是一切诸法的法性,即法界。第二代传承上师是报身金刚萨垛佛,他属于五部佛。
报身是从法身中显现的,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垛佛是一体的,他们之间传讲的方法是如来密意传,即心心相通,也可以说传而不传,讲而不讲。说讲了也没讲,说没讲也讲了,就是一个自性,一个法界。那样的一种状态,称为“传讲”。
第二、持明表示传。第三代传承上师是化身极喜金刚。在人间,他是第一位传承上师,是大圆满法的开创祖师。以前有一位胜心天子在天界传扬大圆满法,后来在人间弘扬大圆满法的时机到了,胜心天子转生为极喜金刚。普贤王如来、金刚萨垛佛通过金刚手菩萨将此事业传给了极喜金刚,极喜金刚成就了。第四代传承上师是文殊友。文殊友听说极喜金刚在…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