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P4

  ..续本文上一页到它,甚至动物也要克服这种痛苦。日常生活里身体和精神上的痛,比方说头痛与分离的苦恼,都属于这一类。

  二、我们通常经验到的快乐,大多数只是减弱的痛苦。比方说,倘若好的食物或饮料真的只会令人喜悦,也就是说它们的内在有着快乐的本性,那么不论我们吃喝多少,我们应该等量地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快乐。相反地,如果我们过度地吃喝,我们会在身心上开始受苦。这表示,这些愉悦的经验具有内在痛苦的本性。我要讲一个一家人买新电视的故事。与老电视相比,新电视真的好多了,一家人整天都在看它,但最后他们开始厌倦。这表示,最初的快乐有着痛苦的本性。这种短暂快乐的状态被称为变易的痛苦。

  三、除了一般的痛苦和变易之苦外,有一个更深沉的痛苦被称为遍满的制约条件(也就是行苦)。身心在业力(也就是过去的行为所造成的倾向)以及烦恼或会败事的情绪如贪、嗔等影响之下作用。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在业力和烦恼情绪的遍满影响中出生、成长。甚至感觉的不确定状态,也受到你无法控制的原因和条件所左右——你陷入一个易于受苦的过程当中。

  人类的情境

  在我们生命诞生期间,我们受苦;在我们生命结束期间,我们也受苦。生与死之间存在着衰老和疾病。不论你多么富有或者身体如何健康,你必须经历这些情境而受苦。

  在这之上存在着不满足。你想要更多、更多。就某方面来说,这是真正的贫乏——总是感到饥饿、饥饿,没有满足的时候。有些人也许不太富裕,但是满足感让他们少有担忧、少有敌人、少有问题,而且睡得非常好。不只一次,我在富裕社区中拜访非常宜人的住家时,看见厕所柜子里放着能提供日间能量的药物,以及能帮助夜间睡眠的药物。满足感也许比这两种药物有效,因为它可以让人减低日间焦虑,并且在夜里睡得安稳。

  在现代生活的混乱中,我们忘记了人性真正的价值。人们变成他们自己所生产之物的总额。人类就像机器一般,功能是赚钱。这是绝对错误的。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快乐,而非为了与此相反的目的。人类不是为钱所有,钱是为人所有。我们需要足够的资粮来生活,因此钱是必要的,但我们同时要了解到,如果太执着财富,是一点帮助也没有的。正如印度和西藏的圣贤所说,一个人越富有,他所承受的苦也就越多。

  即使朋友也可能带来痛苦。通常我们觉得朋友带来很多的快乐和喜悦,但有时他们带来的麻烦也很多。今天你的朋友面带亲切的微笑,但下一刻你们的对话变质了,彼此开始争论,完全不像是朋友。我们确实会从朋友处得到快乐和满足,但那不是恒常的;这并非真实的快乐。就深层的意义来说,世俗的友谊也具有痛苦的本质。

  看看你自己的身体。无论你的肌肤如何细致、体态如何吸引人,倘若你流了一滴血,突然间你就会变得不是那么好看。在皮肤底下是肉,更深入地看会发现骨头。博物馆或医院里的骷髅让我们大部分的人不舒服,然而我们外表之下的部分则都是一样的。可能有些人胖,有些人瘦,有些人英俊,不过如果透过X光的机器来观察,我看到的是一屋子的大眼窝骷髅。这就是我们身体的真实本性。

  想一想“吃”的快乐。今天我吃美味的食物时,它们令人感觉美妙,但当它们通过我的胃肠时,它们就变得不是那么美妙。在吃东西时,我们避免去想真实的状况,而只是高兴地想:“噢,这是很好的一餐!我真的很高兴。”但那美妙的食物逐渐通过我的身体,最后以没有人认为美丽的形式进到厕所。而这个人们认为很肮脏的东西,事实上是由人体所造成的。制造粪便是我们人体的一个主要功能!

  吃喝、工作及赚钱本身是无意义的。但是,即使一个小小的慈悲行为,也可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持续与希望

  分析、思考、思考、思考。当你这样做,你将了解到,我们一般过日子的方式几乎毫无意义。但不要气馁。现在就放弃是非常不智的。当你感到几乎绝望时,你反而必须做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已经太习惯有缺陷的心理状态,以致很难仅以一点点的修行去改变它。只有一滴甜品是无法改变强烈的苦味。面对失败时,我们必须坚强。

  身处个人困难情境时,最好的解救方法是尽可能保持诚实和诚恳;否则,自私或尖锐的回应只会让事情更糟。这在面对家庭困境时特别明显。你应该了解到,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完全是因为你过去的无纪律行为所致,因此当你体验困难时,你应该尽可能避免任何会为未来带来负担的行为。

  减少无纪律的心境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态度来面对困难。请牢记:当你以乐观和希望来迎接困难的时候,你正在把很糟的麻烦从根清除。此外,想像那些承受同一类痛苦的人,你正在减轻他们的重负。这个修行——你借由接受自己的痛苦,来消耗那些注定受苦之众生的恶业——是非常有帮助的。有时候,当我生病时,我练习承担他人的痛苦,并且把自己可能的快乐给与他人;这提供我很大的精神慰藉。

