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郭耀华讲《金刚经》▪P5

  ..续本文上一页单盘啊、自然坐或怎么坐,没有这些规定的。在密教修炼里面有好多坐法,气脉自己知道,这样坐坐久就会怪怪的,气脉就会束缚住,脚就会动一下,不动一下就会不舒服。你要是双盘坐很久,气脉都打通了坐很久不会不舒服啊。所以他会稳稳地坐着,坐个三天也没有问题,气脉没有流动障碍的问题。所以每个人选择按照自己的方式能坐得最舒服,心在清静中禅坐。还有中国道家讲的道理跟《金刚经》讲的道理很像,我现在是用别的不同的观念来印证《金刚经》。“常应常静,常清静”,应是感应的应,常常安静就会常常有感应,就是常常清静,这样的人心就会比较平和。那个也是《金刚经》里讲的“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有儒家讲的,孔子子罕篇第九说子绝四“无意、无必、无固、无我”那也是心里面的状态,中国思想里边也有“无什么”,没有执着的想法。我们做任何事情也是不要把它固定死的,中国现在的思想家比较弹性。你看改革开放后他们都很弹性,所以中国发展很快,发展快就是有弹性,速度非常快,但是它也有个原则,发展快为大家好的方向没有变,但是有弹性,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它要转变。学佛法也是一样,他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因为佛法固定了被人套固定的方法就绝对错误了,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但是有些观念,比如讲空,这个观念大家慢慢去体会,什么是空的概念。也许很多经典都讲一样的概念,小方法没有大的变化,因为它是大原则。然后掌握空性里面的空就是智慧,如果你不空你有执着,你的智慧就出不来,因为你想像一个事情的时候你容易把它固定一个模式一个想法一个格式,智慧的转变方法就想不出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休息三分钟。)

  (学生:《金刚经》是不是阐述空很系统的,它本身已经很系统的阐述空还是只是阐述空的一部分)答:空没有办法完全阐释,空代表智慧。《金刚经》是解释空的基本精神,而不是代表了空的全部。因为大般若经那么大,般若代表智慧,智慧经典在解释空,《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一小品。如果看了大般若经的其它经典就会更了解这个类似空的概念。佛陀只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空,《金刚经》是用比喻的手法在解释空的基本概念的一种讲法。其他大、小、密乘经典也反复强调空性。

  (学生问:金刚是什么意思?)答:金刚石是一种很坚硬的东西,用来表示坚固不坏。在密教里被称为金刚乘。金刚是比金、银更硬的东西。比如说你求佛求道的心非常的坚硬,第二个,表示你成就了的德性、空性的智慧已经达到了金刚那样坚硬不会被摧坏。无论谁来攻击你,你都不动的。宇宙中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掌握了金刚法则,也就是般若法则(智慧法则),你就会像金刚一样永摧不坏。到任何时空里都不会怕。大菩萨啊无论到哪儿,邪门歪道根本就不怕的,因为菩萨的智慧已经到了最完整的状态了,非常的坚硬,怎么也摧不破。所以密教里面的成就者称为金刚。五大金刚的金刚,金刚是摧不破的。我已经完全开悟了佛性了,在宇宙中我长存了、自由了。

