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上面所说的是第8个观,此观观想一佛二菩萨的像,因为凡夫心想粗劣,佛的报身相还观不起来,故先观想三个莲华座上,坐着一佛二菩萨像,这是观想佛菩萨之前的一个方便,这次所观的西方三圣像是坐像,因为它是个像,故名佛菩萨像观。此观是要行者先观出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应身佛来,我们作观想,这是能感的心,有感就有佛来应,这叫感应道交。作观想,是修行,要修作一尊佛出来,这是“是心作佛”,把佛修作出来了,是心就是佛了,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所以叫性修不二;性具的佛,和修造出来的佛没有两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叫做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经文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观经》之经心。它有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一样,它是《金刚经》之经心。这两句和彼两句之重要性虽相同,而用功下手的方法不一样。《金刚经》是从空门下手,《观经》则从有门而入。而我们依经作观,就是将凡夫心变成佛的心之方法。净土宗着相是对的,但他所着的是妙有之相,净宗行人寄托于他佛身上作观想,到观想成功之时,就见到我们自己的自性弥陀。经文中的“正遍知海”,就是诸佛甚深、广大的智慧。“多陀阿伽度”是如来,“阿罗诃”是应供,“三藐三佛陀”是正遍知。这个称呼就是佛十种德号之前面三个德号,合起来就是佛。我们一心系念谛观彼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遍知。因修佛观,观想成功了,我们的心就变成佛的心,就会得到佛的大智慧。后面“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这里说明至此,行者已得天耳通之利益了。此时已入念佛三昧,故“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经文接着讲“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行者出定时,应将定中所闻得的法音记住,不要舍弃。令与修多罗合,“修多罗”即是佛经,若定中所闻与经不合,或出定所闻与定中所闻者不合,此定即非像观禅定,是名妄想。如与经符合,则是粗想见极乐世界。此观想成就能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并绝对会修成下面第9观所要修的佛身观,于现身证得念佛三昧。
9.遍观一切色身相观,指《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9观。《观经》载:“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即为遍观一切色身相观之全部内容,其只所以名为真身观,系相对于第八观之像观而言。此观之主要内容是说明“能见无量寿佛,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故从观无量寿佛入手。但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万四千好,又怎么观呢
这个要门就是“从一相好入”,经告诉我们从“但观眉间白毫”,观到“极令明了”之时,则“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这就是佛大慈大悲,以过来人之经验,告诉下手步骤。此观成功,则非但能见无量寿佛,而且十方诸佛皆现前,并且十方诸佛即授行者记。
此观又称佛身观、遍观一切色身相。作此观想时,以如来遍法界平等之身为对象,如经中所说。
10.观音观,又名观世音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即是观想观世音菩萨庄严之相,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10观。该观为观想观世音菩萨庄严之相及修此观的功德利益,现据经分述如下: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及韦提希夫人说观见无量寿佛,不论开眼、闭眼都能了了分明之后,次应观想观世音菩萨。这位菩萨的身高有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头顶有个隆起的肉髻,颈项放出圆形的光明,从四面看去,各有百千由旬。那圆形的光内,现有五百尊化身佛,每尊佛都有一丈六尺高,同释迦牟尼佛形相一样。每一尊化身佛,各有五百位化身的菩萨,和无量诸天,作为随从的侍者。在菩萨通身的大光明中,显现有地狱、饿鬼、畜生、人类、天人等五道众生的形形色色之万象,均可在此光之中看到,可见菩萨时刻不舍众生。头顶上戴有毗楞伽摩尼宝珠装饰而成的天冠,天冠中间有一尊站立的阿弥陀佛化身像,佛身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的面孔,为阎浮檀——最胜金那种金色;两眉中间的毫相,具备七种珍宝之色,流放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着无法以数计的化身菩萨,作随从侍者,度化显现随意自在,满十方界,广度苦难众生。菩萨的手臂似红莲华之色。有八十亿种微妙光明,化为装饰用的璎珞宝珠,在这些璎珞中,又都显现着种种庄严之物。手掌现五百亿种间杂着的莲华颜色。十个手指中,每个手指的端部,都有八万四千种庄严美观的纹路,每个指尖上有八万四千种色,每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遍映照一切众生,菩萨就用此宝手来接引众生,救度众生。菩萨举足时,我们就可见到足下有千辐轮庄严之相,菩萨一下足,足底下就有自然化现的五百光明台接住他的足,并有金刚摩尼宝华,满散其间。菩萨其余身相都与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万四千随形好相同。但顶上的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之相,是第十个妙观。能作此观想者,可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观世音菩萨的福报极大,只要听到菩萨之名,就可获得无量福,何况仔细观想菩萨的形象。
修观音观的下手次第为:先观观世音菩萨的肉髻顶相,次观想菩萨的天冠之宝相,其余毫光、面相、身光、光明等亦按此顺序观下去,即是循着头面、颈项的次第下去,直至足下千幅轮相,悉使明了,如看自己手掌上之物品那样清楚。作这样观想的,是为正观,其他不合经文之想,则属邪观。
11.势至观,又名大势至观、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此观是观想大势至菩萨之庄严德相,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一。行者修此一观法时,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使远离三途。乃至观想其天冠中显现十方佛国之相,其肉髻上有一宝瓶,瓶中盛诸光明,普现诸佛事。《观无量寿佛经》载:大势至菩萨“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观经四帖疏·定善义楷定记》卷8引《本缘经》记此瓶中盛父母之遗骨、《本缘经》未详,童子教曰:“观音为师敬,宝冠戴弥陀,势至为亲孝,顶戴父母骨。”道源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说得更清楚:“大势至菩萨最初发心修道之时,他的父母早已弃世,若是父母在世,他还可以劝导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脱三界,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弃世了,他想起来,这是最大的遗憾,于是他将父母的遗骨,用瓶子盛起来,顶在自己的头上来修行办道,将自己修行办道的功德,时时回向父母,祈求三宝加被他的父母能够得道,超出三界。那时候大势至菩萨初发心出家,还是个凡夫,他父母的遗骨,亦是凡夫的骨头,因为大势至菩萨勇猛精进办道之故,每天给他父母回向,因此,那瓶子里面他父母的遗骨,亦起了变化,本来他头顶上的瓶子,是凡夫用的瓶子,这时候变成一个宝瓶,他那父母的遗骨,是凡夫的骨头,这时候变了,变成一片光明。”同书还说:“大势至证了菩萨果,能运用种种神通变化,利益众生,他父母的遗骨,变成了光明,亦能够神通变化,普现佛事,利益众生。”
12。普观,又名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观行者自身生于极乐,于莲华中结跏趺坐,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为《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第12观。《观无量寿佛经》载:“见此事时,当起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此行人之所。”上面所引即是普观想的全部经文。普字作总字讲,作一个总观想,观想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此事时,即是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和正报庄严观想出来之时,也就是将西方三圣的真实色身相观想成功时。行者于此时接着观想,自身坐于莲华之中,结跏趺坐,此莲华合起来…
《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