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慧之路(致光法师)▪P15

  ..续本文上一页  有些部派则说阿罗汉会退到初果为止,因为他们说初果绝对没得退。但有些部派说阿罗汉会退到连初果也没有了。

  

  另外,有些部派还说,阿罗汉只是退了现法乐住,但是死的时候还是阿罗汉;因为病,因为种种因缘,定力退了,一些烦恼又生起来而退现法乐住,但是他们说阿罗汉绝对不

  要那些烦恼了,只是因为他的定力不够,那烦恼浮现而已。各种说法都有。

  

  问:初果还会轮回吗?

  

  答:还要呀。最多七次呀。

  

  问:他还会不会去做畜生呀?

  

  答:不会了。各部派都说初果绝对不会堕落了。

  

  问:他还会遇到佛法吗?

  

  答:根据初果的因缘,他一定会继续修行,一定会遇到佛法,不然他无法在七次轮回之内解脱。如果你害怕受轮回苦,证了初果后可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往生什么品知道吗

  ?至少中品啊。下品是凡夫,中品是证果的人,上品是大菩萨。

  

  问:那罗汉呢?

  

  答:罗汉如果发心成为大阿罗汉,这种罗汉还是要再来这个世间。但是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阿罗汉不是以应化身再来这个世间,是以神通变化身来。但是中国人相信

  ,阿罗汉还会继续以应化身来。比如说济公活佛就是个例子,还再来投胎,又来渡众生,继续与众生结缘,行他的菩萨道。

  

  问:他还会迷吗?

  

  答:多数还会迷。虽然有隔阴之迷,他还会继续去修行,而且很快又觉悟。不但罗汉如此,完成初果者甚至转世到没有佛法的地方,自己也会修行的。因为业习的力量的推动

  ,他会去修行。先碰到外道,就先修外道法,比如练气功或修道教。

  

  问:如果他已经证到了一种果位,他再来的时候,一定还会证到这个果位吧?他还会遇到佛法吗?

  

  答:能证果就说明与佛法因缘很深,一定会遇到佛法的。

  

  问:入定和中阴身看到的光一样吗?

  

  答:在入定时也能看到光,中阴身也可以看到光。但是不一样的。大家看见的都是光,没有办法分辨。所以,你要分辨清楚的话,你就必须把四禅八定都修完。把所有的不同

  的定中看到的光都弄清楚,你才能分别清楚。而且相同的定在不同时候会看到不同的光明。

  

  问:如何修灭尽定?

  

  答:修观达到无心过后,可以进一步修五、六、七、八的无色定。如果你定力很好,修完五、六、七、八定,最后你可以进入灭尽定。能进入灭尽定的人肯定至少是三果。进

  入灭尽定时,有人会头低下来。

  

  其实,观心生灭观到无心时,有时头也会低下来。原因是高度无心时,心就不控制身体,颈项失去控制而头就会低下来。所以,有些入无心定的道人,当他的头低下来的时候

  ,别人还以为他在打瞌睡。

  

  懂得的人一靠近就知道了,一个人进入灭尽定或无想定时,他的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磁场,靠近此人就会有想入定的感觉。

  

  四禅八定都是有心定,入定、出定、在定都自心明了。灭尽定是无心定,无心定是入定、出定、在定都无心。

  

  灭尽定的步骤:一开始上坐的时候,先心想我现在要进入灭尽定,然后入四禅八定里观生灭,之后你再不可以有进入灭尽定这个念头。因为是无心定,不可以象四禅八定那样

  心想进就进。只有三果以上的某些定解脱的圣人,到四禅八定以后自然地进入灭尽定。另外,灭尽定是无心定,他出来的时候也是无心出定。

  禅定相关经典

  

  在修法上一定要依老师的指示去修,这时依人不依法。证悟时,必须是自证自知,请勿依靠老师的印证,也不可以找非同见同行的人释疑,这时,应当依据经典,依法不依人

  。以下是应读的经典:

  

  关于四禅支

  

  注意经文说:初禅的人听到声音语言便退失,四禅呼吸断。

  

  长阿含第二分众集经第五

  

  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

  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

  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

  

  杂阿含(747)禅定灭何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

  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

  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204)晡利多品罗摩经

  

  世尊答曰,优陀夷,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

  ,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

  

  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优陀夷,是谓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经曰:初禅以声为刺,四禅以入息出息为刺。

  

  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

  

  入初禅者以声为刺。入第二禅者以觉观为刺。入第三禅者以喜为刺。入第四禅者以入息出息为刺。入空处者以色想为刺。入识处者以空处想为刺。入无所有处者以识处想为刺

  。入无想处者以无所有处想为刺。入想知灭定者以想知为刺。

  

  复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拔绝根本,灭不复生。

  

  律曰:目揵连自说入无色定见色闻声

  

  十诵律卷第二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已。还疾入定。作如是念。我在定中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

  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

  

  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是处。入无色定当见色闻声。何以故。若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

  

  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犯罪。何以故。目连但见前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前亦见后。是目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定起闻阿修

  罗城中伎乐音声。闻已还疾入定。便自谓。我入定闻声。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是目连

  随心想说无罪。

  证果相关经典

  

  关于证果

  

  证果到底要断什么烦恼?在经典只说到十结,即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佛教发展到部派分裂而对证果众说纷纷,结果有部论师创立88使和98使的复杂理论,如今中国佛教几乎

  全盘接受88使和98使的讲法,更创立81惑。

  

  然而,佛在经典里不曾说到有88使和98使。而且南传佛教如今依然只是讲十结,我个人认为中国佛教应当放弃88使和98使的理论,以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来讲解证果。

  

  以下列出88使和98使的理论出自哪些论典,编号引用大正藏的号码,其中1521及1527是大乘论师依据小乘论典而说98使,1541/1543/1546/1547/1552都是小乘论师的著作,不

  是佛所说的论典。

  

  1521…十住毘婆沙論……聖者龍樹造…………………98

  1527…涅槃論……………婆藪槃豆作…………………98

  1541…眾事分阿毘曇論…尊者世友造…………………88,98

  1543…阿毘曇八犍度論…迦旃延子造…………………88,98

  1546…阿毘曇毘婆沙論…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88,98

  1547…鞞婆沙論…………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定慧之路(致光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做个座位来打坐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