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不能了知(也就是無明)一切有情和無情生命的真實本性。此一無明不只是欠缺知識,而且是一個意識對實相有著完全相反的想像;它誤解了實際的真相。有許多不同層次的誤解,像是不知道修行中應該做什麼,以及不知道在日常行爲中應該揚棄什麼;但這裏所說的是一切痛苦根源的無明,也就是那個認爲衆生和其他現象是依著自身獨立存在的概念。在稍後的第八、九、十章裏,我會討論這個困難的主題。
有垢染的業力
一切的快樂和痛苦都依賴業力,或者依靠那些在心中造成傾向的先前行爲。根據業力長期所製造的快樂和痛苦,業力可以被分爲善與不善。比方說,如果一個行爲的效果能夠讓我們再度投生爲人,那麼這個行爲就是善的,因爲這個行爲的長遠效益是一個好的輪回。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行爲的效果會讓你投身爲餓鬼,那麼這個行爲就是不善的,因爲這個行爲的長遠效果是一個壞的輪回。
業力又可以被分爲兩類,一類鮮明地描繪出新生命的概貌,像是決定投生的類別或壽命的長短;另一類則填充一生的細節,如富裕、健康等。前面一類被稱爲“行爲之道”,因爲行爲(善或不善)被當成是趨向完整一生的一條道路或一個方法,不論是一個快樂的輪回或是一個不好的輪回。要成爲“行爲之道”,業力必須具足四個特征,也就是動機、人或物的確認、適當的准備、成功的完成。有時候四個因素都存在,就像是你想要把錢拿給一個乞丐,而且確實如此做了;有時候只有動機,你想要把錢拿給一個乞丐,卻沒有如此做;或者你是無意識地做,若有些錢從你的口袋掉到人行道上,一個乞丐撿起來。不具有這四種特征的行爲,就屬于第二類,也就是填充一生細節的業力。
最後,業力又可以分爲由團體如慈善機構所做的,以及個人所做的。業力的效果能夠在同一生、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當中經驗到。具有強烈動機去幫助或傷害他人的善或不善的業力,能夠在同一生當中就産生作用。
死亡的過程
爲了了解業力的種類最高階段修行的特色,我們需要了解下面叁個階段的原動力,也就是死亡的過程、此生與下一世之間的過渡狀態,以及從過渡狀態中投生的過程。透過臨終時非常微細的澄明心,業力從一個生命被傳送到另一個生命。雖然這個最深層的心在我們一生中都存在,但它在我們死亡時會現出,因此它通常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被領悟的。
在很多佛陀所教導的無上瑜伽密續經典裏,如《密集金剛密續》,你可以學到更多。這些經典描述許多不同類的心或意識,從粗糙到微細。在心靈修行的道路上,微細的心比粗糙的心更具有力量和作用。粗糙意識是透過眼、耳、鼻、舌及身體來覺知的。比較微細的是精神意識,它本身的範圍從粗糙層面如凡夫的念頭,到沈睡和呼吸停止時昏倒,再到內在最微細的澄明心。除了在殊勝的禅定狀態之外,最微細或最深沈的意識僅在死亡時彰顯出來。(那些沒有消融得那麼深,因此是意識微細層面的簡版,這些簡版在入睡、作完夢、打噴涕、打哈欠及性高潮時會出現。在第十一章中,我會討論最後一項。)
死亡的過程涉及四種內在元素一連串的止滅或消融,這四種內在元素包括了地(身體堅實的部分)、水(流質)、火(熱),以及風(能量、移動)。在日常生活裏,這些元素是意識的基礎,但在死亡的過程中,它們支持意識的能力減弱,從地大元素開始。在消融中的每一階段,事實上增加了下一個元素支援意識的能力。一步一步看起來如下:
一、當你身體的地大元素或堅實的部分融入到水大元素,外在的征候是你的身體變得更瘦,內在你看到的顯現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二、當你身體的水大元素融入到火大元素,外在的征兆是你身體的液體變得幹燥,如嘴巴幹,鼻子皺等,內在你看到被描述爲煙囪裏的噴煙,或者彌漫在房間裏的煙。
叁、當你身體的火大元素融入到風或氣大元素,外在的征兆是你身體的熱減低,內在你所看到的有如夜間的螢火蟲或散落的火花。熱從身體上消退有幾種方式,例如從腳底往上到心髒,或是從頭頂到腳底。最好是前者,因爲這表示心是從身體的上方或前方直接出去,而不是向下走,因此很可能會有一個好的來世。這是由于善業所導致的。
四、接下來,你身體的風大元素或移動的能量融入到意識,你外在的呼吸停止,此時你看到的顯現就像油燈將盡時閃耀的火焰。(有些醫師判定人在這個階段是已經死亡,但是從佛法的觀念來說,這僅只是外在氣息的停止,並不表示意識已經離開身體。)在閃爍的燈之後,接著是穩定火焰的顯現。
死亡的最後四個階段,關聯到粗糙意識融入到更微細的意識,這發生在風或內在能量(做爲意識的乘騎物)消融的時候,想像著意識乘坐在能量上,就像是騎在馬上。爲了替下一個階段准備,做爲種類概念化意識乘騎物的能量消融,把意識的基礎從粗糙的能量轉移至微細的能量。這在以下四個階段中自然發生。
