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心正在了解实相,从这当中你现起为本尊。从这个观点来看,你的心是正确的。就算你现在不具有,但你正在蓄意想像自己具有神圣身。这是一种想像的禅定,在内心深处你并未相信自己事实拥有纯净的心、身、自我;依着理想身心的清晰想像,正在培养做为本尊的感觉,慈悲地救助他人。
做为密续的一位特殊的修行者(佛陀特别为这一类修行者传下密续修行),修行者必须有着敏锐的根器,同时也已经达到领悟空性的稳定智慧,或是对加速活化这种智慧已经预备好。只修行一般密续,其条件没有那么严厉;然而要从事任何一个阶段的密续修行,都要有一个为了他人而觉醒的强大修行动机,同时觉得要很快速地做到这一点。
在密续修行的一开始,建立宁静安住的基本方法就是对你自身做禅定,观想它就是本尊。当你在作本尊身禅定时,首先观想空性,尽可能觉知到自性为空。当你已经适应这样的状态,你运用这个心做为本尊现起的基础。心,领悟到空性,现起为本尊及其周围。首先你对空性做禅定,从这当中本尊现起,然后你专注于本尊上。
就是如此,本尊相应包含了智慧和慈悲的动机;单一意识中包含了对空性的领悟,以有为了利他而慈悲现起的本尊形象。在经教系统中,虽然也有智慧和慈悲动机相融无二,但是智慧的修行仅只是被动机修行的力量所影响;而动机的修行也只受到智慧修行力量的影响。它们并非包含在同一意识中,而密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这两者包含在同一意识中;在单一意识中包含了智慧和动机,也就是密续修行得以快速成功的原因。
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对于密续只有盲目的信心。那时我开始真正阅读宗喀巴对空性的解释。然后在移居到达兰萨拉之后,我在道路、空性及密续方面更加努力学习和修行。因此,在这接近三十岁得到一些空性体验之后,才开始了解本尊相应的意义。
有一次在达兰萨拉的主寺中,我正在做密集金刚的本尊观想,这是无上瑜伽密续中的本尊相应。我的心持续停留于法本的念诵,而当法本中出现“我自己”这几个字时,我完全忘掉了平常这个身心和合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就是所观想的密集金刚,一个崭新纯净的身心和合。这就是密续瑜伽自我确认的核心,这个经验让我肯定,假以时日我可以达到经典上的殊胜而甚深的境界。
灌顶
在密续修行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从之前伟大上师处得到加持。在经教的修行中也有加持,但对密续而言它是非常要紧的。要进入这些加持的首要途径,就是透过灌顶之门。密续分为四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无上瑜伽密续,每一个都有自己个别的灌顶,让心成熟以便修行,而且每一个也都有自己的禅定。
你在哪里接受灌顶?在一个坛城中包含了理想的环境和圣众们,这些都是慈悲和智慧的化现。在四部密续中有着各类复杂的坛城,有些是图画的绘制,有些用彩色沙做成,还有一些包含了特类专注的坛城。
为了在瑜伽密续或无上瑜伽密续坛城中,接受灌顶或发下誓言,主持仪式的上师必须是全然具格的。四部瑜伽密续全部都特别强调上师的功德,这符合佛陀对于道上不同阶段的上师资格所给与的祥细描述。同时要记得佛陀的告诫,就是依法不依人;你不应该被一个老师的名声所冲昏。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非常了解教义和修行。
信约和誓言
在下两部密续,也就是事部和行部密续中,并没有很清楚地指示在灌顶时就必须要发下密续誓言;但是却有非常多的信约需要遵守。然而,在上两个密续,也就是瑜伽密续和无上瑜伽密续中,在接受了灌顶的全部面向后,在信约之后还必须发下密续的誓言。瑜伽密续和无上瑜伽密续有十四个基本誓言要遵守,还有很多违誓需要防范,在各自的道路上各有不同,甚至基本誓言也有些微的不同。密续修行的主要关注在于,要克服视自己和周遭现象为平凡(为了要克服这一切为平凡的概念),你观想自己具有佛陀的身、佛的慈悲事业、功德和住所。因此,大部分信约都是与取代凡夫现象的理想现象有关,同时阻止你将自己、你的慈悲、环境想成平凡。
除了个人(个别)解脱的特定誓言限期是二十四小时之外,其他所有个人解脱的誓言都必须一生遵守(虽然一个人可以放弃自己的誓言还俗)。相反地,菩萨与密续的誓言只要没有犯下一个根本的违誓,是要一直遵守到最高觉醒为止。
一个人首先要遵守解脱的戒律,然后是菩萨的戒律,最终是密续的戒律。遵守菩萨和密续誓言的在家居士,也遵守个人解脱的在家誓言。十一世纪在印度盛行的《时论金刚密续》,后来也成为西藏新译教派的主要密续,此密续说倘若有三位密续的老师,一位是守在家居士的誓言,另一位是守出家沙弥的誓言,第三位则是守出家全戒的老师,那么守出家全戒的老师要较其他两者为高。这表示甚至在密续的系统中,也十分看重出家的戒律。密集金刚密续中说,外在应该遵守个人解脱的修行戒律,内在应该保持对密续修行的喜爱,如此经教与密续修行就能结合。
以性做为道路
透过个人解脱戒律中禁止邪淫,让我们开始思考在密续道上性欲的角色,个人解脱之疲乏的戒律完全是奠基于不伤害的原则。在世亲所著的《俱舍论》中,祥细确认了特定的邪淫:对于男性而言,禁止与他人妻子或尚住在家中的女性同居;对于女性而言也一样,禁止与他人的丈夫或尚住在家中的男性同居。有些人荒谬地提议,由于世亲经典是从男性的观点来解释十恶,因此一个女性在行恶的时候是没有错的,因此对女性是没有限制的!
