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八章 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P8

  ..续本文上一页咒为:

     唵,南摩曼祖师利耶,南摩苏师利耶,南摩乌达嘛师利耶梭哈。

   莲师赞为:

     三世请佛法界性,无量寿智我莲师。

     身语意业求加持,永离生死证性真。

   回向文为:

     上师三宝加持力,愿我疾成无上觉。

     度尽六道诸有情,皆共成就大菩提。

   在合掌做手印时,显宗密宗也有不同,显宗通常情况下一般以两手十指尖各相拄,手掌内空如塔形,这种合掌式手印称为普通合掌。而密宗的合掌式则称为特殊合掌,其具体作法有三种:

   1)两手十指尖各相拄,掌心内空。两大拇指上节弯曲,如佛龛形,两手拇指指尖,压于无名指下节,这是顶礼佛部请尊手印,因此称为菩提合掌。

   2)两手虚心合掌,两手大指和小指各相并。其余三指微开,如八叶莲花形,这是顶礼莲花部诸尊的手印,因此称为莲花合掌。

   3)两手相并,十指交叉,有指压左指,掌心内空,如五金刚杵交叉的形状。这是顶礼金刚部诸尊的手印,因此称为金刚合掌。

   礼拜时的观想也有许多种类,下面列举几种,可供选择:

   1)观想右手五指从大拇指数起,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即五波罗蜜,与左手的智慧波罗蜜相合,是为六度,依此直趋十地五道。观想右手方便与左手智慧,合而为一,即自身可从这方便与智慧之门中,成就色、法二身。

   2)观想左手是智慧,右手是方便,两手伏地时,用力前推,即以智慧的利剑,将八万四千烦恼,统统斩断后,用方便之舟船,将一切众生,渡到彼岸。

   3)观想有害于我的是四魔,即天魔、阴魔、欲魔、死魔,我今伏地用力一推,即将四魔驱逐,不再为害。

   4)观想本人化身万千,同时向虚空中的无数佛菩萨顶礼。

   以上四种观想法,可以选择其中较适合于自己的一二种,依照观想。此外还有密法上的观想,即右手为起分,左手为正分,两手相合,成就度脱之道。又有右手主脉五气息,与左手支脉五气息,二者相合,两脉气息,聚于心间,成就双入之道。这些观想的含义较深,最好向自己的金刚上师求援口诀。

   礼拜有着克服怠慢的作用,这种三门(注:三门,远离菩提障的三种门,即智慧门、慈悲门和方便门)全磕五体投地,加上多种存想有利于气功的修炼。现在许多人因缺少运动,往往有胃病、失眠等诸多慢性疾病,若依此法修行,则全身血脉畅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功能锻炼,比其他运动效果更好。这种一礼一赞,能使人心境特别平静,迅速进入虚静状态。藏密认为,人的两手掌、两膝间贯通全身督脉,每天礼拜时两手掌和两膝盖用力着地,使督脉松动,这样会使全身血脉流通。对于所有由气、胆、痰所引起的三方面的疾病有极好的防治作用,并且没有中风的疾患,一般人在临终时,都有全身抽筋的痛苦,如果平时修炼过这种磕十万遍大头的礼拜功夫,临终时就不会有风动抽筋的痛苦,而且死后会身软如绵。所以,藏密功法中将此作为初入法门中的重要功夫来加以修炼。而这种作为大礼拜功法的磕长头的具体情形,在西藏拉萨的转经路上常有机会亲眼目睹。那些磕长头的男女信徒,腿上套上用牛皮制成的护膝,两手则套着以硬木做成的护手板,严格按着磕长头的基本原则,在一种坦然自如的神态中完成着磕长头的每一个具有节奏性的动作。这一情形在非信教者看来,简直是一种折磨人的苦行。据考察,这些磕长头的信徒大都是从外地前来圣城拉萨朝拜的人,他们有机会能在拉萨转经路上磕长头,是一种福份、一种功德无量的行为。

  

   4、无量光明、遍照十方之妙音真言法

  

   此功法在藏密中称金刚心菩萨法,或称金刚萨埵真言法。这是藏密四加行法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法,被称为密教必修之法。

   金刚心菩萨,即金刚萨捶,这位神佛(菩萨)在藏密功法中被认为是诸部密法的主尊,可谓主管者。

   修炼金刚心菩萨法,以念诵咒语为主,但念诵咒语时还要观想金刚心菩萨身放五色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消除自己以及众生的诸多烦恼。具体修法如下。

   首先念诵四皈依咒(三遍):

     南摩格日贝,

     南摩布达雅。

     南摩达磨难,

     南摩僧伽雅。

   其次念诵发菩提心真言(三遍):

     唵•波地支达,别炸,洒麻雅阿吽。

   然后结手印;

     右手握拳,朝内,拇指压食指;左手握拳,朝外,食指压拇指置于胸前。

   以上预备工作完备后,观想空中现出金刚萨埵身体为白色,戴五佛冠,天衣重裙,种种宝物严饰其身,以跏趺坐于莲花月轮座上,右手忿怒印持金刚杵于心际,左手忿怒印持金刚铃于左腿际。其心际周围有百字咒轮围绕,此咒轮放白色光明,飞腾空中,成一个弧度,从修练者的顶门灌入全身。因此,修炼者的全身也现出大光明,全身的恶业恶念化为黑气,从周身毛孔中排了出去,于是修炼者遍体空明,得大禅乐。

