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外境、世俗有性和自证分等。他们运用逻辑推理形式表达空,把空看成是修持者在瑜伽的修行中能够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瑜伽行中观派创始人寂护(又译静命)在胜义中解释人、法有无自性时,承认名言中有自相所成的自性,胜义中心无性,名言中无外境,融合了中观和瑜伽行两大学派的思想。宗喀巴说:“初说世俗,外境亦无,世俗内心,许有自性,唯许六识,同随理行。若就胜义,虽圆成实,亦无自性”。[20]中观瑜伽行派在世俗谛方面,吸收了瑜伽行派的“唯心无境”说,在胜义谛上则采取中观无自性学说,认为心境俱无,主体与客体皆空。土观说:“自续派又分两派,一派因其建立所许之瑜伽行与唯识派相顺,名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一派如经部论师许微尘所积之外境,名经部行中观自续派”。[21]瑜伽行中观派结合有垢假相唯识与无垢假相唯识解释空有,因此在分真相中观与假相中观,真相中观师以寂护、莲花戒和圣解脱军为代表,假相中观师有狮子贤和祗多梨等人。
中观应成派,也叫“随应破派”、“归谬论派”,创始人是佛护与月称两位论师,他们采用破而不立、以破显宗,就敌论随言出过的“应成”方式论证诸法性空的道理,从真、俗二谛否定一切事物现象的独立性。认为人、法皆无主体(人法二无我),人无我分细品和粗品两种,细品人无我是指人的无自性,同时也用于事物上,便成法无我,两者都没有自性,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名言施舍而立。宗喀巴说:“中观师者,唯破他许余无自宗……正理之果亦唯令舍他宗,除彼之余,自无所许。故一切种不应宣说自续之因,唯用应成”。[22]观察胜义之时,如果承认无性是所成立,而于自宗成立无性是自续派,如果自己不许,唯破他欲是应成派。[23]应成派是从破他宗指出他宗的过错,并非自己先提出论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宗见去破他。这方面,第一世班禅克珠杰和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都有精辟论述。土观说:“仅用应成立宗,令所破者之相续心上,生起了悟所成的比量,即为应成派”。[24]应成派以言说相应者为世俗,离言说、离戏论者为胜义。这样,不需要建立自宗,也不用因明的量智去推论,而是用辩证方法破一切执着。因此,格鲁派又以龙树、提婆为根本中观师,佛护、月称、寂天等人为偏执中观师,释迦友、龙菩提、明杜鹃等人为非偏执中观师。在很大程度上,格鲁派吸取了应成派的思想,但在某些问题的讨论上与应成派仍有分歧,不是完全继承。
三、对密教的认识与判别
如上所述,格鲁派从方便行判佛教为大小二乘;从见上,判显教为有部、经部、中观部、唯识部,认为有部属于小乘佛教,而经部则已经超出了部派佛教或小乘佛教的范畴,是处于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过渡阶段的部系;中观派证实义有尽,属于利根派,而唯识派证实义未尽,属于钝根派。大乘佛教中,般若乘是因乘,金刚乘属于果乘,前者修“观”,后者修“止”,止观犹如鸟的双翅,缺一不可。金刚乘,也叫“密乘”、“果乘”、“密咒乘”、“方便乘”,或“持明藏”、“续部”。宗喀巴说:“以隐秘修而得成就,若非器境不为彼说,故名日密”。“乘者,运载义,运至此处即是果乘,以此运载即是因乘”。他引用《无垢光论》说:“言金刚者,最不可坏及不可断,此即大乘名金刚乘。咒与波罗蜜多,果性因性融合为一”。[25]同般若乘或因乘比较,密乘或金刚乘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修证得果的速度快。般若乘通过佛菩萨的加持能够证得圆满菩提行,金刚乘则以念咒、观像修行获得共同成就。这是般若乘与金刚乘的事部、行部、瑜伽部比较的,如果与无上瑜伽部比较,般若乘通过长期修菩提心、慈悲心去完成众生的事业,金刚乘的无上瑜伽部则能于极短时间内修得果位。
第二,修行方法不同。般若乘以苦行、持戒等方法,修极静业,金刚乘则以宣传四部密法,引导众生了解产生烦恼的根源和烦恼带来的危害性,把烦恼当本尊修。
第三,根器不同。般若乘修行者不明白方便,属于中根;金刚乘修者明白一切事理,属锐根。根器不一样,修行所得成就的时间也不一样。
第四,修行所得果位不同。般若乘人最终只能证得菩萨位,很难成佛,而金刚乘修行者则能即身获得佛果。
格鲁派认为,密法是佛教内部根据修行者的不同根器划分的,密教徒众从一开始就对佛法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修习中了解缘起性空理论,层次相对较高。一般分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事部,也称“事续部”,重点学习各种仪轨。宗喀巴解释说:事续亦称掉举续,修行者意想本尊为天女,相视而产生好感,为此而说的经续叫事续。它分世间部和出世间部,世间部又分有财部、药叉部、余世间部;出世间部分为如来部、莲花部和金刚部。事部的总续有秘密总续、苏悉地续、妙臂问续、后静虑续,分别以《蕤四耶经》、《苏悉地羯罗经》、《苏婆呼童子请问经》、《金刚项髻续》为主要经典。各部有部尊、部主、部妃、部顶、明王、部属等,各有自己的经续。格鲁派尤其重视《文殊师利根本续》(汉译名《大方广菩萨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三十六品)。
