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化心灵小丛书

  《净化心灵小丛书》序

  烟叶、香烟、尼古丁

  酒的医学观

  毒品对身心的折磨

  《净化心灵小丛书》序

  佛经上说,世人以有“无明”之故,而有种种颠倒,颠倒者,本末倒置也。

  可不是吗,我们的脸脏了,立刻要洗干净;我们身体脏了,每天都要沐浴;我们衣服脏了,经常都要换替。可是,我们的心灵脏了,我们却从不关注它,任由它脏下去,这岂不是颠倒?

  我们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颗心纯洁的像一张白纸——所谓“赤子之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贪爱之心日益炽烈,在红尘中追逐钱财、美色、名位、权势。这一切的追求攫取,有如饮盐水止渴,逾多逾不够。于是,我们的心灵变色了,那些贪婪、嗔恨、妒嫉、憍慢等彩笔,把我们的心灵涂抹的五颜六色,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了,由赤子之心变成了罪恶的渊薮。

  人人都注意身体的清洁与健康,可有多少人注意到心灵的清洁与健康?满街都走美容院、健身院,什么地方可有“美心院”、“健心院”呢?心灵的污染,像是明镜蒙上尘垢——它为物欲所蒙蔽,不再光明清亮。神秀大师有偈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要我们拂拭去心灵的污染,以净化心灵。

  我不自量力,想编一套《净化心灵小丛书》,希望藉着文字传播,提醒世人重视心灵污染,把贪婪、嗔恨、妒嫉、憍慢等病根清除,以恢复心灵的纯净。我不知道能不能有点效果,我只是尽一分心力而已。

  于此附带一谈“小丛书”的意义。在目前这个工商业社会时代,人人在时间上都是“分秒必争”;而一双眼睛每天“应接不暇”,有看不完的东西。谁有大段的闲时间、来看文字艰深的大部头书籍呢?佛教中的结缘书泛滥成炙,太多印制精美的佛书放在书架上做装饰品,那真是资源的浪费。那是只想到印佛书的“功德”,而忽略时代背景。因此,我想以通俗的文字,简短的篇幅,印出这种可以随身携带,两三小时就可看完的小册子,大量印刷,赠人阅读,希望能多少发生一点净化人心的作用。

  于凌波序于台中雪庐纪念讲堂·一九九八年五月

  壹·烟叶、香烟、尼古丁

  一、香烟征服了世界

  在十九世纪中叶,有一种以植物加工制造,毫不起眼的小东西,在短短的百余年之间,它风靡全球,征服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无论谁迷上了它,就对它朝思暮想,片刻不能或离,竟至于它“相依为命”,至死不悔,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现在世界上每一角落,它无所不在,时时刻刻都有无数的人以它吞云吐雾,竟至于使地球空气为之变质,人类寿命为之缩短,死亡率为之升高,而它的魔力尚方兴未艾,继续向人类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进军——是什么样的东西有这么大的魔力?

  告诉你,它就是“香烟”。

  不知是那位老兄“神来之笔”的名言,说是:“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这一来,使许多想做神仙的瘾君子们,莫不饭后一支在手,快活一番;还有人说什么“烟酒不分家”,这又使香烟成为人与人间沟通感情的媒介,甚至于许多不抽烟的人,身上也装一包,去应酬别人,做“公共关系”。

  香烟的确是一种引人入胜、魔力无边的东西,繁忙时来支烟,提神醒脑;清闲时来支烟,排遣时间;写作时来支烟,文思泉涌;烦闷来支烟,消愁解闷,虽然在这二十世纪、智识爆发的时代,人人都知道抽烟有害,但知归知、抽归抽,“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抽烟又称“吸烟”,这包括着中国人早年吸的水烟袋、旱烟杆;和外国人早先抽的烟斗,和现在行销世界的雪茄、纸烟。这些烟,名称虽然不同,形式虽然各异,但其所抽吸的,全是烟草燃烧后所产生的“烟”者则一。

  人类抽烟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最早可见的资料,是一四九二年,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见到土着印第安人有抽烟的习惯,这以后,烟草种子由美洲传到欧洲,并在欧洲种植起来。

  十六世纪中叶,法国的驻葡萄牙大使詹·尼古特,以烟草的种子作为礼物,呈献给葡萄牙女王,于是烟草的种植就传到了葡萄牙。据说“尼古丁”这个名称,就是荐纪念詹·尼古特而来的,在十六世纪末叶,烟草也由墨西哥传到了西班牙。

  我国明朝万历年间——十六世纪末叶,烟草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到中国,最初只在

  广东福建两省有少量种植,抽烟的人也为数不多,那是以烟叶制成的烟草,名叫“淡巴菰”,以旱烟管或水烟袋抽吸,纸烟还没有发明问世。

  纸烟是在偶然中发明的,十八世纪末叶,法国拿破仑东征,进军义大利罗马古城,攻破奥地利国都维也纳,横渡地中海,登陆埃及,在尼罗河流域行军途中,法军士兵苏罗曼·波伊,眼见道旁烟田中,遍地金黄色的烟叶,诱得他烟瘾大发,但没有烟斗无法抽吸,他灵机一动,采了一把烟叶用手揉碎,然后用纸卷起来,引火燃着放在口中抽吸,发觉这样抽起来照样过瘾,别的士兵也争相效尤,就这样,最原始的香烟问世了,并且很快的传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和俄国的圣彼得堡。