   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二十一遍,念诵咒语时不结手印。百字明咒为:

   唵。巴泽萨埵洒麻雅。玛努巴拉雅。巴泽萨埵迭努巴,帝查杰多美巴娃,苏多卡约美巴娃。苏播查尤美巴娃。阿努拉多美巴娃。洒瓦希弟,美抓亚叉。洒瓦噶玛苏札美,吉觉些里雅格日,吽,哈哈哈哈火!巴噶文,沙瓦达他噶达,巴扎玛美孟札,巴札巴娃。玛哈洒玛亚,萨埵啊。

   以上主咒百字明咒念诵完毕后,再念诵短咒:唵•别札萨埵吽。短咒可随意多诵。

   咒语都念诵完后观想金刚萨埵化为一点白光,从修炼者的顶门进入心际,此时,金刚萨埵菩萨的身、语、意,也就是修炼者的身、语、意,二者合一,完全融合,于是修炼者变身为金刚萨埵菩萨。这是宇宙至上意识与修炼者自己心光完全合一,是很微妙的大相应。

   之后,出定回向,也就是说,结束修炼,发愿与众生共同成就佛道。

   修炼“四加行”功法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进入本尊大法的修炼。

  

   5、修炼清净琉璃光法

  

   萨迦派拥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不动明王、度母、药师佛等多种本尊法。下面择其中药师佛本尊法作为萨迦派的代表性本尊大法来介绍。

   根据《密宗秘法》一书,药师佛本尊法主要观想释迦药师琉璃光七佛,配以念诵药师佛心咒。其具体修炼方法是,修炼者观想在自己面前虚空中,出现药师佛,全身蓝色,胸前现一蓝色种子字“吽”,放光射入自己身中。

   继观想自己正金刚跏趺坐,头顶上则坐有蓝色的药师佛。在蓝色药师佛顶上复有两尊白色药师佛重叠而坐。

   在第三尊药师佛顶上复有两尊粉红色药师佛重叠而坐。

   在第五尊药师佛顶上复有两尊黄色药师佛重叠而坐。

   这样在修炼者顶上坐有蓝、白、白、粉红、粉红、黄、黄等药师七佛。

   观想自己分身为无数人,在七佛坛前以供品作虔诚供养。

   继而,观想顶上药师佛第七尊化入第六尊,第六尊化入第五尊,第五尊化入第四尊,第四尊化入第三尊,第三尊化入第二尊,第二尊再化入蓝色药师佛身中。

   此时,蓝色药师佛放光,自我顶上往下溶入我身中,我也随之化成蓝色,而业障疾苦也随之往下排出体外,我即成为清净的琉璃色身。

   自观顶上“唵”字放白光,喉上“阿”字放红色光,心上“吽”字放蓝色光。

   念诵如下药师佛心咒(最少一百零八遍):

     达雅塔,唵贝下泽,贝下泽,

     玛哈贝下泽,热砸萨穆噶爹,梭哈。

   最后,观想自己坐在莲花座上,座上有月轮,月轮上有蓝色药师佛,即与我无二无别,在胸前有“吽”字,放着蓝色的光,光照十方。

   萨迦派主张最庄严的成果是觉。在此之前所获得的果是对身、语、意日益扩大的控制,自我之幻的逐渐消失和始终越来越高的识境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伴随着智慧的增长过程。现观到的神佛在何种程度上纯粹是臆想的,或者相反是相当于真正的普遍之力,这是一种见的问题。对此,《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密教之见,即亲证内心实相之见。”这也是萨迦派所追求的目的。至于如何修习此见,《土观宗派源流》又记载:“修习此见,则应以三要资助其坚固引生利益。三要者:成境为心,成心为幻,成幻为无自性。”萨迦派就以道位之见安立为至高而超胜之见,并要求修炼者既要获得道果位,又要守护该教派的清净教规。

  

   四、噶当派及其“三士道”法

  

   A、噶当派简说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噶”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合起来“噶当”意指“佛语教授”。对此,土观•却吉尼玛作过具体解释:“此派乃是将如来的言教,即三藏教义,一切无遗的都摄入在阿底峡尊者三士道次第的教授之中,作为修习,所以名为噶当巴(注:《土观宗派源流》第46页)。指出佛祖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在内的一切教义,都包括在阿底峡建立的“三士道”的理论之中,故叫“噶当派”。正如仲敦巴曾对噶当派作的一段颂词“希有佛语即三藏,三士教授作庄严,佛语教诫宝金鬘,众生谁持皆受益”(注:《土观宗派源流》第46页)。

   噶当派是阿底峡尊者首创,仲敦巴建立,及其后继者弘扬光大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宗派,后来格鲁派兴起,将它并入其中,从此噶当派消失。

   阿底峡尊者(982一1054年),原名…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八章 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