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
1. 尊者在《上师心滴如意宝》“实修要诀明灯”一文中说:“在法性灭尽相中,一切显现增上相皆灭尽,实质身体之显现也灭尽,能动风之分别念均灭尽无余故称为灭尽。法性是指殊胜光明如来藏。此时除光中显现手指之光影外,无任何其它实质显现。此时因获得投生自在而成就无有生死之金刚身,若想依此身体利益众生,则如布玛莫札、莲花生大士一样以水月般的大虹身饶益有情,以智能心观想中阴界三千众生可令彼等一刹那间解脱。即观自己手指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彻见一切显现与众生如幻如水月,便随机利益众生。因获得入境自在而令觉性专注无情法,则可使其晃动、出声,觉性专注中阴界众生则令彼等获得解脱。倘若不愿依以前的身体利众,则不观手指,于光明中不动摇安住,从而手指也融入光中。此时外现光明、内蕴光明、密觉光明三者皆于内明本基童子瓶身刹土中解脱,从而安住于无有迁变之法身、广大自现之报身、现基不灭之化身中,之后于身智无离无合密意中不动而住。”[1]
2.童瓶身
由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的《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书中说:修持自心法性光明如来藏义故,其所得之果,亦即并非基中无有之异续之果。因自性迷为外境,生起土石等不净之相,大悲迷为心,由彼上所现不合本基之分别习气等遮障,不依对治亦皆自然净除时,此乃究竟断德。无勤自然而增上现见法性之如所有与现见有法之尽所有二智,现证本地内明童子瓶身之究竟果位,不需复转轮回,获得本来之地,既是离诸戏论之法身、具五决定之报身、随众示现值化身,如是三身无别任运而成就也。[2]此外,第一世敦珠法王于《决定寳灯》一书中说:“盖于无上瑜伽中,所证不可思议智,即是现空无分别,是唯超越不净心。于中说为立断见,即抉择本净空分,说为光明顿超见,即于内明童瓶身,抉择自生佛身智,此二本亦无分别,其实亦即是双运,本清净与自显现,是故其于大圆满,与彼余续部所立,称为无坏智明点,明说实为同义词。”这里谈锡永上师译注:宁玛派建立“童瓶身”,当时深受一些别派学者非难。论主于此辩难,委婉解释,说为“点”与说为“身”,其实相同,所以才说宁玛派的“内光明童瓶身”,与“无坏智明点”是同义词。——依宁玛派教授,“童”表义为青春,深一层则可表义为生机;“瓶”表义为坚固,深一层则可表义为永恒,是故“童瓶身”即表义为生机不断。此则未必跟别派的无坏(智)明点完全同义。[3]
(二)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1. 大迁转身
“若已究竟彻却本净之义,即大种清净。若已究竟脱噶元成之义,即大种清净。此二者对于清净质碍,五大种物质虽然相似,然(笔者注:彻却)其性则只可各别净化无分微尘,于刹那间在本净中获得解脱,但(笔者注:彻却)不能显现光身。脱噶则可以光身成就大迁转身。仅就这一点就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即在有无光身之上。但依规律,重点仍在于本净土,才能成为解脱,然此二者则无差别。”[4]又说:““彻却”是微尘归于清澄,却与“脱噶”法门有所不同,如“脱噶”是微尘净化,还要呈现光明,并以此去自在受生、流转,并能复起往生之身。而在“彻却”身躯微尘清澄,自心净化法性清澄,则入于本净之地而得解脱,只是由于所作利生事差别而分。”[5]
2. 虹光化身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修要诀明灯”一文中说:“在法性灭尽相中,一切显现增上相皆灭尽,实质身体之显现也灭尽,能动风之分别念均灭尽无余故称为灭尽。法性是指殊胜光明如来藏。此时除光中显现手指之光影外,无任何其它实质显现。此时因获得投生自在而成就无有生死之金刚身,若想依此身体利益众生,则如布玛莫札、莲花生大士一样以水月般的大虹身饶益有情,以智能心观想中阴界三千众生可令彼等一刹那闲解脱。即观自己手指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彻见一切显现与众生如幻如水月,便随机利益众生。[6]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宝瓶、瓶身、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是重要修行解脱见地,举例如下:
(一)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
1. 彼真宝者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譬如瓦瓶破而声[斯/瓦],金刚宝瓶则不如是,夫解脱者亦无[斯/瓦]破,金刚宝瓶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身不可坏,其声[斯/瓦]者如蜱麻子盛热之时置之日曝出声震爆,夫解脱者无如是事,如彼金刚真宝之瓶无[斯/瓦]破声,假使无量百千之人悉共射之无能坏者,无[斯/瓦]破声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7]
