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P2

  ..续本文上一页刹那生灭而变幻无常,如空中风,不可捕捉,便无能集、所集。三、生相。菩萨观察贪爱于美满的人生,确实能生起种种苦痛,然而进一步体会到所谓美恶只是由于人的思惟(觉观),由思惟而有名言,由名言而更限制了思惟。思惟若不成立,美恶的名言也无所施。四、缘相。菩萨观察贪爱于实体的自我,确实能使苦痛相续,然而进一步体会到自我不外乎身心。身心相待而有,离身则无心,无心则无我。经云:

  世尊,不去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来

  故。世尊,无移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可伏

  故。世尊,尽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毕竟尽

  故。世尊,不生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灭

  故。世尊,不灭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生故。

  这五句是次第说明菩萨所通达的灭谛的灭、静、妙、离四相。一、灭相。菩萨正确了解贪爱永尽则死生灭,然而进一步了解生死本性即是涅槃,流转生死既无所从来,证人涅槃亦无所归趣。二、静相。菩萨正确了解苦果止息是为涅槃,然而进一步了解法从缘起,亦复从缘灭。缘生性空之理决定不移。三、妙相。菩萨正确了解涅槃常住,永无灾难,然而进一步了解一切法即生即灭。无有住故,本自解脱,非适今也。四、离相。菩萨正确了解涅槃安稳,永无过患,然而进一步了解染垢本自清净,生无所生,灭无所灭故。经云:

  世尊,无作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作者不可得

  故。世尊,无知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知者不可得

  故。世尊,不到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生死不可得

  故。世尊,不失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失故。

  这四句是次第说明菩萨所通达的道谛的道、如、行、出四相。一、道相。菩萨正确了知八正道是唯一正确通向涅槃之道,然后于观行中更能观察无有作者,是为正道之要。二、如相。菩萨正确了知八正道是符合真理的,然后于修行中更能观察无有知者,是更随顺于真理。三、行相。菩萨正确了知由八正道决定能通向涅檠,然而于修行中更能观察原无众生从今世死,去到后世;亦无有能远离生死,转入涅槃者。四、出相。菩萨正确了知八正道是能调伏烦恼,至于清净,然而于修行中更能观察亦无能调伏者。菩萨以此四无我理对治我见烦恼,经云:

  世尊,梦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乃至梦中所见不

  可得故。世尊,响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闻声者不可

  得故。世尊,影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镜面不可得

  故。世尊,焰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水流不可得故。

  世尊,幻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术事不可得故。

  这五句是说明菩萨在修道位中断修所断的所知障所用的后得智,即是道谛之中的法无我理。声闻但断人执,不断法执,以四谛智证得人空而人涅槃。菩萨依一切智如实通达道谛四相破于人执,断烦恼障,更须破除法执,断所知障,才能忍受众苦,长处生死,精进不息。一、如梦。世间一切法无有自性,如人梦中以为所梦是实,醒后时知其虚妄。世人由于结使,以世间诸事为实,得道则知其虚妄。二、如响。如空谷回响,因声而有,无有作为,亦无意义。世间诸法也是如此,虚诳无实。三、如影。日光照故便有影生,光灭则影灭,影生亦无所生,影灭亦无所灭。如是世间一切环境亦是如此,生无所生,灭无所灭。四、如焰。旷野沙碛之处,灰尘飘动,日光远照,见有水流之相。如是众生在生死旷野之中,以烦恼风鼓动行尘,见有男女相,而其实本来寂静,无有众相。五、如幻。如幻师以幻术幻出种种事物,虽可见闻而非实事。世间环境本来自性涅檠而有可见闻,不相杂乱。也就是说一切诸法的真实相是:都无自性的如梦;生无所生的如响;灭无所灭的如影;本来寂静的如阳焰;本来涅槃的如幻事。经云:

  世尊,不垢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诸烦恼不可得

  故。世尊,无净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烦恼虚诳故。

  世尊,不污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处不可得故。世

  尊,不戏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戏论破故。世

  尊,不念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念破故。世尊,

  不动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法性常住故。

  这六句是说明菩萨在见道位中断见所断所知障所用的无分别根本智。一、不垢。二、无净。一切烦恼本性是空。从本已来常自无生,今亦无断;昔既未曾垢,今亦无所净。三、不污。烦恼名为污,眼耳鼻舌身意六情是生烦恼处。六情性空,便不可得;生处既不可得,烦恼亦不可得。四、不戏论。五、不念。一切法乃至菩提皆是戏论。真如妙理过言语道,超世智境,无有戏论,亦无忆想,亦复无可味着,故无忆念。六、不动。住法性已,一切结使所不能动,永无退失。

