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4-6卷)▪P7

  ..续本文上一页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谛,师云廓然无圣。故千七百则,盖发明此旨。)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

   (记曰。此直指第一义空相也。然第一义空,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不可说示,故云真空。而此真空,全体变成妄想,故妄相全体即是真空。故云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除此妄想外,别更无空。如云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斯则妄想本是无生无二离自性相,不容有说。故下文云,妄想自性,无言说故。所以说空无生等著,但为不达妄相体空,计著以为实有者,故作如是说耳。)

   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记曰。此释空义也。然空本是一,但从所观有七耳。此七种空,依正智而观,故言前六。依邪见而观,故成第七。然相性行三空,乃三界诸法,取为我法二执,所谓空生死法也。无行空,乃空前三法,所谓空涅槃法也。离言说空,乃显前四总是妄想,皆离言说也。第一义空,乃自觉圣智,总离前五,故云大空。彼彼空,则为邪见,故下不取。)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记曰。此明实相真空也。以观诸法缘生无性,生而无生,妄想本空。但愚夫妄计有自共相。今观皆从因缘展转积聚,微细观察,本自无性。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故云,自他俱性无性,故不生。不生故不住。斯则诸法无性故空。故云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

   (记曰。此言诸法本自无生,故自性本空,以明法空也。前约诸法妄相,以明生本无生。此明诸法当体全是真如。然真如自性本自不生,故云自己性自性不生。斯则不待观缘,而法法全空。故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此二法空也。)

   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

   (记曰。此明五蕴缘生无性故空,以明行空也。唐译云。云何行空。所谓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此我空也。)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

   (记曰。此言五蕴自性无生,本来寂灭故空,以明涅槃空也。唐译云。云何无行空。所谓诸蕴本来涅槃,无有诸行。是名无行空。此涅槃空也。)

   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记曰。此明生死涅槃二俱空也。一切法,即世出世法。而此诸法本无所有,唯依妄想分别,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能分别之心既无,则所分别诸法何有。以一切法妄想所持,由妄相离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也。此明俱空,谓生死涅槃二俱空也。)

   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见过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

   (记曰。此言俱空不生,以明第一义空也。谓一切生死涅槃有无等法,皆依一切见过习气而有。然第一义自觉圣智,绝诸对待,总皆离之,故云大空。以法界量灭,故云大空耳。)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

   (记曰。此言邪见空也。然世尊亦并列于此者,意令善知彼法,离恶见故。以外道不达前六种空,但计诸法实有自相共相。谓妄见有自处无共,共处无自。则妄计于彼无此,则谓之空。于此无彼,亦谓之空。是谓彼彼空。以依此空,妄起有无断常二见。故举而释之,令知其相。意令修如实行者,不可误堕此中也。故下结云,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

   (记曰。此喻释彼彼空相也。旧注,鹿子人名也,其母即毗舍佉优婆夷。深重三宝。造立精舍。安止比丘,于中不畜象马等。以无象马,故言空。而堂与比丘,及余处象马,俱未尝空也。故唐译云。我说彼堂空。非无比丘众。大慧。非谓堂无堂自性。比丘无比丘自性。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

   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

   (记曰。此法合也。唐译云。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以外道不达诸法性空,但妄计推度如此。)

   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

   (记曰。此结答空义也。然此七种空,谓彼彼空是外道妄计。非第一义圣智大空。故勉离之。)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无生。

   (记曰。此明自性无生义也。诸法当体本自不生。谓即生而不生。非一向不生也。永嘉云。若实无生无不生。故云,不自生,非不生。然八地以三昧力证无生理,乃修而后得者。此则诸法自性本自无生。除住三昧。是真无生。)

   离自性,即是无生。(唐译云。无自性者,以无生故。)离自性,刹那相续流注及异性现。一切性离自性。是故一切性离自性。

   (记曰。此重释无生所以也。然诸法所以不生者,以离自型故。云何离自性。谓诸法生生不住,刹那之顷流及他性,故云离自性。下偈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物生则有灭,不为愚者说。以刹那流转,故无自性。无自性,故无生。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了刹那不住者,方契无生。)

   云何无二。谓一切法如阴热。如长短。如白黑。

   (记曰。此喻明诸法,以显究竟本无二也。阴热,魏译云日光影,唐译云如光影。如长短,如白黑,皆相待立,独则不成。由是观之。三喻皆依日而言也。是则阴热,犹言阴晴。谓如日光,云蔽则阴,晴朗则热。夏长冬短。昼白夜黑。此皆相待而立。其实日体本无晦明长短黑白也。观生死涅槃无二为若此。)

   大慧。一切法无二。非于涅槃彼生死。非于生死彼涅槃。异相,因有性故。是名无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

   (记曰。次合无二法也。生死涅槃本来平等。故唐译云。非于生死外有涅槃。非于涅槃为有生死。生死涅槃无相违相。斯则生死涅槃本无异相。然而凡愚二乘,妄见生死涅槃二相异者,以不达二皆无性故。故云异相,因有性故。一切法不二例若此。)

   是故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常说空法  远离于断常

   生死如幻梦  而彼业不坏

   (记曰。此总颂空无生无二也。以长行言一切平等,皆不可得。恐愚夫起拨无见。故此云而彼业不坏。净名云。无作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宗镜云。以性空故,不坏业道,因果历然。此所谓不自生,非不生也。)

   虚空及涅槃  灭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  诸圣离有无

   (记曰。此言诸法空无生无二,离心缘相,离言说相也。如彼三无为法,岂容措心图度。由愚夫妄想是有是无。圣人以自觉圣智照之,一真凝寂,万法皆如,故一切皆离。斯则一往所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犹是生灭迷悟边事。必至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方为究竟宗极。故下文结指离言。)

   尔时世尊复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普入诸佛一切修多罗。凡所有经悉说此义。诸修多罗悉随众生希望心故,为分别说,显示其义。而非真实在于言说。如鹿渴想,诳惑群鹿。鹿于彼相计著水性,而彼无水。如是一切修多罗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是故当依于义,莫著言说。

   (记曰。此结示离言,会权归实也。然一切诸佛出世说法,本无实法与人,但破众生妄想梦耳。以众生迷本住法,入妄想梦,见三界法,遂为实有,佛晓之曰空。妄见诸法生,佛晓之曰不生。妄见生死涅槃二相,佛晓之曰无二。欲令众生自悟本法,非别有增益也。故一切修多罗所说,唯空无生无二,如此而已。然此一字法门,而必欲多方枝指者,但以众生迷根深固,希望多途,故曲为开示,乃不得已而应机施设,圣心非实在于言说。即其所说,皆本离言。而众生不达,又执言象以为实法,不知法不在言。如渴鹿逐焰而生水想,不知焰非水也。是故一切佛法,如止啼黄叶,但令无知众生发欢喜心耳,岂实法耶。故大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故宗境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烛经幽旨。但莫执义上之文,随语生解。直须探筌下之指,契会本心。故此诫云,是故观者,当依于义,莫著言说。达摩西来,单传直指,不立文字,盖以空无生无二离自性故。然如来出世本为此事。四十年来多方淘汰,不敢正言,但傍通耳。至此方许二乘外道皆得如来法身。一向皆权,今方说实。故此经为法华前茅,良有以也。一往所谈,显理究竟于此。向后从二卷初起,至四卷初法身章,皆展转发明此章之义。故彼章复以牛马性结之。临文自当证知。)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卷第六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之一

   (◎前显理中初明寂灭一心已竟◎次示如来藏性)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二译皆作具。)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记曰。此将示如来藏性真常无我,以破外道妄计神我,…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4-6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