  每一天清晨,以及特别是当我有时间时,我会普遍地对所有的众生做这个修行。但是,我会特别把对别人不好的人独立出来。我观想他们的无明、偏见、仇恨,以及对我的傲慢带到我自己身上。我感觉到,因为我自己的训练,所以即使事实上我能把他们某部分的负面态度吸入,那也不会影响到我的行为,使我变成一个负面的人。因此,把他们的负面吸入,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却可以减轻他们的问题。我听到他们的残酷行为时,虽然我心中某一部分还是感到有些烦躁和愤慨,但我心中主要的部分仍然受到日间修行的影响;仇恨的强度被减低到几乎无根据的地步。

  不论这个禅定是否真的能帮助那些官员,它给与我心灵的平静,它的利益是巨大的。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够失去希望。绝望是失败的真正原因。要记得,你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即使钻研的环境是混乱而复杂的,你要保持平静;如果你的心是平静的,这会有一点效果。相反地,倘若你的心屈服于愤怒,那么就算世界是祥和与舒适的,你的心也不会祥和。

  日常修行摘要

  一、尽可能检验自己的动机。甚至在早上起床时,为你的一天建立一种非暴力、非辱骂的样貌。晚上检验白天所做的事。

  二、注意到你自己一生中有多少痛苦:

  * 从疾病、衰老及死亡而来的身心痛苦,自然都是你希望能避免的。

  * 有些暂时性的经验,比方说吃喝美食,它们本身似乎是快乐,但如果继续沉迷就会变成痛苦;这就是变易之苦。当一个状况从快乐变成痛苦时,要思索这初始快乐所揭露的甚深本性。执着于那样表面的快乐,只会带来痛苦。

  * 思索你是如何陷入一个遍满制约条件的过程。那个过程是完全受到业力和烦恼情绪的影响,而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三、由考量身体的构造,包括皮肤、血液、肉、骨骼等,逐渐地对自己的身体建立一种更深刻而实际的观点。

  四、仔细分析你自己的生命。如果你能如此,最后你会发现,你很难把变成机器人或追逐金钱当做走向快乐的道路,来不当使用你的生命。

  五、在面对困难时,采取正面的态度。想像以感恩来处理困难情境,你正在预防自己未来可能必须体验的悲惨业报。

  六、定期评估如贪婪、愤怒、嫉妒及仇恨等感觉的正面或负面效果。

  * 当它们的效果很明显是非常有害时,你要继续分析。逐渐地,你的信念会加强。比方说,重复思索愤怒的缺失,会让你领悟到愤怒是没有意义的。

  * 这个领悟将使你的愤怒逐渐减低。

  

3.发现困难是如何开始和停止

  第二圣谛:苦的来源(集谛)

  在确认了苦的范畴之后,我们需要发现它的来源,这有两面:烦恼(或无效的情绪),以及有垢染的业力。

  烦恼的情绪

  因为烦恼的情绪会污染业力或行为,所以我先讨论它们。烦恼的情绪有两种,一种最好是说出来,另一种最好不要说出来。前者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个过去所带来的可怕恐惧牢牢地固定在心中。在这种情形里,绝对要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并且讨论它。

  我十四岁那一年的夏天,在罗布林卡宫殿里,摄政(当时是我的老师)在传授完一个年度的法教时责骂我。他以一种极严厉的态度说:“就算你的证量与天神一般,你的行为必须顺应人类。”我感到伤心,因为虽然我是杰仁波切,地位比他高,但是我已尽量像一个平凡学生来倾听他的课。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愤怒而且依然感到不舒服。之后在一九五○年,中共入侵东藏,我从拉萨逃亡到西藏西南边的卓姆,那里靠近印度边境。不久,拉萨的官员向我建议,情势看起来似乎是好转了,我应该回去。在返回拉萨的途中,我们在摄政的寺庙远龙扎里暂住了几天。当中有一天,在闲谈中他问我有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感到困扰。我告诉他我的感受,我讲得有点模糊,没有描述太多细节。那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之后,我们愉快地逗留在寺庙里。

  像这样出现一次的情形最好是说出来。然而,另一种有反作用的情绪,包括了贪婪、仇恨、敌意、嫉妒、好斗等感觉,就不应该说出来,因为它们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把它们表达出来,会让它们更强大且更有力量。最好是思索这些情绪的缺失,然后试着以知足和爱的感觉来取代它们。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应该努力克服,不过最好是能够先找到方法来防范。

  贪婪和仇恨会引起其他有反作用的情绪,在这个世界上制造很多困难。我们不可能对于生活在贪婪和仇恨的果报中感到开心在这两者当中,由于仇恨会快速地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就立即性而言,仇恨是比较糟的;但贪婪是造成生生世世轮回的主因,也就是说它会生生世世在生、老、病、死当中反复流转。

  贪婪和仇恨的根源,乃…

《修行的第一堂课(杰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