2. 复次修行者,于此境界熟相起起已复坏,间间有断离相,断离相流注极远停住一处,如宝瓶盛水然后还开渐见寂灭,寂灭已复有诸余一切功德相生,诸入门中常杂相流出,各各出已复于一处成曼荼逻,曼荼逻上复有自相起,起已复熟,熟已不久寂灭,然后修行复加专精,更现清净微妙禅相,现已如前次第寂灭。[8]
3. 三界大主宰,显示诸圣道,建广大法幢,于彼三界中,出现童子身。[9]
(二)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1. 复次舍利弗,阿閦佛身中自出火,还烧身已便作金色,即碎若芥子,不复还复,讫已便自然生。譬如舍利弗,有树名坻弥罗,若发段段断已不复见,自然生。如是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身破碎不复见,还自然生。
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其身骨坐处见自然,譬如有山碎破其山不复见,自然还其处。如是舍利弗,阿閦佛摩诃般泥洹时,其骨自破碎其身骨不复见。[10]
2. 阿閦如来,诸弟子皆般泥洹时地即为大动,中有阿罗汉,身中自出火还烧身而般泥洹,中有阿罗汉般泥洹时,自以功德行如疾风中有,譬如五色云气于空中行便不复知处,中有弟子自以功德便没去不复知处,般泥洹如是。中有般泥洹时,于虚空身中放水其水不堕地便灭不现,其剎如是清净,令身灭不现而般泥洹,诸弟子般泥洹如是也。[11]
3. 或有阿罗汉将欲灭度,身中出火而自阇维,或有自然化灭无遗舍利;或有于灭度时游行空中如五色云,须臾消散灭无遗迹;或住虚空如降时雨至地消尽。舍利弗,此亦不动如来应正等觉,本修菩萨行时作如是愿,若我得证无上菩提,诸声闻众以三威仪而取灭度。[12]
三、总结讨论
(一)宝瓶童子身、童子瓶身
1.上文中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师心滴如意宝》中认为,童子瓶身是:“心间觉性住于童子瓶身中,即面臂现基之相圆满安住于耀眼光芒中,其现相经光脉显现在金刚链中间。通过实修明点身相之现基的金刚链,觉性如量时,显现圣聚身相,即是所谓的觉性成熟为身。如颂云:身相大小芝麻许,圆满住于五光中,明空总集法身相,面臂圆满瓶身式”[13],及“此时除光中显现手指之光影外,无任何其它实质显现”[14],所以童子瓶身是一种脱噶修炼明点虹光身成就,大小如手指的光影,光芒耀眼,在大圆满法“四相”的“觉性如量”的阶段出现,会经过双眼智慧脉,四光脉显现在金刚链上面,到穷尽法性时,圆满显现,具有童子瓶身自性刹土的功能。
所以尊者又提到“手指也融入光中。此时外现光明、内蕴光明、密觉光明三者皆于内明本基童子瓶身刹土中解脱”[15],又说“童子瓶身刹土中自明而无分别伺察心,无有二取之意,无有习气之身,从而无有运行之气,因此无有分别之念”[16],童子瓶身融合外现光明、内蕴光明、密觉光明三种光明于一身,稳固住于“无有迁变之法身、广大自现之报身、现基不灭之化身中”[17],而且“于本来法界任运自成宝瓶童子瓶身刹土中解脱”。[18]童子瓶身是虹光化身者,四相成就者,显现的一种成就化身,一般人看不到这种童子形状的能量聚集体,是三身任运的基础,没有实修实证不容易了解。要看到只能靠眉间轮感受。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的《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提到:“现证本地内明童子瓶身之究竟果位,不需复转轮回,获得本来之地,既是离诸戏论之法身、具五决定之报身、随众示现值化身,如是三身无别任运而成就也”。[19]上文代表童子瓶身可以显化法报化三身任运。
此外,“谈锡永上师说宁玛派的“内光明童瓶身”,与“无坏智明点”是同义词。——依宁玛派教授,“童”表义为青春,深一层则可表义为生机;“瓶”表义为坚固,深一层则可表义为永恒,是故“童瓶身”即表义为生机不断。[20]”上文代表童子瓶身由“无坏智明点”即明点修炼而成。宁玛派童子瓶身的修炼,是虹化身光能的转换,明点的转换,不是一般人理智上能够理解的,这种特殊的修炼跟四光脉一样,在佛教甚至密法中,是极为独特的修行传承,所以自古传人稀少,因科学的发展,当代才开始应机普传。
2. 上文北传佛经中,在《大般涅槃经》中提到“金刚宝瓶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身不可坏”,又说“譬如瓦瓶破而声[斯/瓦],金刚宝瓶则不如是,夫解脱者亦无[斯/瓦]破,[21]”以金刚宝瓶譬喻如来真解脱,这是宝瓶童子身这个词的来源之一。敦珠法王于《决定宝灯》一书中提到:“光明顿超见,即于内明童瓶身,抉择自生佛身智。[22]”童瓶身密教修持金刚化身,所以佛身——童瓶身也可以称为金刚童瓶身,在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上师心滴如意宝》中也提到“金刚瓶”的名…
《第二章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