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P29

  ..续本文上一页用者。以此广大最要法门。诸佛平时必所常赞。而正当释迦说此经时。十方诸佛齐赞。亦复何碍。弥显此经。乃普眼法门。遍乎法界。一说一切说也。

   【疏】称理。则自性不变。是诚实义。自性不离。是护念义。

   【钞】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即今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不与俱。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何得诚言不信。护我偏违。可谓自诳自欺。自逃自逝。

   ○二南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日月灯者。大智无尽故。

   【钞】大智无尽者。日照昼。月照夜。灯照日月之所不及。普遍继续。更无穷尽。佛之大智。横亘十方。竖通三际。方犹是也。又日光破暗。有般若义。名一切智。月以清凉照夜。有解脱义。名道种智。灯继日月。通乎昼夜。不住二边。是中道第一义谛。有法身义。名一切种智。

   【疏】名闻光者。名称普闻。如光远照。

   【钞】实大声宏。故有名称。普遍闻于十方无量世界。如日光照。无所不被。

   【疏】大焰肩者。肩表二智。焰喻照耀。

   【钞】二智者。权智照事。实智照理。事理炳然。双照不昧。如两肩发焰故。又此二智。荷担一切佛法。有肩义故。

   【疏】须弥灯者。须弥为灯。照四天下。佛光广照。亦如是故。

   【钞】须弥为灯者。如云须弥为笔。须弥为椎等。极言灯量之广大也。须弥在中。光照四部。佛以中道大智。照诸众生。如须弥灯也。然维摩经言。须弥灯王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而究其国土。乃东方过三十六恒河沙世界。今在南方。以佛同名者众故。

   【疏】无量精进者。精进解见序分。但彼言常。此言无量。

   【钞】无量二义。一者时无量。即是常义。二者事无量。自利利他。智行无边故。

   【疏】称理。则自性光明不可尽。是南方恒沙佛义。

   【钞】南方为离。离为火。火内暗而外明。是寂而常照也。真知不昧。灵焰何穷。华严光明觉品言。如来光明过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皆是自己心光觉照。一切不从外得。故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西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无量寿。因与本佛同名。古有二说。亦俱有理。

   【钞】二说者。灵芝谓诸佛同名甚多。决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是本佛不应自赞故。慈恩谓设若自赞。理亦无妨。以导引众生。令生胜意故。今双取二说。谓据大本。过无边佛剎。同名释迦牟尼者。不可胜数。又观音师观音如来等。则无量寿之名。何止一佛。百千万亿。不可穷尽。若据佛分边事。焉得以凡常例之。将无自赞毁他。犯菩萨十重戒耶。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纵横予夺。权实双彰。苟有利于众生。亦何施而不可。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可得云自赞否。前之一说。恐人不知诸佛数如微尘。拘执一偏故。后之一说。恐人泥于不应自赞。昧佛神用故。二说兼成。理固无碍。

   【疏】无量相者。相好无尽故。

   【钞】相好者。或三十二相。或八万四千相。或微尘相。德福无量。相亦无量也。昔志公现十一面观音相。僧由不能举笔。况佛相乎。

   【疏】无量幢者。功德高显。喻之如幢。极其高显。名无量也。又无量者。广多义。

   【钞】幢者。幡属。又云旗属。刊定记。幢有七义。约之成五。一。高显义。喻佛位极尊故。二。建立义。喻佛悲智。建立众生。及菩提故。三。归向义。喻佛为众生所宗仰故。四。摧殄义。降伏一切诸魔军故。五。灭怖义。如帝释告诸天众。汝与修罗战时。设有恐怖。当念我七宝幢。其怖即灭。喻佛得无所畏。众生念佛。即离恐怖故。今唯取高显一义。摄余义也。广多者。其幢多而无量。如经言。幢幡宝盖。遍满虚空。佛竖无量妙义。指示众生。亦复如是。

   【疏】大光者。光辉广被故。

   【钞】光指化他之用。诸天人亦有身光。不假日月。二乘小果。因地菩萨。皆有光明。比佛为小。佛光映蔽一切。故云大也。

   【疏】大明者。谓佛以大智。破诸惑尽故。

   【钞】破诸惑尽者。一切智。破见思惑尽。道种智。破尘沙惑尽。一切种智。破无明惑尽。杲日当空。无所不照。云大明也。虽前似觉他。此似自觉。各举一德。义实互具。如上总说中辩。 

