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它,甚至動物也要克服這種痛苦。日常生活裏身體和精神上的痛,比方說頭痛與分離的苦惱,都屬于這一類。
二、我們通常經驗到的快樂,大多數只是減弱的痛苦。比方說,倘若好的食物或飲料真的只會令人喜悅,也就是說它們的內在有著快樂的本性,那麼不論我們吃喝多少,我們應該等量地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快樂。相反地,如果我們過度地吃喝,我們會在身心上開始受苦。這表示,這些愉悅的經驗具有內在痛苦的本性。我要講一個一家人買新電視的故事。與老電視相比,新電視真的好多了,一家人整天都在看它,但最後他們開始厭倦。這表示,最初的快樂有著痛苦的本性。這種短暫快樂的狀態被稱爲變易的痛苦。
叁、除了一般的痛苦和變易之苦外,有一個更深沈的痛苦被稱爲遍滿的製約條件(也就是行苦)。身心在業力(也就是過去的行爲所造成的傾向)以及煩惱或會敗事的情緒如貪、嗔等影響之下作用。在世俗的生活中,我們在業力和煩惱情緒的遍滿影響中出生、成長。甚至感覺的不確定狀態,也受到你無法控製的原因和條件所左右——你陷入一個易于受苦的過程當中。
人類的情境
在我們生命誕生期間,我們受苦;在我們生命結束期間,我們也受苦。生與死之間存在著衰老和疾病。不論你多麼富有或者身體如何健康,你必須經曆這些情境而受苦。
在這之上存在著不滿足。你想要更多、更多。就某方面來說,這是真正的貧乏——總是感到饑餓、饑餓,沒有滿足的時候。有些人也許不太富裕,但是滿足感讓他們少有擔憂、少有敵人、少有問題,而且睡得非常好。不只一次,我在富裕社區中拜訪非常宜人的住家時,看見廁所櫃子裏放著能提供日間能量的藥物,以及能幫助夜間睡眠的藥物。滿足感也許比這兩種藥物有效,因爲它可以讓人減低日間焦慮,並且在夜裏睡得安穩。
在現代生活的混亂中,我們忘記了人性真正的價值。人們變成他們自己所生産之物的總額。人類就像機器一般,功能是賺錢。這是絕對錯誤的。賺錢的目的是爲了人類的快樂,而非爲了與此相反的目的。人類不是爲錢所有,錢是爲人所有。我們需要足夠的資糧來生活,因此錢是必要的,但我們同時要了解到,如果太執著財富,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正如印度和西藏的聖賢所說,一個人越富有,他所承受的苦也就越多。
即使朋友也可能帶來痛苦。通常我們覺得朋友帶來很多的快樂和喜悅,但有時他們帶來的麻煩也很多。今天你的朋友面帶親切的微笑,但下一刻你們的對話變質了,彼此開始爭論,完全不像是朋友。我們確實會從朋友處得到快樂和滿足,但那不是恒常的;這並非真實的快樂。就深層的意義來說,世俗的友誼也具有痛苦的本質。
看看你自己的身體。無論你的肌膚如何細致、體態如何吸引人,倘若你流了一滴血,突然間你就會變得不是那麼好看。在皮膚底下是肉,更深入地看會發現骨頭。博物館或醫院裏的骷髅讓我們大部分的人不舒服,然而我們外表之下的部分則都是一樣的。可能有些人胖,有些人瘦,有些人英俊,不過如果透過X光的機器來觀察,我看到的是一屋子的大眼窩骷髅。這就是我們身體的真實本性。
想一想“吃”的快樂。今天我吃美味的食物時,它們令人感覺美妙,但當它們通過我的胃腸時,它們就變得不是那麼美妙。在吃東西時,我們避免去想真實的狀況,而只是高興地想:“噢,這是很好的一餐!我真的很高興。”但那美妙的食物逐漸通過我的身體,最後以沒有人認爲美麗的形式進到廁所。而這個人們認爲很肮髒的東西,事實上是由人體所造成的。製造糞便是我們人體的一個主要功能!
