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女都会受苦。所以说,仁慈是心理和平的基本条件。在以下的内容里,你们将会发现,成就快乐幸福生活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每日的修行中训练自己的心,以减弱心中负面的态度,增强心中正面的态度。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修行仁慈和祥和。我们许多的问题根源于一些态度,像是不计代价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我从自己的经验得知,这些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人心是可以进步的。虽然人的心无色无形,并且有时是软弱的,但是它能够变得比钢铁还坚强。为了训练心智,我们必须运用炼钢所需的耐心和决心。如果你用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来练习改进自己的心,不论一开始碰到多少困难,仍然能够不断地尝试,那么你将会成功。透过耐心、练习及时间,改变终将到来。
不要放弃。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悲观,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心存希望和决心,你将总是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否能蠃得金牌并不重要,你已经竭尽全力才是最重要的。
相互依赖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是由电子通讯网络和立即资讯连结起来的。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已经使得各个国家及其人民极度依赖彼此。在古代,国与国之间并不需要贸易。今日,让自己依然孤立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国与国之间无法互相尊敬,必定会出现问题。虽然贫国与富国之间的问题已经亮起了警示灯,而且这些国家当中更贫者与更富者之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是这些经济冲突能够借由更为强壮的全球性互相依赖责任感而愈合。一个国家的人民必须把其他国家的人民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家乡同样应该得到进步。
尽管世界领袖尽心努力,危机仍然不断爆发。战争杀死无辜的人民,老人、小孩持续不断地死亡。许多参与战争的军人并非自愿去打仗;这些无辜的军人经历了真正的苦难,令人感到非常悲伤。大国的厂商贩卖军火——成千上万的武器和弹药——煸动着暴力;但是,比枪弹或炸弹更危险的是憎恨、缺乏慈悲、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敬。只要是憎恨存在于人心中,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尽己所能来停止战争,并且去除世界上所有的核子武器。我访问过广岛,看到了第一颗原子弹实际爆发的地点,聆听了当地幸免者的故事,我心中深受感动。多少人在一刹那中死亡!还有更多的人在一刹那中受伤!核子战争创造出多少的痛苦和毁灭!但是我们注意一下,现在多少钱又花在发展这些大型毁灭性武器上。这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也是一种无法计数的耻辱。
科学和科技的进步带给人类非常多的好处,但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举例而言,当我们享受著喷射机的发展,可以方便地旅游全世界时,却又创造出具有庞大毁灭力的武器。不论自己的国土多么美丽或者多么遥远,许多人持续生活在担忧一种非常真实的恐吓当中:成千上万的核弹瞄准目标,准备出击。然而按钮的是人类,因此应该负起最大究竟责任的就是人类的意图。
达成长期和平的唯一方法,就是透过彼此的信赖、尊敬、爱及仁慈。这是唯一的办法。世界强权试图透过军备竞赛——无论是核子、化学、生物或传统武装——来战胜彼此,不过这些都只有反效果。一个充满憎恨和愤怒的世界,怎么可能达到真正的和平?如果没有内在和平,外在和平则是不可能的。以外在解决方式来努力运用是高贵的,但只要是人们心中有憎恨和愤怒,这些方案就不可能得以成功地实行。我们必须从这里,也就是人心,开始做深度的转化。就个人而言,我们必须努力改变我们情感所依赖的基本观点。这只能透过训练来达成,我们要开始修行,目标是逐渐重新调整我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恶劣的世局呼唤我们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在人性共同的深处努力帮忙。不幸地,人性也经常因为捍卫意识形态而被牺牲。这绝对是错误的。政治体制和制度事实上应该是造福人群,但是,就像金钱一样,它们可以控制我们,而不是为我们做事。如果我们用温暖的心和耐性去考虑他人的观点,透过平静的讨论来交换意见,那么我们将会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我们有责任,发自于对人类的爱和慈悲,在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族群,以及经济和政治体系当中,寻找和谐。当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全人类的一体性,我们寻找和平的动机就会增强。就最深层面而言,我们确实是兄弟姐妹,因此我们必须承担彼此的痛苦。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互相尊敬、信任及关怀,是我们对于持续世界和平的最佳希望。