  拿破仑没有征服世界,而苏罗曼·伊,发明的香烟,却在百余年之后征服了世界,世界每一角落都有了“纸烟”,拿翁地下有知,想必死不瞑目。

  二、英国执香烟业牛耳

  一八四三年,是法皇路易菲力普时代,法京巴黎出现了世界第一家香烟制造工厂,生产以纸卷烟叶的香烟,当然,这已不是最初以碎烟叶卷在纸中那种简陋的烟卷了。而是以机器卷制、烟卷和包装都相当讲究的“香烟”了。十余年之后,英国人格罗亚格,从法国聘请了制烟技师,也开设了香烟制造工厂,并且不断改良,精益求精,向世界各地推销,到了二十世纪初叶,英国烟行销各地,执世界香烟产销业之牛耳。

  香烟之传人中国,是在逊清光绪年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

  远在明朝万历年间,烟草自吕宋传入我国,最早在福建广东种植,以后传布渐广,抽者日多。但那时是以烟叶制成烟丝,以铜烟斗配上竹制的旱烟管抽吸的,以后国人发明了水烟袋,烟丝燃烧的烟雾,先经由水中过滤,然后再吸入口中,减少了烟叶中的毒质。我们中国人天赋过人,早就其有“科学头脑”。

  清末鸦片战争失败,我国开放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五口通商,英国人藉通商之便,继鸦片之后,香烟在我国登陆,大量向内地倾销,其最早的倾销方式,是沿街投入商店或住宅的大门内,兔费送抽的,待诱得你上了瘾之后,就不由你不买着抽了。那时推销的香烟,都是十枝装的小包,有单刀牌、双刀牌、海盗牌等多种。海盗牌,一点也不错,英国人这种经济侵略,事实上就是海盗行为。

  香烟在世界各地流行开以后,抽者日多,一九○○年时代,美国人曾调查统计,抽烟斗的人,每人每年消粍烟丝四磅;抽香烟的,平均每人每年抽一百四十支,但到了六十年后,即一九六○年时代,已上升到每人每年抽四千支左右了。

  你莫以为四千支是个大数目,以一个普通的抽烟人来说,二十支装的,一天一包,一年下来就是七千二百支了。若是一天两包,一年就是一万四千多支,以台湾地区来说,实行烟酒公卖,七十四年一年的公卖收入七百余亿元,若以二分之一为香烟价款,可购香烟十八亿盒,平均全国国民,每人每年抽烟两千四百支,当然不可能一千八百万人全抽烟,抽烟人口若以三分之一来计算,每人每年抽掉七千多支,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

  三、烟草中的有毒物质

  一个抽烟的人,一天抽一包烟,一年就抽掉七千多支烟,可是有谁曾注意到,在每天吞云吐雾的过程中,瘾君子们所吞下的“烟”中,究竟含了些什么成分?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香烟,是烟叶制成的,而烟叶中,含有三十七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着致癌物质在内。同时,在香烟燃烧抽吸的过程中,不同的毒素又互相化合,更多种的新毒素又互相产生,所以在一口烟雾之中,竟有数以百种以上的有毒化学物质存在。这些有毒物质中,包括着烟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氰酸、硫化氢、奎诺林、氨、糖醛、石炭酸、毗啶,刺激性醛类等等,甚至于,还含有少量的铅和砷。

  铅和砷不是烟叶中固有的成分,而是额外的“添加物”。原来烟叶在生长过程中,时有虫害发生,烟农为了防治虫害,用杀虫剂砷酸铅喷洒在烟叶上,这一来,虫害虽然杀灭了,但这种烟叶,不管以何种方式处理,最后制成烟丝时,多少都有残余的铅和砷的成分。根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该机构以市面上十五种不同牌子的香烟,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各种牌子的香烟都有微量的铅和砷在内——我们知道,铅和砷,都是剧毒的物质。

  香烟中所含有毒物质其量的多少,因烟草的品种及制造的技术而有所不同,但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尚制造不出绝对不含尼古丁及其他毒质的香烟。

  烟草中主要的有毒物质是烟碱,烟碱又名尼古丁Nicotin,据实验证明,六十毫克~一公克是一千毫克,也就是○.○六公克的尼古丁注入人体时,即可使一个人致死。而一枝雪茄中的尼古丁,若将之提炼出来注入人体,也会使一个人中毒。

  既然尼古丁的毒性这样强,何以天天抽香烟或雪茄的人,没有因而中毒或致死呢?根据科学实验的报告是这样:当一个人燃上一支香烟时,他不是一口气抽完,而是慢慢的、一口一口的抽,这样,使一支烟中的尼古丁,分做许多次进入人体,就不足以达到中毒的剂量了。并且,一支香烟点燃之后,有百分之二十的尼古丁,在燃烧的过程中被破坏了。再有百分之三十的尼古丁,在抽烟间断自行燃烧时,飘逸入空气中散发了,还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尼古丁,是附着于香烟后三分之一的烟蒂及滤嘴中,所以真正吸入口中的尼古丁,不过百分之十左右,因此达不到中毒的剂量,如果将数支烟或一包烟中的尼古丁分析出来,一次注射入人体,就足以达到中毒的剂量了。

  四、尼古丁的中毒现…

《净化心灵小丛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一代佛学家吕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