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游化人间的行吟者——读寒山诗(李桂红)▪P2

  ..续本文上一页。师亲指归路,月挂一轮灯。”

  寒山禅师几十年来一直隐居在天台山中幽深清静的地方。偶尔会到国清寺去,拜访高僧丰干和尚,和探望好朋友拾得和尚。晚上就回到隐居的寒岩,独自清净修持佛法妙道。寒山子生性喜欢亲近那些虔诚的学修行人,和杜绝烦恼恶业的出家僧人。有时,他和这些修行者一起,在月明之夜深入探讨佛法妙理,直到凌晨拂晓。寒山子有时还会攀越千山万岭,参访修证很高的高僧大德。高僧指示的明心见性法门,使得学人回归和体认本来清净、无染无著的心性的本来面目。万般机心和烦恼都己泯灭,森然万物在心月的朗照下,更是万里空明,八方畅达。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已甘万事休,采蕨度残年。” “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粤自居寒山,曾经几万载。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在。寒岩人不到,白云常瑷叇。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时披古佛书,往往登石阁。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 “寒山惟白云,寂寂绝埃尘。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绝客来。千仞岩峦深可遁,万重溪涧石楼台。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潆潆。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

  一代高僧寒山子,长年在天台山深处的寂静之地清修。他隐居的寒岩,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繁华,人迹罕至。白云迷漫的道路深远无尽,芳草萋萋的山路旁,千回百转的清溪流水在铺满青苔的山石间潺潺流动。林木叠翠的千山万壑,延绵起伏的青黛之色与自己居住的草门浑然一体。诗僧摘下树叶覆盖在用松枝搭成的房子上,开掘池塘引来清澈的山涧泉水,采食野蕨菜和山果来奉养生命。缥缈多姿的云彩在峰壑山石间轻盈地浮游,鸟儿们在苍翠的山林间千鸣百啭,野猿在岚回雾绕的溪涧中清哀地啼鸣,山虎和梅花鹿常是他友善的邻居。

  寒山子戴着桦树皮做的头巾,脚著木屐,身穿布裘,拄着野藤木做的手杖,悠闲自在地漫步在清碧的溪流边,流连于白云飘浮的山崖峭壁之间。有时,以柔软的野草为座,在溪涧旁山岩的磐石上披阅佛教古籍,坐禅观修心性。累了就在芬芳的丹桂树下,以如茵的细草为床褥,青天为被盖,石头为枕,在轻纱般飘绕的云雾中酣眠。

  诗僧在寂静的山中修道,只见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就好象经历了几万年的岁月一样。不知道人间的多少年,才是菩提树的一个春天。日月的更替,光阴的流逝,就如同电光石火一般无常迅速。尘世间纷芸扰攘的俗事,钟鸣鼎食的繁华与虚荣,就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没有什么真实究意的利益,实在不足以留恋和牵挂。在山岩寂静之地修学佛法,随缘度日,身心是多么地清静安乐、逍遥自在啊!寒山子庆幸自己能超脱世俗的牵绊和拖累,来到这幽静的天台山中,精进修学佛法,以出离茫茫无尽的生死苦海。

  三

  隐栖在天台山中清修几十年的寒山禅师,写了很多表现住山的学佛修行人法喜充满的诗作。在寒山禅师优美的诗笔下,禅悦之境是那么地妙趣盎然,充满生机,包罗万象,而又浑然美丽: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隐士遁人间,多向山中眠。青萝疏麓麓,碧涧响联联。腾腾且安乐,悠悠自清闲。免有染世事,心静如白莲。”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悠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

  寒山禅师自从出离俗世,在天台山中隐修之后,就再也没有牵挂和沾染凡俗的浊事。重岩叠嶂、奇峰峭拨的山中,洁白的云朵在绵亘千里的山峦树木间静静地飘浮,青苍的藤萝在微风中轻轻拂动,清碧的溪涧水在山间淙淙流淌。一袭衲衣的寒山子,在千云万水之间,与清风明月为伴,春赏百花吐艳,秋观草木凋零。白天在青山中清闲自在地游赏美景、坐禅诵经,有时还会在石壁上题写诗句,晚上就回到寒岩下休息。无有尘俗之累的身心,清净得如同盛开的白莲花。

