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P2

  ..续本文上一页人,即是穿法衣的人。你已知此二事,决不是贫穷的人了。不懂布施、不知惭愧的人,即使他拥有金银财宝,也是愚痴的穷人。"老母听后心生欢喜,即以所留臭米汁供养尊者,大迦叶受后一饮而尽,并告贫母:"母今意中所愿何等,悉可得果其愿。"其人因厌于世苦,又闻天上快乐,即祈迦叶:"愿以微福得生天上。"后数天,老母病故,以此供养功德生忉利天为天女。为报答救度之恩,天女下降人间,散天花于尊者身上,五体投地礼拜而还。

  读此"度贫母生天"因缘,可联想到度人不但要有方便,更应不怕苦、不怕脏,如此方能取信于人。在度人出三界之同时,更应使贫困者摆脱困境,故要先建立人间极乐,使贫者即得现世之乐,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是为广度众生之要务。

  4.佛分半座与迦叶 时大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与五百比丘同住其中行头陀乞食,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此时大迦叶因神力所召,于石室中忽然不见,现于竹园鹿母讲堂。大迦叶披粪扫衲衣,来到佛所,稽首礼敬后,合掌而立,佛分其半座命就坐,迦叶惶恐不敢顺旨,与会大众亦皆不解,佛即宣说迦叶大行渊广之事,给以称叹。在佛移身让坐之时,大干世界六种震动。从此故事中,我们可见佛对尊者十分器重,为师徒关系之榜样。

  5.拈花微笑 此公案藏经未载,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所撰《宝林传》始记此事,宋以后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诸书,都有记载。《宗门杂录》载,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经中有:"梵天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宗门杂录》还说:"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卷五,亦引此说。自佛陀付心法于大迦叶后,印度禅法就-直传承下来,共为二十八祖,其传承亦称"西天四七"。据此,大迦叶尊者为禅宗之初祖。

  6.无上正法付嘱 佛陀涅槃后,由大迦叶尊者继承佛陀的弘化事业,统率僧团。《大涅槃经》卷二载,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弗问经》载:"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

  从上面所引经典可知,为了正法的流传以及僧团继续有好的领导者,佛陀早就注意到继承的人选。在当时的教团中,被公认的合适人选,就是大迦叶尊者。而尊者在佛灭后,亦毅然承担了这个重任。佛陀的人灭是佛教的大事,凡受到佛陀法乳所滋润的,无不感到悲痛。此时大迦叶尚在北方铎叉那耆国弘化,听到佛陀已人涅槃,立即动身奔向拘尸那城,在途中竟听到有个比丘说:"大沙门在的时候,为我们制定了很多规则,使我受到极大的困扰。现佛已人灭,这是个好事,从此我们可以得到自由了。"大迦叶听此语,就想到佛陀刚刚人灭,竟有佛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因此在感到悲伤之余,为免如来正法不受惑乱,应及早结集法藏。

  对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一个好的领导,必须培养出好的事业接班人,否则事业将会被夭折掉,佛陀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7.三藏圣典的结集 关于第一次结集,诸说不一,一般认为《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及《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所记较可信。结集之事在上章中已有述及,这里主要谈一下大迦叶主持经典结集带给我们的联想:按"结集法"结集经典必须聚众多比丘,依戒律之法组织会议,会中选一人使登高座,向会众发问之,闻回答后更问会众,直至无有一人异议时,则定为如法之佛说。其与会者均应已证得阿罗汉果,他们多闻与才学德行之优就不必说了。我国的佛经翻译,也十分严谨。联想起近十多年我国出现的佛经白话翻译热,就有许多事值得思考。我们不能要求听过佛的说法和证得道果的人来做,这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否可仿照古代译场的做法,集多人之智慧做得更好一些呢

  经典的翻译同结集一样,是十分严肃的事。我想今后学佛没有几年,文字功底又很差的人,就不必再满腔热情地去做这"扰乱佛法。的事了。话又要说回来,:佛经的古文白话翻译工作,亦不一定要做,这不是语种的差别,真要读经,只要多看、多学,古文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慢慢的还是可以读懂的。

  8.迦叶传衣弥勒 佛敕大迦叶尊者受释迦如来袈裟之后,于鸡足山人定以传之于弥勒。从《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之第三经内,有"世尊告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住世罗汉尚有君屠钵汉、宾头卢、罗云等三位尊者),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还说弥勒佛之龙华初会有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成阿罗汉,第三会有九十二亿人皆证阿罗汉,其所度者,悉是释迦世尊遗教弟子。凡曾闻释迦如来之教,弹指顷修行于善本者,自称南无佛者。供养三宝者,届时皆蒙得度。大迦叶尊者可说是见证人。

  阅大迦叶尊者这段因缘,给我们增强了学佛的信心。我们今天有缘得逢释迦世尊之教,当努力修学,力求当生解脱,弥勒佛的龙华三会,定有我们重会之时!

  

《大迦叶给我们的启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