  二 所修道相智相

  这是修行般若的第二点,菩萨由此而能行菩萨道。先缘集谛,明了能治所治;次缘道谛明了能立所立;然后由因向果,缘苦谛明了世间的自相共相,缘灭谛明了修行的胜利。这便是菩萨修学四谛的次第。故四谛是三乘人所共修的法门。经云:

  世尊,无染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知一切法妄解

  故。世尊,不起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无分别

  故。世尊,寂灭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相不可

  得故。世尊,无欲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欲不可得

  故。世尊,无嗔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嗔恚不实故。

  世尊,无痴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无明黑暗灭故。世

  尊,无烦恼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分别忆想虚妄故。

  世尊,无众生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众生无所有故。

  这八句是说明菩萨观察集谛以明因、集、生、缘四相。一、因相。无染、不起、寂灭都是显示因相。贪爱是生死的因。菩萨观知对一切境界所起的贪爱只是由虚诳迷惑而生,则能远离染着欲尘之贪。菩萨观知对于一切境界的执着只是从虚妄的忆想分别而生,不复起未来生死之业。菩萨观知一切法相不可得,则不复贪着于永恒的人生而受后有。二、集相。无欲、无嗔、无痴都是显示集相。由于三毒便招集众苦。菩萨观知贪嗔痴性虚诳无实,毕竟无有,则能断除贪嗔痴。三、生相。无烦恼是显示生相。由于对人生无常计常,苦以为乐,空以为实,无我计我,从四颠倒的非理作意而生起种种希望,便令苦生起。菩萨观知忆想分别本性空寂,则颠倒灭;颠倒灭故,烦恼亦灭。四、缘相。无众生是显示缘相。由于计有自在主宰之我体,则为苦的生缘。菩萨观知众法相生无所有故,便得破除我见,不复执着有我。经云:

  世尊,断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诸法不起故。世

  尊,无二边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离二边故。世尊,

  不破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相离故。世尊,

  不取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过声闻、辟支佛地故。世

  尊,不分别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诸妄想不可得故。

  世尊,无量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诸法量不可得故。

  世尊,虚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无所有故。

  这七句是说明菩萨观察道谛的道、如、行、出四相。一、道相有二句,以断和离二边显示道相。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无所造作而为无量有情开示解脱道。所开示理应离于二边,契乎中道。二、如相。不破、不取是显示如相。菩萨了知法界一相无相,无有离散,则不取一切法。乃至二乘出世清净之法亦不取着。三、行相。不分6,j、无量是显示行相。菩萨了知由于取相生心故,妄想分别。忆想分别从本已来不可得故,一切法性不可以六情筹量,毕竟空寂。四、出相。虚空是显示出相。菩萨观知一切法无所有、无能作、无所作故,则究竟寂灭。经云:

  世尊,无常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破坏

  故。世尊,苦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苦恼相

  故。世尊,无我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着

  故。世尊,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可得

  故。世尊,无相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生

  故。

  这五句是说明菩萨观察苦谛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相。一、无常相。菩萨观察五蕴乃至一切法从因缘生,刹那破坏故,通达无常相。二、苦相。菩萨观察行苦故,通达苦相。三、无我相。菩萨观察一切法无自性。四、空相。菩萨观察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生故,一相无相,是谓空相。经云:

