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叁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若與合者,名爲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爲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于現身中,得念佛叁昧。
上面所說的是第8個觀,此觀觀想一佛二菩薩的像,因爲凡夫心想粗劣,佛的報身相還觀不起來,故先觀想叁個蓮華座上,坐著一佛二菩薩像,這是觀想佛菩薩之前的一個方便,這次所觀的西方叁聖像是坐像,因爲它是個像,故名佛菩薩像觀。此觀是要行者先觀出具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應身佛來,我們作觀想,這是能感的心,有感就有佛來應,這叫感應道交。作觀想,是修行,要修作一尊佛出來,這是“是心作佛”,把佛修作出來了,是心就是佛了,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所以叫性修不二;性具的佛,和修造出來的佛沒有兩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叫做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經文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觀經》之經心。它有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一樣,它是《金剛經》之經心。這兩句和彼兩句之重要性雖相同,而用功下手的方法不一樣。《金剛經》是從空門下手,《觀經》則從有門而入。而我們依經作觀,就是將凡夫心變成佛的心之方法。淨土宗著相是對的,但他所著的是妙有之相,淨宗行人寄托于他佛身上作觀想,到觀想成功之時,就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彌陀。經文中的“正遍知海”,就是諸佛甚深、廣大的智慧。“多陀阿伽度”是如來,“阿羅诃”是應供,“叁藐叁佛陀”是正遍知。這個稱呼就是佛十種德號之前面叁個德號,合起來就是佛。我們一心系念谛觀彼阿彌陀佛如來、應供、正遍知。因修佛觀,觀想成功了,我們的心就變成佛的心,就會得到佛的大智慧。後面“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這裏說明至此,行者已得天耳通之利益了。此時已入念佛叁昧,故“出定入定,恒聞妙法。”經文接著講“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行者出定時,應將定中所聞得的法音記住,不要舍棄。令與修多羅合,“修多羅”即是佛經,若定中所聞與經不合,或出定所聞與定中所聞者不合,此定即非像觀禅定,是名妄想。如與經符合,則是粗想見極樂世界。此觀想成就能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並絕對會修成下面第9觀所要修的佛身觀,于現身證得念佛叁昧。
9.遍觀一切色身相觀,指《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9觀。《觀經》載:“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叁千大千世界,于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衆多無數化菩薩,以爲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叁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衆生。作此觀者,舍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系心,谛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此即爲遍觀一切色身相觀之全部內容,其只所以名爲真身觀,系相對于第八觀之像觀而言。此觀之主要內容是說明“能見無量壽佛,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故從觀無量壽佛入手。但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萬四千好,又怎麼觀呢
這個要門就是“從一相好入”,經告訴我們從“但觀眉間白毫”,觀到“極令明了”之時,則“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這就是佛大慈大悲,以過來人之經驗,告訴下手步驟。此觀成功,則非但能見無量壽佛,而且十方諸佛皆現前,並且十方諸佛即授行者記。
此觀又稱佛身觀、遍觀一切色身相。作此觀想時,以如來遍法界平等之身爲對象,如經中所說。