五、你的心本身轉變到一種遍滿、巨大、鮮明白色的浩瀚。它被描述爲充滿了月光的晴朗無雲天空,這並不是月光在虛空中照耀,而是整個虛空充滿了白色的光。概念化的念頭已經消失,除了鮮明的白色之外,沒有任何事物顯現,這就是你的意識。然而,一種微細的主客感依然存在,因此這個境界是些微的二元化。
六、你的心轉變到一種紅色或橘色的浩瀚,比以前更鮮明,沒有其他任何事物顯現。它就像充滿了陽光的晴空,這並不是太陽在空中照耀,而是虛空本身充滿了紅色或橘色的光。在這個狀態中,心的二元化更爲減少。
七、你的心本身轉變到一種更微細、鮮明的黑色狀態,沒有其他任何事物顯見。這被稱爲“接近得到”,因爲你已經接近澄明心的展現。黑色浩瀚的心就像是一個沒有月亮、黃昏後看不見星星的黑暗天空。在這個階段剛開始時,你是覺知的,但在你沈入到更深厚的黑暗時,你會喪失覺知。
八、當黑色顯現的心停止時,你的心本身轉變爲澄明心。這被稱爲本有的澄明心,是意識最微細、甚深及具有力量的層面。它就像黎明時(並非日出)天空的自然狀態,沒有月光、日光或黑暗。
到達澄明心的過程可快可慢。有些人在最後階段,也就是臨終時的澄明心,只停留幾分鍾;有些人則停留長達一到兩周的時間。由于澄明心是如此有力量,對此做修行很有價值,因此很多西藏人每天反複演練死亡的這些階段。我個人一天修行六次,對心的八個階段逐一做想像(當然不包括前四個階段的肉體變化)。心的八個階段包括了:
1、海市蜃樓;
2、煙;
3、螢火蟲;
4、蠟燭上的火焰;
5、鮮明的白色天空(心);
6、鮮明的紅色或橘色天空(心);
7、鮮明的黑色天空(心);
8、澄明。
我們知道,在臨終過程裏,只要一個人的身體還沒有開始腐爛或變臭,這個人就停留在澄明中。在印度,也有頗多的修行者曾經安住在這種境界裏,有的是好幾天,還有一個例子是十七天。當一個人在澄明境界中安住時,如果此一甚深階段之心的支持能量開始波動,那麼此時意識終于離開身體,身體或頭會稍微移動。
對于死亡的各種階段,有許多機會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調查。現代科學有很多關于能量波、人腦及其作用的研究。對于這個領域,科學家和佛教徒有共同的興趣,我相信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探測心與其內在能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腦與意識之間的關系。佛教的诠釋可以對科學研究有所貢獻,而科學對佛教也是一樣的。這樣的合作已經展開,而且越多越有助益。
中陰狀態
所有會再投生爲人的衆生,由此生到下一世時會經過一個中陰狀態。在這個中陰狀態裏,你的身形會與你下一世的五或六歲時相似(雖然有些人認爲不一定如此)。當中陰生命結束時,到達下一世的橋梁已被穿越過。這個過程是由心的極微細層面所完成。
投生的過程
關于投生,意識是在男女受精時進入子宮的,前提是子宮和精子都沒有問題,而且一切有利的因素如業緣都在。然而,意識並不必然在男女交合時進入,因爲在我們的典籍裏,有著一些關于父親的精子在性交之外獨立注射入陰道的說法。似乎,不論精子和卵子是在子宮內結合,或者像現在所提的情形是在體外結合,當它們結合時意識就會進入。不過,從佛法的經典裏很難得到決定性的解釋,因爲有些書籍說受精是發生在男女有著強烈欲望的那一刻。
在現代社會中,這個複雜的主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想想看一種情況,一個胚胎被放入冰箱。一旦過去世和新生命透過受精連結起來,被冷藏的胚胎體當中的生命難道不會受苦于寒冷?由于最初的身體已經建造好,因此根據我們的解釋,身體的感覺器官已經初始地形成(雖然視覺器官尚未建造好)。從受精的下一刻開始,是否就有肉體的感覺?在這些重點上,我還沒有達成決定;對于這些主題,可以有更多的討論。
如果我們假定胚胎中的生命受著寒冷之苦,那麼所引起的問題是,把胚胎放入冰箱中的人是否會因爲這個動作而累積惡業,這要依此人的動機而定。我們不能只因爲某一個人受苦,而你在某些程度上涉入他受苦的緣由,因此你就累積了惡業。舉例而言,即使在正常的情況下,母親子宮的胎兒受苦于待在子宮中,但是母親並不會因此而累積任何惡業。同樣地,嬰兒在誕生時再度受苦,但母親並不會累積任何的惡業。(如果會累積惡業,那麼一個生了很多小孩的母親,將累積很多的惡業,這是荒謬的!)因此,一個人的動機是決定業力累積的類別。
第叁聖谛:真實的止滅(滅谛)
因爲心的煩惱如欲望、仇恨、嫉妒及好鬥,是基于一種基本的錯誤觀念,也就是對人和物象其本性的基本誤解,所以克服的方…
《修行的第一堂課(傑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