  世尊,内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内法不可得

  故。世尊,外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外法不可得

  故。世尊,内外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内外法不可

  得故。世尊,空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空空法不可

  得故。世尊,大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可

  得故。世尊,第一义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涅槃不

  可得故。世尊,有为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有为法

  不可得故。世尊,无为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无为

  法不可得故。世尊,毕竟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诸

  法毕竟不可得故。世尊,无始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

  言:诸法无始不可得故。世尊,散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

  佛言:散法不可得故。世尊,性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

  言:有为无为法不可得故。世尊,诸法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

  密。佛言:一切法不可得故。世尊,自相空波罗密是般若波

  罗密。佛言:自相离故。世尊,无法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

  密。佛言:无法不可得故。世尊,有法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

  密。佛言:有法不可得故。世尊:无法有法空波罗密是般若

  波罗密。佛言:无法有法不可得故。

  这十七句是说明菩萨观察灭谛的灭、静、妙、离四相。一、灭相。内空、外空、内外空是灭相。内法是内六根,外法是外六尘,内外法是十二人,如是根尘都非常非断,本性自空。二、静相。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这八空是显示静相。空亦复空,是空空;十方皆空,是大空;涅槃亦空,是第一义空;三界皆空,是有为空;离生、离住、离灭的无为法亦空,是无为空;一切法究竟不可得,是毕竟空;一切法初来处不可得,是无始空;一切法终际不可得,是散空。三、如相。性空是如相。无论是有为法或无为法的一切法法性,都不是佛或声闻、缘觉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性自常空。这就是如。四、出相。诸法空、自相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是显示出相。有为法、无为法各各有自相,而各各自相皆空,是自相空。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空,是诸法空。求觅诸法皆不可得,而此不可得亦空,是无法空。诸法和合有自性相,此自性相亦复是空,是有法空。若法有、若法无,此等皆空,是无法有法空。

  三 所修一切相智相

  这是修行般若的第三点,菩萨由此而能通达一切正行。此中有三种:一是共声闻所有行,二是菩萨所有行,三是佛所有行。共声闻行就是以三十七道品为主要;菩萨所有行是以三解脱门、八背舍、九次第定、六度为主要;佛行是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成等正觉为主要。如经云:

  世尊,念处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身受心法不可得故。世尊,正勤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善不善法不可得故。世尊,如意足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四如意足不可得故。世尊,根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五根不可得故。世尊,力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五力不可得故。世尊,觉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七觉分不可得故。世尊,道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八圣道分不可得故。

  修行的主要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大小乘道所共的,大乘行人是以无所得为方便,所以精进修行三十七道品而知三十七道品从本已来不可得,经云:

  世尊,无作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无作不可得

  故。世尊,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空相不可得故。

  世尊,无相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寂灭相不可得故。

  世尊,背舍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八背舍不可得故。

  世尊,定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九次第定不可得故。

  世尊,檀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悭贪不可得故。世

  尊,尸罗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破戒不可得故。世

  尊,羼提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忍不忍辱不可得故。

  世尊,毗梨耶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懈怠精进不可得

  故。世尊,禅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定乱不可得故。

  世尊,般若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痴慧不可得故。

  菩萨行略举四门。一、三解脱门是诸佛根本法,也是对治道。无作是对治愿求三界;空是对治我见;无相是对治非理作意。二、八背舍。初三背舍是成就变化作用,后五背舍是成就现法乐住作用。三、九次第定是出世间道。四、六度是成就佛道。菩萨所行三解脱门、八背舍、九次第定、六度,一一皆以无所得为方便。经云:

  世尊,十力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不可得

  故。世尊,无所畏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道种智不没

  故。世尊,无碍智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无障

  无碍故。世尊,佛法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过一切法

  故。世尊,如实说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如实

  故。世尊,自然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一切法中自在

  故。世尊,佛波罗密是般若波罗密。佛言:知一切法一切种

  故。

  佛的一切相智略举七门:一、十力;二、四无所畏;三、四无碍智;四、十八不共法;五、如所有智;六、尽所有智;七、正等觉相。一切相智,圆融一切。佛十力最为尊胜,不可破、不可伏,而一切法实相亦复如是,亦不可破、不可伏。佛以法眼观众机宜方便引导,是道种智,此智恒常增益。一切法人于如、法性、实际,皆是无碍相。佛法最胜,广大无等故。一切法如如不异故,法皆如实。于一切尽所有法心是自在,是名自然。于如所有尽所有一切相现正等觉名正智一切法、一切种。

  这九十波罗密就是菩萨所修的般若相。这九十波罗密并不是离开世间而独立的,乃是菩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社会事务中所应体现的道理,而不可一时忽略的。菩萨若能在一切时处都能明见能贯彻这九十波罗密,那便是所修般若成就了。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新唯识论三论判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