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轮回说(禅林)▪P4

  ..续本文上一页句话, ””是说明轮回根本是虚妄性,由妄心执我执有灵魂,于是有我贪、我爱、我欲等惑而造不净的善恶行为,牵引种种五蕴而有生死轮回,一到了遣除我执,通达真胜义谛,回观轮回生死,如梦中事一般,方知轮回是赚诳众生的境界,于无生死中见有生死,枉受苦恼;菩萨之大悲净行,正缘是而发。今之多数佛教徒,不敢赤裸裸地荷担佛陀家业,不肯立地踏破轮回,不为饶益众生广修庄严净土之行;只是强调过去之因,今世之果,忘却佛陀逆观还灭的后半段,只是顺向流转生死门中去,直是宿作因论的外道徒众而已。

  佛教之谈轮回, 目的是在打破轮回,不仅是“不堕于恶趣”而已。因为众生之所以有轮回生死,是由于对宇宙万有内外一切法上没有认识缘生一切法的自性,即于本来无我的生灭变异的精神界上而起永恒灵魂的我执,于原无实体的生灭变异的物质界上而起常住凝固的法执;于是以自我为中心,计较利害得失,昧于一切法缘生缘灭变迁不停的规律而造作诸业,因之而有轮回,是谓生死众生颠倒相,是谓一切行不相应。倘能学习佛教理论与实践,则能认识一切法自性,于精神界上还它一个无我,于物质界上不起固执,另有个不变本体常存,于内外一切法上掌握到“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的法的规律,于是思想意识上不是谓虽处生死即是涅架,是谓“一切行相应”。故涅架不是别物,即是随顺一切法的生灭变异的规律,唯此变异的规律才是“不变常住”,这是一切法的共同性,亦称法性,有佛出世是这样,无佛出世也是这样,释迦佛陀证悟此法性,安住此法性中,是名“随法行”,是名“常安乐”。以安住于法性故,生死与涅槃统一,凡夫与佛陀统一,更无轮回可出,假名为踏破轮回,超出三界。现引《大方便报恩经》句,作为本段的结语: “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依法而住。”““

  五、佛教轮回转世的意义

  一般来说,佛法以六道轮回解释生命的流转变化。有人认为人死如灯灭,其实一个人死后,并非肉体死亡就形销神灭,他会随着过去造作的业力,继续以六道轮回之一来展现新的生命。每一道的生命死后,都会继续再以六道轮回之一来展现新生命。民间信仰往往以为人死之后变为鬼,以祭鬼之礼来祭祖,确切地说这样对祖先是不如实的待遇,因为死后为鬼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其若真的堕在鬼道,有终一日鬼道报尽,还是会寄居别道的。佛法的目的在于终止六道轮回,证得圣果,从此超出生死,不再于生死流转中迁流不息。

  以原始佛教而言,解脱生死、终止六道轮回的人称之为阿罗汉,也就是体证涅架的人。那么有人会问,阿罗汉死后到哪里呢

  这个问题无异是问涅架的生命境界是如何呢

  佛陀的态度是不在言语和理论上去探讨。有一位对佛法有兴趣的外道修行人名叫婆磋种,曾经三番五次地找佛陀本人问这一类问题(包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世界有边无边、命身同异等等),甚至还旁敲侧击,也跑去问目楗连、迦旃延,看看师徒的回答是否一致。佛陀不是默然不答,就是告诉他,凡有这些见解,都是邪见,离真实越远。“”可以肯定的是,解脱者死后也不是虚无、消失,无论佛陀在世与否,诸佛弟子一听到有人认为阿罗汉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必视之为邪见,为他开说法义,诱导他放弃这种论调。

  如果阿罗汉死后并非空无一物,涅架境界也不是死水一般静滞,这一点是肯定的。可以理解的是,佛陀不愿多说的理由是到了这里不能再言说了,一说就出问题,一说就引来更多误解。到了大乘佛教发达以后,解脱者从阿罗汉提升至具有法报化三身、神变不可思议的佛,正面描述了许多涅架境界的妙用与积极活动,例如化身千百亿到各个不同佛国、不同时空去救度众生,或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倒驾慈航,以己证佛果之身示现为菩萨来辅佐阿弥陀佛。大约在这个同时,净土思想也建立起来了,阿弥陀佛名义中的无量光、无量寿,有些学者就认为这是涅槃的果德的象征。

  佛法认为轮回是业力的作用,依着因果律的运作,产生三世因果的生命历程。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说: “佛教的因果律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而又连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现世承受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现世的行为造作,既然即是后世的业因,也可加入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

  结 语

  佛教依业而有的轮回说,有它的事实与理论的根据,不是任何人所能否定得了的,因为吾人的生命生存,并不只在这短短一期生命,依于业力的支持,无始无终的相续,如长江大河那样的延续不息!所以有情的生命,死后固不是没有,生前亦不是没有,前一生命刚刚结束,后一生命立即开始,所以像流水一样的成为生命之流!

  佛教业感轮回说,要在说明生死流转因果内在的联系。在无限的生命流里,不论是处境的不同,或者是受用的不同,全是本于种种业的性质不同,是以有情的生命相续,实际就是业报的相续,所以业与生命轮回,有著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业感轮回说的真正价值,在于自种业因, 自收业果,涉于三世而成轮回,为最合理的因果规律。只要业力一日仍旧存在,生命现象就会一日不断。造业是感果的因,受报是造业的结果,所以吾人未来的苦痛或快乐,必须自己负起责任!

  总之,佛法的轮回说,是以人为的作业的升沉为根本,取决于各人本身的行为,因而启示人们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要人知道轮回是不理想的,一个有志学佛的人,应该立志扭转轮回,挣脱业力之网,截断生命之流,依于佛法正见,广修戒定慧行,完成生命解脱!像这样的理解轮回,并不是消极忍受,而是积极地争取身心自由!最后我要向诸位说明的,就是佛法的轮回说,一方面说明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另一方面说明当是业报定律不可免,但如能够依于佛陀的指示,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修持,必然就能获得生死的解脱,并不是完全无法挽救。愿诸位在读完本文后,就能从当下开始发心,立志要从崎岖黑暗的轮回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打破烦恼,从而转过来走上光辉的解脱大道。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佛教的轮回说(禅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