   【疏】宝相者。相好殊特。如宝尊贵故。

   【钞】相好如宝者。佛有无量相。姑举一二。目相。如经言。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毫相。如经言。琉璃筒。胸相。如经言。紫磨金。肉髻相。如经言。甄叔迦。皆所谓宝相也。

   【疏】净光者。佛德清净。发光明故。又其光清净。名净光故。

   【钞】清净发光者。有染之智。不发妙光。佛德至净。出大光明。譬如镜体清净。能鉴形故。其光清净者。譬如野烧。亦有光明。比之日月。不名净故。

   【疏】称理。则自性清净不可尽。是西方恒沙佛义。

   【钞】西方义见前解。良以真如自体。湛若虚空。绝点纯清。曾何涯际。纤尘乍起。佛灭多时。心垢顿除。古佛随现。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四北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焰肩者。解见前文。

   【钞】前有大字。义无优劣。

   【疏】最胜音者。佛音极好。一切音声。无能及故。

   【钞】佛有八音。一极好音。二柔软音。乃至八不竭音。今据极好。以释最胜。亦可八音兼备。故名最胜。则一切天人声闻菩萨所不能及也。

   【疏】难沮者。佛德坚密。不可坏故。

   【钞】沮者。水名。佛证法身。已得金刚不坏之体。更无余惑。烦恼横流。莫能冲荡。故曰难沮。昔人谓吴其沼乎。难沮者。犹言不可沼也。又沮阻通用。止遏也。

   【疏】日生者。佛光出现。如日初升也。兼二利说。

   【钞】二利者。一者自利。众生本觉。覆在无明。如大夜中。日光不现。破惑显智。始觉朗照。如日东生故。二者利他。华严二十三经云。譬如日天子。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不以乾闼婆城。阿修罗手。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等物覆障故。隐而不现。不以时节改变故。隐而不现。喻佛始成正觉。说法利生。慧光普照。如日东生故。

   【疏】网明者。智如宝网。遍照众生故。

   【钞】网者。即梵网千珠。千珠交映。光明洞彻。如佛智遍覆众生。无所不照故。又种种法门。互相融彻。觉群迷故。

   【疏】称理。则自性含摄不可尽。是北方恒沙佛义。

   【钞】北方为冬。冬主藏。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今则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无边德用。总在心源。觅之则无相无形。出之则无穷无尽。本来具足。不假他求。是故众生心。即名如来藏。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五下方(三 )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师子者。如师子伏群兽故。

   【钞】师子二义。一者师子众兽中王。游行无畏。如佛凡圣独尊。出入三界。自在无碍故。二者师子一吼。百兽畏惧。如佛说法。天魔外道皆信服故。又无五种怖。具四无畏。皆师子义。

   【疏】名闻者。释义同前。

   【钞】前名闻光。今无光字。名闻者德。光者喻。虽无其喻。不异其德。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无所不被。亦可并称。以名显光炽故。

   【钞】如光义同上。名显者。如阿弥陀佛。名称普闻。十方三世。无不瞻念故。光炽者。如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十方三世。无所障碍故。

   【疏】达摩者。此云法。亦兼二利。

   【钞】法者。轨持义。以法轨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轨持他身。令诸众生皆证法身故。

   【疏】法幢者。法如幢故。

   【钞】法如幢者。佛法高显。人天仰之为宗。邪外望之而伏。详如前文无量幢义。

   【疏】持法者。二义。一者执中名持。二者执守名持。

   【钞】执中者。不堕有边。不堕无边。善持中道妙法故。执守者。持此妙法。流通三世。使不断绝故。

   【疏】称理。则自性测之弥深不可尽。是下方恒沙佛义。

   【钞】文殊取钵。遥垂右手过下方四十二恒河沙世界。今谓更过下方不可说恒河沙世界。求于自性。譬如持竿探海。欲穷其底。终不可得。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上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上…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往生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