对于佛教徒来说,倘若修行者有着坚定的智慧和慈悲,则可以运用性交在修行道上,因为这可以引发意识的强大专注力,目的是为要要彰显与延长心更深刻的层面(稍早有关死亡过程时曾描述),为的是要把力量用在强化空性的领悟上。否则仅仅只是性交,与心灵修行完全无关。当一个人在动机和智慧上的修行已经达到很高的阶段,那么就算是两性相交或一般所谓的性交,也不会减损这个人的纯净行为。在修行道上已达到很高程度的瑜伽行者,是完全有资格进行双修,而具有这样能力的出家人是可以维持住他的戒律。
有一位西藏瑜伽的高人,当他被别人批评说吃肉和喝啤酒时,他说是向坛城的本尊献供。这样的密续修行者将自己观想为本尊,在一个完整的坛城中,领悟到究竟的本尊就是究竟乐,也就是乐和空性的无二。同时,他说自己的双修是为了建立真实的知识,而这也确实是他的目的。这样的修行者不但能够将肉和美酒做为心灵用途,甚至能交人类的粪便和尿做为灵性的用途;瑜伽行者的禅定将这一切转化为真正的甘露。对于你我们这样的人,这一切是超过我们的想像,只要你还没办法转化粪便与尿,就不应该做这其他的!
正是为了这个原因,佛陀在道上建立了一系列修行阶段,初期阶段是个人解脱的戒律训练。如果你过着像比丘或比丘尼一般的生活,你的行为就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基础,不会有过度分心的危险。就算你不能完全遵守那些誓言,也不至于太危险。然后单纯地修行、修行。一旦建立了内在的力量,你可以控制四种内在的元素,也就是地、水、火有风(如果加上内在空的元素,就是五大元素)。一旦可以完全控制这些内在的元素,你也就可以控制外在的五大元素,然后你可以运用任何的东西。
在道上,性交如何可以有帮助?意识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较粗糙层面的潜力是有限的;而更深、更微细的意识层面则是有力量得多。我们需要接触到这些较为微细的心意层面,要如此做,我们需要让粗糙的意识暂时停止和减弱。要能达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内在能量的流动上做巨大的改变。虽然在打喷涕和哈欠时,心意甚深层面会短暂出现,它们显然是无法被延长。而且,之前也需要具有展现更深层面的经验,如此当它们在熟睡时出现就可以运用,这正是性可以有作用之处。在性当中,有能力的行为透过特殊专注的技巧,可以延长甚深、微细及有力的状态,然后把它们运用在空性领悟上。但是,如果你是以一种凡夫的心态进行性交,则是没有利益的。
佛陀不需要用双修,在坛城中所描绘的本尊通常是双身相,这并不是说诸佛依赖双修得到快乐,诸佛自身具足快乐。在坛城中自然现起的本尊双身相,是为了利益敏锐根器的众生,他们可以利用伴侣和双修的乐来修行密续的快速道路。同样的,密续的金刚持现出祥和面及愤怒面,但这并不表示金刚持有双重人格,金刚持永远是完全的慈悲。他各种不同的自然显现是为了修行者。当在修行过程中运用欲望和仇恨这些烦恼情绪,金刚持显现的样子正是修行者所应禅定的。
要控制这些强大的情绪,使它们进入心灵修行道,修行者不能观想他们具有释迦牟尼佛的祥和身,需要的是本尊相应。比方说以仇恨为例,必须想自己的身体为凶猛,金刚持自动地显现出适当的忿怒相,来指示修行者应该如何禅定。同样地,在双修瑜伽中,如果修行者有能力运用由注视、微笑、拉手或从双修欲望中所生起来的乐,他们必须修行适当的本尊相应,他们不可能观想自己是释迦牟尼,一位出家人。不同金刚持其显现的目的,并非为了吓修行者,或者让他们产生欲望,而是要教导他们如何照着那些形象做观想,最终能够克服烦恼的情绪。一尊佛能够合宜地自然现起而无需费力,显现的形身是为了随顺他人的需求,而并非为了此尊佛。从佛自身的观点而言,佛已经圆满了自我的法身,在此法身中恒常安住。
要记住密续的戒律是奠基于个人解脱与慈悲的戒律之上,为的是能更快速服务他人,密续是一条更快速的成佛道路。
日常修行摘要
由于密续最主要的修行就是要转化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环境,以及你的事业,所以观想自己具有慈悲的动机…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