行部,即行续部,按照格鲁派解释称“视续”。譬如,修行者和所观待的本尊不仅相视,而且送以微笑,由此产生快乐感,为此而说的续,叫做行续。该续部既重内修也重外修,以释迦牟尼佛的受用身(报身)大日如来佛在华藏庄严世界的色究竟天厚严宫雪际湖所讲的《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续》(汉译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为根本经续,也是如来部续。金刚部续是《金刚手灌顶续》,莲花部的经续无藏译本。
在修行的次第方面,格鲁派认为事部和行部都重视本尊瑜伽、空性瑜伽、气息瑜伽和念诵瑜伽。本尊瑜伽,修行者观像而修,达到自身与本尊融为一体。此分世俗瑜伽和胜义瑜伽。空性瑜伽,以修内外皆空为目标。气自瑜伽的修炼能使坚固本尊瑜伽。念诵瑜伽包括在世俗瑜伽中,是策发修本尊的心愿。瑜伽部,重内定轻外事,即以禅定修炼为重。宗喀巴说:“若于外事内定二者中,以内定为主,偏外事者,是瑜伽部之机”。以大日如来佛在色究竟天为众菩萨所说的《摄真实续》(汉译《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为根本续。修行方法是四座瑜伽,其中分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无相瑜伽中同样分如来部、金刚部、宝生部和莲花部。
无上瑜伽部专修内定,不观待任何外事。《密宗道次第广论》说:“若不观待外事能生无上瑜伽,是无上瑜伽部”。格鲁派之前的其他宗派分无上瑜伽部为瑜伽父续、瑜伽母续、方便续、般若续、空性父续、空性母续,或父续、母续、无二续。格鲁派认为,方便、智慧与无二续的方便、智慧名同义不同,方便是大乐俱生,智慧是指通达一切法无自性的智慧,方便与智慧无别,为所诠为,应该在前冠以“瑜伽”二字,即瑜伽父续和瑜伽母续。这样,格鲁派分无上瑜伽为瑜伽父续和瑜伽母续两种,同布顿大师和觉囊派所分的方便父续、智慧母续、无二续的三分法不同,也有别于宁玛派的事续、行事、瑜伽续、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等密教六分法,它把布顿和觉囊派的无二续经典《时轮根本续》等时轮类经典划在瑜伽母续中。认为瑜伽父续中《集密根本续》为主续或正续,瑜伽母续中《胜乐根本续》为正续,“其理如下,其余父续,未能如《密集》(即《集密根本续》)之广说生起、圆满次第及诸仪轨。同理,其余母续亦未能如《胜乐》之广说生起、圆满次第及诸仪轨”。[26]阎摩德迦类、大威德类、无上幻化网类经典被划在父续附属经典中;属于母续类的经典还有《喜金刚根本续》、《时轮根本续》、《大手印明点续》、《大幻化母续》、《金刚四座续》、《佛平等瑜伽续》等。格鲁派的这种划分是结合其“缘起自性空”理论进行的。
[参考文献]
[1][19][20][22][23]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法尊译.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5:416、404、416、473、473
[2][4][6][7][13]宗喀巴.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M].法尊译.宗喀色大师集[C](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57、57、59、57、52.
[3][14][17]Elizabeth Napper.缘起与性空[M].刘宇光译.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出版社,2003:112、24、22.
[5]格敦珠.中观根本慧论.法尊译[M].油印本。
[8][9]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M].法尊译.上海:佛学书局,1996:9.
[10]阿旺洛追扎巴.觉囊派教法史[M].许得存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2.
[11]宗喀巴.宗喀巴大师集[C](第5卷).法尊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l:350.
[12]解深密经[M](卷2).玄奘译.南京:金陵刻经处,199l:16.
[15][16][21][24]士观善慧法日.宗教流派镜史[M].刘立千译.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1980:9、12、11.
[18][26]谈锡永.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导读[M].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96:75、180.
[25]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M](卷2).法尊译.上海:佛学书局,1996:31.
[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索南才让(1962—),又名许得存,藏族,青海乐都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藏传佛教及藏族史研究。(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陕西 成阳 712082)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