  (学生:您是否可以再说一下佛教中自由的概念?刚才您说了两个词“自在”和“自由”。我的理解是“自在”更多的指的是自己的感觉,而“自由”有点政治学的概念。很多人像卢梭那些人论述政治学都是以自由为出发的,人们如何能达到一个社会的自由,就像佛教中大家都希望达到的那种自由,但如果说我们的自由妨害了别人的自由,那该怎么办?要让出一部份权利,国家有这样的政体。总之刚才你所说的达到的这种自由是不是像佛教的自由更多的是从内心的状态来说的自由?但如果说,我的内心是自由的,但外界的社会政体无法给我自由,自己很不自在,自己就比较混乱,一直在思考自由与自在的问题。我自己很自在,但是外界不给我自在。我该怎么办?一个是政治学概念,一个是哲学概念,我真的混乱,该怎么办?)答:在古代,“freedom”,这个词在翻译的时代没有用自由这两个字。现在的字典里面自由的概念跟佛法里面的自在的确有的时候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那刚才为什么用了很多自由呢,因为很多的自在实际上是一种自由,不过现在的观念是喜欢认为自由是外在周围环境要完全配合好才会有自由,但对于修炼佛法的人来讲呢,自在是心的自由,心的解脱。如果心没有自由自在,不可能追求外界的自由自在。所以解脱是先从自心做起,不是先从外面做起。以佛法的概念来看,国家是暂时的,社会是暂时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成、住、坏、空,都是一百年、两百年都是暂时的,但是对于生命的、永远的灵魂来讲,对这个永远的灵性来讲,是可以追求内心先求自在,自由。这个国家不自由,会追求到另外一个国家去,人不同,命不同。但是,他可以追求当下的心的快乐自在。那么,什么又叫心的自在和自由呢?只要你对有的东西没有完全执着的念头,随顺因缘,在因缘中追求解脱,在因缘中追求突破,那么,你就会自在自由。也就是说,你不会被外界环境干涉的太厉害。佛法希望的是,很多追求这种概念的人先多做好事善事,第二个就是多从自己内心的不执着,内心的自在先做起。如果很多人都有这种观念的话,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因为很多做菩萨道做善事的人,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会考虑比较多,不会妨碍小的个体的自由、自在。现在的社会环境没有办法配合自在自由的时候,表示我们很多的东西还有待改进,很多菩萨道要做。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环境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在还没有到那个阶段之前,应该先从提升自我做起。它的修炼过程佛法一般来讲是自性成佛,一般来说,它不先管外面的完全解脱,要先管自己的解脱。个人解脱了,也就能帮助外界了。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只能说尽力了。所以一般菩萨都会发愿说尽力。就是说,我自己解脱了,周围的环境虽然在黑暗中,我们一般的观念是讲在污秽中,黑暗污秽中,我能尽量发散自己的光明,发散我的好的,给周围的人好处,改善周遭环境,这样就行,能做多少就算多少,就是尽心。菩萨有愿力说尽心就好。他不会说我现在就一定要完全改变它,推翻它,变动,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即使很有能力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注:因果是渐变)。所以好多菩萨是志同道合的一起来做菩萨道,帮助这个世界人类。还有我再强调一点,历史、朝代、国家都不是永远、永久的,在佛法来讲,不是永久的。但是解脱确是永久的。如果能够解脱提升自我,到那个时候,把你放到美国去,放到欧洲去,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黑暗的一面,你就会去帮忙解决那个黑暗的地方。现在中国黑暗的地方还很多,所以,中国有很多可以工作的地方,可以成为菩萨道的人,修行的人努力。自我解脱快乐以后,看外界不要太悲伤,有时候会有因果现象。所以,自在解脱的人,他的智慧解脱到那里的时候,看外界痛苦的事情,可以透过事件发射慈悲心。他是不会痛苦的。所以,佛法是解脱痛苦。你也许会悲伤,但你不要痛苦。也许黑暗面很多,我们尽力就好。但自己一定要先自在。自己不自在,没有办法救别人自在。你先一味的改善自我,要先提升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的实力,自己综合的素质,把菩萨素质提升好,你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这个概念还是蛮重要的。这样的回答还可以么?

  (学生:老师刚才有讲到禅定,关于禅定该如何入门呢?)答:禅的方法非常的多,你可以找一个你最适合的方法,先从书上或从不同的派别的资料上查询。查询一个你最应机,对你最适当的方法。因为方法有很多种,如你的兴趣、喜好来决定它的因缘。

  (学生:老师能不能推荐一本修禅的方法的书或资料?)答:可以啊,下课的时候拿给你看。禅坐的书我们一定要看,禅坐的书要选其中一两本来看,因为禅宗的公案对禅修有帮助。如果你要进入禅修还要读一点易经的书,易经对禅修帮助也非常的大。我们知道南传佛教的内观,大乘的禅法,在中国发展的禅法到密宗里面的禅修,大圆满法里面的澈却的禅修,都是禅。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应机的先去看,你觉得对哪一个比较有兴趣。有兴趣你和我们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细节,找相关的人教你,或者说你要学这种方法我有兴趣,我也可以讲一些。

  (学生:据我所知,如果要修密的话,要经过金刚上师灌顶之后才可以修。我在汉地找不到上师,也没有机会接触灌顶,这样还可以修密吗?)答:密一般分为唐密和藏密,藏密一般是藏族在传,由唐朝传下来的密宗叫做唐密,书上基本上都有资料。你有机缘接触到也可以学,但是没有传承的人学的东西比较慢。我们所谓传承有的时候是从灵界传承,灵界在修炼过程中从无形进来传承。(注:学密宗要谨慎是否具备好的功德加行,不要盲目偶像崇拜,师徒是形成生命共同体,慎选老师,不要执著,发菩萨愿力比灌顶更是基本功,修行时常会有结缘灌顶机会,想找老师一定会遇上。)

  (学生:我没有拜上师,没有接受灌顶,是不是可以学显宗的禅定呢?)答:学显宗的比较好办,显宗跟密宗的禅定在最究竟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是相通的。密教里面强调气脉能量的拙火,跟瑜伽术比较有关的,应该先从印度的瑜伽术学,先吸收书上的思想概念。再学密教就会比较精进、比较深入,但是密教念很多咒语要长期的学习,有时候你还要有愿力,咒语是方便法。

  (学生:是不是念真言不用灌顶也可以修?)答:很好,你可以常常念六字大明咒“嗡(om) 嘛(ma) 呢(ni) 叭(bei) 咩(mie) 吽(hom)”或“嗡(om) 啊(a) 吽(hom)”三个字的咒语,就这九个字你没事干的时候就常常念。这九个字跟宇宙的很多仙佛都相通,我们在密教的根本咒语就是这些,不经过灌顶有缘也会修的很好,因为这是普传性的咒语。但是你要会…

《郭耀华讲《金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