10.觀音觀,又名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即是觀想觀世音菩薩莊嚴之相,爲《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10觀。該觀爲觀想觀世音菩薩莊嚴之相及修此觀的功德利益,現據經分述如下: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及韋提希夫人說觀見無量壽佛,不論開眼、閉眼都能了了分明之後,次應觀想觀世音菩薩。這位菩薩的身高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頭頂有個隆起的肉髻,頸項放出圓形的光明,從四面看去,各有百千由旬。那圓形的光內,現有五百尊化身佛,每尊佛都有一丈六尺高,同釋迦牟尼佛形相一樣。每一尊化身佛,各有五百位化身的菩薩,和無量諸天,作爲隨從的侍者。在菩薩通身的大光明中,顯現有地獄、餓鬼、畜生、人類、天人等五道衆生的形形色色之萬象,均可在此光之中看到,可見菩薩時刻不舍衆生。頭頂上戴有毗楞伽摩尼寶珠裝飾而成的天冠,天冠中間有一尊站立的阿彌陀佛化身像,佛身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的面孔,爲閻浮檀——最勝金那種金色;兩眉中間的毫相,具備七種珍寶之色,流放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種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著無法以數計的化身菩薩,作隨從侍者,度化顯現隨意自在,滿十方界,廣度苦難衆生。菩薩的手臂似紅蓮華之色。有八十億種微妙光明,化爲裝飾用的璎珞寶珠,在這些璎珞中,又都顯現著種種莊嚴之物。手掌現五百億種間雜著的蓮華顔色。十個手指中,每個手指的端部,都有八萬四千種莊嚴美觀的紋路,每個指尖上有八萬四千種色,每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遍映照一切衆生,菩薩就用此寶手來接引衆生,救度衆生。菩薩舉足時,我們就可見到足下有千輻輪莊嚴之相,菩薩一下足,足底下就有自然化現的五百光明臺接住他的足,並有金剛摩尼寶華,滿散其間。菩薩其余身相都與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萬四千隨形好相同。但頂上的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真實色身之相,是第十個妙觀。能作此觀想者,可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觀世音菩薩的福報極大,只要聽到菩薩之名,就可獲得無量福,何況仔細觀想菩薩的形象。
修觀音觀的下手次第爲:先觀觀世音菩薩的肉髻頂相,次觀想菩薩的天冠之寶相,其余毫光、面相、身光、光明等亦按此順序觀下去,即是循著頭面、頸項的次第下去,直至足下千幅輪相,悉使明了,如看自己手掌上之物品那樣清楚。作這樣觀想的,是爲正觀,其他不合經文之想,則屬邪觀。
11.勢至觀,又名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菩薩色身想。此觀是觀想大勢至菩薩之莊嚴德相,爲《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一。行者修此一觀法時,觀想大勢至菩薩身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使遠離叁途。乃至觀想其天冠中顯現十方佛國之相,其肉髻上有一寶瓶,瓶中盛諸光明,普現諸佛事。《觀無量壽佛經》載:大勢至菩薩“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于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觀經四帖疏·定善義楷定記》卷8引《本緣經》記此瓶中盛父母之遺骨、《本緣經》未詳,童子教曰:“觀音爲師敬,寶冠戴彌陀,勢至爲親孝,頂戴父母骨。”道源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說得更清楚:“大勢至菩薩最初發心修道之時,他的父母早已棄世,若是父母在世,他還可以勸導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脫叁界,可是他的父母已經棄世了,他想起來,這是最大的遺憾,于是他將父母的遺骨,用瓶子盛起來,頂在自己的頭上來修行辦道,將自己修行辦道的功德,時時回向父母,祈求叁寶加被他的父母能夠得道,超出叁界。那時候大勢至菩薩初發心出家,還是個凡夫,他父母的遺骨,亦是凡夫的骨頭,因爲大勢至菩薩勇猛精進辦道之故,每天給他父母回向,因此,那瓶子裏面他父母的遺骨,亦起了變化,本來他頭頂上的瓶子,是凡夫用的瓶子,這時候變成一個寶瓶,他那父母的遺骨,是凡夫的骨頭,這時候變了,變成一片光明。”同書還說:“大勢至證了菩薩果,能運用種種神通變化,利益衆生,他父母的遺骨,變成了光明,亦能夠神通變化,普現佛事,利益衆生。”
12。普觀,又名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行者自身生于極樂,于蓮華中結跏趺坐,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爲《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12觀。《觀無量壽佛經》載:“見此事時,當起自身生于西方極樂世界,于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爲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此行人之所。”上面所引即是普觀想的全部經文。普字作總字講,作一個總觀想,觀想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此事時,即是將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和正報莊嚴觀想出來之時,也就是將西方叁聖的真實色身相觀想成功時。行者于此時接著觀想,自身坐于蓮華之中,結跏趺坐,此蓮華合起來…
《通向極樂之路 行持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