  在山中修道的生活,纯洁宁静得就象澄净的秋江之水,而诗人的身心,也自在洒脱快乐得宛如绿水碧波上的不系之舟。幽静深远的寒山,是很称合寒山禅师修道的心意的。这里没有黄金碧玉的物质享受,只有寒岩美景相伴。山间的溪涧泉水在清泠作响,就象伯牙在弹奏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而后世是一定会有象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之人,来欣赏寒山子的修道情怀的。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白云高岫闲,青嶂孤猿啸。我更何所亲,畅志自宜老。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空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世间的人们在打听寒山的道路,而寒山的路是不通往红尘浊世的。夏天的山中,冰雪仍未消融,旭日东升的时候,山峰树木间仍是云雾弥漫。白云在高峻的山岫间闲游,山猿的清啸在青翠的山林间久久回响。安贫乐道、对世俗之事毫无攀缘之心的寒山禅师,在青山白云、烟萝石洞间清静地禅修。禅师清凉寂静、法喜充满的身心,迥异于汲汲追逐世间名利的世间俗人。寒来暑往,岁月变迁,原本青春焕发的容颜在渐渐地衰老,而诗人却永葆一颗如意宝珠般清净灵明的禅心。

  天台山中的夜晚,满天的繁星在深蓝的天幕中闪烁。寒山禅师仍在山岩前的石床上独自静坐禅修,观修自己的心性,只觉心境一如,都是那么地空寂清明,无相无著。此时,夜空中一轮皎洁的圆月正在缓缓地升上寒山的峰顶。明月的清晖悄然无声地照拂着世间的万象。诗人一尘不染的禅心,就如同天际圆满光明的圆月一样空明寂静,又好似清澈的碧潭一般映照着万物。这种无与伦比的美妙的禅悦法喜,诗人是无法言传的。

  在法喜充满、清净自在的寒山禅师的心目中,远离尘嚣的寒山景致是那么的幽静而美妙: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可重是寒山,白云常自闲。猿啼畅道内,虎啸出人间。独步石可履,孤呤藤好攀。松风清飒飒,鸟语声关关。”“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叶。”

  “自见天台顶,孤高出众群。风摇松竹韵,月现海潮频。下望山青际,谈玄有白云。”“层层山水秀,烟霞锁翠微。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足蹑游方履,手执古藤枝。更观尘世外,梦境复何为

  ” “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 “闲游华顶上,日朗昼兴辉。四顾晴空里,白云同鹤飞。”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不归何所为,桂树相留连。”

  寒山的古道,幽静而深远。杳无人迹的山路上,只有鸟儿们在啾啾地鸣啼。路旁溪涧清泠的流水声也显得更为寂寥。高耸入云的天台山中,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连绵千里的重峦叠嶂,云霞缥缈,不知究竟有多少重。山中的清溪流水,萦绕曲折,不知回转了多少道弯。青松翠竹在山野的清风中摇曳生姿,生机盎然的花草在雨露的滋润下,绽放着它们多姿多彩的美丽。而长年积雪的寒岩上,梅花凋谢时,以飘飞的雪花作为花朵,秋叶摇落的树木,把舒卷的白云当作树叶。

  在这很有利于长久地保持身心清净的山中,寒山禅师在静心修学佛学。他有时会手拄古藤杖,在清幽的山林中游赏松风竹韵,鸟语花香。山间萦绕的云岚雾气,常会浸润他的纱巾;草木上晶莹的露珠,不时会沾湿他的蓑草衣。朝阳在绵绣般的云霞中冉冉升起,阳光灿烂地照耀着青山绿水,湛蓝的天空和飘浮的云彩映照着碧绿的清潭。山间的野樱桃红艳欲滴,山鸟在依依垂柳间鸣唱着欢快的歌曲。禅师攀藤履石,在山花烂漫的峰顶上清闲地游玩。极目四望,只见悠悠青山无尽,仙鹤与洁白的云朵一起在碧空中飞翔。明月东升,皎洁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铺洒在山林上。山风轻拂,夜色苍茫,芬芳美丽的桂花树使得诗人仍在山间留连忘返。这些“美得象仙境,静得象永恒,幽得象古庙,荒得象沙漠。”的诗篇,凝聚着寒山禅师几十年在天台山寂静无人之地清…

《游化人间的行吟者——读寒山诗(李桂红)》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苦的联想(克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