吃喝、工作及賺錢本身是無意義的。但是,即使一個小小的慈悲行爲,也可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持續與希望
分析、思考、思考、思考。當你這樣做,你將了解到,我們一般過日子的方式幾乎毫無意義。但不要氣餒。現在就放棄是非常不智的。當你感到幾乎絕望時,你反而必須做出最大的努力。我們已經太習慣有缺陷的心理狀態,以致很難僅以一點點的修行去改變它。只有一滴甜品是無法改變強烈的苦味。面對失敗時,我們必須堅強。
身處個人困難情境時,最好的解救方法是盡可能保持誠實和誠懇;否則,自私或尖銳的回應只會讓事情更糟。這在面對家庭困境時特別明顯。你應該了解到,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完全是因爲你過去的無紀律行爲所致,因此當你體驗困難時,你應該盡可能避免任何會爲未來帶來負擔的行爲。
減少無紀律的心境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以正面態度來面對困難。請牢記:當你以樂觀和希望來迎接困難的時候,你正在把很糟的麻煩從根清除。此外,想像那些承受同一類痛苦的人,你正在減輕他們的重負。這個修行——你借由接受自己的痛苦,來消耗那些注定受苦之衆生的惡業——是非常有幫助的。有時候,當我生病時,我練習承擔他人的痛苦,並且把自己可能的快樂給與他人;這提供我很大的精神慰藉。
每一天清晨,以及特別是當我有時間時,我會普遍地對所有的衆生做這個修行。但是,我會特別把對別人不好的人獨立出來。我觀想他們的無明、偏見、仇恨,以及對我的傲慢帶到我自己身上。我感覺到,因爲我自己的訓練,所以即使事實上我能把他們某部分的負面態度吸入,那也不會影響到我的行爲,使我變成一個負面的人。因此,把他們的負面吸入,對我而言並不是什麼問題,但卻可以減輕他們的問題。我聽到他們的殘酷行爲時,雖然我心中某一部分還是感到有些煩躁和憤慨,但我心中主要的部分仍然受到日間修行的影響;仇恨的強度被減低到幾乎無根據的地步。
不論這個禅定是否真的能幫助那些官員,它給與我心靈的平靜,它的利益是巨大的。
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能夠失去希望。絕望是失敗的真正原因。要記得,你可以克服任何困難。即使鑽研的環境是混亂而複雜的,你要保持平靜;如果你的心是平靜的,這會有一點效果。相反地,倘若你的心屈服于憤怒,那麼就算世界是祥和與舒適的,你的心也不會祥和。
日常修行摘要
一、盡可能檢驗自己的動機。甚至在早上起床時,爲你的一天建立一種非暴力、非辱罵的樣貌。晚上檢驗白天所做的事。
二、注意到你自己一生中有多少痛苦:
* 從疾病、衰老及死亡而來的身心痛苦,自然都是你希望能避免的。
* 有些暫時性的經驗,比方說吃喝美食,它們本身似乎是快樂,但如果繼續沈迷就會變成痛苦;這就是變易之苦。當一個狀況從快樂變成痛苦時,要思索這初始快樂所揭露的甚深本性。執著于那樣表面的快樂,只會帶來痛苦。
* 思索你是如何陷入一個遍滿製約條件的過程。那個過程是完全受到業力和煩惱情緒的影響,而不是你所能控製的。
叁、由考量身體的構造,包括皮膚、血液、肉、骨骼等,逐漸地對自己的身體建立一種更深刻而實際的觀點。
四、仔細分析你自己的生命。如果你能如此,最後你會發現,你很難把變成機器人或追逐金錢當做走向快樂的道路,來不當使用你的生命。
五、在面對困難時,采取正面的態度。想像以感恩來處理困難情境,你正在預防自己未來可能必須體驗的悲慘業報。
六、定期評估如貪婪、憤怒、嫉妒及仇恨等感覺的正面或負面效果。
* 當它們的效果很明顯是非常有害時,你要繼續分析。逐漸地,你的信念會加強。比方說,重複思索憤怒的缺失,會讓你領悟到憤怒是沒有意義的。
* 這個領悟將使你的憤怒逐漸減低。
3.發現困難是如何開始和停止
第二聖谛:苦的來源(集谛)
在確認了苦的範疇之後,我們需要發現它的來源,這有兩面:煩惱(或無效的情緒),以及有垢染的業力。
煩惱的情緒
因爲煩惱的情緒會汙染業力或行爲,所以我先討論它們。煩惱的情緒有兩種,一種最好是說出來,另一種最好不要說出來。前者最好的例子,就是一個過去所帶來的可怕恐懼牢牢地固定在心中。在這種情形裏,絕對要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並且討論它。
我十四歲那一年的夏天,在羅布林卡宮殿裏,攝政(當時是我的老師)在傳授完一個年度的法教時責罵我。他以一種極嚴厲的態度說:“就算你的證量與天神一般,你的行爲必須順應人類。”我感到傷心,因爲雖然我是傑仁波切,地位比他高,但是我已盡量像一個平凡學生來傾聽他的課。接下來的幾個月,我憤怒而且依然感到不舒服。之後在一九五○年,中共入侵東藏,我從拉薩逃亡到西藏西南邊的卓姆,那裏靠近印度邊境。不久,拉薩的官員向我建議,情勢看起來似乎是好轉了,我應該回去。在返回拉薩的途中,我們在攝政的寺廟遠龍紮裏暫住了幾天。當中有一天,在閑談中他問我有沒有因爲他的態度而感到困擾。我告訴他我的感受,我講得有點模糊,沒有描述太多細節。那真是讓我松了一口氣!之後,我們愉快地逗留在寺廟裏。
像這樣出現一次的情形最好是說出來。然而,另一種有反作用的情緒,包括了貪婪、仇恨、敵意、嫉妒、好鬥等感覺,就不應該說出來,因爲它們會變得越來越頻繁;把它們表達出來,會讓它們更強大且更有力量。最好是思索這些情緒的缺失,然後試著以知足和愛的感覺來取代它們。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應該努力克服,不過最好是能夠先找到方法來防範。
貪婪和仇恨會引起其他有反作用的情緒,在這個世界上製造很多困難。我們不可能對于生活在貪婪和仇恨的果報中感到開心在這兩者當中,由于仇恨會快速地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就立即性而言,仇恨是比較糟的;但貪婪是造成生生世世輪回的主因,也就是說它會生生世世在生、老、病、死當中反複流轉。
貪婪和仇恨的根源,乃…
《修行的第一堂課(傑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