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P2

  ..续本文上一页 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一切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一切法第一彼岸】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一切如来】 所有一切的佛。如来是佛十号之一。

  【一切世间】 一切的世间,是一切秽土的总称。

  【一切有为】 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

  【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的简称,小乘宗之名。

  【一切有情】 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一切皆成】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一切义成】 一切义成就,是悉达多太子的译名。

  【一切诸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一切万法】 一切万有诸法。

  【一切诸佛】 所有一切的佛。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阿弥陀经的别名,因阿弥陀经为一切诸佛所护持和忆念。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1.统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经典。2.指法华经,因法华经所说的道理,精深奥秘,非一般钝根少智的人所能领悟。

  【一切种智】 佛三智之一。见三智条。

  【一切种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

  【一切唯心造】 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一日经】 在一日之中写完一部经。

  【一日三时】 将一日分作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上午七点至十点,十一点至下午二点,三点至六点;夜三时是晚上七点至十点,十一点至二点,三点至六点。

  【一代教】 释迦佛一生所说的大小乘教法。

  【一代五时佛法】 天台智者大师把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佛法分为五个时期,叫做五时佛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一月三身】 以一个月亮的月体月光月影,来比喻佛的三身。宝王论说:“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入妙觉】 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若信之行之,即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跃而登于妙觉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张三密相应,即生成佛的。

  【一字三礼】 书写经文,每写一字,礼佛三次。

  【一字不说】 佛虽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说了之后才有,如此说同未说,故说一字不说。

  【一四句偈】 一个由四句话所构成的偈文。

  【一四天下】 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所照临的四大部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

  【一九之生】 谓极乐世界九品往生。

  【一九之教】 指弥陀九品莲台的教门。

  【一即一切】 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样,没有分别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诸法差别位上见,在诸法差别现象上亦即显出法性本体来,所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佛教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论。

  【一超直入】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思。

  【一尘法界】 一粒微尘等于一个法界。

  【一尘不染】 (喻)六根清净。

  【一境三谛】 又名圆融三谛,或不思议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圆融于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说,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谓之假,即空即假,谓之中。如此三谛之理融洽于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圆融无碍,谓之一境三谛。

  【一莲便生】 在同一样的莲花之中托生,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一锤托成】 (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

  【一体三宝】 又名同体三宝,或同相三宝,意谓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即佛中含觉照义,是佛宝,含轨则义,是法宝,无违诤过,是僧宝;法系佛法身,是佛宝,凭之能出三界,证涅槃,是法宝,依法修行,是僧宝;僧具观智,是佛宝,具轨则,是法宝,具和敬,是僧宝。

  【一空】 一切法的自性皆空。

  【一空一切空】 在修空假中三观之空观时,应观不只是空才是空,就是假和中也都是空。

  【一假一切假】 在修空假中三观之假观时,应观不只是假才是假,就是空和中也都是假。

  【一中一切中】 在修空假中三观之中观时,应观不只是中才是中,就是空和假也都是中。

  【一真一切真】 一真是指绝对的真理而言,华严宗所谓一真法界,天台宗所谓诸法实相,都是不离自性,站在真如的立场上谈性,则一切法的不虚妄性和不变异性即是真如,故说一真一切真。

  【一多相容不同门】 十玄门之一。见十玄门条。

  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

  【二力】 自力和他方。自力是众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学;他力是佛菩萨的愿力加被。

  【二凡】 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

  【二土】 1.净土和秽土。净土是诸佛清净的国土;秽土是众生污秽的国土。2.报土和化土。报土是诸佛报身所住的国土;化土是诸佛化身所住的国土。

  【二心】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二如】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缘真如是一种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不变真如则是清净本然,虽随缘千差万别的诸法,但它的自性,从无迁变。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但随缘之波并不失水性,以随缘之故,真如即万法,以不变之故,万法即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在缠真如是有垢真如的别名;出缠真如是无垢真如的别名。

  【二行】 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槃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

  【二门】 1.流转门和还灭门。一切众生,造业受生死,叫做流转;行者修道证涅槃,叫做还灭。2.圣道门和净土门。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断惑而后证果,名圣道门;若依弥陀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直至成佛,名净土门。3.福德门和智慧门。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是福德门;般若一度,也就是明白诸法实相是智慧门。4.悲门和智门。悲门是诸佛菩萨利他的德行;智门是诸佛菩萨自利的德行。5.行布门和圆融门。行布门又名次第行布门,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次序历然;圆融门又名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所以一位满,皆至佛地。

  【二光】 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著一切众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所常发放的光,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发放的光,如释迦佛在说法华经时,特以神通光照遍东方一万八千国土是。

  【二因】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壳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2.正因和缘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缘因是助缘的因。

  【二衣】 制衣和听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著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听衣是佛特许听便蓄存的衣,如长衣是。

  【二身】 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身。2.生身和法身。小乘说王宫中出生的肉身为生身,而戒定慧等诸功德为法身;但大乘则说理与智互相冥合的真身为法身,而随机应现的应化身为生身。3.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证得的法报二身;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变化而现的身。4.常身和无常身。常身就是佛的真身;无常身就是佛的应化身。

  【二求】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众生希求获得快乐;命求是众生希求获得长命。

  【二序】 诸经开头时,有通序和别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都有,叫通序,序说本经特殊的缘起,叫别序。

  【二忍】 1.众生忍和无生法忍。众生忍是忍受众生的种种加害而不起嗔恚的心;无生法忍是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2.安受苦忍和观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众生忍;观察法忍就是无生法忍。3.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忍受有情的嗔骂捶打等凌辱;法忍是忍受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非情的祸害。

  【二戒】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恶法;道共戒是见了道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戒。这二种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二见】 1.有见和无见。有见是偏于有的邪见;无见是偏于无的邪见。2.断见和常见。断见是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常见是执身心…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