当然,国家领袖们在这一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但是每一个人,不论有何种宗教信仰,都必须采取主动。正因为你是人,试图得到快乐,避免痛苦,所以你是这个星球的一份子。我们大家都有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为了要成就一种友善的态度、一颗温暖的心、对他人权利的尊敬,以及对他人福祉的关怀,你必须训练自己的心。在本书中,我将说明西藏传统中一系列的修行方式,来帮助大家达成这些目标,每日修行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慈悲和平静的态度。这种心理状态对现今的社会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在不同国家、种族,以及来自各种宗教、政治及经济体系的人们之间,创造出真正的和谐。
创造和谐
我们在家庭里,国家中及世界上所需的和谐及友谊,只能够透过悲悯和仁慈来达成。借由以关怀和尊敬的态度互相帮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许多问题。和谐是无法在不信任、作弊、威胁及恶性竞争的气氛中发展。透过威胁和暴力而获致的成功,充其量只是暂时性的,而其中所得到的些许收获,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巨大的人类悲剧之后,不到几十年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又多了几百万人死亡。假如我们检视人类长远历史中的憎恨和愤怒,将会发觉我们明显地需要一个更好的方式。只有透过真正和平的方法——不仅是和平的言语,还有和平的心智——我们才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如此一来,我们将能够造就一个更好的世界。
这可能吗?人类之间的争吵、欺骗及威胁,已经让我们陷入现今的状况中。现在,我们需要在新的修行中训练自己,以找到出口。这或许看似不切实际,甚至理想化,但是我们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慈悲,来认清人类价值和人性的一体性。这是达成永续幸福快乐的唯一方法。
我以这种“一体性”的感觉走访世界各国。我训练自己的心已有数十年了,所以当我会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并不会感觉到有任何隔阂。我深信,即使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体系,我们基本上是一样的。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确信,以了解和尊敬为根据的共同人性,可以做为我们行为实际而有效的基础。不论我走到哪里,我谈的就是这个。我相信修持慈悲和爱,也就是真正去感受四海之内皆兄弟,乃至宇宙性的宗教。不论你是佛教、基督教徒、回教徒或者印度教徒,甚至于没有宗教信仰,都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你能否感受到自己与人类是一体的。
你同意吗?你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吗?我并非他人所称呼的“法王”,我只是一个佛教僧侣。我所说的,来自我自己的修行,而这是有限的。不过,我确实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想法,尤其是面对困境的时候。当然,有时我会失败,有时我会烦躁,偶尔我会说出严厉的字眼,不过一旦如此,我立刻会感觉到“这是不对的”。我会如此感觉,是因为我已经内化了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它们是本书的核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这些日常修行是非常有用的。所以说,因为我知道你和我有着类似的心情,于是我提供这些修行与你们分享。
在国外生活的日子里,我的心灵修行提供了我一种看法,让我能够持续寻找问题的解答,而不会忘记事实:我们都是人,因为错误的观念而被导入歧途,并且也因为共同的联系而结合在一起,为进步做好准备。
这让我明白,拥有慈悲、平静及内省的视野,对于日常生活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在日常修行中就加以培养。麻烦必定会来,因此培养正确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愤怒减弱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分辨是非的能力是人类最高特质之一。这种能力一旦丧失,我们就会迷失。我们必须强烈回应生活中的某些状况,但我们可以不必愤怒。愤怒是没有必要的,也毫无价值。
我把“慈悲”称为“全球必要粮食”。凡是人都追求快乐,不要痛苦。对全人类来说,心中的平静是一个基本需求。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无论是政治家、工程师、科学家、家庭主妇、医师、教师、律师而言,建立一种健康、慈悲的动机,乃是心灵成长的基础。
本书导览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将说明一些特定的佛法修行技巧。这些技巧让我们能够努力克服佛教徒所思考的有关众生与事物如何存在的错误观念,并且因此而获得内心平静,以及更大的慈悲能量。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这就是证悟之道。然而,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运用本书中任何特定的步骤,来帮助自己。
本书分为六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中,把佛陀的故事当做是有意义生活的一个指引。在此,我介绍心灵修持的三种面向:戒律、专注的禅定、智慧,它们是本书的首要主题。在第二部分的“修行戒律”中,我说明两类型的戒律:重新定位身体和言语行为,让自己不要再伤害他人,以及培养对他人的深度关怀。在第三部分“修行专注的禅定”中,我说明如何达成心念的集中,以及如何在有压力的状况里恢复平静。接着在第四部分“修行智慧”中,谈论一个困难但丰富的主题,也就是相互依存的现起和空性。在此,我们会更深入佛教思想,思考心与其究竟本性之间的差异。在第四部分中,我希望借由说明现象与实相之间的相容性,来澄清所有关于佛教是某种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想法。
以上这些对于戒律…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